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

时间:2024-05-06 12:29: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

  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 )条边,

  对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正方形 有( )条边,

  每条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

  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

  (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

  (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

  (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2

  一、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6-18页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本课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以后高年级学习平面图形特征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本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面,再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能正确说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是如何辨认和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魔术袋,你们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我从袋子里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学生说。对,这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们今天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呢。他们藏在你们的学具盒里,请你们把他们找出来。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奖励你们搭积木。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同学们要先摸一摸这些积木的面,然后再搭,好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搭积木,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感受“面”从“体”得学生分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教师根据汇报播放课件并板书名称。

  (1)课件演示:从长方体分离出长方形的动态过程,然后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长方形)

  (2)课件演示:从正方体分离出正方形的动态过程,然后把正方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正方形。

  (3)课件演示:从圆柱体分离出圆的`动态过程,然后把圆贴在黑板上,并板书:圆。

  师:你们想和我们交朋友吗?生:想。

  那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观察,我们和过去你们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2、用“体”描“形”

  (1)课件出示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的图片,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画的?

  (2)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形,电脑播放活泼轻快的音乐。

  (3)小组交流,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3、分析与辨认

  (1)让学生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2)找一找。

  (出示课件)叮当:这是我美丽的房间,我的房间许多物体的面都是你们刚认识的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3)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小朋友相互说说。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利用课件揭示体和面的关系,同时设计了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学生在操作活动“用“体”描“形””、“找一找”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亲身经历,从体上抽象出面,再把这些面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来自生活的思想。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围一围

  (1)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围的,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试着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圆。

  反馈交流,使学生理解在钉子板不能围出圆,从而加深对圆的认识

  2、画一画

  (1)学生在格子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小组对组员作品进行评价。

  (3)全班交流,展示作品。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使学生在围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四、总结评价

  1、评价本节课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表现。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学生闭眼想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学生可以评价自己或他人一节课的表现,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可以共同体验成功,促进发展。让学生闭目想象所学的图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五、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小朋友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2、用一个长方体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探索。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运用开放性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从课内向课外的开放,从书本向生活的开放,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堂课的三个环节的教学就介绍完了,纵观全课,我的设计意图是: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注意师生、学生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第一课时。课标对本块知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其它图形做好铺垫准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相同点;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探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在操作活动中,自主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直观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日常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很常见的图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三、说教法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特征,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我设计了教室里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

  2.实践参与,促进知识能力均衡发展

  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操作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作的活动。我请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手的活动能够促使了脑的发展,脑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而手脑并用能使人的思维得到均衡发展。

  四、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指导学生以下几种学法。

  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在主动“触摸”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机器人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机器人朋友,机器人丁丁的身材很特别吧?找一找,机器人身上藏着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出示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场景图。

  提问: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吗?

  学生回答,师总结,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老师也做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师追问: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还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揭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长方形纸,仔细观察,你觉得这四条边都相等吗?

  师:不相等。

  师: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说的真好!他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请4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工具,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

  生1:我是用量一量的方法,得出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生2:我是用折一折的方法,上下对折发现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对折发现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总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小结: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2)教学对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相对着的两条边,叫作对边。长方形有两组对边(指一下),我们就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为了使用方便,我们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分开来,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

  指一下你手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

  那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都是直角,怎样验证的?用三角尺的直角量的。

  再小结过渡: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办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正方形特征

  (1)师: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生猜想: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相等,并且也都相等。同学们用刚才验证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2)交流方法,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来研究。

  (3)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教学正方形边的名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边长。正方形有几条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里表格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注:在边的比较时,引导理解“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也符合对边相等的要求”,但“对边相等却不一定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特殊在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操作经历上面两个活动过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自然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训练

  1.完成37页第1题(围一围)

  重点指导长方形如何变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把长方形的长变短,变得和宽一样长。也可以把长方形的宽变长,变得和长一样长。

  2.完成37页的第2题(生要准备一幅三角尺)

  同桌合作完成,用两人手中的三角尺合作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拼完重点指导,说说拼长方形要选择哪个三角尺,拼正方形要选哪个三角尺,拼出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完成38页的第3题

  照样子折一个正方形,再想一想,怎样在一个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为什么?

  4.完成38的第4题(量一量)

  重点指导: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只需要量长方形的一个长、量一个宽,正方形只需要量一条边长。

  (四)全课总结假如你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学生用第一人称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师全课总结: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细心观察,善于动脑,不管什么样的数学难题,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一个解决学知识的问题,一个解决用知识的问题,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同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02-23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12-03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数学说课稿02-06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04-03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1-17

《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2-1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09-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04-0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11-28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