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间》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世间》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世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世间》读后感1
《人世间》是一部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长篇小说,叙述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期间,在中国发生改革开放、工人下岗、商品房购买、城市拆迁、私企兴起、反腐倡廉等巨大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居住在北方某城市“光字片”区的周姓一家五口的普通而又性格鲜明的不同生活。父亲周志刚是一位建筑工人,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虽然常年不在家但任劳任怨地作为顶梁柱承担家庭的重担。母亲萨日娜作为贤妻良母既当爹又当妈无怨无悔地操持家务照顾孩子。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自律图强考上北大最终成为清正廉洁的副市长。长女周蓉为了追随自己敬爱的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成为支教,思维活跃、性格鲜明,同样考上北大最后成为教授。小儿子周秉昆虽然玩世不恭、不爱读书,但留在家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担。
这本书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一户普通百姓曾经的日子,映照出中国人民群众的过去、当前和将来。一个个人物的呈现通透而传神,让读者不仅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们的生活变迁,为他们的悲欢离合触动心弦,更换位感受祖辈、父辈的生活理念和为人处世。
一、善良而坚韧,才能得到真心。
书中的郑娟是一个命途多舛的角色,从小被卖冰棍的妈妈收养,成年后,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承受更多的苦难,带着视障的弟弟、意外怀孕的儿子艰难生活,努力过好每一天。与周秉昆结婚后,丈夫两次不幸受难,在九年半的时间里,她担负起了独自照顾周家老小的重任。遭受接连不断的坎坷遭遇,让郑娟的生活充满了悲情色彩,但她还是保持善良,对家人始终温柔相待,孩子健康成长,植物人母亲在她精心照料下醒过来,照顾好对退休回来的公公,对寄养的外甥女玥玥视如己出,让她得到了亲人们的真心尊敬和周秉昆更多的爱,她身上闪现出的光辉让人敬佩。
二、学好知识,才能拥有刻在骨子里的智慧。
书中的周家三个儿女,大哥周秉义、大姐周蓉在学生生涯始终积极向上,开放高考政策后,纷纷入读北大,从不同的起点走向更远的地方。而弟弟周秉昆在学生时代却对读书不感兴趣,只能后期认识到差距后努力追赶。“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引人深思,周蓉的博士生导师汪尔淼在面对“既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人心性的共同的民族精神营养,为什么两千多年过去了,真正谈得上有点儿君子修养的国人也就历史上的几位,绝大多数国人的国民劣根性非但没改变,反而似乎还在互相传染?”这个问题时也难以解答。
但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可以认识到读书学习可能不会让每个人都做到洞悉世事,知晓天机,但对于思考力的养成和视野的改变都是强有力的助推,只有学好知识,学以致用,笃学笃行,才能切实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成果,才能训练思想,提升境界,改变气质,才能让自己拥有真正的智慧。
三、用爱抓住生活的美好,才能奔赴更好的未来。
周秉昆可以算是最普通百姓的代表,在当时的年代,没有高智商,没有大志向,有坚强勇敢,更多的是随遇而安。但面对母亲中风,用爱坚强地扛起照顾母亲的责任。看到父亲为大哥、二姐是北大学生而洋洋得意,即使自尊心受到挫伤,也还是用爱默默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与郑娟相遇与相爱后,保持正直与善良,用爱始终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自己花费了巨资购买的房子因为产权问题被收回时,也能积极应对,虽然不甘但还能用爱互相宽慰。面对改革开放的国内市场变化,从国有企业工人到民营企业领导,坚定信念、任事担当,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带领开创发展新局面。他的.生活可以说是充满苦难的,但他还是用爱抓住其中的美好,稀罕生活中任何一朵火苗,尽量用它温暖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始终相信:好好生活,就是美好。只要勇敢地向前走,肯定能奔赴更好的未来。
《人世间》展现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通过回忆着过去的岁月,共同憧憬着未来的时光,让大家知道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一代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让大家懂得只有三观端正,才能有丰盈的精神世界;只有讲道理、办实事,才能得人心、暖人心。世间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而人是这个客观世界的最大变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遇到问题时不同的解决方式,将成就不同的人与世间。
《人世间》读后感2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世间》大火,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追剧,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感慨人生在世的苦难艰辛,网络上也对电视剧的服化道、剧本质量、演员演技赞不绝口,梁晓声这位著名已久快被网络遗忘的大作家又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包括茅盾文学奖作品也掀起一波网络热度,人们好似唤起深埋基因里对纯文学作品的喜爱,对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敬仰。我很早就关注到《人世间》,单位也早已颇有远见的采购了近两届全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供大家阅读,因《人世间》是三本装的大部头,当我跑去图书室借阅时从了先易后难的心理,选了《牵风记》,又点了《北上》,还借了《应物兄》,等我要攻坚克难时却暂时去了别处导致借阅暂停。所以阅读清单上始终少了一部《人世间》,一拖就拖到了如今火遍网络而不知情的境况,有一种遗漏明珠在人间的懊悔遗憾,开始急迫的找来小说原著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人世间》,反而对电视剧未曾动心。
读文字永远都有比看视频图片所不能及的吸引魅力,是想象力和思考力更胜一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我们可以想象她的衣着她的一颦一笑各不相同,在想象中我们不知不觉间便将“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记在了心底,当你遇到一个美女时对上了你的审美,这句绝美诗句也便随着美女浮现于眼前。所以当我在读《人世间》时周秉义的俊、周蓉的美、周秉昆的.憨就绝不仅限于电视剧里的演员形象,比如周秉义我会觉得他应该随父母的遗传基因是国字脸,身材高挑纤瘦但绝不羸弱,话不多甚至是沉默的,但一出口便有令人信服的安全感,面对外人沉稳有礼,情绪克制,面对家人面部表情生动许多、甚至是俏皮的有着一肚子坏水的那种活泼,喜怒哀乐愿意外漏的真性情男子。想一想,都觉得魅力无穷哈哈。
回到小说本身,不得不说,大部头的作品更彰显作家功底和作品质量,相对《北上》《牵风记》,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文字中不乏思想深刻、情节唯美的考究之处,人物形象也是饱满的灵动的,但《人世间》带给你的阅读体验还多了一份震撼,却是少有作品可以比拟的。这份震撼里,一是梁老写出了时代大背景的全景画面,让你身临其近感受几十年的生活变迁,让整部作品呈现出恢弘磅礴的气势,那是高山仰止望其项背的敬意,如若你想模仿或者超越这种大气感,会生出万分艰难的感觉。这是无数个日夜翻阅了多少典籍做了多少次调查用了多少年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就的大部头,不是一时兴起两处决心就可以企敌的高度。二是倾注笔端流淌的全是对底层老百姓苦难与喜乐的熟悉与关注。这里彰显的是作品的格局,作家的良心,字里行间看似冷酷客观的描述社会现实,但那份悲悯之心却是多年观察生活、关注世间平凡人的悲喜后生发的自然流露,所以你在读到秉昆国庆赶超们在物质匮乏年代大年三十拖着一整头猪肉回家过年的那份喜悦,你也才能真切体会着成年后的他们为生存奔波眼中光芒不再的辛酸,也能够理解国庆得知重病后为妻女计而选择卧轨的无奈。看着《人世间》,我在心底呐喊:可以不用这样选择人生的,但你也同样清楚,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那样的生活环境加之思想眼界,他们走到每一个十字路口的抉择又是必然的。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直达心灵?就是这些愿意深入到底层人民中,悲悯又真实的写出下里巴人生活的作品。这段时间很喜欢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里推荐图书的推介词,他有一段话很打动我,他说我们对底层人民的关注还可以更多一些,央视采访他这位贫苦人家逆袭出来的孩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他依然更悲悯的呼吁大家关注更多底层打工族、流浪汉,为他们带去一份关注和关怀。我想《人世间》于我而言也是因为它带着一份共情和悲悯写出了广大底层群众的世间群像,足以是一部令人感动的作品。
但一部令我跺脚叫好的作品在我看来还是有些可供商榷的小细节,比如人物对话我认为艺术化的成分多了些,一个没上过学的小老百姓总是文绉绉的说着家长里短,让我总有一种出戏的违和感。地方语言特色也较为匮乏,东北人豪爽又泼辣快人快语的味道在人物对白中不见分毫,减分不少。我想,梁老应该是抓大放小的性格,惯常擅于社会大背景的白描和社会各阶层的共性总结,这也体现在书中频繁出现的思考深刻的背景描述,但细节处的人物对白便没办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但瑕不掩瑜,依然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高峰作品。
《人世间》读后感3
朋友推荐加藤嘉一翻译的日本著名作家芹泽光治良《人世间的命运》,便欣然读了。在诸多“欣然”的理由里,有一点是对加藤嘉一并不陌生,前些年经常读到他在凤凰网上的专栏文章。印象深刻的是其看似游离其实坚定的价值观、“大智若愚”式的春秋笔法。再有便是加藤同中国人交流的耐心与悉心,且多年初心不改。另外,这“欣然”中还有份好奇,一部外国人的著作如果翻译成中文通常是经过中国人之手,但译者与作者同属一个国籍可能就比较少见了。因为作者与译者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原作与译作往往是代表着不同文化、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尊重原作”的译作是基本上没有的,译者如果还要做到“信、达、雅”就不可避免地在译作语言的基础上二次创作。基于此,作为日本人的加藤能够“代表”中国人与日本作家对话,境界是高的,立场是国际主义的。
读罢全书,加藤的工作非常出色也是无疑的了。这证实了他果真具有高超的中国文字驾驭能力和对中国文化高度的熟悉度和理解力。当然,还有隐藏在纸面背后他自己价值观念的隐性表达,也是很出色的。这使我对加藤这个中国问题专家的日本学者,有了更加钦佩和欣赏的感觉,比如他在严谨的理性态度以外还有非常感性、人性化思考的一面。加藤也一定热爱至少是尊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能翻译这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上态度鲜明作品给中国读者,除了向前辈大师芹泽光治良致敬外同时也是在向中国人致敬。
中国的读者对日本著名作家芹泽光治良可能会陌生一些。有趣中国的有一些50后60后熟悉小林多喜二这个名字的多些吧。那么既然是“陌生”为什么还会“著名”呢?我想可以从是中国的国情和芹泽在日本乃至在世界的影响力方面解释的。中国人熟悉的日本作家可能会是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渡边淳一、东野圭吾等这些人的名号,很大程度缘于不少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崇拜,就象很多人读莫言的作品是在他获奖之后的事情一样。而小林多喜二在几十年前的中国的熟知度大概仅次于白求恩、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这便更是“国情”了————不是因为其作品,而是因为“国际主义”的原因。无论如何,日本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远不如八十年代的电影电视剧九十年代后的日本的动漫,中国人更熟悉山口百慧和圣多士星矢—————我们本来就是个在阅读方面不太擅长的'民族。
不过如果在日本著名作家名单里没有芹泽光治良肯定是个遗憾或者是个谬误。中国有作家协会简称作协,是一个知名作家才能加入的组织。作协也有“级别”的,有全国的作协也有地方的作协,当然只有最著名的作家才能加入全国的作协。在全国的作协主席是茅盾的年代,副主席就是巴金先生或者是丁玲先生。这样问题就会清楚了,因为同时期相当于中国作协的组织在日本称为笔会,会长就是著名的川端康成,而副会长便是芹泽光治良,也就是说芹泽光治良在上世纪日本文坛地位影响力相当于茅盾、巴金、老舍、丁玲之于中国文坛的影响。从芹泽与鲁迅、巴金、刘百羽以及更多国家一流作家的交往来看,也能看到其作为文学家的“江湖地位”,这部“小说体的回忆录”更是以“致巴金的一封信”的形式写的,当然这是一封15万字超长的“信”。
芹泽的作品很多,我查了一下,诸如《死在巴黎》《孤绝》《离愁》《爱与死之书》《故国》《命运的河流》《一个世界》《人间的命运》《神的微笑》等,多是以他自己亲身经历体验为写作素材的大时代大背景的传世之作。这部回忆录《人世间的命运》更是如此,是他同名且有十六卷篇幅的大江小说的“附册”。所谓“大江小说”(也称“江河小说”),为法国文学的一个派别,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象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样具有宏伟的构架与维度的史诗版的鸿篇巨著都可属于“大河”小说。列宁曾评价托尔斯泰的小说就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显然做为大江小说的“附册”,这部独特的自传性作品《人间的命运》之所以成为芹泽的重要的代表作,是有文学性和写实性两方面因素的。
先说说文学性。这部作品虽是以作家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报告文学”,但由于作者的小说家的功力和习惯,使得这篇“报告文学”带有强烈的小说的结构和描写特点。也就是说在时间、人物、事件真实的基础上,作品在结构设计、人物性格、情节展开、事件逻辑性完整性等方面都更有“小说”的特点。这与芹泽作为世界上一流的小说家身份是相符的。
再说说写实性。全书以作者自己亲历的多个事件为载体,以自己第一主观视角去观察在一战之后的法国、中国、日本,以全球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二战发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必然的结局;分析了二战过程中不同种族的人们的命运周遭,那个时代的情与爱、血与火、灵与肉、天使与魔鬼、痛苦与挣扎、希望与悲怆;描写了那个时代国家的命运、普通人的命运以及爱情的命运,记录了那个时代一代有人类良知、有正义感和同理心的各国精英为人类的解脱苦难而奋斗的惊心动魄和波澜壮阔。总之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与芹泽对那个大动荡大辗转大悲怆的时代的观察有关,与他对那个时代血肉相融的深刻体验以深刻的分析的有关。
芹泽已经是成名大师固然是历史,加藤嘉一成为大师却也是未来可期的。
【《人世间》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世间》观后感11-27
《人世间》的观后感12-28
《牛背雨》读后感-读后感700字06-14
桃花心木读后感_读后感04-03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读后感650字06-14
《古都》读后感共7篇 古都北京读后感06-09
白鲸读后感06-19
《恶意》读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