新课程学习总结

时间:2024-05-23 17:09:04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新课程学习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学习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程学习总结

新课程学习总结1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二、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学法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1.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3.注重激启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5.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是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数学新知识,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是要告诉学生,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是安排一定的室外数学实习,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是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是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总之,学法指导必须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应从初一年级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协调发展。教师应善于研究学生学法的现状并加以分析,研究数学方法与学生指导策略,指导有序,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形成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新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

新课程学习总结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新课改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课改的实施,迫切要求我们的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为保障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扎实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现将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反思过去的观念的确存在许多不足,现在的我应该彻底地转变教育观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学生的认识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的发展,既要重视眼前的教育结果,又要着眼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教学以后要加强学生学习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学习的意义在于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适应社会并生活的好是人们追求的价值所在。不可否认,人人都渴望荣华富贵,但是生活绝不仅仅是这些。作为一名教师,在多元价值的今天,应坚持主旋律教育,坚持有意义的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再价值冲突中辨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习得无助”现象和“归因理念”。通过学习反省,“习得无助”现象的`确存在,危害甚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这种现象,不能让学生失去起跳的力量。归因理念告诉我们,不同的归因将导致对成功与失败不同情感的反应。导致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期望,将影响学生个体的自我观念、信心。

  “让错误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契机。”讲授知识的过程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只是走向学生。前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后者,知识是本位,注重学习结果。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错误只有被理解,被认识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也只有这样,失败才会成为成功之墓!”

  感受之深,体会之多,一时恐难道尽!但我深信:这些小小的感受的浪花,在我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必将变成波涛汹涌的巨浪,推动我的教育教学不断发生质的飞跃!

新课程学习总结3

  我以学生化学实验的开展为例来谈谈初中化学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

  一、学生实验的开展现状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化学实验并未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发人深省的是一些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对答如流,实验操作能力却差强人意,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学生实验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标准包含以下五个维度,多个细目:

  1、公民素养:诚实守信,注重修养,举止文明

  2、学习能力:态度与习惯,过程与方法,实践与创新

  3、交流与合作:团队精神,交流与沟通

  4、运动与健康:习惯与技能,身心健康状况,健康生活方式5、审美与表现:审美情趣,艺术表现

  针对学生实验的学习行为评价,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这三个维度,都有充分的体现,实际上也是一个评价累积的过程,评价的最终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联合起来,使评价方案具有了特殊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三、学生实验的评价方式:

  1、评价的体系

  各班以化学科代表为核心,按照自愿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人数35人,组长负责制,层层管理,层层负责,使实验、调查都得以落实。

  分组的标准是:

  (1)关系互补:

  不仅要男生女生搭配,还要私下关系好,避免矛盾,体验愉悦。

  (2)成绩互补:

  主要体现在对实验原理的把握上,如果不能使实验走到正确的方向上,很难保证实验的成功。

  (3)能力互补:

  有的同学实验操作规范;有的.同学语言表达严谨;有的同学善于提出问题;有的同学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有的同学进步突出,他们在一起有很好的帮带关系,使学生的胆量、阅历都有所增加。

  过程评价即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水平,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判断和描述能力及对实验结果分析归纳能力;结果测评最强调的是“完成”,不直接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只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评价的流程

  (1)课堂中可做演示实验,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2)实验课堂中担任实验小组长,体验管理的乐趣;

  (3)可自由到实验室做探究实验(每周1次,可多人次);

  (4)单元考试可获得免试资格,无比光荣。

  3、评价的特点

  (1)实践性

  (2)开放性

  (3)主动性

  (4)过程性

  (5)研究性

新课程学习总结4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语文组多层面多角度地在课堂实践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使新课程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贯彻。为推动新课程的开展,我组以“整体推进”的模式开设出高质量的公开课,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新课程在推进过程中的方向,以开设的公开课为标志,我组经历了两个阶段:从“突破课堂教学形式入手”实践新课程和从“文本内容的深层剖析探究入手”实践新课程。

  1 .从“突破课堂教学形式入手”,推动新课程开展。

  根据课型特点,从诗歌、古文、活动课三种课型出发,从形式上予以突破。

  ( 1 )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大自然感悟秋天并拍摄剪辑。

  在《秋天》一课的设计上,老师带领同学走入大自然,学生拍摄寻访秋天的全过程并进行剪辑,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对课文的鉴赏领略和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式行进成为这节课的教学双线,这是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上的一次成功。

  ( 2 )教学形式多样,凸显“感悟体验”。

  在学生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感悟。“闻一闻秋天的气息”“听一听秋天的声音”“说一说秋天的故事”“摸一摸秋天的果实”各种教学手段交错使用。

  ( 3 )营造氛围,平等对话。

  在《论语》这一课的设计上,注重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对话的开展。在古筝声中,在错落有致的自由散读声中,浓浓的古韵在课堂中弥漫开来。在充分把握课文基础上,根据自己经验谈谈感悟,故事、漫画、小品、诗词、格言,学生们娓娓道来,课堂成了人生哲理交流的平台。

  ( 4 )走向生活,展示个性

  《说说我自己》让同学们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会竞选”“模拟学校招聘教师,校长点评招聘会”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在同学们的自我展示和同学评价中认识自我,加强沟通,课堂成了展示个性,认识自我的舞台。

  从“文本内容的深层剖析探究入手”,深化新课程实施。

  在形式探索的基础上,进入一个更为深入的阶段:从挖掘文本内涵入手,深化新课程内涵。

  ( 1 )追求内容的丰富、视野的拓展。

  在设计《女娲造人》一课时,我们设想:一个经过改编的神话故事,内容本身没有挖掘的价值,但以此为本,引领学生走进神话的大门,里面的世界将何等宽广!在老师一步步引领下,学生们对文本和文本外的探索愈来愈深入,学生们脑海中留下了一串串问题:《女娲造人》古今版本多变,每一改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十多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造人用的都是一种原料“土”,东西方神话中的女性有何不同等等。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舞台。

  ( 2 )追求思想情感的深度。

  在设计《信客》一课时,从三个层面切入:( 1 )信息、信用、信念。( 2 )文本对比( 3 )将人物置身于时代。这样,文本与延展交融、人物与时代纵横,使课堂教学厚实化、文学化。

  在课堂设计上,层层推进:( 1 )抓住要点,梳理文本( 2 )于看似平淡处设疑。

  ( 3 )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 4 )比较阅读,使文本向纵深挺进:比较臧克家《三代人》、史铁生《命若琴弦》,探讨 “ 两代人 ” 职业命运的代代相承图。( 5 )提供时代背景,在时代的坐标上探讨人物命运。一节课的教学容量密集,学生的收获颇丰。

  二.支教交流,在碰撞中领悟教学真谛。

  ( 1 )主动出击,接受专家指教。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展开教学研讨。孔晓玲、李明、劳新华、郑怡、王旭东、李昕霞、饶美 红等 老师分别在各级各类的交流活动中开课,参与人数面广,涉及各个年龄层面,效果好,反响强。其中郑怡的《珍珠鸟》代表上城区参加了杭州市教科所组织的“新课程展示”活动。李明的《安塞腰鼓》王旭东的《信客》参加宁波杭州四校“课堂新韵”活动。王旭东的《信客》参加由杭州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郑怡的《散步》参加由上城区教研室主办的杭州市“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孔晓玲的《女娲造人》参加区“陶研会”组织的研讨活动。

  ( 2 )提供机会,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密切关注各种层次的观摩交流活动。在全国、省市区十多次各类各级观摩活动中,分批选派各个层面的教师观摩学习,开拓视野。教师的参与面广、积极性强,有效地推进了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尤其是省里的新课程展示课,对转变我组教师的新课程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提供契机,促成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语文组的生力军。他们专业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教研组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尽快促成专业成长,是教研组工作的一个重心。

  ( 1 )集体备课,在交流中促成专业成长。

  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根据工作重心的不同,或专题式研讨,或集体备课,大家在活动中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无论是来自教学师傅的指点,还是来自备课组同仁对教学探讨,都成为他们成长的养料。

  ( 2 )开展活动,在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

  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热情,以“整体推出”的形式展示教学风采。在集体备课磨课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锤炼。《秋天》《安塞腰鼓》《论语》《说说我自己》《珍珠鸟》等一系列的公开课获得广泛的.好评。

  ( 3 )提供舞台,在获得成就感中获取动力。

  组织“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浙江省多媒体案例评比”,“上城区作文案例评比”、“区中小幼教学论文评比”“省市中语会青语会论文评比”等等一系列活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展示教学个性教学特长的通道,使其在获得成就感中获取动力。

  辛勤耕耘,成果颇丰。

  ( 1 )课题论文

  暑假期间组织 全组的 老师撰写论文,提升将教学实践转化为论文的能力,加强交流,进一步提升本组的教学教研能力; 王旭东 老师、 孔晓玲 老师、 饶美红 老师承担区《自主学习》的课题;多位老师承担学校的省市级课题,初二备课组实施《皇城根文化研究》课题。

  ( 2 )教师成果。

  王展青 老师的作文案例《互动的课堂心灵的交汇》获得区一等奖, 王旭东 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个性化思维能力的策略思考》、 孔晓玲 老师《新课改下文言文课堂阅读教学探究》、 李昕霞 老师《学生发展为本作文评价模式的探索》、林丽丹《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探究与策略》在区中小幼论文评比中以较好的成绩入围。另外有多位老师编选的新课程资料在各级各类出版社出版,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其中《建兰中学语文试卷》一书获得畅销。

  ( 3 )学生成果。

  积极开辟渠道,展示学生文学才华。各年级的学生利用春假秋假的时间尝试学生自己出版作品集、写自传、结合课文出专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发表、得奖、出版。

  ( 4 )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实施“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带领学生们“探寻皇城根文化”,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5 )媒体报道

  《文汇报》《每日商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报道;《钱江晚报》《青年时报》报道了我组开展“探寻皇城根文化”“杭州电视台”播出我校“语文课改”情况。

  ( 6 )承办大型活动。

  积极承办上城区“市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从《优化学习方式,提升语文素养》一书的编印到橱窗展版的布置, 从开课 老师的集体备课磨课到一系列组织准备工作,教研组的同仁们齐心协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学习总结5

  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新课程学习总结6

  新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收获颇丰。在课程改革方面,我认为下列几项是改革的重点。

  教材改变了。改掉以往单一的教材系列和统一的知识结构。新教材不但增加了使用于不同地方的版本,同时也增加了选修系列,最值得肯定的`一定是将物理分为人文物理、工科物理和理科物理,让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物理。

  考核机制改变了。不在以考试分数定胜负,新教材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强调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教法改变了。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一言堂或者说老师就是真理。新课程强调教师只是引路人,不再是替代学生学习的角色。学生将是课堂教学以及学习的主题。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性,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我想,新课程改革下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不再为了可怜的分数日夜奋战,不再没有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教师也是幸运的,他们成了真正的园丁,成了真正的灯塔。

  我想社会一定能够慢慢的接受新课程并迫切希望教育实施新课程。

新课程学习总结7

  今天,我们市教育界的同志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风,市全体教师在局长刘晓朝的带领下,步入了教育的殿堂,共享这一盛世盛宴。局长在这次发言中,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教育者教出的人最缺什么?"人们说:现代的人们最缺的是"缺德",他在外国参观时亲身体会到别的国家的"德",有国家的门是不上锁的,如果一个做了一件错事,那么他将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样,它们做了互相监督,养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成为一个文明的国都。这样,体现了他们国家教育的成功之事例之一。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提供氧料的机会,在这步入知识爆炸的时代,稍不留意,就会被当今的世界所抛弃、唾弃。所以,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学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者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这次新当选的局长给了我们学习的一个得以升华的平台,我们得以好好珍惜这短短的黄金十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刘局长这次大手笔来自他大思考,大决心就是本着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中国的亿万青少年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独立自主,健康幸福的明天。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这次全市教师的大会师,也是体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行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础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念辅导不仅要说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的行为的转化上。这次培训是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这次培训的宗旨是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学是为了更好地教"、"发展是硬的道理"。

  这次来自全市小学一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每个课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又鲜明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生命互动,洋溢着生命的灵性,展现了孩子的成长的轨迹。向我们昭示了这些优秀教师是如何把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听了这些课,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上课理念的魅力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是真正懂得必须深入研究鲜活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实践之树才能够常绿。

  全市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体现了把根深深地扎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中,与一线教师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把实行理念的策略与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策略与方法,在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在实施中一起成长,是我们实施这样教研的期盼与最终目标的理想实现。

新课程学习总结8

  在物理新课准中指出,物理课程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及良好习惯,因此,如何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方法,是其要注重的地方。

  郑州物理辅导培训主任指出,物理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找出其物理规律,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

  因此,新的物理教学方法,应强调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其研究过程,逐渐培养出科学精神,使学生在思维、情感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

  郑州一对一辅导教学处主任指出,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教学也有要求,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这是教师们应该先解决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学习总结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精彩课堂的呈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得需要,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好课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学里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备课呢?

  一。 有效地处理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电荷知识的内在联系等,其中了解教材结构,教学目的和要是教材处理的核心。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此外,一本教材的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比如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以北京阳光中学的六名多学生为主要人物,贯穿了教材的始终。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合理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终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具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这样,便于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前学后忘,便于教师讲授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的体现在课堂,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重要精心设计最佳教学过程,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有效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的兴趣。

  2。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应该精选练习,使学生所做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不是题海战。

  3。板书设计。目前由于多媒体的应用,有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的应用。这是不合理的。适当合理的`板书可以加强讲授效果,突出教学目的和重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堂小结。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

  5。学法设计。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法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

  三。 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引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适当有效地运用教学用具,如图片,多媒体等,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一遍功夫一边巧,十遍功夫刮刮叫”,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备课”,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新课程学习总结10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获得了很多新知识和新理念,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

  1、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2、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4、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

  二.在教学工作中应做好一下几点: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

  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4、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通过专家老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讲解,使我对上好新教材充满了信心;通过专家老师对新教材的分析,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下学期上好新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因此

  这几天的培训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它使我对下面的进行的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各方面有众多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仅为我个人一孔之见,试为引玉之砖,以期和老师们进一步探讨.

新课程学习总结11

  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创新设计小学语文》这本书,真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每天晚上,读书便成了必做的一件事。因为我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义务、有责任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面。这本书,如雪中送炭一般,给我们所有的青年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我的收获很多。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标强调: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素质已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在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实现有效创新教育。鉴于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反思一下,教会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发展思维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因应该,学习新可标的精神以新理念武装自己,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

  二、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特定情境,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创新设计小学语文》的启发下,我精心设计自己的语文课堂,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从网上搜到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录象资料,在资料片声情并貌的演说下,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了,纷纷举起了小手发表自己观后的感受,就连平时从不听讲的“双差生”都兴趣盎然去钻研课文去了。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了解了那段历史,同时也能帮助同学们走进小红军的内心世界,认识小红军那种高尚的精神品质。

  三、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理念强调学生应该由“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变以“教”为中心为以辅导学生的“学”为中心。作为教师要面向学生。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重视辅导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自主的运用方法去获得知识同时学会与他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长城》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咨询自己的家长、翻阅资料、上图书馆、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长城的历史意义、结构布局、等资料,学生积极的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多种途径,自主的获取大量的资料。这一过程,其实是一次真正的学生“学”的过程,也是一次交流的过程。其间,这一搜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感悟和学习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明白了长城高大雄伟、被称为世界的奇迹,象征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一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施中汲取营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当然,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工作中不断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不断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中发展自己、激励自己成长。

  20xx年7月25日

新课程学习总结12

  暑假,我在白马井中学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是在秉承了过去几年新课改所取得的一些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的一次成功的培训。

  本次培训由谢润棠和王忠两位副校长主持,主要内容是:1、新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这大大地开扩自己视野的眼界,让人印象深刻,同时明白了合作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听后,我受益匪浅。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个性情感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爱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成为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每个教师的当务之急。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并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都信心倍增。

  三、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在认识问题,了解问题时,通过合作,每个人都贡献出不同角度的观点进行共同分享。丰富的信息输入能使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并能帮助我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如何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就要求自己不断去实践,积累,再实践,再积累。唯有这样不断完善的形,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诠释见识这一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新课程学习总结13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方法、场所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之中轻松、全面地认识物理规律,掌握并正确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此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美育情境,降压减负,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美

  课堂美育环境创设,需要通过看、做、想、用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学得有趣有用,从而喜爱物理学,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验教学。物理教学以物理实验为根基,每个测量、测定中研究型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课外兴趣实验,无不给学生留下真实感。尤其是演示实验选用的简单易操作的器材,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用具,教学效果越显著。

  2.直观教学。对于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采用挂图、放映幻灯片来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直观感。

  3.激趣设疑。物理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一门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求知好奇的心理,开展有趣的实验,尤其是用玩具做的实验,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用弹弓研究动、势能转化,用青霉素瓶做大气压存在等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现象提出设问,让学生思考,随着教学展开而揭示谜底,学生能够知道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之中。

  4.反差之比。对于易混淆的物理概念采取反差对比教学方法,加深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印象,正确区分不同物理量的内涵,从而达到认识物理规律的本质。如歌曲与嘈杂声对照,区分乐间与噪声;拿出凹面镜与凸面镜对太阳照,请学生观察聚光点,再让学生用这两面镜给自己照像,对比两面镜的作用与功能。

  5.生动、新奇、真实的举例。物理来源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离不开举例说明或验证。用生动、新奇、真实的事例予以补证,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这些引例包括:社会新闻、消息、歌词、诗句、格言、寓言故事等。

  二、挖掘课本美育素材,展现美

  初中物理课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工具,它不仅注重传授本学科的功能,而且在编写的思想、体系、内容上融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蕴含大量美育素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感染美。课本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前位,能以其美的形象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如介绍居里夫人、法拉第等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启迪学生树立积极探索、勇于求真、追求进步的信念;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用具体的事例和大量的图示描述我国劳动人民、科学工作者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如墨翟的小孔成像、汉代砖刻图片、滑轮使用记载、明代发明的火龙、现代超导的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等。

  2.图像画面的直观美。人的视听感官是感知美的主要感官。要引导学生观赏图像画面,直接感受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真实美。课本配置的图有:演示实验图、有趣的物理现象图、实验工具图、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事例图、自然景观图、科学家肖像图,看过这些生动而直观的画面,给人以观形如闻声之快感,对学生认知识意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助动作用。

  3.内容新颖美。新编教编写的又一特征是在思想内容上有新颖的美感。新增内容有必学内容,如声学、无线电通讯常识等篇章;有常识性了解知识,如磁悬浮列车假设理论、放射性元素等;有阅读性新知识,如火箭、激光知识等,这些新知识不仅给学生新感觉,还拓宽了学生认识视野,感受到物理学富有新颖的创造性和现代新气息。

  三、发挥想象,拓宽认识领域,激励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1.编制习题。根据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物理实验的数据编制习题是个有趣的活动。学生乐于参加这项活动,学会从简单的已知、求条件对换、补充条件到自编习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进行再创造。由此认识到物理习题编制并不神秘,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教师再顺势抽几道习题加评比,看谁编题较好,更符合实际,予以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2.一题多解与一题多为。习题课教学不是简单的分式中数字的演算教学,而是围绕题目给定的条件指导学生明确习题考察的知识点,挖掘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和等量关系,学会用公式解题,思索习题解法的可行性,联想习题的可变性、延伸性,使学生能熟练地从不同方面学会一题多解。对可变性习题可采取增补或变换条件、结论等方法进行,使学生学会解答模型题,达到触类旁通,提高应变能力。

  3.摹拟实验故障。实验出现故障是常见的,具有可能性和偶然性。参与实验操作的每个学生会遇到不同的故障,要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教师应事先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故障,并加以摹拟,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识别能力,提高认识的操作能力。

  4.探究物理量可能性测定方法。教材中有些物理量可以用不同器材进行测定。如物质的密度、导体的电阻等,由于选择测量的器材的不同,方法就不会一致,但结果相同。以此引导学生加以想象,选择较合适的测量方法,达到理想的测量效果。

新课程学习总结14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现性,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些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提高其表演能力。如在教唱一年级《小雨沙沙》这首歌时,先学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样的?让一部分同学扮演种子,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雨,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并引导学生把种子在雨水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同学们恰当表现了春雨细无声的形态,看来他们已经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了。

  二、让“集体舞”表演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集体舞讲究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能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加深感情的发展,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教学生跳一年级《雁儿飞》集体舞的时候,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及团结友爱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是几拍子的,然后通过范唱、学唱先掌握歌曲。接着,放开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练习雁儿飞的动作,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唱啊,飞啊,真象一只自由飞翔的雁儿。接着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大雁飞行时会有哪些队形?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自由设计动作队形来表演集体舞《雁儿飞》,并进行比赛。让他们小组间进行点评,表演好在哪里?结果大家各抒己见,点评的头头是道。在集体舞的学习表演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在不断地增强。

  三、让“音乐剧”表演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音乐剧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乐剧形式出现的。它能提高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并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如在教唱二年级《大鹿之歌》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把《大鹿之歌》创编成音乐剧表演一下,然后我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和角色的分配。他们自导自演,当场打扮,而表演的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着,兔子的惊慌,猎人的凶狠,被他们演绎的诙谐有趣而淋漓尽致,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表演的快乐中。看来,音乐剧已经搭成了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 综上所述,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学生还是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着天真、灿烂、纯洁、活泼,而表演活动正好释放了他们最纯真的一面。音乐加表演就是乐园,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当老师的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音乐表演成为每一个孩子敲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吧! 新课程学习总结 篇12

  前后近半月的新课程学习,我们是在不断的收获中走过来的。从观念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从为什么这样做到怎么去做,从拓展专业知识到促进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等,可以说,这是一次让教师们获得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大好学习机会。我做以下总结:

  观念上,变被动转变为主动转变。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目标的确定,‘三维目标“的认知:它包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音乐为主体,以人为本,合理采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手段,适度运用人文综合知识与姊妹艺术进行有效教学,引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进入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此过程中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内容凸显学科综合性和音乐学科专业性,这必然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必然促使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学习,从必须具备扎实的、尽可能多的专业(包括姊妹艺术)基本功,如唱腔、舞蹈、器乐等,还得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底子,还得会编、会写、会导;甚至还有服装、道具、灯光、化装等等。总的来说,教师就得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

  正确理解和应用学科综合:音乐综合教学本身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它渗透并融合了科学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怎样做?关键在于把音乐贯穿音乐课堂始终,音乐教师是讲音乐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音乐为本,把握综合的度,不盲目拓展,不偏离音乐本位。音乐教师在深入音乐、挖掘作品时,适当放射姊妹艺术,主要从各个音乐要素入手,挖掘音乐本质,擅长运用音乐体验方法和有效手段,让学生真正进入音乐,获得音乐课上最该获得的知识。

  此时的落幕,是真正教学舞台的序幕。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高中音乐新课程,只有不断的探索学习,提高自己,才能胜任21世纪教师这一角色。

新课程学习总结15

  20xx年7月1520日,我校组织了为期三天和教育局组织两天的新课改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留给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这次学习具体由学校领导和唐徕中学专家主讲,本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报告会对我组的教育颇深,使我组受益良多。

  一.主要内容是:

  1、课标解读。

  2、教材分析。

  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

  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化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我县中学的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新课程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11-04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11篇01-02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9篇12-07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10篇12-13

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学习总结03-05

义务教育新课程学习心得03-28

学习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03-18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03-05

最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2-06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