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汇编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津湖》观后感1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叶宸瑞弟弟一起去看一部电影,叫长津湖,这部电影是讲我们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时经历的战争。
我们开始看了,一九五零年毛主席宣布,我们中国要彻底支援韩国,抵御美国。放映出解放军叔叔他坐着一艘小木筏子回到家里,然后又开始了接到上级的命令,停止探亲,紧急集合有重大事务要公布,可怜的解放军叔叔,便开始集合了。
现在可能有人问了,为什么他们一听到命令就要去紧急集合呢?不能不听命令吗?这是这样的,军人有一则法则,无论是如何都要听从上级的命令,如有违反轻则关禁闭,重则开除军籍,永远也当不了军人。
他们坐着列车,准备去往朝鲜,与美国打仗。他们下了火车后,突然天空飞过了几架美国战机,丢了好多炸弹,把他们的火车,解放军,都给炸没了,只有一些幸存者继续带着,手上的弹药以及枪械,往前走,路上他们不是碰到了美军战机就是,被侦察机侦查到,再次被轰炸机给杀伤。可是志愿军还是坚持用毅力完好无损的把电台运送到了毛岸英的手里。
他们继续开始战争,他们先看到了前面灯火通明,开始拿起望远镜,瞄准着他们看去,其中那个士兵喊到:“不用打是自己人。”他又看去:“我们的 志愿军叔叔他们继续往前走着走着,登上了高山不怕寒冷,吃着自己温暖的小土豆垫一垫肚子,而那时的美军,却在过感恩节,吃着美味的食物,穿着温暖的衣服,别提有多惬意。
他们扛着枪开始冲锋了,他们的对手则是丰富老湛的北极熊团,他们有最精锐的装甲兵,有最精锐的坦克,有最精锐的武器,有最精锐的装备。个个都比志愿军强,但是志愿军靠着坚韧的.毅力以及智慧打败了北极熊团,最终夺到了北极熊团的团旗。
在最后,美国少将竟然还为我们中国而冻死的的军人,进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嘴里还念念道:“我们和一个有如此决心的国家打仗,哪怕是我们有再高端的武器,也战胜不了他们。”
是啊,我们中国人要有毅力以及坚持,就能百战百胜。
《长津湖》观后感2
这个周末,我跟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以71年前中国与美国交锋的战场——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其中,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是故事主角,伍万里因为向往军旅生活,在二哥伍千里不同意、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参军。起初,伍千里因为自己要去参加朝鲜战争,生死未卜,不希望伍万里参战,但又希望他能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在此后的战斗中,他们两个特别勇猛,就好像是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似的,一个劲地往前冲,奋勇杀敌。
战争总是会有牺牲的。电影中,每当我看到英雄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都会难过悲伤。尤其是“雷公”,他在弥留之际说:“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这位对死亡毫不畏惧的铁骨汉子留下了眼泪,伍千里则默默地拿出本子在雷公的名字上画了红框。电影里有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再打仗了。”我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一句经常听大人们说起的`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长津湖》中有这么一句话:“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我看了也十分感动,那些英雄为了后辈,为了祖国的安危,受命阻击撤退的美军,他们俯卧在零下40度的雪地上,一动不动……谁知美军行进太慢,我军被活活冻死在阵地上,但是他们的枪口依然对着美军撤退的方向。美军发现他们后也大吃一惊,美军长官还向“冰雕”敬了个军礼。有人不明白为什么美军对我军的烈士敬礼,你看看他说的下一句就知道了,紧接着,他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就已经输了!”“冰雕连”由此而来。
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战士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的飞机、大炮、坦克,谱写了战争史上的一段神话。
沧海桑田,山河无恙,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铸就保卫中华的“钢铁长城”,经过后辈代代努力,才有如今中国的盛世华章!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好好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长津湖》观后感3
5号下午5点40分,我们一家四口走进中牟县世纪城5号观影厅观看了历史题材的电影《长津湖》,这部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真实故事。
影片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坐镇,集结了吴京、四字弟弟易烊千玺,胡军,朱亚文、李晨等一群硬汉。没看之前就听朋友介绍说这个影片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震撼,去看电影前还专门买了两包纸,怕自己感动到一塌糊涂。在观影的过程当中,我没有哭的稀里哗啦,但镜头前的眼睛是湿润的,因为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都让我感受到先烈们的坚毅,无畏,勇敢!当时我的感受最深的是就像今年我们郑州经历特大暴雨洪灾时是一样的,男女是平等的,但男女终有别,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我们确实都需要硬汉,所以现在国家打击小鲜肉、娘炮这些非主流文化,我是非常赞同的'。男生应该有男生的样子,我们现在虽处于和平年代,我们也要有男子汉的气概,气魄,担当,使命,所以带孩子们去看这部影片,除了让他们知道爱国、感恩、向先烈致敬之外,更主要的就是想培养孩子们坚毅的品格,让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往往有时候我们所害怕的困难都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我们把这个困难放大了,当我们真正去实施的时候,这个困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可解决,这又让我想到了影片中杨根思连三不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条件很富足,越来越不知道什么叫吃苦,不懂得什么叫感恩,更不知道爱国要怎么去做。说到“爱”,我一直认为爱是一个动词,要用行动去爱,所以我借助影片搜集了冰雕连一位战士留下的绝命诗,向我们诉说英雄的战斗意志和战斗情怀,为我的两个孩子提供了让他们信服的答案(观影期间两个孩子一直问我支撑志愿军战士的是什么):“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首绝命诗让我的两个孩子些许懂得了是什么力量让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敌人。我告诉俩孩子他们是为现在的我们而战,祖国没有忘记他们!我们也不能忘记!
《长津湖》观后感4
影片的开始,绿水逶迤,清风荡漾,一叶轻飘的小舟,承载着太多的感伤,志愿军战士五千里抱着自己哥哥的骨灰,神色平静,战争中因亲人与战友牺牲而激发而出的悲痛与愤懑,像是被抚平,却又是没有,在追忆往事的某一刻,仍然失声痛哭,泪流满面,只是战争的急促激烈,身为志愿军的职责使命,让他们暂时无暇顾及,只能将无限悲伤趋于平常,每一个战士的个人经历,都折射出志愿军战士的艰苦顽强的意志,折射出战争的惨烈。
敌军的飞机扫射过去,一刹那间,十美元的赌约,无肆的笑声背后留下的,是横尸遍野,是血肉模糊,我们的战士仍在石滩里艰难地向前爬行;感恩节的盛宴,在血腥的战场上如期进行,美国士兵大嚼着火鸡腿,大声地谈笑,我们的战士,珍惜地收藏着硬得可以将牙齿咬断的土豆,小心地交流着作战的策略和敌军的动向。我们战士的战争,是“不能死在这里,继续向前”的英勇无畏,也是“我马上就回来,你不要睡着了”“不要留下我一个人”的辛酸壮烈。
“我爱我的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之上!”
这是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留言,也是每一位身负白雪,毫不动摇的志愿军战士的'心声。“我们把仗都打完,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用再打了。”伟大的先烈,用坚韧不拔的精神赋予简单的武器无穷的力量,创造了我们而今的盛世,是他们,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的大好山河。
如今,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我们屹立在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土地上,眼望着华灯初上,高楼矗立。“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们正走在为国奉献的路上,应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津湖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艰难方显勇毅,磨炼使得玉成,望我们最后都能站在鲜艳的红旗下,身披时代的万丈光芒,向英雄们道一句:“请放心,这盛世如您所愿。”
最后,人民英雄永不朽。
《长津湖》观后感5
今年的国庆档,《长津湖》堪称是毫无悬念的“王炸”,是档期内观众期待的电影。
正值北京电影节期间,作为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长津湖》在9月20日举办了一场特别放映,这场放映不是宣传方内部邀请嘉宾,而是通过公开渠道售票,前往影 院的也都是普通观众。结果售票活动预约人数达到16000人,开票仅4秒就全部售罄,刷新了这届北京电影节抢票新纪录。
连主演朱亚文也晒图吐槽“又要站过道了!”
观众的抢票热情说明了这部电影太受期待,而首批观众走出影 院后,也接受了媒体随机采访,这些观众一致表示电影很好看,有观众久久不能从电影中抽离,哭着接受采访。
面对“你看哭了吗?”这个问题,很多观众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有年长的男观众连续肯定回答了三个有,然后说“中间好多文戏部分我都挺感动的,一直止不住。”
另外一个男观众说:“因为我爷爷我爸爸都是当兵的,所以说看了这个真的特别感动。”
有女观众则说:“就是某某(防剧透)最后牺牲的时候,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就比较容易动容。”其他观众也都表示看到这个角色牺牲的时候很感动,周围的人都哭了。
还有观众走出影 院依然在痛哭,她说“就是哭的我很心痛。”
当然也有相对理性的观众,认为哭的地方其实还挺多的,她说“主要是有一些比较细节的部分吧,我觉得这部片子有一部分是做戏剧化处理,但也有一部分是极大程度地还原现实历史的事件,战士都像冰雕一样保持着前进的姿势,一直趴在雪地上的那个场景感动到了很多人。”
还有年轻观众说:“哪怕对战术完全没有了解的'人,也能一下子看懂它的镜头意图还有战术意图,我觉得这点非常厉害。”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长津湖》片长达到176分钟,接近3个小时,很显然这样的片长并没有成为观众的观影门槛,反而无论是战争大场面还是文戏都得到了首批观众的认可,兄弟情和家国情怀的传递也很合理,让人感动的同时又不会被吐槽煽情,受采访的观众甚至一直哭的停不下来。总结来说,《长津湖》口碑爆了并不意外,因为电影至少在这三个方面太强悍。
《长津湖》观后感6
如果说这个国庆最热的电影,那非《长津湖》莫属了。看了《长津湖》,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进行一场守护正义的战争。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践行者军人的使命。“我们把该打的仗打了,后代们就不用打了”。正是因为先辈们替我们打完了所有的仗,才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最可爱,最英勇,最可敬的人。
战争是残酷的,在物资短缺的建国初期,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雪地里,我们的战士们把硬得能磕掉牙的冻土豆当成宝贝,艰难地吃着。画面一转,美军正在过圣诞节,穿着厚棉衣,吃着丰盛的大餐,谈笑欢喜。这一幕让我特别难忘,于是想“忆苦思甜”一下。在我的要求下,妈妈煮了一个土豆冻到冰箱里。等到第二天拿出来一看,土豆硬得像石头一样,咬一口,牙齿都快磕掉了,痛得我龇牙咧嘴。我们的战士们正是用钢铁般的.意志与美军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与艰苦的条件斗,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影片中,有些人物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连长他们破坏了敌人的通信塔,正在清理战场上的装备时,突然听到飞机的声音。不久,敌人就成功在那里投下了标识弹。随着标识弹的不断燃烧,敌军的一架又一架飞机也随之而来,投下一颗又一颗炸弹。连长雷公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毅然决然地拔起地上的标识弹放在车上,然后一个人开着车向另一个方向驶去,他成功地转移了敌军的战火,但却在此次行动中不幸牺牲了。当他满身鲜血地说:“疼,疼死我了。”和“别,别把我一,一个人留在这。”时,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正是因为有了许多个像雷公这样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战士们,我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什么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往前冲?不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更是因为他们深知战乱带来的苦,所以希望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之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想,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向先辈们致敬和学习,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长津湖》观后感7
最近火热播放的《长津湖》,成为我满怀期待的一部电影。终于在一个空闲的晚上,我来到人气爆棚的影院里,认真观看完了这部长达3小时的历史战争片。
时间追溯到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长津湖极寒严酷的条件下,凭着钢铁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剧情。整部影片气势恢弘,震憾人心,其中许多情节直戳泪点。毛岸英向彭总主动请缨前线作战:“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伍万里千里迢迢尾随参军,理由无法拒绝:“我要保护分给我家的土地”。第七穿插连已转业的指导员梅生,得知出战消息,从上海连骑12个小时的自行车回连报道,身上揣着最重要的东西,是八岁女儿的一张照片。
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潜伏的志愿军吃冻土豆崩掉了牙。影片最后呈现的冰雕连,那一排排俯卧在雪地里的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让逃离的美军将领都由衷敬礼。
离场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现的全是电影里的情节画面。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我全身热血沸腾,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相差悬殊巨大的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举歼灭美囯最精锐部队,取得了战役性胜利,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正义,使命,信念,团结一心,在整部影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是英雄,舍生取义,顽强拼搏;他们是战士,奋不顾身,艰苦磨难。他们打了这一仗,只为下一代不再打仗;他们出生入死,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只为让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何其有幸,我们生于华夏,生在这个和平的时代,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何其有幸,祖国是如此强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同心同德,保持着优良的传统美德。何其有幸,我们以祖国的繁荣富强为骄傲和自豪!
谨以此文,向《长津湖》里那些英雄们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8
我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长津湖战役,当时颇受震撼,心里萌生了更全面的去了解这段历史的想法。10月1日正值祖国72周年华诞,电影《长津湖》上线,爱国气氛的烘托加之心底想法的促使,我和同学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随着电影进度的不断向前,坐在影院椅子上的我,越发深刻的感到——原来那段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一段冰冷的文字,试卷上的一道简答题。文字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是中国军人跨过寒冰冷水的无畏与在烈火蔓延里仍保持静默的钢铁精神。
影片开始美军跨过我国边境轰炸无辜平民,美军摧毁力极强的武器被用来攻击我国,伤害我国百姓,让我愤怒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战争的残酷。美军所展现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当时我国军队所不具备的,两军装备差异悬殊,一股无力感,为我军担忧的情绪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的镜头是感恩节当天,美军利用战争间隙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吃着烤火鸡也不忘畅想凯旋而归的喜悦场景。另一边,我们的战士每人只能分配到一个的发霉土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战士把这仅有的食物让给伤员。双方军队作战装备与物资补给的强烈对比,让我感到很揪心很痛心。
电影结尾时,美军司令向雪地里保持战斗姿势的我军将士尸体敬礼,那一刻我的眼泪决堤,感慨我军将士作风的同时,在心里为他们敬礼。
影片的战争镜头十分惨烈,我军伤亡惨重,甚至有战士将自己当诱饵引诱敌军深入。“如果我们不打这场仗,那就会是我们的下一代打”,“希望后代们永远不要经历战争了”,影片中我军战士的对话让我觉得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忘记那些为祖国,为人民战斗过的英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够到的。
拂去历史的屈辱,咽下血腥的过往,新中国在一条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的道路上坎坷又坚定的走了72年,终于无比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无比接近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无比接近中国梦的实现。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要忘记前辈们流过的鲜血,要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人民才能不受到外敌压迫。
我很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们理应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长津湖》观后感9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看时惊心动魄,爱国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军基地驻扎商讨越过三八线,看到美军监察机在上空监察,看到美军坦克坦然略过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抗美的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敌人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军飞过我国上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我国安全,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影片中,易烊千玺,他把伍万里从一个叛逆、桀骜不驯的野小子,到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演绎的淋漓尽致。刚穿上军装时,他站得歪歪扭扭,无组织无纪律。他有着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强,急需得到别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着迷茫。后来,经历了真正的战争,经历了离别与死亡,他一步步成长,他的眼中写着坚毅和无畏。
吴京,伍千里。他经历过无数战斗以及生死考验,但其实他内心是有伤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阵亡、他那本画上无数红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个连长,更像一个兄长,他要照顾整个连里的157名战士,他有责任让他们安全地回家。
不仅是他们,整个七连的志愿军们都是这样,面对严寒,面对美军,面对即将碾压自己的坦克,面对只剩几个硌牙的冰土豆,他们谁又不是在用坚强的`意志捍卫国家的和平呢?
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我们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我们后辈不用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交代了,我们先辈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抗美的援朝胜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了!
伟大的抗美的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长津湖》观后感10
异国他乡,鸭绿江前,喋血守山河,军人无悔,见者落泪。志愿军战士们缺少制空权,物资贫乏,装备不足,天寒地冻,是同美军较劲,也在和老天爷较劲。然而最终的胜利还是落在了正义的一方。这不是巧合的幸运,而是历史的必然。
为何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为何强弱对比之下仍威风凛凛,打得美军草木皆兵?
因为志愿军战士虽然物质资源极度匮乏,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是充盈丰厚的。
在影片中,抗美援朝精神实质化,具体化:那种为了小家而奔赴战场的斗争精神,有如因自家分得的“两亩三分地”而拦车入伍的伍万里;为了大家而奋不顾身的自我奉献精神,如装载高温标识弹一去不复返的雷睢生。他们也有超人的勇敢与无惧,过人的朴素智慧和谋略。在战场上,不是一腔热血的`冲动,而是有准备有策划的冲锋;不是面对超出己方几倍之敌的胆怯,而是更加有力猛烈的还击。
说到底,志愿军战士身上呈现出的是一种家国信念——是守护与分离的故事,是下一代的和平与这一代出生入死的抉择。
正是这样一种可贵的信念撑起他们的精神大厦,在美军长官有退缩之意,准备撤退路线时,茫茫冰天雪地之中,他们就着冻土豆吞下隐忍,未曾忘却上路时的初心,等待命令致命还击,甚至于出现“冰雕连”这样令陆战一师折服的存在。
影片《长津湖》讲述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故事,不回避模糊的血肉与狰狞的尸骨,真真切切地刺激观众感官,让人不忍直视。但当电影以画面的形式冲击心灵,当我们切身了体会到个人视角下战争的残酷性,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崇敬英雄,更加使人觉得“最可爱”不足以赞扬他们,又似乎将什么都说尽了。
纪伯伦曾言:“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当今中国没有战火与硝烟,是上一代人为我们出生入死换来的。有些人按捺不住为前辈们愤恨,但世界大势所趋是为“和平”二字。铭记历史,从来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铭记教训,铭记英雄,传承精神。无论过去,或是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世界也永远记得,有这么一群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疆卫土,虽九死其犹未悔。
此后征程,万里蹀躞,不忘昭昭历史,不变行路初心,不改信念之光。
《长津湖》观后感11
12月30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厦门金鸡奖期间举办发布会,总制片人于冬,总监制黄建新,导演兼监制徐克,主演吴京、朱亚文出席,跟现场媒体分享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
总制片人于冬透露,《水门桥》全部完成了,已经内部试片,现场的同行、小伙伴哭的稀里哗啦的,很感人,也很猛烈,是一部大结局的电影。“《长津湖》后大家期盼七连人物命运怎么样,《水门桥》是最后的大结局。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长津湖战役中,两个连队负责炸桥,只有把这个桥炸掉,才能阻挡他们,咽喉要路,美军重兵把守,战争异常惨烈。《水门桥》既是续集也是大结局,大结局是最感人最精华的东西,一定超越前作。”
总监制黄建新说,《长津湖》是拍摄最艰苦的一部电影,是所有导演投入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压力最大的一部电影。“现在基本都做完了,昨天导演做了最后的一次合成,我在里面沉浸了一会五次落泪了。里面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戏剧冲突,一定满足看《长津湖》大家还觉得电影没完的心愿,展现了七连战士整个的过程。”
导演、监制徐克的感受是,这次拍摄每个部门都很用心都很感动他,比如演员们,每一场戏都不断跟他沟通、讨论,沟通的频率非常高,让他也学到很多东西。“我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镜头尽量把他们各方面的表演收到银幕里。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最感人的'戏都是讨论出来的。”
吴京现场看到《水门桥》的图有点想吐,这让他想起了艰苦的拍摄过程。拍了四个月的夜戏,风炮吹在脸上,脸都木了,放一晚上的屁。他也补充,拍戏多辛苦都比不上志愿军前辈们的辛苦,他们单衣单裤,就一个土豆,经历真实的枪林弹雨,拍了这部电影他更加感动,更觉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谈到表演,朱亚文表示,续集大家并没有追求不同,而是让浓烈的战友情更加煮沸,观众会看到集体在一起的肃穆,这部中每个人都走向了自己最华彩的那一步命运。
《长津湖》观后感12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长津湖》,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这是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很触动。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就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来打。”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敬仰我们的烈士们。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我们中国军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土豆,挨饿受冻,而美国军人在军营里大口吃肉。在这样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军人依然坚守阵地,抗战到底。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雷公勇敢地转移标识弹,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中。最后说着“我好疼,我要回家。”是怎样的精神让他义无反顾冲向战场?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一排排志愿军战士在零下四十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战斗姿态成为了一个个永不倾倒的“冰雕”。
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要时刻铭记,永世不忘,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长津湖。
电影讲的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抗美援朝。此时电影院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我和妈妈直接被观众“挤”到了角落里的`座位上,看来,这部电影很受欢迎。现在来比一比美国军队和志愿军军队。当时,美国的钢产量是中国的140倍,美国的战斗机密密麻麻地在空中飞行,像一排排巨型的大雁,让人看了胆战心惊。坦克就很霸道了,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横冲直撞,像一个个庞大的推土机。这么厉害的武器最终却输给了武器落后只有小米加步枪和几十门大炮的中国志愿军。
电影中有不少让我感动的画面。比如,战士们为了躲避美国的飞机,躺在死人堆中装死人,不料美国的战斗机在空中几个来回找不到一个活人,竟然打赌比谁射击的死人多,这下子可牺牲了不少战士,真是令人又气又恨。还有战士们被冻成了“冰雕”,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他们的脸上、眉毛上、帽檐上都是冰雪,直到生命结束的时候都依然保持着战斗姿势。
这部电影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感动、震撼人心。电影长津湖真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电影。
《长津湖》观后感13
《长津湖》做出了大规模立体化战争的视效盛宴,尺度之大,战争场面之真实,给予了极高的代入感!176分钟的时长虽长,但绝对值得!战争有着铁一样的法则,我们在消耗中忍耐,看到片中零下40度的极端天气却只穿着单衣的志愿军战士们,以及美军在撤退途中看见被冻住的志愿军战士,凸显战争的残酷性,他们的奉献牺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三个导演各施所长的合作给了这部电影不一样的精彩,在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之外,凯歌导演以他一以贯之的人文主义气息和家国情怀,给了这部电影经典的底色。陈凯歌导演的部分太好认了,画面、质感、色调都拥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充满了极致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与时代有关,在刚刚建国又面临强敌来犯的年代,陈凯歌所歌颂的是一种舍小去为大、有国方有家的特殊情怀。片头吴京饰演的伍千里归乡,回到了宁静祥和的渔村,手中捧着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宁静祥和正是来自于牺牲奉献的镜头感瞬间展现。后来伍千里归队出兵援朝,弟弟伍万里偷偷跟来入伍,在入伍仪式中,当伍万里拉开车厢门想逃跑的'那一刻,万里长城瞬间展现在了面前,那种波澜壮阔的即视感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人。万里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内心中的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顽强精神以及勇于克服困难时团结一致的毅力与决心。陈凯歌用这样的镜头去描绘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精神与决心,实在是太美妙。在抵达朝鲜后,由于部队赶时间没能及时领到棉衣,火车开动的时候所有的后勤人员纷纷向火车内扔物资,能扔一点是一点,车站的女孩将自己的红色围巾摘下边跑边扔进了车厢,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战士们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细节恰恰反应出了中国人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志愿军为了国家连棉衣都没时间拿便踏上了寒冷的路程,他们不忍心看到战士挨冻受苦,把自己能保暖的东西尽可能的都给到志愿军,我们的军民情谊,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令人动容。
陈凯歌的这些镜头,都与后续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了志愿军援朝保家卫国的主题,他的镜头真正达到了一种克制的高级感!这部作品值得去看,我们不仅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应该牢记于心。
《长津湖》观后感14
今年国庆假期,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它讲诉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重要的“长津湖战役”。观影全程我都紧跟剧情,心情紧张又激动,我一次次捏紧了拳头,又一次次热泪盈眶。
《长津湖》这部电影让我更多了解了建国之初人民的爱国之心,战士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谁不知道有战争就有伤亡?但老百姓为了保卫新中国,主动将自己还在休假的孩子送回志愿军队伍中。为了保卫刚刚从硝烟和战火中诞生的祖国,就算是已经退役的军人,也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刚刚成立之初的中国物质匮乏,我军装备落后。我们的敌人却是当时世界上武器最先进的美国。当美军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一起相约战争结束后去对方家里吃饭时。我国志愿军们却在冰天雪地里吃着冻硬了的土豆,即使是冻硬了的土豆也要想着得节省着吃。这样强烈鲜明的对比看得我很难过也很感动,战士们不畏艰难、不抱怨、勇敢坚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这一刻我多么想拥有超能力,立刻穿越时空,飞到过去,给他们送上热腾腾的食物。
令我无法忘却的画面,就是“冰雕连”。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作战的姿势,英勇而无畏!当美国将军看见被冻成冰的我军战士时,他摘下帽子敬了一个军礼,并且说到:“这样的'勇士我们永远无法战胜”!这一幕震撼了所有人,也震撼了历史!美国将军向冰雕连敬礼时,恨极了美军的我改变了心态。原来没有人喜欢战争,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长津湖》就是这样真实,尊重历史,符合人性。后来我特意上网搜索了冰雕连的事迹,当年三个连队中仅有1名掉队者和通信兵幸免于难,其余战士全部冻死,十分悲壮!
《长津湖》导演组那么认真、用心,每一个镜头都直击心灵,深深打动了我。希望我们祖国所有的电影都能如此用心,多一些正能量。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唯有好好珍惜现在,努力学习,继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来报效祖国,才对得起那些英雄们,才配得上“中国人”这三个字!
《长津湖》观后感15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大家都知道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不过,在9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9月30日是什么日子?大家了解吗?没错,那是烈士纪念日。现在的太平盛世,正是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怀念他们,学习他们!
为了缅怀先烈,电影《长津湖》正是在今年的9月30日上映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他的小弟伍万里、志愿军战友一起对抗美国敌人的故事。
其中一个片段让我难受极了。感恩节快到了,美国兵营里一片喜庆,他们觉得很快能打胜仗回家过圣诞节,准备的食材应有尽有,丰盛极了。而在雪山另一边的山沟里,我们的军队连一个帐子都没有,一个个都或蜷缩在地上,或靠在岩石上,风雪把他们的脸颊打得通红,吃的是已经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小弟伍万里啃着一天只能吃一颗的土豆,还把牙都磕掉了。这极端艰苦的条件和美国军队比,可真不是人过的生活呀。美国军队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装备比敌人强上10倍,这场仗我们必赢!”但最后,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取得了胜利。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末尾的一个小片段,那段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感动得流泪了。在美军的撤退途中,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队“冰雕连”,他们趴伏在阵地上,所有人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连握枪的手都没有放下,而手榴弹安静地躺在身旁,他们坚毅的眼神直视前方,似乎随时都能跃起杀敌。他们的生命虽然被冰冻在了这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但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战斗到了最后一人,他们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荣耀。就连敌方的美军将士都为他们致敬,就像雷公说的“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不知不觉,三小时过去了,电影结束了,但是这一幕幕场景,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所换来的太平盛世,我们要好好珍惜,为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我是中国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最后,我想对先辈们说:如今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想!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第二部《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精选5篇】06-18
长津湖个人心得体会03-20
长津湖观后感11-24
《长津湖》观后感11-19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电影长津湖心得体会11-12
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12-13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03-23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02-18
长津湖电影的观后感06-22
看长津湖观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