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周总结

时间:2024-11-12 14:22:29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小组周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小组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小组周总结

学习小组周总结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走了许多的弯路,但通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学生发生较大变化,我>收获颇多。现将自开学以来的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成果

  1、学生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参与面较实验前更广。原来的课堂,是班内“优秀生”的舞台,很多中下游学生缺乏自信心,面对优秀生的强势,他们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时间一长,他们与优秀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很多学困生也鼓起学习的自信心。

  2、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组织讨论时,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成员发言,充分考虑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同学还要进行引导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4、学生的胆量增大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原来内向的孩子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他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自信心增强,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

  二、具体的做法

  1、学生课上展风采。通过向其他老师取经,我走了许多弯路,实验一段时间后,针对有些同学准备不充分,我对组长提出了要求,要求组长在本组展示前对小组成员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起到督促作用,保证能顺利完成展示。同时,对各组的展示情况由同学们打分,通过此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强。

  2、搞好小组评价。想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必不可少。我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1)小组长评价组员。每周一组长从我这领到一张小组评价表,此表可用一星期。上面共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表现三个栏目,采用计分方式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学生一周的表现。(2)教师语言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出评价。(3)网络评价。根据学生一周来的.具体表现,评出“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最佳值日小班长”“进步之星”“课堂之星”,此举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抓好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同桌互学、四人小组交流、朋友间互教互评、全班集体讨论、师生间的讨论等。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更愿意向同学请教,也有当“小老师”的欲望。在这种合作中,学生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在学生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指导他们如何汇报,如何倾听别人发言,如何补充。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员少、距离近,学生读书的机会更多,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接受伙伴评价的机会也更多。这时,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会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三、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很多孩子的评价语及评价面还过于单一,还需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教会孩子如何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有时偏离主题。有个别小组的个别同学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谈论其他话题,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监督好,制定相应的措施制约他们。

  3、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并且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导致课堂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班内总有十几位同学特别活跃,展示自己的欲望特别强烈,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学习小组周总结2

  一、建立有序的规则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闹的场面。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忙而无序”。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那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听着;有的小组成员相互推辞,谁也不愿先发言;有的小组干脆借机闲聊、说笑。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活动的规则。

  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总结出以下较为有效的做法:

  (1)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做到积极动脑思考,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听清别人说话的意思,学会尊重别人;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除了组长,还要有记录员和汇报员。各班的小组长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主要职责是对本组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认真有序地开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则进行归纳总结后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二、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或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都是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所以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题导入时开展合作学习

  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有差异,因此对物质的特性认识就有不同,所采取的分辨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大家在一起讨论后就可以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在出现疑难问题时进行合作

  在教学过程遇到一些是而非是的问题,这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虽然这样可能是多花了点时间,但会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经过辩论得出的答案学生记忆会更深刻。

  (3)答案不唯一或开放时要组织合作学习。

  对一些开放性问题,各小组成员各抒已见,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三、要有足够的小组活动时间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如果出示问题后未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开始合作学习,而且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这时学生还未进入主题,所以小组活动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在后来的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感觉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

  四、评价和奖励方式多样化

  小组汇报员在代表小组站起来发言时,往往是“我认为??”、“我觉得??”,似乎不是代表小组意见,而仅仅是个人看法。教师的评价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容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今后在评价时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精神、物质上的多样化的奖励。“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学习小组周总结3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当学习了例1、后,我让生自学例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第一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它们都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第三它们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学习小组周总结4

  本小组本周的学习总结及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1、主控室方面:

  <1>参加煤炭加工公司的职业病防范知识讲座。

  2、现场方面:

  <1>电工:

  ①更换尼龙棒、采样看立式破碎机轴承。

  ②在筛分楼学习安装207破碎联轴器。

  ③配合师傅大修207破碎机。

  ④处理308回转小齿轮渗油。

  ⑤焊接407溜煤槽支架。

  ⑥在小维修学习硫化皮带细节和过程。

  二、学习收获:

  1、主控室:

  <1>学习到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的内容: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为三类: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职业病危害知识百问书中主要针对职业病防治法知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问的方式告诉读者防范信息。列如:谈谈“电脑”作业对人体是否有害?答:大致有四个方面:电磁辐射、屏幕的反光眩光和闪烁、视力紧张和精神紧张、对眼睛和骨骼肌肉的损伤。如何防护?答:灯光从侧面照射,光强要适当;每小时做短暂的休息,看看窗外绿色植物及做眼保健操等。工作台、椅的高度、前臂与上臂,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左右为适宜。老的电脑型号可加用辐射防护罩。

  2、现场:

  <1>电工:

  <2>学员在工作中还是对于其他的一些设备不是很了解,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还要加深工作安全意识。

  ①现场员工继续做好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

  ②天气转冷,督促组员做好保暖防护措施。

  <2>学习方面:

  ①主控室:做好对接班、生产中所发生的故障记录,并对故障进行感观认识。

  ②现场:做好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笔记,争取更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学习小组周总结5

  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中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僵化的弊端,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一学年来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探究和课堂尝试。

  一、所做的工作:

  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之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着力于:

  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6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学校下发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其次,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在任务多,时间紧,学生学习产生困惑,又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期获取更大的总体效果。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最后把有价值的信息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

  第三、科学地进行分组。

  科学分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组,这样小组合作成员,就可以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每组4人,进行分工。一般分成五种:组织、记录、汇报、总结及评价。每位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任务可以自己挑选,也可以相互轮换。这

  样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确保每一次合作学习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适时地引导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小组询问,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教师要及时把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置于小组的讨论中,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成为“促进者”;当小组间提出问题,产生争论时,应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是鼓励、引导、促进学生寻找答案,决不是给出答案。

  第五、合理地评价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尽最大努力,才能实现小组目标实现,从而达成班级目标的,与此同时,自身也有所收获和提高。因此评价不能只针对个人,还要针对小组,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进行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鼓励评价为主,同时参照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学习效果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否完成、与别人合作交流是否积极等方面来评价。通过小组自评、互评,组员自评、互评来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选出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形成竞争,以利于下一次合作学习的开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取得的成绩

  1、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我校所有教学班全部、全面推开。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教学班、所有的科目、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相当好。

  2、课堂开始变得精彩起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评价甚至质疑都非常精彩,学生活动有序有效。

  3、“兵教兵”的现象开始在课堂上出现。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对有些问题不能自主解决,这时候小组长就主动地给讲解,讲完后还要问明白了没有。如果还不明白,组长还会继续讲。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体现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更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过去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基本上消失了。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地强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及时校正出现的问题。

  5、教师的评价在逐步到位,而且开始具有了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评价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显现,这种评价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热情。

  三、存在的问题

  1、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在部分班级的听课中发现,学生参与的面还不够大,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就是说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对此,学校的看法是学生个别“动”不算“动”,全班“动”才是“动”,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2、“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中还存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不敢放手学生,自己讲课的欲望还比较强烈,总想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对此,应大胆放手,解放思想,把课堂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

  3、新课标大力提倡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科教学之间不能有机的融合起来,没有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有时导致失去了学科味道。

  4、一遇到问题教师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往往让学生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学生东拉西扯,落实不到问题上。造成了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效果。

  5、合作学习后,没有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结果,简单的自由讨论造成了放任自流的放羊式教学。

  6、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止,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探索要求,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嘎然而止,把合作学习仅仅限于课堂之内??

  7、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时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小组合作学习灿烂的明天!

学习小组周总结6

  一、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名称:FLY小组

  (二)活动对象: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央校初二学生

  (三)参与人数:12人

  (四)活动地点:央校心理咨询活动室

  (五)活动日期:10月31日至11月29日每个星期三(如有特殊情况在另定),共六次活动

  (六)活动时间:16:45~17:35

  二、小组目标

  (一)目标

  使组员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理解在小组中如何团结在一起,如何进行相互协助

  (二)目的

  1.增加他们的接触,改善组员之间的关系;

  2.使大家能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及需要,让每个人适应团体协作,进行团体工作;

  3.学习聆听的技巧,令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更有被尊重的感觉。

  三、理论与方法

  根据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几点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其中,包容需要是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这些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人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中学生,根据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他们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少年期及前青春期。在少年期,儿童开始获得与家庭之外他人交往的经验,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自我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而前青春期是真正的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的开始,他们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在他人眼里发现自己、形成自我,在这一阶段,同伴儿童对他们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然而,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期,生理上的变化可能促使他们的行为产生一些负面的变化,如内向、偏激等,容易影响他们与朋辈的交往;同时现代城市家户之间相对隔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的多元化等因素,又使得学生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变少,难以得到足够的实际沟通的锻炼。学生迫切地需要学习表达、聆听、处理与朋辈的冲突等方面的技巧,而又不知从何学起,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

  对此,本小组采取社会目标的模式,即是透过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的训练。期望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团结,学到团结、聆听、沟通等方面的一些人际技巧。根据相关理念,本小组活动以游戏为载体,让组员在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当中得到亲身的体验;然后在工作员的引导下进行的分享环节中,组员回顾自己的经历、感受,进行总结、反省,并将所习得的经验应用于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得到转变。

  四、活动内容

  小组各次活动采用社会目标的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他强调社会系统与任何群体间是相互影响的.,强调人对社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具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发展小组的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和目标;第二,以次方式达成小组的目标(本次小组的目标是内部团结),促进小组成员的成长。注重组员在游戏中的亲身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各次活动的目的及程序如下表:节数活动目标1.相互认识第一节2.小组契约形成的铺垫3.小组成员对信任的认识1.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2.给小组起名并订立契约第二节3.认识自己1.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主要程序1.介绍我们的小组2.热身游戏:信任背摔3.游戏分享4.心声卡的填写1.回顾小组契约及上次活动内容2.热身小游戏3.对自己的认识点的思考4.反思分享5.回顾总结1.回顾上次活动内容第三节2.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增加这个小组的团结性1.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2.继续进行小组的合作活动第四节3.增强组员间的合作与支持4.培养组员解决团队任务的能力1.回顾上次的活动内容2.认识团体内部的团结第五节2.热身小游戏:放松运动3.游戏“解手链”及分享4.回顾总结1.回顾上次活动内容2.热身游戏:0073.游戏“二人过河”4.游戏分享5.回顾总结1.回顾上次的活动内容2.热身小游戏:大风吹3.了解聆听的重要性,学会聆听他3.角色扮演人1.总结这次的小组所有学到的内容4.分享总结5.对社工的了解认识1.回顾上次的活动内容2.抚慰小组结束可能给成员带来的依恋2.热身小游戏情绪第六节3.对未来作出展望,以期大家的继续成长3.主体游戏4.回顾整个小组的历程5.愿望树

  五、小组发展状况

  本次小组的活动采用发展模式进行,社工在这个模式中的主要角色是支持者,主要任务是帮助小组实现目标,促进人际关系和个人的自我实现。通过小组内鼓励成员的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在体现民主程序的构成中达到小组目标,促进小组成员的自我成长。

  小组成立初期,虽然这些成员都来自一个班集体,大家都相识,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忽略了对小组成员的认识。同时,对这些成员的不了解,希望通过他们的期望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和小组共识,对小组的解释并不是很明确,使小组中产生了不信任感。于是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信任游戏,让大家对信任有一定的认识,开启这个小组。

  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由于自己对这个小组的认识和了解不是很明确,制定第二次的小组活动出现了,工作人员对小组成员的期望过高,造成活动不是很成功,小组内部的成员反应也比较差。最后,导致一名小组成员借口脱离小组,在之后的活动都没有来参加。但是,工作员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做出正确地了解和判断后,调整了整个小组的开展方式,调动了小组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之后,开始对小组的成员作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在第三次的活动中,做出了小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产生了较大的效果。在这一次的活动结束后,分享时,11名同学就有8名讲到了团结,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小组是一个团队,需要团结才能继续下去。这就是我的小组目的之一,也是这个小组的成长表现之开始。

  通过小组的每位成员的个性分析与了解,我发现女生这边偏腼腆一些,在活动中,很多都比较从众,而且分享的时候也比较少讲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让大家产生一种小组的责任感,能够积极得参加者每次的活动,出谋献策,能够热心完成小组任务,而不是将这些任务推给那些积极参加到活动中的同学,以达到我们真正团结的目的。

  在每次的活动结束,大家都希望能够增加时间和活动的次数,提过几次这样的要求,但是因为这是活动的安排,而且一定需要结束,只能慢慢得在每次的活动中,引导大家形成独立性,以在最后一次的小组中能够接受小组结束的现实。

  在最后一次的小组活动中,应大家的要求,还是安排了一次时间比较长,活动内容较丰富的一次。考虑到大家的时间,还是选择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和上学时间。尤其是在室内的哪一个环节,当每位成员坐下来静静思考着几次的活动内容时,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哭了,回想到每个人在这个小组中的成长,看到大家的团结,大家都被自己的这些行为感动了,他们可能真的有了复出,有了收获。留下一颗愿望树,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成长,但愿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一颗愿望树,伴随着自己成长!

  六、评估方法

  1.每次小组结束,每位小组成员需要填写一份心声卡,说明这次活动的收获和对下次活动的期望;

  2.小组活动的最后一节,运用评估问卷评估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程度及学习成果;

  3.91.7%的出席率和组员极高的参与度;

  4.工作员在小组中持续的观察。

  七、目标达成状况及相关评估

  (一)小组成员变化分析

  男生这边的变化较大,很多明显开始谈起自己的真实感言。而女生这边也有相应的变化,他们由开始的很拘束,在每次的活动中开始逐渐熟悉每位成员之后,变得很自然!尤其表现在每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分享中,每位在工作员的引导下,都开始变得很积极,讲到很多在小组活动中的所得和收获。每一次来到大家的表现都热情了许多,而且大家都很愿意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一种公认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工作员的观察,很多同学在这个小组中的变化很大,尤其是性格方面的一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心声卡中,大家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男女生之间隔膜打破,真正融为一个团体。

  (二)小组成效分析

  每次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填写的期望卡可以明显说明,小组成员在每次活动中都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并且积极的思考每一次的活动收获;同时,这也表现在大家在填写完心声卡后,很多同学都愿意留些自己的姓名,这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出现的情况。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活动的确吸引了大家,他们在这里得到了一些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八、工作员表现与反思

  (一)经验总结

  1.整个活动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除非遇到特殊情况,达成最初的目的。因为小组的中断可能造成小组成员的期待性下降,影响小组的继续和成员的情绪。在每一次的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小组成员的细微变化,针对相对的成员表现进行下一次的小组活动的调整,以顾及到整个小组的整体发展。

  2.在某些小组的游戏中,工作人员需要亲身涉及到活动中,身体力行,参与到小组成员的游戏中,让每位感觉到在小组内的平等。

  3.在游戏中,实际女生和男生是很愿意大家一起来做活动的,只是需要我们给他们创造一个条件。对于游戏的失败,不要一味的追究,而应该引导他们看到正面的印象。这一点,在小组的这次活动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地做好,因为在分享的过程中,由于失败而给成员造成的失落感,还有相互的责备,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4.在游戏前,一定要将所有需要注意的说清楚,一旦开始游戏,他们就不会再认真听了。包括规则,注意事项,还有任务时间性。大家最后更多注意的是这个游戏的趣味性,而不是男生女生之间的隔膜。

  (二)尚需改进之处

  在每次的活动中,明显感觉做得很不好的一点就是时间把握不好,总不能按照原定的计划时间进行,所以希望以后在活动中,能够将时间把握好,不至于会造成有时的混乱;在小组中感觉最力不从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分享,因为刚开始的经验不足,对于活动中小组成员的表现,总是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最后导致引导上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这个方面,应该摆正价值取向,建立正面引导机制,使小组成员能够在这个环节得到鼓励和支持,以增加自己的自信。

【学习小组周总结】相关文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6-08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9-29

小组学习计划11-18

小组学习计划经典08-19

[实用]小组学习计划12-31

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总结09-18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篇10-26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篇)08-22

一周学习总结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