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思想品德说课稿1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难点、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身边的诱惑》,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八课的课题是学会拒绝,本框题的任务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②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二) 能力目标:①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抵抗诱惑的能力;②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 知识目标:①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和不良诱惑的危害;②知道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不良诱惑的危害和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中学生来说,战胜不良诱惑的可行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
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设计“启思园”“听故事想办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
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2—3分钟) 我用日常生活中收到购物奖劵和手机中奖信息引入。
2. 导学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按以下环节进行:什么是诱惑――身边的诱惑――不良诱惑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 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
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 签名活动:(5分钟)学了就要用到,说了就要做到。这一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5.课后实践:学生填写“我的抗拒诱惑的计划”表。一个月后,全班交流实施计划后的感受。
6.板书设计:什么是诱惑――身边的诱惑――不良诱惑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七 说课后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拟 采用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说课稿2
教材:山东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的十六课
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宪法的基础知识,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让学生明确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渗透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对比、归纳。
2、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法律知识,但对宪法还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我将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本人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2、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3、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4、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重难点服务,结合平时学习养成的.习惯,让学生阅读去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合作讨论去解决问题;把宪法与普通法律去对比,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阅读 发现问题
讨论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对比分析 巩固新知
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教学媒体设计:
我认为学生看书阅读虽然能够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还是有些困难,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形象地观察,让学生真正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结论。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并最终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书本,发现新知
看书P84-87页,让学生了解今天学习什么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让学生阅读,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不要过于依赖教师。
(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阅读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让学生学会合作,不要孤身作战;学会配合,树立团队精神。
(三)、对比讲解,巩固新知
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相比较普通法律而言,从三个方面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法律,并针对十届八大五项会议通过的两部法律来讲解。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对比,可使所学问题简单化,并在对比中加深对所学问题的理解,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更好的体现中学时政化特点。
(一)、从内容上看
宪法 普通法律
全局性根本性的大问题 局部性的某一方面的小问题
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
《物权法》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
法律
《企业所得税法》
(二)从法律效力上看:最高法律效力
母法 子法,不能与宪法抵触
基础
以宪法为准
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
(三)、制定修改更为严格:
专门的委员会 普遍法律
2/3、3/4通过 1/2
朗读相关链接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的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启示?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式的总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板书设计:A宪 法:全局、大问题
1、 内容上
B普通法律:局部、小问题
A宪 法:最高法律效力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法律效力
B普通法律:以宪法为准
A宪 法:更为严格
3.制定修改
B普通法律:严格
六、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新课程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参与意识是否积极主动,参与面是否广,看他们是否能通过阅读发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合作讨论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否围绕重点问题获得新知和自我学法,通过教师的态势语言及学生的自评、互评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自我探索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课思维策略、思维水平、思维品质
2、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学习中,通过阅读能否提出问题,讨论能否解决问题,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随时了解他们学习政治课的自信心、主动性,通过课堂观察,对于他们的回答及时给与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当然对于他们认识上的偏差,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加以纠正。
3、注意观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特别注重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生成,而不是死记硬背,探索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有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与错的学习评价,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品德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那接下来我就对本课进行分析与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味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而且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学生列举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分析研究,让学生课后收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综合比较、实践参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确立依据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才能掌握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也是使学生以后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
2、教学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确立依据:首先是这里会涉及到书上没有介绍到的而且有较难理解的几个新概念,即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而且在现在非常开放、信息化的时代,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种多样,学生是这一交流中比较活跃的主体,让学生很容易忽视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个问题。再次,我们通常将中和国力竞争都偏重于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很难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而且这一般也很难与我们普通民众学生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人们也一直较忽视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要讲清楚这两问题,是学生信服所讲道理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1、本课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讲完这里的内容,因为,根据整个教学进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征,一个课时下来学生还是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的。
2、在本课中,我将拟用两个教具,资料卡片和视频资料,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教学能达到更好效果。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高一学生要强一点,因为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所以教起来还是能够比较顺利的,不需要太多的担心。但是,出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不能持久的听一节课,容易注意力涣散,效果不是很佳。所以我在教授新课时须得耐心,不能急躁。
三、说教法及依据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举例说明法: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举例来论证所学知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是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及依据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而且教学还是“育人”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新课导入(3—5分钟)
首先复习旧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近几年我们国家举行的大型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来引出本课要讲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30——35分钟)
1、讲授重点:即就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我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活动探究,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对对其进行归类为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从而导出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然后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资料,举例说明,综合探究,得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因此,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组讨论不同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不同影响和作用,分析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2、讲授和突破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个关于20xx年第x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资讯视频,给出一些与要讲知识有关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一下紧绷的疲惫神经,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发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得出将要讲的知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而且日益显著。由于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会引导学生积极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理解这一知识,让学生明白文化与经济的精密联系,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以使更好的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师再来补充。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后通过举些当前的时事政治,及当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说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这点上,同时能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努力学好知识,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布置(5—10分钟)
1、课堂小结:通过简单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课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深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2、作业布置:通过不值一两个思考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也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已经在说教学过程中写好了,如黑板所示。这种大纲式的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更加明白本框知识的结构思路及联系,更易于学生消化知识。
七、说教后反思
该堂课总体上讲得还行,把知识讲得较清楚,而且帮学生补充了较多知识点。同时突出了重难点,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本课知识。但是上课所举事例较多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缺乏激情,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所以,以后要多收集些比较有趣味性的事例和材料,促进教学发展。
思想品德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怎样与人相处》,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与人相处》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一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我了解自己了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男生与女生、我与集体交往的内容等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是一些与人交往的哲理,是以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每一个人踏上社会学会更好地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学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与人相处中的方式。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与同学、老师和他人交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教学方法:活动法、讨论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是怎样把握好与人相处中的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网上下载相关动画或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身边存在的一些有关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所出现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思想品德说课稿5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自我新期待》,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说教材】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是第二单元的重点
1、本课设计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
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对自己提出恰当期待、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初中学生虽然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故而帮助学生认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也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同时,引导学生从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来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将更利于学生分清主次,重视内在美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潜能”这一话题往往令人感到遥远、神秘,而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将令学生走向成功。同时,也会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应对自己产生新的期待,确立相应的新目标,而这一目标应是在对自己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及社会实际,由自己确立并把握的,因此,通过本课引导学生能有一个新阶段新生活的目标,同时为将来树立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奠定基础。
2、课标的具体要求
设计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能力目标:
1.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能根据老师要求建成本课的知识框架。
2.掌握学案中各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
知识目标:
1、熟悉掌握第5课共三框题的知识点。
2、整体把握本课知识结构。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与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知识点。
教学难点: 掌握辨析题与选择题的题型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设置重、难点的依据:初一学生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系统把握知识的能力,规范答题的能力有待培养与提高,希望通过教学,能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编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例题导引法。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感悟形成理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整体形象,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主要是把学生放在具体的设计题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说教学过程与教学反馈 】
一、导入复习:
(情境诱思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二、板书课题:自我新期待
三、探究过程:
(一)任务引领、明确要求:
组织学生自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1 ) 组织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我复习我会学】
(2)教师巡视(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获取学生自学信息。)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兵教兵”、 “兵强兵”效果)
(三)你说我说、展示提升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或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疑惑,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从而树立起信心,找到自信。
(四)、梳理体系、例题引导
老师指导梳理知识点方法,一般知识内容都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路展开的,依据思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再通过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补充完善知识网络,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理解,为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基础。
在例题引导方面,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选取了适当的试题,借助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加强对学生题型答题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分析答题思路,归纳同类试题答题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为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方法的引导和归纳甚至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五)达标测评、巩固知识
针对复习重点、难点,创设情境设计选择、辨析、材料分析等题型进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时巩固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答题能力。
(六)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学生回顾知识体系和训练题型,总结收获。)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反思,提高知识与能力水平。
四、作业布置:
课下请同学们制定一份详细的初中生活规划。
板书设计:
(略)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本人经验能力有限,本课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也希望老师们能给我更多的指点和帮助。谢谢!
思想品德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三部分整合内容。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第二单元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学会交往、懂得交往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关键。而养成良好的交往品德则是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诚实待人》这站内容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明白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知道诚信要讲策略;⑵能力目标:能信守承诺、能实事求是、善于改正错误、能把握诚实的策略;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诚实待人的意识,在行动中养成诚实的品德,做到诚实待人。
3、教学重、难点:⑴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做一个诚实的人应学会做到哪些方面;⑵教学难点:①履行承诺的问题;②做诚实的人应讲究策略;
二、教法设计
1、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根据课改要求,新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营造和谐、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因此我采取以下教法:①小组讨论法②情境教学法③案例分析法④典故品析法⑤活动教学法
三、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基本进入青春期,身心日益成熟,成人意识增强。交往范围扩大,与社会接触更多。通过前站内容—《诚实的意义》的学习及日常与人交往的实践,学生明白诚实对与人交往的重要。但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存在着不少不良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多样化,学生多少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做到诚实待人,培养诚实的品德,有一定的难度。在交往中,学生往往承诺了但做不到,说假话,包庇错误,做了错事不愿承认,不愿改正,更谈不上讲究诚实的策略。因此,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思想,培养诚实的品德。
2、学习方法:①合作讨论学习法: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对话题的理解。②阅读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对创设的情景进行探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活动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升华自己的情感。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并跟唱歌曲《真诚永远》,并附带歌词让同学们音乐中进入本节课的话题——诚实待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音乐,在音乐的感染下更容易接受诚实待人道理。这样就轻松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新课讲授:在这一环节中将会具体运用上述“教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
1、我们要真诚待人(板书)。这一目教学通过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第30页的事例,然后让学生讨论来进行。
事例:“志清”是初二1班的班长,如果同学做错了事,她总是找时间与之单独谈话,并坦率批评。志清在班里很有威信。有个被她批评过的同学说:“咱班长,说话公道,待人实在,真叫人信服!”
“想一想”:(1)为什么志清受大家欢迎?(她待人真诚、诚恳、坦率)(2)如果有人严厉批评你,你也知道他批评是对的,你该怎么做?(虚心接受,因为对方是真诚、坦率的)
【设计意图】引用与学生最近的人和事来说理,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事例中班长“志清”的做法和品德非常值得同学们学习,从而明白待人要真诚、诚恳、坦率的道理。
过渡:学生讨论回答:真诚待人有哪些基本要求?
老师归纳:履行承诺、实事求是,敢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讲究诚实的策略等。
2、做诚实的人必须履行承诺(板书)。这一目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我将通过“典故品析”、“情景导行”这两步来进行。
第一步:典故品析
“曾子杀猪”(附带图片):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他的孩子哭着叫着要跟妈妈上街。妈妈骗他说:“
你回去吧,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孩子吃,急忙阻止他说:“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呀?我是骗他的!”曾子说:“对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呢?答应小孩的事更应做到,因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跟爸爸妈妈学的,你不兑现诺言就是教孩子的撒谎。这样教孩子,是要不得的。”曾子终于杀了猪。
思考:曾子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发?(要履行承诺)
【设计意图】学生对典故较感兴趣,因为典故流传已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评析典故,感受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二步:情景导行
①我承诺要认真学习。我的行动(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我承诺要养成良好习惯。我的行动(制订好计划并按计划办事、遵守各种良好规则。)
③我承诺要做个文明学生。我的行动(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帮助他人。)
④我承诺帮同学提高学习,我的行动(鼓励打气、补课、教学习方法。)
⑤我承诺珍爱生命,我的行动(加强运动,快乐生活,远离黄、赌、毒,努力学习和工作。)
⑥好友做了错事甚至违法犯罪,要求为他(她)隐满,我的.行动(不包庇、不隐瞒,应劝其承认错误并帮助改正。)
⑦向对方作出承诺,但情况变了,自己确实做不到。我的行动(及时做好解释,并帮助对方做好善后工作。)
【设计意图】情景如果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到不是空洞,飘渺的,通过努力可以做到,那么对于学生行动的落实,品德的养成非常有效。以上情景让学生明白“什么应承诺”、“什么不应承诺”、“如何去履行承诺”的道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3、做诚实的人要坚持实事求是(板书)。这一目内容具教学重点,主要通过“视频播放”和“实话实说”(辩论赛)这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播放视频
思考:①造假有哪些危害?(损害他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利益、破坏社会公平、扰乱社会秩序、损害精神文明,也使造假者难以取信于他人和社会,甚至要受到法律惩罚,自食其果等。)
②再列举社会中的种种造假。(如药物造假、证件造假、学术造假、生活用品造假、人造假等等。)
【设计意图】视频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身,其直观性、形象性、感性不言而喻。学生观看视频更能理解造假的危害,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不弄虚作假,不包庇朋友错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第二步:实话实说:辩论赛——老实人吃不吃亏
准备:①让学生选择正反方
②选出辩手4人,明确辩论步骤:开篇陈述→双方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③准备材料:如正方可列举一些不老实的行为得到的好处、一些老实人被欺负;反方则可说说“诚实节”、“愚人节”的由来、列举讲诚信得到的好处的事例、造假的后果、不讲原则的危害等等。
【设计意图】辩论赛具有竞争、对抗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愿意参与这种活动。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美丑、善恶,亲切自然接受一些正确观点和思想。
4、做诚实的人要敢于承担责任,认真改正错误(板书)。这一目内容也是教学重点,我将通过“学生讲故事”及“情景导行这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学生讲故事
主要是讲述一些改正错误的人物的事迹,如教材上的“周处”“负荆请罪”的故事。
思考:听完同学们讲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只要敢于承担责任、认真改正错误,还是能被人接纳和喜爱的。)
【设计意图】故事是每个人都喜欢听的,学生讲故事就更能引起同学的兴趣。大家一边听故事,一边感受故事中的道理。
第二步:情景导行
①打雷时你还在看电视,结果电视被雷击坏。你会(实话告诉爸妈,承认错误,以后打雷闪电时立刻关掉电器。)
②家里抽屉里的钱忘了锁,你偷偷地拿了20元。你会(承认错误,以后要正当用钱就向爸妈说,摒弃不良行为。)
③你和同学打架,被老师发现。你会(承认错误,向对方道歉,要加强文明修养。)④考试中你掏出小纸条被监考老师发现。你会(承认错误,加强学习,诚信考试。)⑤你上课时有时会看小说,你的同桌知道。你会(立刻停看,反思原因,认真听课。)
【设计意图】承担责任,改正错误不应停留在口头上,作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小事中要努力做到承担责任,改正错误,以实际行动践行诚实。
5、做诚实的人也要讲究策略(板书)。这一目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将采用“小品表演”和“安全过关”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小品表演
找三个同学按教材33页的图示表演。
准备:①弄清表演的主题:面对奶奶的病情,我该怎样说?
②选好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孩”、“妈妈”、“奶奶”。
③设定好三位扮演的谈话时间和地点。
④让三
位扮演者想好说话时的神情、动作、语言、口气等,要求符合各自的身份。
【设计意图】通过小品表演让同学们认识到做诚实的人也要讲究策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伤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实话要实说,但有时又不能实说,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
第二步:“安全过关”
把学生分成三大组,一组列举存在我们身边的种种欺骗或陷阱,一组提出面对欺骗或陷阱如何过关,一组对前两组进行补充、点评。
①手机短信欺骗,如中奖、亲人发生事故需救援,在某商场消费了多少钱,等等。过“关”法(别理采,删掉这类信息。)
②网络陷阱,要你输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其他个人或家庭信息。过“关”法(别点击、别理采。)
③陌生人的拐骗诱惑。过“关”法(抵制诱惑、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中的种种陷阱或欺骗的展示,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诚实待人,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保护自我,这也是诚实的策略。
(三)新课小结:让学生来小结本站内容,谈谈学习本站内容后的感受和想法。
(四)作业:制作“诚信卡”要求:①自己精心制作一张卡片;②卡片的正面写一句自己喜欢的“诚信”格言;③卡片的背面写自己存在的一些诚信问题,改进方法及行动。
(五)结束语:用几句诚信名言与同学们共勉
·伟大的诚实是雄辩的利斧——罗曼·罗兰
·没有单纯、善良和诚实,就没有伟大——托尔斯泰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xxx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诚实吧!
五、板书设计
略
思想品德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题是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第三课《生命的节奏》的第二框,它主要是从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惜时间。教材设计首先从我们不能做时间的奴仆,而要做时间的主人。引导学生学
会用“分”计时、区分轻重缓急、一心二用。
这个课题是整个生命教育的重点。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利用
时间。
二、说教法
(一)、导入新课: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
(二)、讲授新课
有人说,人们对待时间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求知的人抓紧时间,聪明的人利用时间,愚蠢的人等待时间,无聊的人消磨时间,无为的人放弃时间,懒惰的人失去时间,勤奋的人珍惜时间。
问:你属于哪种人?你想作为哪种人?
学生回答:略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时间?
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再引导学生归纳。
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但我们不能做时间的奴仆,而要做时间的主人。
2、用“分”计时。
先让学生齐读短文“一分钟”
教师提问:本杰明的做法是想告诉青年人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活动:1分钟能干什么?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活动过程:略
3、区分轻重缓急
上中学了,许多科目的作业,还有一些必须处理的.事情,有时我们会顾此失彼,有时我们会顾此失彼,甚至束手无策,觉得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将繁多的事情 排个次序。
假如吃完饭后,从7点到9点有十项工作必须完成,这十项是: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看电视,写日记,阅读书报或杂志,帮妈妈做
家务、复习今天学的功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和爸爸妈妈谈学校的事,给小学时期最要好的朋友打个电话。 问题:你如何安排这十项,写出完成的顺序。
学生先排序,再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本节课同步指导练习。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思想品德说课稿8
一、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定的。本框教学是初二上学期思想品德课第二课“生存环境呼唤保护”的第二框节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好身边的环境是一个初中学生应该有的基本素质。本框教材在第一框“自然环境”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人文环境”,教材涉及3个知识点,希望学生明了人文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能从自身开始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鉴于作为初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史,生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祖国的名胜古迹,所以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一步了解人文环境。其次,作为上海的学生学习了上海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对自己的家乡会有更详细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人文环境孕育的城市精神,感受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能力:知道人文环境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懂得人文环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体现。理解人文环境对人们素质提高有熏陶的作用。培养学生根据所学地理历史知识提炼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采集、课堂探究活动、小组合作讨论以及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让学生领悟人文环境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文环境的探索,让学生领悟人文环境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城市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本课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体现)让学生初步建立保护和珍惜已有的人文环境的观念。激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创建优秀的人文环境出一份力。
二、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共三个知识点:1、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2、人文环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3、人文环境对人的素质提高起着培育熏陶的作用。三个知识是有机的整体,分别从国家到城市再到自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体会人文环境的意义。第三个知识点是整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课堂教学分为4个环节,第一第二环节通过课堂活动,问题组织落实教材中的一、二知识点,第三第四个环节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具体过程如下:
课堂导入:印度和中国古代的2首特征鲜明的音乐响起,让学生走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从文明古国给人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引出什么是人文环境,导入课题。
第一教学环节:本环节主要落实教材中第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懂得人文环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教学以前面导入部分为基础,通过一个思考题自然过渡。思考题是这样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断代。那么在5000年的中国历史中哪个文化古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从文化古迹追溯到历史,懂得人文环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意及时引导、总结学生发言,比如长城既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又实体现了中华民族抵抗倾略,顽强拼搏的精神等。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人文环境中蕴涵的民族精神,贯穿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师总结这部分内容,提炼知识点并板书: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
第二教学环节:本环节主要落实教材中第二个知识点,让学生懂得人文环境是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体现。教学以一段视频自然过渡,视频资料充分利用了学校外籍学生资源,讲述了班级的韩国学生希望有同学带他游玩上海,了解上海。从而引出这一教学环节的课堂活动“我带大勋游上海”。要求学生为班级的异国同学设计一条上海一日游的路线,让韩国同学从历史、文化、现代化建设等不同角度了解上海,并说明设计的意图。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上海乡土历史乡土地理2本已学的教材,从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同时可以让学生参考书本的解释或者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说明所选景点代表了上海的哪些历史与文化。这个活动设计是希望学生通过回顾上海历史和建设,懂得人文环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现代化建设等不同角度寻找景点,也可以提示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区域内寻找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卢湾区的一大会址等。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这部分内容,提炼知识点并板书:人文环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教学环节:
本环节教学主要落实教材第三个知识点,理解人文环境对人们素质提高有熏陶的作用。教学从上海现代化建设体现的高度、速度和深度过度到洋山深
水港建设的一段视频。视频集中讲述了一组洋山建设者不畏艰险,舍小家为国家的感人事迹,很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根据视频内容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总结洋山精神的内涵,体会到洋山精神的可贵,理解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无形的人文环境,引出人文环境分为有形、无形两种。问题二:“如果你是处在洋山建设者的这种人文环境当中,你会以一种怎样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学习和生活?”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提高人的素质有培育熏陶作用。这一问题的回答,教师特别要做好学生各种回答的应对准备,比如可能有学生认为“大家都奉献,我就乐得享受,何苦这么累呢!”此时教师要做好引导,不能刻意回避,可以从个人奉献,集体成长,最终也有助于个人发展这样这个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第四教学环节:本教学环节是第三个教学环节的延续。因为第三个知识点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所以有必展开深入讨论,在理解人文环境意义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创建优秀的人文环境出一份力。教学从洋山建设的`总结自然过度到上海城市精神,过度语言如下:“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不仅是上海建设者的功劳,也与浙江、以及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密切相关。没有全国的帮助不会有现在的洋山。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一直以来都以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追求卓越。”接着提出课堂讨论题:“学习生活中我们如何来演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这部分讨论有一定难度,但是很有行为指导的意义,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继承发扬上海城市精神,为创建优秀的人文环境出一份力。讨论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样几个方面:1、海纳百川要有博大的胸怀,取百家之长。所以生活中要心胸开阔,有宽容之心;要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够以诚挚的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学习上要博采众常,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学习不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博学才能专攻。做人要自信,有勇气追求卓越,这里也可以联系初二语文教学中的少年中国说。要敢于尝试,不怕别人笑话等。通过学生主体发言,教师适时的引导归纳,让学生充分理解良好的人文环境能提升我们每个人的素质,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实际行动中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更美的人文环境。
总结全课:
音乐声中,优美的语言结束全课。
三、教学中相关问题的说明:
1、教学内容的处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要学生理解人文环境对人的素质提高有培育和熏陶作用,特别是要学生能明白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能在行为中落实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教学中我设计了2个教学环节,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解决这个重点难点,希望教学上能有深度。
2、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教学基本采用了问题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落实每个知识点。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展开都是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做充分引导和点拨,体现出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结合。教学策略上考虑到动静结合,即有美妙的音乐又有丰富的视频,即有个人的思考又有集体的讨论。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3、教学评价:教学中学生发言比较多,所以教师对发言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评价中特别要注意一些生成性问题,如果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或者和体现出学生思想困惑的一定要及时解决,并对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品德说课稿9
教学目标:
1、在完成集体任务承担责任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表现对集体的热爱。
2、通过清扫教室,使教室变得整洁,使学生在为班集体服务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3、懂得做值日是为集体服务,是每个同学应尽的职责。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真做好值日,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课前准备:
1、: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教师准备一张红旗榜,一个班级保洁公约。
2、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组标志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联系实际学习榜样)
1、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班的教室,看看今天我们的教室哪里干净?哪里不太干净,还需要再整洁?是谁把教室打扫得这么整洁?
2、平日里,你是怎样做值日的?我们哪个组的同学做值日最认真,做得?小组交流,选出我们班的优秀值日生
3、选出的优秀值日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认真做值日的。可以一边介绍一边进行情境模拟。
二、教学新课。(讨论交流,开展评比)
1、在平时做值日时,有没有出现过这些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录像:放学了,同学们准备做值日)
(1)组长说:“张某,你来扫地。”张某用手摸着头想:我喜欢擦桌子,可是组长让我扫地?做值日的过程中
(2)一个小朋友洒完水,想: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做完值日,其他小朋友都走了,只剩下最后两个小朋友了
(3)一个小朋友在招呼另一个小朋友出去玩,可这时发现教室的窗户没有关,这个小朋友说:“窗户还没有关,我?”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班里卫生靠大家,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值日做得好。我们给他们插面红旗。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红旗榜”请各组组长把自己组事先设计好的小组标志牌贴上去。看看哪个小组红旗多。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值日,更重要的是做好值日后,保持教室内的整洁,你怎样保持室内整洁?小组讨论,交流。
4、总结汇报,注意以下几点:
(1)手工课后,地面有纸怎么办?
(2)用转笔刀削铅笔,铅笔屑怎么办?
(3)午餐后,餐盘怎么办?
(4)桌椅乱了怎么办?
(5)用完教室里的扫除工具怎么办?
5、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干干净净真高兴。为了能使我们每天都在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中学习,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保洁公约”。小组讨论,分组制定
6、把各小组制定的公约集中、整理,形成班内的“保洁公约”,共同保持教室清洁。
三、总结
教师讲述:在值日劳动中,虽然我们自己受了一点累,却换来了教室的整洁,使同学们有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每天的劳动,不仅为大家,也为自己,为集体带来了好处。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为了使我们的教室更美,我们想一想,怎样把教室装扮得更美?同学们自由组合结成小组,讨论一下,把自己组的建议写下来,并且准备一些装扮教室的材料、物品。教后感:
在“装扮我们美丽的家──教室”这活动中,我随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劳动表现,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喜欢参与劳动的学生,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在这个活动中,我还注意了学生团结精神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发挥;并鼓励孩子们尽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出主意,想办法,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拾得清洁整齐,让他们真正感觉到集体的事大家做,而且都愿做、敢做、能做!促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进步成长。我随时注意在活动中教育孩子,现身说法,用事实说话,让孩子真正地在活动中学到东西,在活动中改正缺点,在活动中发现优点,在活动中互相学习,真正地做到在活动中成长。
“我是小小保洁员”这个环节是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的调整。本来,“小小保洁员”是安排在“装扮我们的教室”的前面,但我想,如果将这一环节放到装扮我们的教室后面说服力会更大一些。因为,在装扮我们的教室以后,教室肯定会比较乱,肯定会有需要大家整理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再来现场讲解,体会小小保洁员的作用,意义会更有说服力。我将这个环节放到这里,是希望同学们能在一定的环境中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学习,自主成长。果然,这样的效果比干瘪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同时,我在这个活动中非常注意引导孩子们去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收获以及给班级带来的变化等等方面的引导。还注意对平时的卫生习惯加以教育和引导!
学生在上完这一环节以后,真的变了很多。从后来他们的讲究卫生,注意班级的环境保洁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这样的`转变。这说明,我的调整和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
活动,是孩子的成长舞台!这是我上了这次课以后的的、最深的感受。通过这次课,我真的觉得,只要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学生,真正的愿意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能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只要我们敢于这样做,并能想出有效的调动他们的方法,孩子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甚至他们会让我们感动!在这次的课中,学生们本来就喜欢活动,再加上又是自己动手打扮自己的教室,他们更是热情高涨,所以,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都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并能创造性的发挥,他们真的从这节活动课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也通过《品德与生活》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时间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成长!
总而言之,让我们多为孩子们准备一点活动吧!让我们多为他们提供一点舞台吧!因为──活动,是孩子的成长舞台!
思想品德说课稿10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思想品德课的开篇第一章,主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育并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生活,追求生命的价值。标题直接、简明地说明了本单元的生活主题。把本单元作为思想品德课的开篇是因为进行生命教育是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教育中不能缺少生命教育,缺少生命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另外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心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的漠视,不懂得尊重、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尤为重要,而且放在第一位置上。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以下知识: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认识人类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就有独特性。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并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懂得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在此过程中培养其整合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1、人最保贵的'是生命 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2、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和奉献,让我们的青春更美丽
难点:
1、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2、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和奉献
四、说学情
学生由小学生入到初中,在课程上有很多方面还不太适应,特别是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考试学科正式进入学生的生活,学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一门课程里学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粗或细都会有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但他们的感受不全面不深刻也不具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和感受,通过体验教学通过大量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体会人生的意义,并能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加以掌握。由于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节课知识的整合上还有一定的欠缺,通过深层次的学习,使学生能逐步建立起整合意识,培养各种能力。
五、 说教法
本节课作为复习课我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启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学法
本节课我从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疏理巩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七个层次进行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以及各部分的学习方式,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学习起来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二)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独立阅读教材,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学习。教师必须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脑思考的机会。
一、自己复习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30分钟)。
1、学生个人根据教师给的知识结构图熟读课本,并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附表中指定任务,将所标题目在课本中找到并注明在卷子上。
(2) 通过阅读课本学生独立整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3)将重点知识进行标记记忆记忆
2、学生将重点知识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三)小组合作探究:
对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内合作探究出答案。
(四)班级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之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补充,师生达成共识。
(五)疏理巩固:
学生疏理本节课的知识,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并利用简单的选择进行巩固训练。
(六)拓展延伸:
通过综合训练达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对于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主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结合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分析归纳。
(七)达标测试
为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达标检测题,这样可以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查漏缺。
思想品德说课稿11
一、说教学理论和设计理念
★教学理论基础
以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
★设计理念
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知识的构建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感悟、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
《每个人的责任》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的第二框。本框题的主要内容为“履行分内职责”和“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两部分.这些内容是对七年级《共同责任》和《走近社区》更深层面的展开和深化,也是本单元对学生进行公德意识和责任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形成公德意识,学会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共利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生活规范,懂得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能力目标:
3、态度、情感、价值观:
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学会主动地承担应有的责任。
从学生的思想表现看,不少学生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有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则。
◆确定依据:
在我国,部分公民缺乏公德意识
◆教学难点:
中学生要有爱心和服务社会的意愿,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确定依据:
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懂得社会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容易产生误解,往往认为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益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说学生
3、根据本框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设帖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讨,使学生认识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四、说教法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主线.我主要运用以下的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辨论法。
确定依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2、研究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探讨而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指导学生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对比归纳法、总结反思法、辨论法、自主探究法。
五、说学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机整合。
确定依据: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1分钟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设计依据
教学过程(40分钟)
环节
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布置他们搜集素材。
七、说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用以下图片导入
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拓展教材和学生生活经验。
新课教学37分钟
环节
1、创设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以纠正自己平时中的不足之处。
2、采用多元智力理论,组织学生进行辨论,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提供给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使他们懂得每个人应忠于职守,做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设计依据
这一教学过程分为两目进行,关于第一目“履行分内职责”:知识目标7分钟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小强和小志是今天的值日生,到了放晚学时,他俩为了看正在热播的足球比赛,没有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就跑了。然后把学生分为正反两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辨论:小强和小志该不该这样做?
【过程指导】
第一步、正、反两个小组的同学先与同组同学交流.
第二步、师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理由。选出最佳的辩手
第三步、教师总结、点拨。
【师生小结本知识点】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于第二目“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教学设计
本部分分为三点进行教学
1.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教学重点)12分钟
突破这一重点的思路:
【过程指导】
第一步: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搜集到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素材
第二步:介绍完后由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
第三步:对表现突出的小组予以表扬,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今后主动参与
【师生小结本知识点】
A、现代社会是个讲规则的社会
B、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1、由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成果展示,比教师给他们设定的情境更让他们有所感触。
2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懂得遵守社会规则的必要性,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公德意识,突破了重点
【分享成果】
关怀他人,心系社会
(教学难点)9分钟
突破这一难点的思路:
【渲染气氛】:播放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中“微尘”的片断。
【提出问题】短片中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你了解身边还哪些自愿者的活动?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各抒己见】
【师生小结知识点】应关怀他人,心系社会,这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力量之源
1、结合时政热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2、以研究学习理论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升华。
3、“中学生要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教学设计(教学难点)9分钟
教学思路:
【实话实说】在生活中,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师生小结本知识点】中学生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服务社会。
以学生生活感知为前提,精心组织学生“实话实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话实说”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直面现实态度。
【情感行动升华】为号召周围的同学一起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请你设计公益宣传标语。
设计依据: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体现了智力多元化的理论。
随堂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你还有哪些方面仍需改进的?
让学生总结回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梳理知识,巩固知识,使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反思导行
课后拓展练习
【出谋划策】
请你以敏慧的眼光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就社区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一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二组为绿化带设计警示牌;三组拟一份倡议书;
四组拟一份手抄报计划书,为社区中做出贡献的人写赞歌。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将对他人和对社会的爱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延伸到课外。
总结语1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让我们带着微笑和爱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知名或不知名的人吧!
播放《爱的奉献》
歌曲《爱的奉献》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每个人的责任
履行分内职责
公共生活中
的社会责任
1、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2、关怀他人,心系社会
3、中学生要有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板书采用图解式直观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八、说板书设计
九、说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以学生辩论、自主探讨交流等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体验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内化自己的行动,达到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二教法学法、三教学活动、四板书设计、五教学效果预测。
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山东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第八个生活主题单元中第二个项目的内容。
本项目内容体现的是课程标准中“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内容标准的要求。
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本项目要帮助学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本项目内容由“要明辨是非善恶”和“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两个层次构成,分别介绍中学生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和在是非善恶面前如何作出选择的问题。两个层次从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到如何作出选择,从这样做的原因到怎样去做,符合认知规律。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和本项目的内容安排,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不够成熟,存在着是非善恶标准不够明确,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问题,从现实生活来看很多中学生在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对他们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的人。
【能力】
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
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开放性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情感激励法。
说学法: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计划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角色模拟等动态活动较多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探究学习。
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我将结合教学活动加以具体说明。
三、教学活动
本节课我通过两条线索引领课堂教学。以故事发展线作为课堂明线,通过设计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参与中,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情感生成线作为课堂的暗线,通过运用各种活动以及合情合理的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将通过四个环节来来组织教学活动。
游戏参与,诱趣入境;感悟选择,激情明理;情景体验,辨析导行;情感升华,明理践行
㈠游戏参与,诱趣入境
上课后我让学生回答出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经常要面对很多复杂的事情,而且要做出选择。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选择的小游戏。”由于屏幕中只是显示了两个按钮,所以学生会对这两个按钮充满了好奇。在学生按键参与之前,我分别问他们:“你选哪一个按钮,你知道这个按钮按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吗?学生会回答不知道。我在此故意渲染:他们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两个学生把按钮按下去出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学生参与完成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小游戏包含大道理,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我们要面对各种是非善恶,而且必须要做出选择,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会影响我们人生目标的实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这种游戏导课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又能够把游戏与将要探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自然的导入新课。
㈡感悟选择,激情明理
本环节主要内容是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承接上面游戏中出现的两种不同人物,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第一种通过一名中学生由于不能明辨是非善恶,难以抵制不良诱惑,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让学生感悟到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的危害。第二种道路,展示出在全社会有相当感染力的任长霞的照片,让学生谈谈他所了解的任长霞从而感悟到任长霞善恶分明、刚正不阿,在是非面前坚持原则,勇于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从而成为一个人民群众爱戴的好警察,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是在是非善恶面前两种不同的选择,在这种直观的对比下,引导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的方式认识到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意义。
本环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通过直观事例的展示,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合理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认识。
㈢情景体验,辨析导行
本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此环节我采用了情景体验的教学方法,设计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三个情景故事,以一名中学生“小林”的故事作为情景发展的线索,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学会选择,故事贯通有利于提高课的整体效果。
第一个生活情景是小林和同学去公园游玩,面对留下的垃圾是否带走小林和同学产生了不同意见,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在场你会作出什么选择,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即道德和法律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评判一下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同时渗透了法律教育,贯彻了思品课的教育目的。
第二个生活情景是小林在网络上结识了网友,以“小林该不该去见网友”引导学生去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形成认知上的冲突:认为去或者不去。对此我将做进一步引导:去或者不去我们很难统一意见是因为我们对这个网友的身份不能做正确的辨别。在这种引导下学生能够形成认识: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提高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拓展探究,得出结论。
第三个生活情景是在网吧门前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小林和同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此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两个同学在表演中表现出由于自制力的差异,从而做出了进入网吧和不进入网吧的不同选择。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既渗透了心理教育,同时又使学生通过体验形成认识: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还必须提高自控能力。
青少年网瘾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困扰家长和教师的一大难点问题,选择这种极其敏感问题创设情境,便于触动学生心灵,促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关注了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又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㈣情感升华,明理践行
本节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选择,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从而做一个正直的人。
我选取了丛飞的视频给学生以情感的.激励,视频之后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被丛飞资助的一名学生,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会回答像丛飞学习,继承丛飞精神,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利用丛飞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目的就是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伴随着情感的激励,引导学生放飞理想,展望将来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哪些是非善恶,又将如何面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总结了本节课探究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为了体现出课堂学习的连续性,我设计了一份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写一份倡议书,这样的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把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明理践行。
最后我打算做这样的总结:“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黑暗和光明两种境界。如果像我们在刚上课时做的游戏那样,我们不知道自己要选择的是什么,就很有可能把自己带进黑暗的世界。今天通过我们这节课的探究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一颗明辨是非的慧眼,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生开关,已经能够分辨出哪个是真善美,哪个是假恶丑,我们只要坚定的把手放在真善美的开关上,轻轻按下去,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充满鲜花和掌声的光明前途。”这样的结尾和课前导入的小游戏遥想对应,既总结了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又体现出整节课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了网络式的板书设计,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建构。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艺术,从要明辨是非善恶到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五、教学效果预测
各种活动的设置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在情景的参与中进行了知识的自主构建,学会了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起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初步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专家和老师!
思想品德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鲁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单元《关注国家发展》。接下来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说课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与思品旧课标(20xx年版)相比,20xx年版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规定,这是极其重要的规定,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重视以及用其育人的重要理念。对此,一定要认真落实。
在课程总目标的指引下,制定了九年级第三单元《关注国家发展》的单元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作出应有的贡献。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能力: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和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分析鉴别能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知识:知道党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懂的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与差距。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同时,依据新课标理念,设置本单元的内容标准是:
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二:说教材
1、编写意图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设置这一主题单元并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2、编写特点:
一是在素材的选取上: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重在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
二是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是在正文内容的编写上:每一框几乎都是按3W的方式编排,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模式层层递进的渗透了三维目标,并配有文字描述、插图、典型案例、等教学所需资源有机整合,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设计教材结构。总之,与人教版相比,鲁教版故事性更强一些,人教版知识性更强一些,陕教版则是习题训练性更强一些。
3、编排体例:
鲁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每一单元都是由一个个主题模块构成。分别是课前故事引领(孟杰和他的伙伴们),课内主题探究(共同探讨),课后是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和我在成长五个模块。具体到九年级第三单元,围绕其教育教学目标,根据其内容特点和内在逻辑,设置了前四个模块内容。故事引领《孟杰和他的伙伴们—故事十九》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探讨”模块设有第六、七、八、九共四个专题课,是课程的主要内容,按课、框、目三个层次编写。
(1)课:每课都与《课程标准》的内容相对应。每课的标题贯彻课程标准有关“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的要求,以体现价值取向的观点来表达,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课题下设引言,引言都用简练优美的文字、生动活泼的形式、富有情景性和启发性的材料引出本课主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框:内容一般为一节课的量,也就是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框题是以洋溢生活气息、富有启发性的标题,作为课题的分解和细化,着重贯彻课程标准有关“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自学”的要求,同时充当量化教学内容的单位。
(3)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和学的基本环节。
走进生活模块由生活再现和活动在线两部分。生活再现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现象,提升经验,提高能力。活动在线是开展各种活动,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两难问题,能够感悟践行,学以致用。
创新实践平台,是结合本单元设置的由课内走向课外,由校内走向社会的实践平台。带领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你也可根据本单元内容另选课题。
四大模块前后联系,相互融合,共同落实《课程目标》规定的教学目标。
4、内容结构:
本单元设有第六、七、八、九共四个专题课,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上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讲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据此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从总揽全局的高度,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强国富民的总路线、总政策。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讲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据此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从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侧面,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正确道路。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讲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状况和据此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个侧面,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正确道路。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讲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巨大作用,我们国家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这个层面上,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总之,我们可以以上四课的主题凝练为:国家发展必须走强国富民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发展必须靠民族精神支撑。归结起来就是九年级学生应该着重关注的国家发展之道。
5、单元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
(1)横向联系:本单元是在第
一、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注经济发展、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感情。这一单元是教材第二单元内容的延伸。二三单元内容又是第一单元内容的具体化。同时第三单元为第四单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起到了承上而下的重要作用。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活的有机体。
(2)纵向联系:思想品德课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组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所以,本单元也是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的有机组合。如:七、八、九年级均涉及到道德品质教育方面,九年级第三单元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法律教育方面,第三单元涉及有《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保护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国情教育方面,第三单元有走可续发展之路和国家科技文化建设等内容。(七、八年级见课件所示)
6、考点分析:
第一方面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方面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第三方面是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1)采用明确目标、自学指导、交流合作、精讲释疑、达标检测的“五步”教学法。
(2)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5)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6)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7)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热点,学会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热点库。
2、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根据思品课的特点,我提以下建议:
(1)评价内容要更加全面,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实行学生学习、生活量化考核。
(2)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
(3)评价形式要更加多样,口头评、书面评、即时评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相结合。
(4)评价应量质结合,可采用观察、谈话、作业、检测、考试等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立足学校资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思品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可以在参考教学用书的基础上,活用教材,用好教材,适当拓展思品课课程资源,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发挥教师群体智慧,把我们周围大量鲜活的信息引入思品课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利用好学生资源。
(2)运用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切合身边人、事,开展当代社会调查,有效利用社会热点和乡土资源。
(3)广泛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由于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滞后性总是存在的。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如,各种报刊杂志是大量信息来源;各种党的文献、文件汇编是我们有效的工具书。网络资源是我们最便捷、实用而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可借助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对创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境,对于再现法律案件、故事场景、对于教师板书的设计和演示,对于教学重点的突出都有很好的作用。也有助于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运用多媒体应注重实效,不要弄花架子。原则是简洁、实用、直观、趣味、高效。
老师们,知识的传授很简单,但把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却不是一日之功,我愿大家共画知识树,同摘智慧果。更希望我们的共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思维活跃、气氛愉悦、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最后,愿我们共同交流,一起进步。
谢谢大家!
思想品德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为家人添欢乐》。本课通过体察家人、为父母做事等活动,让学生学着回报家人的爱。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分为以下两个: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体会到父母及家人的爱更不知道怎样去回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难点是: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杯子等表演用品。我将准备调查表、向日葵评比表、以及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以新朋友“开心果”导入,引起兴趣。
(二)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学生更了解家长
(三)家人因我而欢乐
(四) 我为家人添欢乐
(五) 美丽的向日葵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个环节具体设计及理念。
(一)以新朋友“开心果”导入,引起兴趣。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开心果”,由于孩子们都喜欢朋友,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我紧接着又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哈哈的,我觉得快乐真好。所以,我也总是让我的家人、朋友都快乐,把欢乐也带给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快乐吗?开心吗?这个让学生把“开心果”与家人联系起来,初步了解了“开心果”的含义。
(二)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学生更了解家长。这个环节我设计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回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请说出孩子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这样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了解.紧接着第六个问题我会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引出下一环节。
(三)家人因我而欢乐。我设计了一个谈话,以三八妇女节为题,我会问: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学生会回答送了)我又问:你想知道你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请家长讲)之后我会顺势引出课题: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这时板书:我为家人添欢乐
(四)我为家人添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在第四个环节中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朋友在家的录像并让学生根据这个录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问题:(1)爷爷闷了(2)奶奶病了 (3)爸爸下班 (4)妈妈洗衣服对这四个题目讨论后学生可以选一组进行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时,明白了自己可以带给家人快乐或烦恼,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我应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家人快乐,报答家人对自己的爱呢?录像中琪琪小朋友的做法,给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学生]进一步懂得如何给家人带来欢乐,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五)美丽的向日葵 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回忆为家人做的事完成美丽的向日葵.激发了学生主动为家人做事的情感。最后开心果小结: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送给你们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把爱心送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快乐中。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爱家、爱人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家人的爱,懂得去回报家人,使学生初步树立了家庭责任感。
思想品德说课稿1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的第三框题《唱响自信之歌》。
一、说教材:
本框题选自七下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唱响自信之歌》一框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中的第三框,本框是本课的总结 ,是本课的落脚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给学生培养自信的几种方法,这无论是在全册书还是在整个第二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当代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正直青春期的学生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很多学生在自我认识上出现偏差,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负和自卑的心态,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真正的自信显得尤为的迫切和急需。
二、说目标:
结合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里的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和自尊自强里的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树立自信的方法。
难点: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将个人自信上升为民族自信。
四、说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的综合设计思路是通过”改变我心”、”优点记录”、”大话成功”、”自信中国”这四个层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体验,并产生践行的愿望,来达到感受自信、建立自信、增强自信、提升自信的目的。
教学流程图
导课
发现自己的长处
树立自信的方法 看到自己的进步 教学重点
增强信心与实力
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难点
小结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基本环节是这样的:改变我心——感受自信
优点记录——建立自信
大话成功——增强自信
自信中国——提升自信
具体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改变我心——感受自信
以春晚盲人歌手杨光的一首歌曲视频,导入本课的主题《唱响自信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杨光的身世背景和成长经历,看到他正是因为发挥了歌唱的天分才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感受到其实有很多事,不是我们无法做到,而是在于我们要不要去做,当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做的时候,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自信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要始终唱响自信之歌。
如何唱响自信之歌呢?也就是培养自信的方法有哪些呢?我是通过第二个活动“优点记录”和第三个活动“大话成功”来解决本课的这一重点问题的。
(二)优点记录——建立自信
这个环节是通过两个角度来完成的。
其一:发现自己的长处
为了完成这一个教学目的,我采用以下两个步骤
1、介绍一些因找到自己的长处而获得成功的事例
(1)国际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博士年轻时去攻读物理实验,但是他自己
都说:我动手能力差,好多事情不会弄。别人都说,“哪里有爆炸声,哪里就有杨振宁”。后来在导师泰勒先生的指导下,他改学理论物理,发挥了他善于理论研究的特长,终于发现宇宙不守衡定律而获诺贝尔奖。
(2)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语言表达能力差,教书吃力,不合格。但他发现自己长于科研,于是增添了自信心,致力于数学的研究,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设计意图:名人的成长经历可以鼓励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对自我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树立自信。
而发现自己的长处,正是自信的基础。
2、活动:潜能引爆
第一步:我来引爆他(她)
要求:全班分为两大阵营,双方各推选一人上台接受引爆。双方都需集中火力,轰炸他们的优点、特长。每队准备30秒。符合实际并且火力强的阵营获胜。
第二步:你被引爆了吗
请说一说此刻你心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品课应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优点大引爆的活动就是对课堂的延伸。同时,比赛的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掀起本堂课的一个小高潮。第二步的设置之所以要求谈感受,是为了进一步印证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永葆自信。
其二: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部分的学习我是采用活动的方式完成的:每个人找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在小组或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活动内容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事情无论大小,只要体现一种进步,一种成长,就是学生自信的理由,通过此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给他们树立自信的好方法。设计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通过学生对进步的回忆,进一步增强自信心,使他们相信,有这次进步,就会有下次进步,还会有人生中的许多次进步。
(三)大话成功,增强自信
活动:由广告词猜猜品牌名称
包括:我们领先,他人仿效。(理光复印机)
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佳能打印机)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IBM公司)
就是这样自信!(飘柔洗发水);
最后出示李宁品牌的标识 ,请学生猜其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
然后,介绍李宁从106块金牌冠军到16亿身价的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告诉学生: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地尝试,接受挑战。体坛巨将过去的成功经历就是他对挑战充满信心的支点,信心,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活动内容以学生熟悉的公众人物为基础,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
以上两个流程环节完成的是教材上提供的两三种培养自信的方法:看到进步、发现长处和增强信心与实力。我认为培养自信的方法不只这三个,因此我引领同学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补充,让他们畅所欲言,说出培养自信还有哪些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总结,以拟人化的图片制作短片“信心背囊”送给同学们,并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利用和充实自己的信心背囊,使我们的自信之歌唱的更加嘹亮。
(四)自信中国——提升自信
自信之歌,回荡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更应该回荡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才更有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将个人自信上升为民族自信呢?我是通过“自信中国”这一活动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这个活动分两步进行:
1.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这是李宁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提问,这体现一种怎样的民族感情?
设计意图:由刚才李宁品牌的介绍顺势谈到李宁人的目标,承上启下,结合李宁品牌的目标,将个人的成功上升到民族自尊心。自然过渡到对学生道德修养上的要求,指导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的自信上升为民族的自信,把 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2.活动:中华风采知多少接力赛
活动的要求(多媒体):(1)共分四个小组,两分钟准备时间(2)各组以接力的形式说出展现中国风采的事例,各组间接力间隔时间不得超过5秒,内容不得重复,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抽签决定起始组(3)找一名同学作为记录人,记录接力赛结果
设计意图:采用竞赛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同学们积极竞赛,纷纷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展现中国风采的事例的时候,整堂课达到高潮。同时,同学们的回答互为补充,是每位同学都能更多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人民以及举世瞩目的成就,找到作为中国日呢的自信。
最后,对全篇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列出本课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个清晰的概念。
设计意图:在信息容量大的课堂上,小结的结构图能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结束本课我利用的是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flash短片。在短片中,我再次选用了能展现中华风采,激发中国人自信的图片,目的是通过触动心灵的歌曲,振奋人心的画面,使同学们从内心再次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从而达到个人自信和民族自信的融合。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思想品德说课稿】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说课稿05-06
思想品德说课稿03-04
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11-19
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03-21
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必备]10-25
初一思想品德说课稿11-25
思想品德说课稿(范例2篇)01-22
自我新期待思想品德说课稿05-02
初中思想品德《人生需要坚强》说课稿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