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

时间:2024-10-31 21:49: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1

  人们都说,课改在给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挑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层教师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新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反思、师幼互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因此,注重园本教研,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正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但是,要让教师成为主动而快乐的实践研究者,幼儿园管理者——园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研究表明:幼儿心智发展与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成人作为成熟的个体,虽然其思维、情绪内隐了许多,但“环境”对其主动性的激发仍然至关重要,所以,创设和谐的支持性环境,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我们从关注教师需要出发,立足园本,努力创设教研“大家庭”,与教师一起经历了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有目标—有价值”的转变,实现了教师的主动发展。对此,我们的体会是:

  一、管理以“相互理解”为前提

  幼儿教师是一个情感丰富、细腻的独特群体,与物质环境相比较,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师幼关系融洽的班级中,教师和孩子相互“宠爱”;在团队氛围好的幼儿园中,园长和教师相互“宠爱”。其实,这里的“宠爱”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围。我们认为,管理要以“相互理解”为前提。我们的'做法有:

  (一)变“监督”为“调研”

  很少有人能在别人的“监督”下自在地工作,鉴于此,我们把幼儿园管理的目标重新定位为:通过“调研”,实现“服务”“保障”和“督促”。所谓“调研”,是指要及时调查、了解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强调“服务”是为了帮助和鼓励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益;“保障”是指要确保人员及其他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督促”则要求全体保教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此,我们在“园务日志”中增设了“来自教职工的信息”“来自家长的信息”“每日问题与对策”等内容,从而体现以上管理思想。

  (二)变“难题”为“议题”

  课改之初,一些教师由于遭遇许多操作上的难题而变得焦虑万分,对此,管理者主动向教师呈现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在教师中征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组织教师共同商议,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将“难题”变“议题”。如由于课改强调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和调整、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教师们普遍感到案头工作增多。于是,针对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简化教师的案头工作,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从幼儿成长、家长要求、课改需要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教师感到了案头工作的重要性。

  (三)变“评比”为“分享”

  提到评比,教师们大多觉得紧张和害怕。为了消除教师的不良心态,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弱化了原有“评比”中的评价、竞争态势,变“评比”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实践。如原来的创设环境评比要打分,教师在紧张之余大多关注自己的分数和等级,偏离了环境创设评比的初衷。后来,我们把创设环境的评比变为鼓励分享,即鼓励教师相互观摩其他班级的环境,并围绕“您最欣赏的版面及理由”“您最欣赏的区角材料及理由”“您最欣赏的呈现方式”等问题开展交流活动,得到教师的欢迎。

  二、管理要“有详有略”

  幼儿园管理的目的是要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提倡管理要“有详有略”,也就是把幼儿园管理中“管”的成分“粗略化”,而把对教师的支持和引领“细致化”。

  (一)还教研组专业研究的自主权

  我们结合本园实际,在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给予教研组充分的自主管理权利。具体表现为:

  (1)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由教研组内部商定;

  (2)教师可向组长或园长“预约听课”;

  (3)教研组协商决定研究课的时间、内容和执教者,通报园行政:

  (4)教师要调课或代课,由教研组长负责协调;

  (5)教研组有一定的经费支配权,用于添置书籍等;

  (6)各教研组资源共享;

  (7)教研组可商议并决定对某些教学制度的改革等。

  (二)善于回应和互动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善于回应幼儿,随时随地与幼儿建立互动。幼儿园管理者也应注意在幼儿园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做到及时地回应和互动。教师重视幼儿园的每一项变革,我们就要重视教师向幼儿园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重视教师获得的每一项经验,并给予教师不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上的专业引领,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然,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和谐的支持性环境作为前提和保障,需要教师的自信、自觉作为动力。管理者并非无所不能,而当我们坦诚地与教师一起面对问题和困惑时,教师群体才会变得无比智慧和强大。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2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大部分的内容源自于幼儿教师、父母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提问或讨论中涉及到的特别体验的问题,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或许是自己接触了幼教的实践和理论,对幼教本来就有所感触,所以在读丽莲.凯兹博士所提出的议题与例子时,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经历了这个检讨、思辩的自我澄清过程之后,却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

  1、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

  丽莲.凯兹博士对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她对儿童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儿童发展着眼,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出发,探讨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下,丽莲.凯兹博士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等诸多问题,她结合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与儿童发展需要不符的现象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偏差,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

  丽莲.凯兹博士对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托幼机构的评价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她强调为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目标就不仅应重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形成,她强调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性,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适宜性。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释

  丽莲.凯兹博士围绕教师的角色、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的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了阐释,她指出教师将自己的爱给予全体儿童而非个别幼儿,并保证他们享有同等性质的教育机会。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以客观、中性地观察分析幼儿,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发展空间。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

  丽莲.凯兹博士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有效地合而为一,将幼教实践中有争议和感到困惑的问题,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的.阐述和分析。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幼儿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

  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无论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而言,更谈不上教育的学术气质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3

  前几天,在一个指导的园所和老师们交流,其中老师们谈到观察的话题时,大都反映做观察太难了。那么观察难,难在哪里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层层的剖析才发现,原来大家普遍觉得观察不是难在看见,而是难在看不懂。为什么会看不懂呢?老师谈出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老师们普遍认为最多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无法用足够的理论来支撑对观察到的孩子的言行举止解读和分析,更无法再进一步的进行支持策略的制定了。最后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来解决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我想了一下回答到:我没有好的办法,但我有的是笨办法。虽然办法比较笨,但却很有效。

  从观察的意义来讲,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的去理解幼儿为什么会在当下的环境或情境中呈现如此的言行举止,同时我们进行观察的目的一定不是仅仅止于了解或者理解儿童,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能够依据观察解读的信息给与幼儿适合的支持策略。所以看见看懂是前提,而看懂的基础就是我们除了需要具备观察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储备丰富的理论观点和知识,进而让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关联。只有建立关联,才能证明我们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让我们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角度出发去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支持策略。

  关于理论储备,我也是在不断的努力积累之中,而且也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理论储备严重不足。而关于方法方面,的确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所谓的“笨办法”,那就是多看书,多阅读,常想常看常用。这几年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买书,当然买书也是有目的的进行,围绕最近关注的焦点或热点去寻找一些专业的书籍,而且同类书籍至少购买两到三本。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觉得我们不可以仅用唯一的一种理论来支撑我们的实践,而是需要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尝试去阅读理解不同的理论观点,通过比较性的阅读,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同的理论之间似乎还会有些不同的.观点,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于是我们不得不让自己来做个思考或判断“你认同谁的观点呢?”当然,我从不用所谓的“对错”来进行评判,而更多的是考虑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有时这些往往会让我觉得读书的乐趣也在于此。

  除了多看多想之外,多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记得当年申报课程游戏基地时,一位现场主持的同志说凡事我们需要“想清楚、写清楚、说清楚、做清楚”。理论学习也是如此,很多理论观点只有在实践中被我们反复的去印证、去尝试,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关于环境,假使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论文字记忆的层面,而看不到现实的环境中,幼儿因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切,或者仅仅只是看到行为,却不能够用我们学习记忆的理论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或理解,那么理论就只是理论,与现实毫无意义。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4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席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拥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灵魂。当时我看到这段话时,真是触目惊心,感慨万千:这种无视学生人格的做法该为我们抛弃了。今天,我看了《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我欣喜地看到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已成为各校教育改革的基础,并且已经实施,取得了一些成功。惊喜之余,也发现有许多观点值得自己学习和思考。

  尊重每个孩子。我们向来提倡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人格。很多学校都提倡教育从尊重学生开始。例如:《报告集》中济宁市师专附小教学楼的门厅上写着“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校长室门上挂着“同学,你是学校的主人,校长随时在等着你”;学校还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校服;让孩子自己自主选修课程内容;等等,这些小事中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我们相信这样的学校一定受孩子的欢迎。因此,要记住: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相信每个孩子。传统师道将教育职业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于是,学生犹如一只开口的布袋,老师的责任便是不断往里边灌装东西,但实际情况是:尽管老师一味地往里灌,仍有许多东西灌不进去,于是学生便成了一只永远立不起来的瘪空袋子。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例如:《报告集》中提到,年仅16岁的中国科大学生赵梅生是几乎完全靠自学考上的;有一所学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让图书管理员代课,图书管理员只能教学生一些自学的本领,结果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反而大大提高了。《报告集》中还提到山东潍坊市一所中学让孩子自己全权承办军训队列比赛,孩子们举办得比老师设想得还要有创意。我们相信让孩子“主体学习,自主发展”,这样孩子才会终身受益。

  支持每个孩子。首先,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报告集》中提到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建立了明星激励机制,如“劳动明星”、“篮球明星”、“科技明星”,校园里群星璀璨,人人成功。而且坚持让每个孩子每学期至少得到一张奖状,3张优点卡,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特别高。并且,要支持孩子的创新。孩子们总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有丰富的好奇心。爱迪生小时候由于好奇曾自己趴在鸡蛋上孵小鸡,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就思考:为什么不往天上掉?也许正是这些好奇促使他们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因此,不仅要保护孩子的创新火花,还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报告集》中北大附中就为孩子提供了种种激发创造力的环境,他们假期作业让孩子阅读一本科普读物,找出数学学习参考书中的三处非印刷性错误,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等。这样的假期作业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向孩子学习。“向孩子学习”是这本《报告集》给我的触动最大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师长形象。现在,教师开始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成为互动的双主体。向孩子学习就是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甚至接受学生的批评。向孩子学习还要让学生超越教师。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让孩子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观点。教师也正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要相信自己教孩子的和孩子教你的一样多。

  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5

  曾经以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可是真正走上幼儿园教师岗位时才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声总是不绝于耳,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新来的宝宝,面对他们的哭闹、不安、焦躁,我有过安抚、引导也有过束手无措。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情感培养,我渐渐地学会用心去聆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

  有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关爱孩子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摸索与孩子的交往以及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使我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绝不亚于孩子任何一个教学阶段。幼教基础打得好,将对孩子以后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不为过。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我想,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细心地照顾,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6

  孩子的成长成功离不开系统的学习教育,而系统的学习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幼儿园是孩子进入正规化学习教育的开始,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今后的成功关系极大!为什么中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呢!

  该给孩子选择哪一类的幼儿园,年青的家长没经历过,他们对选择哪一类的幼儿园心中没底,往花了钱,花了精力,却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他们感到十分困惑?那如何挑选好一所符合自己孩子成长教育的合适的幼儿园呢?

  现在幼儿园的种类繁多,有普通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双语幼儿园,体育幼儿园,艺术幼儿园,林林种种,数不胜数。如此众多的选择,我们家长该如从下手,如何选择呢?

  就目前社会而言,家长们对孩子幼儿园的选择各有认识和侧重不同。一般来讲有几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年青父母,喜欢把孩子送到实验幼儿园上,他们认为实验幼儿园办学时间比较长,老师相对年龄大一些,有教学经验,老师普遍有爱心,孩子进去放心!而新兴一类的年青白领们大多为孩子选择有特色的双语幼儿园上。因为他们接触新信息多,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舒适的教育环境,能尝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学习方法!还有的年青家长们则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特点,选择艺术体育类的幼儿园上!而大部分大多数的家长还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近为孩子选择一所相对满意的幼儿园,来完成孩子这必须经过的教育时段!

  现在的家庭中父母们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孩子的早期的教育。其实孩子幼儿园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它是孩子走向系统正规化教育的开始,它是孩子的.启蒙教育,他的教育核心是引导孩子从简单的言行举止,谈吐礼仪,行为规范,给孩子最初的文明教育。它教育的独特方式是结合孩子年龄小的特点,采取以玩为主,在寓教寓乐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吸收养分,为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为孩子选择一所优质的适合孩子成长的幼儿园是太重要了!

  其实在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关键在于家长要充分地考虑认清自己的现实状况:您对孩子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是什么?您孩子目前有何兴趣特长爱好?您现在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收入支配能力?您要分析考虑周全后再作选择决定,否则中途再给孩子转学,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来讲,孩子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毕业进入小学的阶段,是不宜变动为好,因为孩子小,适应能力弱而依赖性比较强,每个幼儿园都有它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延续性。

  无论家长们将为自己孩子选择什么类型的幼儿园,首先还是要关注和必须考虑的是:孩子上的幼儿园地点离家是否近,是否方便接送;在物质环境方面,要注意教室是否宽敞明亮,孩子活动游戏的场地是否设置合理,活动室的教具玩具是否丰富,食堂每天安排的食谱是否营养得当;此外最核心的是要事先和老师交谈,从中了解老师们的态度是否和蔼可亲,能否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度!另外在选择幼儿园时,家长们不碍带上自己的孩子去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实地看看考察一下,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最终结合自家的经济实力为孩子选择确定幼儿园。如果孩子学了一个阶段不适应,中途放弃再转学,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心里影响的。

  年青的家长,你考虑好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合适的幼儿园吗?你准备好了吗?愿你们能为自己的爱子爱女们选择一所心仪的幼儿园,为孩子的入学教育迈好成功的第一步!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7

  我不是雄鹰,却渴望完美的飞翔。感恩实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给了我广阔的天空和起点,让我展翅飞翔。记得1997年7月的一天,我踏入了实验幼儿园的大门,申园长对我们讲:“我希望每一位老师成长在实验,成功在实验,成名也在实验,那就需要你们多读书,读好书。”听了园长的话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努力地学习着、工作着。在我的成长路上,一直有那么一些榜样,是园长,是同伴,引导着我,激励着我,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她们的真情帮助。使我犹如一颗小草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上允吸养料,一步步成长着。

  校园文化使我飞的更美

  申园长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作为教师工作的座右铭,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真诚赏识每一位教师,通过微笑,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微笑能使陌生人感到亲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亲人感到愉悦,微笑是心灵相通的灵丹妙药。于是,园长鼓励大家一切先从学会"微笑"开始。因为微笑是爱的开端。我们要做到爱孩子、亲同事就要从微笑开始。要用我们的爱,我们的微笑感动周围的每一位朋友。其实,感动人不一定要用泪水去感染,有时候微笑也能让人感动,把同事当成家人、把家长当成自己的朋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要微笑着为他们做些什么,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园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经常以微笑相见,作为园长,当我取得成绩时,她的微笑会让我体验到成功的自豪,坚定信心;当我犯错误时,她的微笑会让我认真反省,主动改正。每时每刻的微笑都象小宇宙一样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有一次,接待全区的教研工作,上课前我还在为自己的教学担忧,这时,园长走过来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她的微笑,“王蕊,加油。相信你一定行”。活动中偶尔看到园长的目光,都被她那迷人的微笑所融化。此时的微笑会让我消除紧张心理,,增强信心,感受到来自"朋友式"的爱和鼓励。园长常对我们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自主成长积极性,,其中尊重老师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人不同的能力优势成为管理的主旋律,为我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创造了各种机会,从而体验成功,获得激励。

  幼儿园处处洋溢着“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教师,让读书成为习惯”这样的理念。申园长率先垂范,引领我在读书学习中享受心灵的沉静之美;给生命注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在实践中产生思想,在体验中生成智慧。我园连续举办十届“书香校园阅读节”活动。使我在读书中品位书香,在阅读中学会启迪,在写作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做人。今后我将努力通过阅读为精神筑起屏障,让灵魂保持干净;让人专心致志,宁静透彻,因为我坚信阅读能使人的精神领域更为宽广,坚守住高尚。

  同伴互助使我飞的更高

  同伴互助是教师间相互分享知识,提供支持的一种方法。参加工作18年来,我充分感受到同伴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同时也也享受着帮助别人的快乐。刚刚毕业时,走进课堂的我,在授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对教材内容了解不深入,评价幼儿不恰当,难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等,一切都在迷茫中。但是我真得很幸运,在实验幼儿园有帮助我共同进步的同事,有耐心细致指导我工作的领导,依靠着大家的帮助使我逐步完善着自己的教学工作。

  参加太原市“敬业杯”大赛的日子让我记忆犹新,园长,主任一遍遍的听课,你一言我一语,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让我在反思中找到了立足点。幼儿园的姐妹们如家人一般帮助我,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最终,我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记得参加太原市保教能手大赛时,园长,王主任不断地鼓励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王老师和程老师为给我画需要的教具,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当我顺利上完课时,我能感到她们内心有着与我同样的喜悦。正是在这样一个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中,我先后荣获了山西省保教能手,太原市骨干教师,杏花岭区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自己的每一次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正体现了我园的办园精神:健康向上、团结高效、充满活力、追求卓越。我深知只有植根于集体的土壤里,依靠优秀的团队力量,才会硕果累累。

  “伴”是集体的智慧,“助”是集体的精神。感恩同伴互助,使我体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谛,只有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我才能成长地更快飞的更高。

  自我更新使我飞的更远

  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我积极参与实施国家“九五”课题《幼儿创造教育》实验,圆满成功地将实验成果推广到全国各地,在开展“园本教研与教师发展” 课题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幼儿园成功地接待了杏花岭区“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公开教学观摩,接待参观听课的园长和教师100余人。承担公开教学活动“小猫喵喵喵”,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山西省关于幼儿评价的课题实验中,积极参与教案和教育案例的编写。参加省立项课题<<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课题成果获一等奖,参加省立项课题<<外源风险认知对幼儿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998年至今参加园本课题《国际象棋进幼儿园课堂》的实验,辅导多名幼儿获得棋协大师等称号。通过多年的实验使我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也深刻的体会到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是科研型的教师。

  从“灌输型”向“创造型”转变。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我善于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已知信息,提炼出具有更新价值的精华,尽可能采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活动前,能从孩子的年龄、经验特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以使教学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学方式上,积极使用幼儿感兴趣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课件,将各科教育都渗透其中,能尽量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注意营建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每一次活动,都能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在知识的冲撞中产生新的疑惑、冒出新的想法,培养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索、乐于想象与创造的可贵品质。曾荣获山西省第六届保教能手,山西省教学技能设计大赛二等奖,太原市敬业杯教学大赛一等奖。

  从“普通型”向“专家型”转变。在教育岗位中,我努力营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形成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推动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始终坚持“因为真诚,所以提醒;因为责任,所以直言”的理念,真正做到传帮带。作为骨干教师,在环境布置、教育教学、游戏等活动中都能发挥幼儿主动性放在第一位,每学期组织的园内教学观摩、游戏观摩、班级环境竞赛我班都能名列前茅,给其它教师迅速转变思想观念起到一定带头示范作用。在送教下乡和送培下乡的活动中,起到了带动引领作用。

  在幼儿园平凡的岗位上,我深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展示给孩子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我将用更绚丽的色彩描画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时代风采,来实践我的座右铭:挚爱+奉献+超越=生命的精彩!

  集体给个人创造了辽阔的蓝天,使得个人的飞翔自由而完美。未来的日子我将与幼儿园一起创造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8

  幼儿园教育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早已把我这个从教几年的老师推向了新的起点,让我时常觉得自己好象刚入行,面对出现的教育现象,很多时候会无法“决断”。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惟有不断地反思与调整,才能使自己离孩子更近一点、离成功更近一点……

  “如何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也是我一直深思的问题,结合前阶段的工作和反思情况,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真实的想法:在带班的过程中,有时我会觉得看到孩子们比较安静、有序了,这才放下心来。刚想静心观察孩子,却又会因有个别孩子的`求助,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无心观察下去。整个半天下来也没能看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写反思就象构思作文,写出来可能是回忆组合。当我无意间进入这样的一种状态时,我会觉得写反思是一种负担。当然,“反思”促“成长”的理念使我很快改变这种工作状态,我唯有逼着自己调整状态,静下心来观察孩子,倾听孩子。当我一旦“沉下来”,我会觉得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许多、耳朵也灵敏了许多。我能看到孩子的行为、听到孩子的言语。脑子里会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分析孩子行为,设法寻找合适的理论依据来支持我的教育策略。此时,写反思就象有一股思绪直涌到笔尖,可以一气呵成,有些经验会自动保存在脑海中,已备后用。当我进入这种状态时,我会觉得写反思真好,就象在记录我的收获和成长。如何使自己长时间的进入这样一种积极的、有效的状态。这就需要我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教育能力和教育理论。只有拥有这些东西,才能帮助我静下心来反思各种问题。在反思的道路上,我虽然跌跌撞撞,但我已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要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渐渐成长起来,我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和动力。因此,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为自己制定了一些措施:

  一、不断调整状态

  学会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也是一个人的能力,这就要求我做到不能把写反思作为是任务来完成。而是作为自己的需要来做。

  二、不断充实理论

  缺少理论的反思是苍白无力的,我要加强理论的积累。多看一些学前教育的书籍和经验文章,并做好资料的收集。

  三、不断记录梳理

  我相信“多思出智慧”,只要在面对问题和困惑时,多经过自己头脑的反复思索,定能见成效。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9

  我园自创办以来,每学期定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学习《规程》后,幼儿园工作和教育方面上有了很大的认识和改观。

  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认真学习工作规程能够让自己把工作做到实处,在规程总则中,还提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大致有:增进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和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等。这也是我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

  《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并注重活动过程。在保教活动中,必须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我园遵循《规程》中的内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加强师幼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

  我认为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先要学会尊重、信任孩子的思维。教师都应该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发扬孩子的长处。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创新,时刻坚持幼儿园的教育宗旨,为幼儿更好的成长而奋斗。

  《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所有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理论依据,它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通过学习《规程》,在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园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规程》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幼儿教育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改变。“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加完美,因此,本文从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组织形式及实践过程中师幼关系等方面谈谈自己在新课程实践中的体会与感悟。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掀起了课改的滚滚浪潮。原有的教育模式被打破,原有的教育观念已显得滞后。要求教师重新确立自己的幼儿观、幼儿教育观、幼儿学习观,建立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已是幼教界所共同探求的热点。

  我们知道: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与人、与事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幼儿园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学习的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具体的以及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些活动材料应当是变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同时教师应当给幼儿足够多的时间去自由摆弄、操作这些活动材料,在幼儿与各种活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提供幼儿相互交流、沟通(包括幼儿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

  但我们现在的幼儿园,能真正提供给幼儿足够真实、具体以及与他们生活有关活动材料的并不多。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将一些并无挑战性的材料交给幼儿,而并不考虑这些东西是否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是否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这就造成了幼儿并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不够丰富,以至于无法进行自发性的探索性学习,他们大多数时间只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当是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应当让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成功。课程的设计应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因为这些方面是以综合形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并非狭义的学科领域的学习。在以往的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内容只限于一些学科领域,并且这些学科领域是不相关联的。教师注重的是某些技能的训练,或是如何将计划中设定的内容教给幼儿。这样的结果,既没有考虑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无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同时也忽视了幼儿在兴趣上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幼教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尽管“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感到这些年的改革,较多的还是停留在教学方法的改革,缺乏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因而不利于幼儿的整体发展。就此,笔者想谈谈学习和实践新课程中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课程源于生活,综合各领域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应当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健康、科学、语言、社会以及艺术,它是以幼儿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为内容的,以自然、综合的方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

  在幼儿阶段,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扩展和提升,它需要与周围环境中的人、物等相互作用。对幼儿来说,学习的东西应当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义的,而能学的东西并不代表是他们一定要学的。所以,幼儿园的课程,实质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它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觉得奇怪的现象,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

  案例:散步回来,孩子们发现了被丢弃在幼儿园边门口的一堆白色泡沫,按捺不住对泡沫的好奇,有的用手摸,有的用脚踢,还有的将泡沫捡了起来,但看看实在太大,无法带走,只好恋恋不舍地去。这时,教师发现队伍已“溃不成军”,回头寻找原因。当她看到吸引孩子目光的是一堆泡沫时,便思索了一下说:“你们想要就搬回教室吧。”孩子们一哄而上,有的扛,有的抬,把泡沫搬回了教室。这么多泡沫放哪儿呢?一到教室,孩子们便发现了这个问题。有的说放贮藏室,有的说放在教室门口,还有的放在玩具橱上。看到孩子们争论不休,老师问:“你们觉得怎么放既不占地方又美观呢?”“把它们叠起来。”“对对对,叠在门后面。”“一个个叠高,叠整齐就行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孩子们不禁为找到了好办法兴奋起来。于是,你一块我一块一下子就把泡沫叠到了门后。

  而后的几天,孩子们对泡沫充满了兴趣。娃娃家的小床坏了,两块泡沫板一拼,成了一张小床;几块泡沫板前后一接,就是一列长长的火车,还可以轻轻地坐在上面;有的孩子甚至把泡沫当成了大大的积木,搭起了房子,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块泡沫被杨杨挖破了,水池里都是泡沫屑。”丝丝急匆匆地跑来告诉老师。“哦!要他赔!”“要他把水池里的泡沫捡干净。”孩子们大叫起来。老师走了过来,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杨杨。“我觉得泡沫很轻,我想看看它会不会浮起来。”杨杨急得快要掉眼泪了。老师摸了摸杨杨的头,说:“原来杨杨是在做实验呢,你们想做吗?”孩子们连连点头。顿时,卫生间成了实验室。“老师,泡沫比塑料积木浮得还高呢。”“噍!我的泡沫多像一只小船。”“我的泡沫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你们有办法让泡沫沉下去吗?”老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一场由泡沫引发的活动持续进行了几周。孩子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泡沫磨擦磁砖会发出吱吱的怪响声,泡沫不会吸水……

  所以,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而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二、主动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

  幼儿园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周围环境中的人、物、事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它是幼儿将学习、掌握的各种技能综合地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同时也是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技能的过程。这种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主题”活动是不同的,它突出地体现在活动中幼儿对同一现象、概念多角度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其在多种水平上不断提升的重复认识。这种研究性学习强调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和积极参与,强调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强调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某些问题,而且研究性学习还能使幼儿获得更多新的经验。对相当多的幼儿来说,研究性学习同时还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因而这种学习活动也越来越受到许多幼儿园的重视。

  在瑞吉欧“追随儿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与他们一起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我相信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够提出建议、问题、线索和解决途径,同时这也能给自己启发和帮助,走出“未知领域”。如,在“汽车”主题中,吴以铮做的汽车前后有许多许多的灯,我纳闷:“怎么这么多灯呀?!”正想帮助他解决一下,他却振振有词:“老师您看,这两个是照明灯,这是刹车灯,这是转向灯……”我恍然大悟。的确,对于汽车知识的了解我远不如孩子们。之后,我们探索着如何把灯做得凸出来一些,使灯更完美。王一丁提醒大家:“灯上还有一些花纹呢,看起来高低不平的,摸起来很光滑”。于是,我们又一起想办法设计出有花纹且不失光滑的外表。经过大家的一番艰苦努力,一辆很帅气的汽车大功告成了!事后我很庆幸,是“追随儿童”思想使我的教育行为更加科学、合理,试想,如果强行或主观上阻止吴以铮、王一丁等人自发的创造行为,岂不违背了“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的要求?

  三、灵活调整,及时生成新主题

  以往教师制订课程计划,多以学科方面的知识作为主线,很少考虑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尤其是较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往往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年龄班幼儿的课程计划,除了在某些学科内容上作一些调整外,每学年的变化是不大的。因此,要使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计划方式有一个较大的改变,教师就必须对幼儿个体的需要、天赋和兴趣进行定期观察和评估,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家庭、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相互作用方式、兴趣差异、能力差异等)制订课程计划,以使课程适合于所有幼儿。在制订课程计划中,要考虑动态问题,即课程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环境、幼儿以及幼儿所接触到的事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

  案例:在“邮递员”主题中,小小的一张邮票引起了滔滔的极大兴趣:“这上面有汉字,是中国……什么字呀?”旁边的阳阳、周政辉等围上来:“这是中国人民邮政”大家通过观察又发现了许多问题:“还有CHINA呢,这是英文中国的意思”,“呀,这儿还有更小的数字呢,你们快来看!”几个脑袋全围上来了,他们拿着放大镜看:“这是什么意思呀?”“问问老师吧”通过听取教师的讲解,他们了解了有关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很多知识。之后,大家兴趣更浓了,又有了许多新问题:“是谁发明的邮票?邮票是谁设计的?”“我们能设计邮票吗?”等等。接下来,幼儿合作开始了观赏、评论、设计自己喜欢的邮票等一系列活动。

  当然这并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计划无一确定的要求,对于幼儿的某些领域的发展是可以作事先考虑的,如动作发展,可以按其幼儿的发展规律;数理训练,可以按思维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进行某些活动内容的安排,但只能是根据具体年龄班的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订。

  四、改变角色,师幼共同成长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如何相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和认知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如何与幼儿相互作用。现在有些幼儿园不太注意教师与幼儿相处方式以及相处的质量,许多幼儿园在教师与幼儿如何相处方面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因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与幼儿相处,我们过去习惯称之为教育技巧,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策略,实际上教师与幼儿相处问题涉及到教育观、儿童观,也涉及到儿童发展观、学习观,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技巧或教育策略问题。实施新课程以后,我们深切地感到:在以幼儿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定位,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时时被幼儿的潜能所激动,也时时面临着来自幼儿的新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课程开放性、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对幼儿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与幼儿分享。这时教师就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随时准备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教师也可能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启发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教师还可以是一个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和欣赏者。让幼儿在合作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能力,获得自信。

  案例1:在认识了“蝴蝶”不久的一天,明明发现自然角的蚕茧边有一只黄色的“蛾”,他兴奋地召集大家:“看蚕宝宝变蝴蝶了!”“不对,那是“蛾!”“老师说,蝴蝶是蛹变出来的!蚕茧里本来有一个蛹,现在没有了,所以是蝴蝶!”“我爸爸说,蚕宝宝变的不是蝴蝶,它叫蛾!”“蝴蝶就是蛾!问老师去。”说实在,我对此也并不了解,“还是查资料吧!”于是关于蝶与蛾的主题又产生了。之后的几天,孩子们把收集来的资料、图片一一陈列在黑板上,通过外形、活动方式等的观察、比较,分析,幼儿很快能说出蝶与蛾的区别。我也知道了:蛾比蝶的身体要肥大;蛾与蝶休息时翅膀位置不同、活动时间也有差异等不少知识。以往在画蝴蝶的时候,许多孩子总画不好,要么翅膀上的花纹不对称,要么,身体画得过大,经过这次活动后,我注意提醒孩子们比较蝶与蛾的不同,结果孩子们都画得不错,外形把握得较准。

  案例2:在实施“汽车”这一主题方案中,孩子们通过参观汽车、寻找图片、阅览参考书等方式对汽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根据主题网络和自己的兴趣,开始画、剪、贴、制作不同的汽车。建筑区的幼儿把立交桥搭得气派、逼真又富有创造性,眼看要给本次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可新问题又来了,周易说:“我的汽车没油了,加油站在哪儿呀?”我拿来一排圆桶状的积木,“用这个当油罐吧!”李则奇见了立即动手搭建另一个。李晴提出要建收费站,洵洵则要建一个环保局,是查汽车尾气的。一个个的问题被提出来,幼儿围绕问题分头用积木,纸盒、吸管、饮料筒等进行着创造性劳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互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建筑效果不断趋于完善。看到自己参与探索和解决后的成果如此完美,得到大家的认可,建筑区的幼儿自然萌发出自信,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我不得不折服于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正是新课程给了他们这样一个空间,让幼儿能自主地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幼儿养成了自觉有效地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给了教师一个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与反思的机会,只有不断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11

  最近我园组织全园教师学习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同时在09月19日,我还很荣幸得参加了由瑞安市教育局主办,市滨江幼儿园承办的瑞安市幼儿教师“我与指南同行”论坛活动。刚开始我对指南的了解并不多,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对指南有了初步的了解。《指南》分为课程管理、保教常规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三方面的内容,总共三十六条。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指南》第十九条“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活动需求以及教室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同的重要场所。关注主题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空间的利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家长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适合本班幼儿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将班级(区域环境)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感触很大。以往在创设环境时我们总是很少考虑到“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同的重要场所。”我们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1、老师策划设计的现象普遍;

  2、主题墙

  面语言过于简单;

  3、主题墙面固定的多变化的少。

  幼儿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变成了“外人”,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创设,只能算是一位欣赏者。我开始认真的反思自己平时的主题墙创设,反思该如何才能做的更好,环境主题是应该为教学服务,主题靠环境而深入,让幼儿在与墙饰的真正互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我认为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评价理念,让教师在主题墙创设中体验幸福与成功;让幼儿成为主题墙创设的真正主人,视家长为主题创设的重要合作伙伴,而教师只是主题墙创设的艺术整合者;注重主题墙创设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动态化。

  结合指南,反思自己平时的各个方面发现在《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东西,我会继续努力去学习《指南》,将其中的知道思想大胆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积极、大胆实践,认真全面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12

  时间总是过得太快,转眼间一年的新教师培训要结束了,有不舍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感恩与感谢。感谢这一年来进修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各种培训,感谢这一年来在背后为我们付出的工作者们。这一年来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成长和进步。回想起当初我们进行集中军训的日子,大家还是一副青涩的模样,还对幼教行业不够了解,如今我们已经工作了一年,真正走进了幼教行业,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每次培训,老师们都精心组织与安排,针对我们新教师工作中面临到的实际问题,安排了涉及到各个教学领域的讲座,例如:语言、数学、科学等领域的讲座,主讲的老师们都是有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她们不仅准备了精美的PPT,还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我们讲述,加上互动环节,使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理论知识,学习到了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在这一年的培训中,我们多次观摩了各种领域的'优质课,并参与其中,进行研讨和评价,这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是很难得与宝贵的经历,它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如何上好一节课,什么样的课才是适合幼儿园适合孩子的,这着实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经验,也更加促进了我的成长。

  在数次观摩的活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翠屏山幼儿园的男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到了男教师的风采,他们身上的的活力、教学活动中的“随意”、睿智以及和孩子们之间的亲切互动都让人记忆深刻,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还有一次在天元城幼儿园的区骨干教师公开课的展示活动也让我记忆犹新。尤其是大班的一节美术课《小物件、大联想》,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思维,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利用生活中的小物件让幼儿进行多角度的联想和想象,最终孩子们通过添画和组合的方式,制作出了一幅幅漂亮的美术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恰到好处,活动题材的选择也比较新颖、富有创意,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虽然说一年的培训即将落下帷幕,但是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停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

  当结业典礼结束后,我们也不再是新教师的身份,也不会再有这么集中的培训和指导,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学习,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最后希望大家工作和生活一切顺利!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13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通过中班孩子们的吃饭表现,我更是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魅力。

  每天吃饭总有一个让我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大米粒一定要掉在地上,而且被踩的很粘,很难处理。每天吃米饭的时候,我的眼睛都要睁得大大的,可是尽管如此,浩浩、成成和晨晨还是会给我弄得满地都是。为此,每次放学前小结讲话我都要严重批评今天吃饭脏脏的小朋友,全班点名,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可是效果非常差,他们的吃饭问题还是老样子,没有丝毫的进步。

  一天午饭,我坐在浩浩旁边,像往常一样盯着他吃饭,他的米饭又“吃”到了地上,他便有意识的捡了起来,把它扔到不用的饭格里。我随口就进行了表扬:“你看,浩浩小朋友现在吃饭很有进步,掉出来的米粒也能赶紧捡起来,不让米粒粘在地上,非常好呀,这就是他今天进步的地方,老师表扬!”浩浩眨眨眼睛,很开心,也很意外,他好像也没想到老师会表扬他。

  接下来,他吃起饭来更认真了,边吃还边看着盘子外面有没有掉米粒。他的动作让我忍俊不禁,我随口的表扬居然让他如此认真,引起了他如此的重视!直到吃饭结束他都做的'很棒,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师的表扬魅力居然如此之大,原来,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做的更好一点,只是看他是否有这个积极性。教师的对儿童坚持正面教育和诱导,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教导方法,就是推动他积极性最好的方法。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钟爱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更好的运用这一方法,多多鼓励孩子,使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14

  1.营造良好的园所文化氛围

  良好的园所文化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如果幼儿园中没有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没有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际关系及行为规范,教师是很难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的。因此,创造一个“尊重、合作、创新、发展”为基调的工作环境。提供一个“团结、和谐、愉快、进取”的学习氛围,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文化活动,把文化建设的精髓融入到工作中、活动中,让教师在其中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提升,形成学习的欲望和习惯。有了这样的内驱力,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建立共同的愿景

  鼓励教师在建立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出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以“一切为儿童的发展”为奋斗目标,并共同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把个人荣誉建立在幼儿园发展基础上,使他们对幼儿园有归属感,具有“园兴我荣”的强烈责任感,改变教师原来那种“打工者”的心态,同时使教师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教育者,而且也是一个受教育者,幼儿园是促进个人成长的良好场所,因而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以大局为重,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让教师以幼儿园为荣,以集体为荣,并努力地去为集体争取各种荣誉,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宣传和演出。

  优化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推进幼教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以园为本”的园本培训模式,以此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1.培训内容由“单一”转变为“丰富”,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为了丰富教师内涵,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我园倡导“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理念,鼓励教师们勤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寻找乐趣,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幼儿园为教师们购买《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小区域大学问》等大量专业或非专业的书籍,并以“集中阅读”“好书分享”“美文推荐”等多种方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还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说体会、谈感想,使教师们既开阔了视野又获得了专业的提升。

  2.分层培训——满足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我园教师存在着个性、年龄、经验、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差异,因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作为管理者就应该像教师对待幼儿一样,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经验水平,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认为,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并逐步向高层次需要引导,才能引发教师持续学习、不断向上的动力。因此,在园本培训中以“分层培训、分类发展”的模式调动全园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

  (1)新教师培训重点——新教师上岗初期进行全方位人职培训,针对新教师在“幼儿常规培养”“半日活动组织”“家长工作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以“师徒结对式”的跟班指导、“专题讲座”“结对沙龙”等多种方式开展系列培训。内容涉及:建立融洽的班级氛围,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创设和维护有序有趣的日常环境,幼儿日常安全,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各类活动的有序开展。

  (2)骨干教师培训重点——重积淀与发展骨干教师拥有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通过“骨干教师例会”“教学展示课”“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育活动中良好环境的创设、教育活动中的整合与渗透、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体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与教育的个别化、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策略与方法。同时,幼儿园积极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使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新的提升。

  (3)名优教师培训重点——对于名优教师,则通过“名优教师沙龙”“专题交流”“案例研讨”“专家对话”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重点偏向于教师个性的张扬和展示,深挖自身的亮点与特色,在自身擅长的专业科目内形成教学风格,并通过与专家、名师的对话交流,在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

  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让培训更具实效性。如“专题讲座式”“实践反思式”“参与学习式”等既能提高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多样化学习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专家指导

  在专家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通过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独立教学、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本学期开始,我园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周平博士为我园指导专家,每周两天跟班指导,并定期为教师开展讲座,解决教师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合作探讨

  业务研讨交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也为教师主动参与开辟一个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平台。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我看你做,我说你改,我评你听的单项指导方式,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把话语权还给普通教师,以教师为主体,从教师的实际教育情境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引领教师反思教学实践。利用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讨论,让教师各自对问题发表见解,提出解决方案和策略,对于还存在困惑的问题,再根据大家的提议在实践中尝试运用,在集体反思中凝练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每个教研小组都要开展一课多研活动,每课题组每周研讨设计一个精品教案,要求目标定位适合,提问设计合理有效,环节设计指向目标。实施活动后对活动情况进行研讨、反思、整理。在合作探讨过程中鼓励教师“人人发言”,围绕主题提出对教学活动的个性化意见。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自己成为探讨者与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将研讨中的收获在之后的工作中进行实践,真正达到了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如此循环往复,有力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以案例促思考

  案例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我们以典型的某一教学内容的真正案例为载体,教师通过自觉的反思、感悟、内化,在分析、比较、探讨中取长补短,从中提出一种或几种可行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4.以评价促提升

  我们的评价侧重于从教师全面成长的角度出发,并鼓励和提倡教师进行自我批评和进行团队之间的互评,形成自我成长和团队成长的内在力量,有效地帮助和敦促教师激励自己的思考历程,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改进教育行为,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责任。

  幼儿的快乐来自于每一名教育者的阳光心态与幸福体验,而教师的幸福则源于管理者为教师搭建通向幸福的阶梯,只有让教师在专业上得到发展,才能切实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内涵,才能让教师得到真正的、持久的那份从容与自信。

【与幼儿成长教师心得】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4-23

新教师成长的心得11-12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07-17

幼儿园教师成长计划09-24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3-15

幼儿园教师个人成长总结05-29

幼儿中班教师心得09-08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范文08-14

教师成长心得体会优秀10-25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