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与其说是国内第一本记录与精神病人访谈语录的书,不如说它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
本书内容是作者高铭历时4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门等机构,对这群“非正常人群”进行近距离访谈、加工、整理而来。
书中内容分为多个小故事,故事之间没有关联性,内容让人匪夷所思,却又是这群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但如果你按照这群人的逻辑去推理,那么这也将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如:梦的真实性,她整日生活在恐惧中,不相信任何人,她的恐惧来源于她的梦境,她记得她从小到大的梦境,梦里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基本一样,随时间流失,后来她逐渐接受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梦境生活。梦境中有一位影子先生每次拉着她跳楼,而且影子的先生的五官,还在不停变换着形状,仿佛很多人的面孔。看到这里,我身上也仿佛冒着一股寒气,如果我是她,我也会恐惧。
又如:超级进化论,她觉得我们从胚胎时期起,就已经微缩了整个进化过程。胎儿寄生在母体内最开始母体不适应,后面胎儿就释放出化学物质让母体认为胎儿是个器官,躲避了免疫系统的追杀。
人类之所以进化得这么成功,是因为我们有进化的大脑。有了优质的大脑,我们就不需要獠牙,不需要尾巴,也不需要游泳,不需要夜视,同时我们还可以藐视周围任何生物。
今后的人类,因为大脑进化更高级,于是她大胆推测,会有很多器官退化,但是都无所谓,嘴巴可以变成吸管,只要食物是流质的;眼睛可以更小,因为不用警惕周围的环境;手指可以变成多个,方便打字,腿可以更小,因为油门刹车全用手解决,脖子要更粗,这样才能托住那个大脑......看完之后,我也觉得好开心啊,和书中的精神病人一样,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起来。
再如:人间五十年,她精通与预测有关的一切,四柱八字、星座等。她讲着讲着,她的很多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她觉得她能窥探未来只是某种统计学,就像一颗熟透的苹果必然会落地。命和运,交汇在一起就是命运,你的性格和选择、机遇和胆识,虽然选择和机遇有变数,但是它们会交在一起,形成一个必然的点,很多点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人的命运。绝大多数这种变化会很小,但往往这种很小的变化却对未来有深刻的影响。从很小的一个点开始,一毫的偏差,整个人生完全不同,正所谓:一念之间,万物生或死,一芥之间,宇宙存或灭。一切变化,有时候只是始于那一点点。
她有段时间为此迷茫,不过后面,她就想通了,如果你因为一句话而坐享其成,那么即使机缘巧合得到了什么也会从指缝中溜走,因为你不配拥有它。如果你对未来渴望恨不得从喉咙里伸出一只手去抓住它,那么你得到的往往超过你的期许。
最后她说,命运,很多时候掌握在自己手里,人间一世50年,不要为了活着而活着,要为梦想而活。看完这个故事,我也相信,命运,很多时候看上去是注定的,但实际上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关于这群特殊人群的故事,如双子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姐觉得过世妹妹的`灵魂附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个患者的关节站立法,他认为只要找到关节的节点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包括自己的血液的流动和血小板的聚集;还有一个人他能预见未来,他说了很多关于他预知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他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他却只能疯狂、无奈、绝望和疲惫,事后,作者问了他的主治医生是否相信,医生说他信;生化奴隶中,这个病人每天会洗N次手,而且必须用各种杀菌的东西洗,不计代价的洗手,因为细菌很强大很危险;还有一个人转世了很多次,记得前世发生的很多事情......
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我是正常人,里面的人是精神病人这种心态去看的,可看着看着,固有的观点却悄然发生着变化,里面的内容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玛雅文明及预言等众多领域,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奇妙,宽广而辽阔;这个世界很系统,严谨而规则。遗憾的是虽然我们深处这个世界中,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能感知到其中的一点点,更多的事我们一无所知。
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了解的越多,你就知道的越多,相反,你了解的越多,你质疑的越多,未知的更多。当有人问作者《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会出第二部吗?作者说不会。
因为好奇,作者决定接触这群人,而四年之后的某天,作者决定结束,停止这种因好奇而引发的接触。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其实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挺好!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
夜,总是在世界的喧嚣中变得狂躁与落魄,夜的世界充满恐惧与孤独,在这个看似热情的世界里里,无数个黑夜,游荡着无数个孤独的灵魂,无法冲破、无法感知的孤独;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孤独;他人无法理解,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孤独。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守望者,他们——————是我们眼中的“疯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看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羞辱”一本正经的正常人。在我的世界里:你是疯子,在你的世界里:我是弱智。
天马行空的想象,任我绞尽脑汁终不能理解,亦不能明白,我不知你何故会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不同寻常的思维,非同一般的逻辑……为何你疯了,脑子里却装下了全世界?
你脑容量的巨大,思维的深邃,使得众人不能理解,读不懂你,道不明你,遍觉你“怪异”,异于同类,于是疏远你,鄙视你,恼怒你,厌弃你,憎恨你,终不能忍受你,一把锁链,锁了你的身,禁了你的言,送你去我们眼中的精神病院。
然而,终归还是没能锁住你,你脑子里的天马行空在医院里“沸腾”,你或静或闹,或打或啥,或喜或恨,都是你对世界的宣判,众人不懂你,你憎恨我们这群“无知”的“异类”,不懂却自以为是,当你与花草对话;当你看众人是昆虫;当你用几国语言交流;当你分裂诸多人格,谁人理解生而为人的痛苦?
内心的孤独很可怕。没有人与你共鸣很可怕。听不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很可怕。
所有的人都围成了一个圈子,唯独你在外。你感到惶恐、无助,被世界抛弃。
你存在着,这个世界却仿佛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于是,消极、自卑、绝望、挫败让你变得极端。于是,不再有对与错的界限。于是,只有用震撼、极致的手段,才能重新证明和感知自己的存在。于是,才有那一幕经典的浴室杀人,于是才有了所有的超出常理和骇人听闻。
可怜,我们正常的人那,永远走不进你深邃的内心,永远有多远,远到生生世世不得开启你内心世界的闸门。
你淡了、怒了、生气了、绝望了……关就关吧,无非是从“小家别院”换到了“精神病院”,无非就是换了个住窝而已,无非就是说我是“疯子”而已,疯就疯吧,做了自我,疯又何妨?
我的世界里有花,有虫,有四维空间,有时间尽头……有你们永远不能触及的世间角落,有你们永远进不去的人生殿堂。
纵使我看镜中的自己是怪物,纵使我觉得生命有轮回,纵使我看世人是昆虫,纵使我时而男人时而女人……无妨,疯就疯吧,我也不知道何为疯?
你不相信这个世界,你不信众人,觉得我们都是谋害你的刽子手,你该是经历了人类怎样的伤害才会疯狂至此?
你的孤独无人能懂,这种孤独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懂你的内心世界,听不懂你的言语,这是天堂与地狱的距离。这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距离。因为你的孤独,你伤害众人,或许你只是在保护自己,或许你只是不信任这个世界,或许你曾经经历过自己都不曾记起的痛,你累了,痛了,哭了,闹了,也疯了……
谁才是真正的清醒者?你不屑与我们交谈,因为你不信我们,因为我们卑微,不懂你的世界,是我们根本不能理解的存在。
你无喜无怒,无悲无欢,你的世界里或许什么都没有,又或许什么都有,你曾经爱了全世界,所以装了全世界,又曾经恨毒了全世界,所以忘记了全世界,于是你抛弃了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也抛弃了你……
又或许你只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适合你的世界,一个你懂它它也懂你的世界,在你的世界里,有你的真实存在。
当你离开属于你的世界,你又开始痛苦,自责,内疚,生而为人的规则,道德使你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当你清醒,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痛苦,于是,你宁愿混沌,当不能自已,你遍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你与我们的世界隔着的不是一层纱,而是一堵墙,一堵坚硬无比的墙,当你成人,你的痛苦深入骨髓,当你成疯子,你遍可以为所欲为……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因执着而疯狂,因为执着你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冥想,因为执着,你咀嚼苹果仔细体味,因为执着你打开自己的头颅……疯即是痴,痴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却只有你的存在。你承受全部寂寞等待着,你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一念疯子,一念天才!一念清醒,一念癫狂!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不知道,是否这样的执念成就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3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谨慎点开~
你想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吗?在这个世界,有人认为自己是一部小说的主角,某些与他有关联的人是他创造的配角,而这本小说的作者就是他自己。有人会做连续性的恐怖的梦,梦里有影子想拉着她跳楼。有人的身体内有多重人格,这几重人格还会有交流。有人会直接把别人映射为某种动物,而且这些动物的特性符合相对应的人的某些特点。有人让医生给自己做颅骨穿孔,手术后发生“诡异”的事情。有人对着镜子看了两天,发现镜子里镜像的动作居然跟自己的不一样。有人妻子去世后,他舍不得妻子死去,于是偷尸做实验,试图让妻子复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我也是,就差冷汗直流了。
此刻轻松一下~
说来有趣,以前只是听说过这本书,真正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今年中秋节从老家回湘潭的火车上。当时特别无聊,手机也快没电了,我前左方的座位上有一个男孩在看书,因为乘客大都在玩手机,所以很容易注意到他。那时便有点好奇,他在看什么书呢?但又不好冒昧去问。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四五十岁的姐姐,她也是回湘潭的,住板塘铺附近。于是我们聊了会儿天,她说她累了,想休息会儿,却又因为对面两个女大学生兴奋的聊天睡不着。那两个女大学生是邵阳的,本想着老乡嘛,一起聊聊天也不错。但听了几句她们的.聊天后,便毫无兴趣了,大多是抱怨之类,有点幼稚,当然也青春可爱。其实我也想睡,可又睡不着,于是心里挺着急。
此时,我抬头看那男孩,他把书收了起来,带耳机听着音乐,玩着手机。我在犹豫,要不要向他借书看看?毕竟车上无聊,还有近一个小时呢!于是我恼恨自己当初怎么不随身带本书呢。心里挣扎了好一会儿,我假装上了个厕所。回来时正好经过他的座位,我鼓起勇气,问他:“你好,打扰了,你刚刚那本书能不能借给我看?”他愣了一下,摘下耳机,问我:“怎么了?”此时我耳根有点红,又重复了一遍。他便拿出书给我,周围几个乘客都望着我,也许在纳闷怎么会有人在火车上借书吧。我顾不了那么多,脸已通红,马上回座位看了起来。
一打开书,我就被吸引了。这是由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一本书,比较短,多采用咨询师与精神病人对话方式进行,当然也有小部分的叙述。因为这类书看得少,所以觉得故事新奇,比如《女人的星球》中的“他”很怕女人,认为女人早晚会征服这个地球,还猜测女人是从外星来的,有意思。但才看了一百来页,我就到站了,只得把书还给了人家。
于是自己在网上买了一本。本想着一口气看完,但有些精神病人的叙述,正如作者所说:毛骨悚然。我有同感,一想象那画面,就会有恐怖之意,只敢白天在有人的情况下看。当然,这本书不仅仅有一些恐怖的描述,也有很多可称是天才型的病人,甚至都让人怀疑,这,是精神病人吗?
《思维虫子》这一篇故事中17岁的少年提到“绝对四维生物”的概念,认为人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怪物,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世界段结束。不管他的观点正确与否,至少我们现在无法辩驳。《真正的世界》中的“她”为了看真正的世界,慢慢观察别人的细节,试着模仿别人,甚至可以达到被“附体”的地步。而这其中,看起来有点恐怖,深究下去似乎很奇妙,又让人很迷惑。《时间的尽头》中“老头”认为时间有尽头,尽头就在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当中,并且谈到万有引力、黑洞等比较深奥的问题,不得不叹服他清晰缜密的思维。《还原一个世界》中的普通中年男子曾是公务员,辞职后以发行小册子为生。小册子的内容是有关史前文明的,很有意思。他对史前文明比如玛雅文明特别感兴趣,搜集了很多研究玛雅文明的资料,并且通过理智的逻辑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很有道理。
还有很多很多,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提到一些根本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人有灵魂吗?人有前世今生吗?宇宙是什么?神存在吗?人类的发展会怎样?如果这些太遥远。那么,我会想,如果我就这样安于现状,我以后的生活轨迹会怎样?人的命运一定程度被安排还是自己掌控呢?有没有第三只眼?
这些问题,可能会有人说浪费时间,我想未必,思考是必要的,只是如果太过于执着去追求某个答案,并且为之疯狂,就有可能成为本书中的患者。
不管怎样,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我喜欢,但愿读完文字的你没有被吓到。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其实在很早以前就买了,最近搬家,收拾了一番,从书库里看到这本书,就又拿出来看了一遍,我觉得读书有一种随心所欲的心情,想起来看,喜欢看那就去看,很多时候有些书就刚买的时候看了一眼,便放在了某个角落,然后有一天,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突然想起,啊,原来自己还买过这本书。
回想当初买它的理由,然后又把它重温一遍。零零总总算起来这本书我也看了差不多三遍了。想来还是写一篇读后感吧。
当初买书的时候好像是想去书店观看心理类的书籍吧,但是一进书店就看到了书架上的这本书,看了就舍不得放下了。
按照作者的话来说本书就是对不同的精神病患者采访,然后把录音整理成书,标榜的也是所写故事都是真实的。但是阅读过后我对于他说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除了书中光怪陆离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还有我遇到的精神病患者和书中的相差甚远,后来也看了一些作者的访谈,说其中只有20多个故事是真实的,至于哪些是真实哪些是作者杜撰就不得而知了,其实抛开作者所说的真实性,仅当作一本奇幻的.小说来看也是不错的,毕竟文中确实有很多不同于社会大众的所认知的观点,可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嘛。
文中每个故事的病人都很有特点,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精神疾病,有的病人认为世界是有灵魂的,并跟身边所有人都说了,然而没人相信,之后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这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也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如总会觉得一张纸,一本书,甚至于一块石头都有生命,以至于写字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看书的时候都不敢折叠,就怕弄疼它们,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和别人说了过后,都笑话我,才发现原来就我一个人是这么想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很多想法也学会埋在心里,就像作者和主人公说的那样,想不被当神经病,就把一些想法藏好,不要随便告诉别人,和灵魂盘起尾巴挤进躯壳当人一样,因为这个社会还没有准备好接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有的可以预见未来,主人公因为狂躁而进了精神病院,而狂躁的原因就是因为可以看到未来的信息,却没办法捕捉,很多人都想当个先知,觉得那样会很酷,伟大一点甚至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比如我以前中二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当真正可以预见未来的时候会不会像主人公一样也让人觉得折磨呢。
有的年纪只有17岁,但他对绝对四维生物,量子物理的研究、想法让有的教授都没法子,作者也不得不听一些讲座,拜会物理和生物学家,才能勉强交流,也是因为这个,有段时间我对量子物理产生了兴趣,查阅一些相关书籍,比如《寻找薛定谔的猫》,《上帝掷骰子吗》,《见微知著》等,但说实话,还是无法理解,看不懂,嗯大概就是我太笨了,思维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但并不妨碍我设想,如果绝对四维生物真的存在呢,严格来说时间是我们人类赋予的词,而时间是否真的存在呢。细思极恐,也许主人公是天才,可惜生错了时代,正如文末写的: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有的人格分裂,自己杀死自己,有的认为自己是细菌的奴隶,有的觉得自己看到过外星人,地球有更高的文明,而我们属于被遗弃或被欺骗的伪装的文明,虽然在大部分人的理解和认知中他们不正常,但通过作者所描述出来的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成熟的,和他们对话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被带进他们的世界,逻辑清晰,思维严谨,就好像他们构建出了一个新的我们所不了解的世界。
也难怪书中会写着:千万千万不要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思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也会疯的。
很多故事读下来,都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充满了求知欲望。
读完本书,我会想很多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量子力学也好,超级进化也好,哲学,微观宏观也好,宇宙论也好,发现自己真的很无知。虽然书中有写到:不论你看见了什么,请不要对号入座!但在看完一个故事后总会忍不住发散性思维,想很多。其实潜意识里也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假的,但还是忍不住想万一是真的呢,对于正常人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没有一定的定力和成熟的世界观,不要去接触。
大部分故事我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当时读这本书所带来的感触却还记得很清楚,很多时候读到一半都不敢读了,放着,过段时间再继续,因为我怕自己被里面的人带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害怕发现自己或许是个精神病患者。
看完本书,其实我明白应该粗略的看一下,就当普通的小说来看,不能深思,不能多想,否则越想越觉得他们的观点或许是对的,他们真的是天才,然后进入思维怪圈,自我怀疑,不禁会想在他们眼中,我们是不是才是精神病患者,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们,理解不了他们的思想。但还是忍不住想,包括其他延伸的,所写到的知识,也会忍不住去了解,这样一看也不错,起码增加了自己的知识面。之所以害怕,只是因为那些东西都是未知的。但就如书的最后写着: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才有思考和探索的可能。不管这本书真实与否,至少它勾起了读者探索的欲望,不管哪方面,也是好的。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5
读这本书的时间不长,但依照我素来读书的速度来说也算是略长的一次阅读体验,没办法,到了这个容易被手机诱惑的时间段,很难静下心来看书了,但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承认我还是被吸引了。
选择阅读这本书是一种偶然起意,早就在各处听闻这本书的大名,电视上名人口中也是经常有推荐,我们来了第二季到诚品书店那期时,好像就有人推荐过这本书,是刘嘉玲还是谁,记不清了,并且此书更是常年位居畅销书榜单之列,看众多网友观后感评论都是这书如何如何了不得,如何如何神奇,简直是让人打开了新的世界,原来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有一线之差,赞美之论层出不穷。
但这两天细心看了之后,我觉得评价有些过誉了,不是说它配不上好的评价,在基础知识科普上不得不承认有部分还是做的挺好的,但其实不好的点恰恰也因此。
首先,看着本书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很怪,云里雾里不至于,就是奇怪,你不懂作者究竟是想给你讲个志怪故事呢,还是想给你科普物理知识呢,是个有神论者呢,还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呢。每篇故事都很短,标题起的倒是足够吸引眼球,勾起人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看看它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你读下去读完了这一篇呢,你又会发现其实好像也没什么,每次结尾倒是很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的感觉,可再往后读越读我就越觉得作者是在故作高深。
除了少数几个故事脱离了高深的量子物理,哲学层面的探讨之外,都是披着和精神病人的皮在讨论这些东西。
书名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后作者也说这20个故事是基于真实故事做了适当删改,可是我感受不到丝毫真实性。试问真实生活中有多大概率真能遇到这么多精通科学,哲学,物理,心理等方面的天才精神病患者?况且有些故事我觉得是已经脱离了精神病的范畴,人也不至于因为那些无伤大雅的想法被送入精神病医院去看医生。
书里那些很多的科技妙想,关于生命的实质问题啊,关于四维空间的问题啊,关于宗教信仰问题啊,我敢说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想过,只是可能思考的层面没那么深入,也没那么绝对。可是这难道说明我们也是精神病患者么?在如今社会,只要不做出过激举动,又有谁会特意在乎你脑子里的奇思怪想呢?
书中所讲的那些精神病患者的特质,严格来讲,我认为可以跟蒋勋先生所探讨的六种孤独挂钩,众声喧哗却无人可听的语言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剩下的就不列举出来了,我认为作者偷换概念这一点做的非常好。
疯子,本就是最无法为常人理解的人,所以他便将那些一旦拥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各种想法的接受采访的“病人”认作疯子。本质上来说,我只觉得那应该算是“孤独”的人,人人都有潜在的孤独之处,并不能说有了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就都是疯子,没有这种说法。
可作者最巧妙地就是他不断将思考方向往,究竟是他们疯了,还是我们自己疯了,这个逻辑怪圈引导,使我们容易被牵引,模糊重点。
作者只是在借精神病之口,说出自己这些年所看过的书,所学到的理论,整本书,通共讲的还是他自己的想法,这些拥有想法独特的病人们是否存在,我强烈怀疑其真实可信性。甚至我个人妄加揣测一下,通通都是假的。
天才不是说有这些奇思妙想就是了,疯子是疯子,天才是天才,智商摆在这儿,不是一线只差。当然有些伟大的天才本就是科学疯子这点毋庸置疑,对他们来讲才能适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句话,而不是随便一个有逻辑能正常思考,辩论能力强,能把你护得一愣一愣地都叫做天才的邻居,那也不是疯子,那叫神棍。
讲回书里科普的基础知识这一点。这大概也是它能被广泛推荐,广泛宣传的一点。书中涉及大量量子物理学以及相对论的知识,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感觉十分新奇有趣,不自觉肃然起敬,十分佩服。还是那句话,模糊了重点,精神病应该探究的是精神领域的,而不是卖弄似的展露知识。
我没有研究过,也没怎么了解量子物理学这方面的知识,但之前也算是看过几本这方面的书,有些也略微搜过,所以认为书里所讲的也并不都是高深的东西,有些确实是入门级的只是用一种鬼吹灯式悬疑写法,轻易让人带入,觉得新奇刺激,欲罢不能,这是作者最妙的一点,也是此书的魅力点。用这种写法,就不容易感到枯燥,反而能很好地吸收这些知识,勾起好奇心,甚至自发去搜索,想了解更多有关的知识,在科普这方面的作用,诱发人思考,我认为是此书最大的优点,可以一赞。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相关文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03-1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9-0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9-3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2-21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12-19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7篇01-24
《左与右》说课稿05-05
左、右教学反思03-07
爱在左情在右的教学反思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