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听课记录(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听课记录内容,一起来看看!
四年级听课记录 1
本周二听了四年级三位老师《找规律》一课,收获颇多。
陈菲老师的课:
1、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在教学中注重设计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早餐搭配、衣服搭配等。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自主地参与学习。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早餐吃什么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与学生密切相关事,学生就有话说,就想说,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课末的轻松一下,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游戏,从游戏中思考有几种搭配的方法,用所学的规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3、教师激励性、鼓励的语言较多,课堂上多次表扬学生,学生学得很开心。
建议:学生到讲台上来配时,手里拿的是教师的大图片,当时我想是不是可以把大图用磁铁贴在黑板上,然后学生再动手配一配,我想可以看到更清楚一点。
蒋老师的课:
1、注重发展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学生合作要求明确,一人搭配一人记录,学生分工合作,效率高,在合作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搭配的规律。
2、在展示搭配方法时,提问:你觉得哪种好?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搭配的规律有两种上衣配裤子或是裤子配上衣,因为从表格中看上去不乱,让学生初步感知配的时候要有顺序。
3、精心设计练习,深化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三人通电话和三人互寄一张贺卡的两种题目,使学生把今天的内容进一步深化,教师并适时的提醒学生,虽然学了乘法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但要结合实际来考虑。这也是很多学生会犯的一个错误,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来提醒学生。可见教师心思缜密,考虑周到。
建议:课堂中有两个小问题:一是蒋老师在讲从学校到少年宫时是说小丽要买礼物,我当时听的是小丽,看到课件上写的是小华,就感觉里面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二、在学生回答用图形代替时,后面一位女生说用正方形代替帽子,用木偶娃娃代替木棍,后面这句是错的。
夏老师的课:
1、小组合作目的明确。在活动之前教师先出示要求,要学生带着要求来合作完成,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不是毫无头绪,而是带着目的进行的,并在活动中思考如何有序的搭配。
2、学生从实物图到图形在过渡到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各个环节过渡的.很自然。教师说出做实物图时花了很长的时间,很麻烦,自然的过渡到用图形来代替,学生选择图形列出来时,教师又说:看到学生这么长时间都没好,老师很急,很自然的提问: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使学生很快想到算式,这里列式时教师在前面已经做好了铺垫,先选饮品:2个3种,先选食品:3个2种,因为几个几是列乘法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列出算式并理解其意义。
建议: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时,有的学生刚开始是空口说的,没有图片,后来老师走过去提醒他们的,在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拿出白色纸袋里的图片。
另外,我研究的课题是合作性学习策略,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中都安排了合作学习,有同桌合作探讨交流或四人合作交流,这些合作都有效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重视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培养。
四年级听课记录 2
听课时间:
10月22日
听课班级:
四年级
教师:
王xx
听课内容:
中国结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新课
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 出示谜面: 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2、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过渡、拓展: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 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四年级听课记录 3
课程名称:
四年级数学课
授课老师:
XX老师
听课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课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四则运算中的加减混合运算。XX老师首先通过几个生动的实例引入了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然后详细讲解了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重点记录:
1、老师通过具体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详细讲解了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特别强调了运算的优先级。
3、通过多个例题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互动情况: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老师的提问和互动。在练习环节,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就自己的答案进行小组讨论。
老师点评与反馈:
XX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及时的点评和反馈,纠正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老师也强调了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个人听课感受:
本节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老师讲解生动有趣,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加减混合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建议与意见:
1、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跟上课堂进度。
3、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竞赛或游戏环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年级听课记录 4
课程名称:
数学
听课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授课老师:
XXX
课程内容: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听课记录:
1、导入:
老师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切蛋糕、分糖果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实际意义。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为新课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2、新课展开:
老师首先通过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的等分,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含义。
随后,详细讲解了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通过举例和对比,使学生明确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区别和联系。
3、互动环节:
老师设计了多个小组活动,如“分数接龙”、“找分数朋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分数的认识。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与反馈:
老师布置了若干练习题,包括填空、判断和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订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重点强调和纠正。
5、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了分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购物时打折计算、食谱中配料的比例分配等。
听课感想:
本节课内容充实、节奏紧凑,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互动环节中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整堂课氛围轻松愉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分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听课记录 5
【听课时间】:
20xx年4月15日
【授课教师】:
李老师
【课程名称】: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听课记录】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次课程主题为“奇妙的动物世界”,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动物的秘密生活》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智慧,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同时提升其阅读理解、信息提取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记录:
1、导入环节(8:00-8:10): 李老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物纪录片片段引入课堂,引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随后,他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哪些特别的生活习性或生存技巧吗?”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新课学习。
2、朗读与初步理解(8:10-8:25): 学生集体朗读《动物的秘密生活》课文,老师强调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投入。朗读完毕后,李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并就文中提及的几种动物(如变色龙、蝙蝠、章鱼等)的生活习性进行简单讨论。
3、深度研读与探讨(8:25-8:50): 老师分组布置任务,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深入研究其在文中的描述,提炼关键信息并制作简易海报进行展示。期间,李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补充知识。各小组依次上台分享,讲解所选动物的特异功能、生存环境及适应策略,其他同学提问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4、拓展延伸(8:50-9:00): 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可以从动物的.生存智慧中学习到什么,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提到应学习动物的节约资源意识,有的强调要尊重生命、爱护动物,还有的提出应借鉴动物的生态适应策略来改善人类生活。
5、作业布置(9:00-9:05): 课后作业包括: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②选取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课外进一步探究其生活习性,撰写一篇小短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情境创设:利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动物研究与海报制作,锻炼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度研读文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多媒体辅助:适时使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知识点,增强教学直观性。
四、教学效果与评价:
1、学生参与度高: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能主动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发现,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2、知识掌握情况良好:通过小组汇报和个别提问,可以看出学生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掌握较为准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得当:李老师巧妙地将环保理念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李老师的这节四年级语文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四年级听课记录 6
课程名称:
数学——四则运算
授课老师:
XXX
听课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听课地点:
四年级X班教室
一、课堂导入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并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四则运算。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等,激发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概念介绍:老师首先介绍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并解释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解析: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老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特别是“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互动讨论:老师邀请学生上台解题,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和评价。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堂练习
个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系列四则运算的练习题,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相互帮助,共同寻找解决方法。老师参与其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四、课堂总结
老师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了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
老师布置了相关的课后作业,旨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听课感想:
本节课,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互动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堂课下来,学生们收获满满,对数学学习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四年级听课记录 7
课程名称:
语文课
授课教师:
张老师
日期与时间:
20xx年4月15日 上午9:00-9:45
教学内容:
《小英雄雨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课堂导入
9:00-9:05
张老师以一段抗日战争时期的视频片段引入,让学生们直观感受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场景和抗战氛围。随后,她提出问题:“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有这样一位名叫雨来的小朋友,他是如何表现他的勇敢与智慧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小英雄雨来》,去探寻答案。”
二、新课讲授
9:05-9:30
1、朗读感知
老师带领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强调重点词语的发音及停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和人物性格。
2、内容解析
分段讲解:张老师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讲解,分别讲述了雨来的`日常生活、智斗敌人以及成功脱险的故事。
关键词句分析:对“芦花村”、“识字课本”、“鬼子扫荡”等关键词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背景环境;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等关键语句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怀。
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分析雨来机智应对敌人的具体情节,如假扮受伤、水性好逃脱追捕等,揭示其机智勇敢、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小英雄形象。
3、情感教育
张老师适时穿插历史背景知识,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强调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堂互动
9:30-9:40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你心目中的小英雄是什么样的?”并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度。
2、角色扮演:选取几个关键情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9:40-9:45
1、课堂小结:张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雨来的英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并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
2、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阅读一篇关于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下周分享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
张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和多种教学手段,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朗读、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小英雄雨来的形象特点,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堂管理有序,师生互动良好,总体教学效果优良。
四年级听课记录 8
课程主题:
分数的认识与简单运算
日期:
20xx年4月18日
教师:
王老师
班级:
四年级(2)班
一、教学环节记录
1、课堂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分披萨、切蛋糕的实际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给多人,自然引出“分数”概念。
2、新知讲解(15分钟)
定义分数:教师清晰阐述分数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三部分构成,分子表示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的数量。
分数读法:举例演示并指导学生正确读出各类分数,如1/2读作“二分之一”,3/4读作“四分之三”。
分数大小比较:通过直观图形(如长方形、圆形),让学生理解相同分母下分子越大分数越大,不同分母时需通分后比较。
3、实践操作(15分钟)
学生小组活动:利用彩色纸片动手折出1/2、1/3、1/4等分数,并相互交流分享。
练习题:完成课本上的分数大小比较、涂色表示分数等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4、巩固应用(10分钟)
教师讲解并示范简单分数加减法,如1/2 + 1/4 = 3/4,强调先通分再计算的原则。
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简单分数加减法题目,教师抽查并点评。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带领全班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数的定义、读法、大小比较及简单加减运算。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应用分数知识。
二、学生表现观察
1、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实物模型演示和动手操作环节表现出浓厚兴趣。
2、少数学生在理解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概念时稍显困惑,但在教师个别指导后能较好掌握。
3、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互相协作,用纸片折出相应分数,有效提升了对分数的理解。
4、在独立完成练习题时,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进行简单分数加减运算,少数学生存在计算错误或步骤不规范问题。
三、教学效果评价
王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善于运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使抽象的分数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实践活动设计巧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教师能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确保了教学效果。总体来看,本节课有效地帮助四年级学生初步建立了分数的概念框架,掌握了基本的.分数读法、大小比较方法以及简单加减运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建议后续教学中,对于计算错误或步骤不规范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针对性的练习,并强调解题步骤的规范性,进一步巩固其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听课记录 9
课程名称:
数学——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授课老师:
XX老师
听课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听课地点:
四年级X班教室
听课内容记录:
1、导入:
老师首先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书本)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物品的面积和周长。
通过实例引出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为后续的新知识做铺垫。
2、新课讲解:
首先回顾了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详细讲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应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3、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了一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题。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4、互动环节:
老师邀请了几位学生上台,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和计算教室里的黑板、窗户等物品的面积和周长。
学生们积极参与,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量和计算。
5、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了面积和周长计算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6、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中关于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题。
寻找家中或学校的物品,测量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听课感想:
本节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老师通过实例和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建议与意见:
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继续保持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年级听课记录 10
日期:
20xx年4月15日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李老师
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准确计算两位及以下位数的小数加减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对数感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记录:
(一)导入环节(8:00-8:10)
李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景引入,展示两件商品的价格分别为“9.5元”和“7.8元”,询问学生如何快速计算出购买这两件商品的总花费。以此引发学生对小数加法的兴趣与思考,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的加减法。
(二)新授环节(8:10-8:40)
1、小数加法讲解(8:10-8:25)
李老师首先明确小数加法的运算原则: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开始逐位相加。通过板书示范,详细解析了“1.23+0.45”的计算过程,强调当某一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前一位进一。
2、小数减法讲解(8:25-8:40)
以“6.78-2.34”为例,讲解小数减法同样遵循“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开始逐位相减”的原则。特别提醒学生在遇到被减数某一位小于减数的情况时,需从前一位借一,同时该位变为10再进行减法运算。
3、课堂练习(8:40-8:50)
学生完成几道小数加减法题目,李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个别学生疑惑,确保大部分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拓展应用(8:50-9:00)
李老师出示一道含有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生活应用题:“小明有15.6元零花钱,买文具花了8.9元,又得到妈妈奖励的5.2元。请问小明现在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与作业布置(9:00-9:05)
1、总结:李老师带领全班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并应用小数加减法。
2、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习题第25页至第27页,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小数的'乘法。
三、教学评价与建议:
1、教学评价: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通过生活实例导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讲授过程注重操作演示与学生参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与拓展应用环节设计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议:在小数减法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借位情况的例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借位规则。此外,对于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如数位未对齐、忘记进位或借位等,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错误分析与纠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运算准确性。
【四年级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师徒听课活动的听课记录05-05
小班听课记录05-04
听课评议记录05-04
听课记录《雷雨》05-03
亡羊补牢听课记录05-04
《听课记录》的要求05-05
小学听课记录05-04
发现的听课记录05-05
苏教版语文听课记录05-08
《月光启蒙》听课记录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