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和升》说课稿

时间:2024-02-23 11:26: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计量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共安排了三道例题。第10页的例题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教材没有用定义的方式说明容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第11页的例题是认识升是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单位,通过实验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第12页的“想想做做”,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倒水过程图片的观察,借助简单推理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的大小,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接着通过了解生活里常见容器的容量,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最后通过简单的估计活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4.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实际意义,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构建容量单位,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对1升的表象,深化体验,提升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一个容量为2升的饮料瓶,净含量为1升的饮料瓶1只,容量相近的茶杯两个,每组准备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各1个,塑料盆一个、量杯一个、六个一次性杯子。滴水龙头一分钟滴下的水,等。

  二、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时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感悟容量单位产生的需要,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构建;课中教师主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的介入,组织进入不同的活动环节。

  2、注重实践操作:本课设计了多次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第一环节中设计了观察推理活动感知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二环节设计了辨一辨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关于容量单位的意义。第三环节设计了三次倒水的活动,体验1升的多少,第四环节设计了估一估、猜一猜、算一算等环节,加深学生对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理解。

  3、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发挥其展示性好的特点,再现生活情境,提供大量信息,提高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含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观察法了解容量的大小:

  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引导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多,进而引出一个玻璃杯容量大一些、另一个玻璃杯容量小些的结果。再让学生小组内进观察准备的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进行组内交流,说说哪个容量大一些,哪个容量小一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用倒水法比较容量的大小: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的结果会有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用倒水法比较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观察推理容量的大小:

  出示三个杯子,请大家猜一猜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小。学生猜测后,课件播放倒水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学生能力各异,接着用图示进行分解,细说出推理过程,旨在让学生都能比较清楚的进行推理。最后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观察图后直接判断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利用倒水的情境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本环节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展现倒水的过程,使情境更生活化。由动态走向静态,思维力度逐渐增加。

  二、感受容器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通过对话解读引出冷水壶的容量可以用倒满几杯水来表示。

  2、由猜测老师家的冷水壶能倒满几杯水,再到用课件快速展示两次倒水过程,得到冷水壶装满水后能倒满3杯水和能倒满8杯水的不同结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冷水壶的容量到底有多大?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得出需要有一个标准的量器来计量的需求。

  3、再引出一段容量单位来历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感知容量单位的来龙去脉,暗合刚才学生的体验过程。

  【设计意图】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教学中需要有告诉,关键是如何告诉是有艺术的”,这句话一直深刻在脑海中,本环节在教学容量单位时,就力求通过创设冷水壶能倒几杯水的问题情境,产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需求,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结构容量单位。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出示超市平面图:说说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

  2.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商标特写,让学生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找出容量单位。

  3、提取容量单位,引导概括容量单位一般用来计量液体多少的,引出升和毫升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提供多样的信息供学生选择,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取有用信息,不仅概括出容量单位是常用来计量液体的多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

  四、感知1升的多少

  1.直接告知人们是怎样规定1升有多少的。借助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初步建立1升的概念。

  2、组织学生倒1升水活动,体验1升有多少。

  3、用1升水倒进一次性杯子,看能倒几杯,最后借助一段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饮水常识与升的关系。

  【设计意图】新课程观这样认为:注重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丰富的活动中交流。本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学生三次倒水的体验活动,使之对“1升有多少”有比较深刻的感知。

  五、应用拓展

  1.辨一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容器,让学生辨别哪些容器的容量大于1升。

  2.估一估:(经历三个阶段)

  (1)实物估计:先估教室中的纯净水水桶的容量,再估塑料盆的容量。这两次估计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寻找参照物的方法进行估计。

  (2)选择性估计:给出一些数据选择容器的容量。

  (3)想象估计:看图想象直接估计容量:

  3.算一算:

  (1)先欣赏节约用水广告短片。

  (2)计算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小时一天会流失多少水,计算过后课件将五桶纯净水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深刻感知一个关不紧水龙头带来的水浪费,体验节水的重要性。

  4、说一说:出示盛有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水的杯子,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三个活动的开展都在于让学生运用1升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容器进行判断,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算一算环节同时起到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最后让学生说说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的水是多少,体会到这时少量的水已经不能用升来做计量单位了,为后面学习毫升埋下伏笔。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计量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应采取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实际意义,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构建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对1升的表象,深化体验,提升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容量为2升的饮料瓶,净含量为1升的饮料瓶1只,容量相近的茶杯两个,每组准备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各1个,塑料盆一个、量杯一个、六个一次性杯子,滴水龙头一分钟滴下的水等。

  说教法: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已有“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的生活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及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利用学生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并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说学法: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分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防止学生的认知表面化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容量

  1、出示几个不同的杯子、瓶子,他们有什么用途? 引出容器。

  2、出示教师和学生喝水的杯子(大小差异明显)引导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多,进而引出“容量大、盛的水多”。

  3、课件出示两个外形一样但壁厚不同的杯子(如图)再让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比较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引出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容器内部空间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出示甲、乙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如下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这两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的结果会有不同。怎样才能验证猜测的结果呢?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测?引导学生想出用两个水壶互相倒水的方法来验证猜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争论到实验论证的过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学习的兴趣。

  5、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猜一猜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小。学生猜测后,课件播放倒水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学生能力各异,接着用图示进行分解,细说出推理过程,旨在让学生都能比较清楚的进行推理。最后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 观察图后直接判断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由实验到观察,根据图意判断容器容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下一步的教学埋下伏笔,每个容器里到底能装多少水,引出容量单位。

  二、感受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谈话:你每天喝几杯水?是不是谁喝的杯数多谁喝的水就多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得出需要有一个标准的量器来计量的需求。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你还知道哪些计量单位?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是不是谁喝的杯数多谁喝的水就多呢”的问题情境,产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需求,以旧知识为背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三、认识容量单位

  1、让学生从带来的饮料瓶包装上找容量单位。再出示超市平面图:说说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商标特写,让学生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找出容量单位。

  2、提取容量单位,引导概括容量单位一般用来计量液体多少的,引出升和毫升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提供多样的信息供学生选择,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取有用信息,不仅概括出容量单位是常用来计量液体的多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

  四、 感知1升有多少。

  1、通过量杯认识1升。出示量杯实物(事先装好1升水),每组观察一下,初步形成1升的概念。

  2、通过正方体容器认识1升。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容器,估计哪一个能装得下1升水?把量杯中的1升水分别倒入正方体容器中,其中一个正方体容器内装的水正好是1升。设疑“什么样的正方体容器才能装1升水?”这是小组合作通过量一量正方体容器里面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得出长、宽、深都是1分米(10厘米)的正方体装的水正好是1升。

  3、认识不同形状的1升。使学生理解这些容器虽然形状不一样,但里面装的液体都是1升。

  4、估计:你喝水的杯子,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每组选用1个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1升。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丰富的活动中交流。本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学生三次倒水的体验活动,使之对“1升有多少”有比较深刻的感知。

  五、 应用拓展。

  1、辨一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容器,让学生辨别哪些容器的容量大于1升。

  2、估一估:(经历三个阶段)

  (1)实物估计:先估教室中的纯净水水桶的容量,再估塑料盆的容量。这两次估计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寻找参照物的方法进行估计。

  (2)选择性估计:给出一些数据选择容器的容量。

  (3)想象估计:看图想象直接估计容量。

  3、算一算:

  先欣赏节约用水广告短片。再计算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小时一天会流失多少水,计算过后课件将五桶纯净水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深刻感知一个关不紧水龙头带来的水浪费,体验节水的重要性。

  4、说一说:出示盛有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水的杯子,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1升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容器进行判断,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算一算环节同时起到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最后让学生说说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的水是多少,体会到这时少量的水已经不能用升来做计量单位了,为后面学习毫升埋下伏笔。

  总评: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为学习体积和容积打下基础。本节课的设计从观察入手,立足让同学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感受。教师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容量的意义,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本节课合理选取生活素材,实现教材几个板块内容之间的“无缝对接”。课始,让学生观察大小明显的两个杯子,对容量的大小初步感知,再顺势而为,组织学生用操作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杯子,掌握比较杯子容量大小的方法,然后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与发现感受这种比较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创设“是不是谁喝的杯数多谁喝的水就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争论中产生统一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把容量单位放到熟悉的旧知背景中认识,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估测容器的容量。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不断地与自我对话,加深了对“升”的理解,丰富了“升”的表象,初步体验到了猜测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认识1升以后,安排了丰富的估计容量的活动,在这样一次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既能加强对1升的认识,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整节课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猜想、实验等活动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大胆进行猜想。这种猜想不仅是“我在猜”,更是“我在思”。教师让猜想插上了“思维”的翅膀,放飞了学生的思维,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释放,真正体验到了猜想所带来的乐趣。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容量和升》说课稿】相关文章: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04-12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05-03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05-04

认识升和毫升的说课稿04-12

人口的合理容量说课稿05-08

升和毫升教学反思02-01

《升和毫升》的教学反思05-03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反思05-03

也谈容量(网友来稿)04-14

大树和小草说课稿02-1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1

 一、说教材:

  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计量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共安排了三道例题。第10页的例题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教材没有用定义的方式说明容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第11页的例题是认识升是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单位,通过实验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第12页的“想想做做”,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倒水过程图片的观察,借助简单推理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的大小,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接着通过了解生活里常见容器的容量,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最后通过简单的估计活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4.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实际意义,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构建容量单位,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对1升的表象,深化体验,提升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一个容量为2升的饮料瓶,净含量为1升的饮料瓶1只,容量相近的茶杯两个,每组准备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各1个,塑料盆一个、量杯一个、六个一次性杯子。滴水龙头一分钟滴下的水,等。

  二、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时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感悟容量单位产生的需要,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构建;课中教师主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的介入,组织进入不同的活动环节。

  2、注重实践操作:本课设计了多次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第一环节中设计了观察推理活动感知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二环节设计了辨一辨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关于容量单位的意义。第三环节设计了三次倒水的活动,体验1升的多少,第四环节设计了估一估、猜一猜、算一算等环节,加深学生对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理解。

  3、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发挥其展示性好的特点,再现生活情境,提供大量信息,提高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含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观察法了解容量的大小:

  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引导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多,进而引出一个玻璃杯容量大一些、另一个玻璃杯容量小些的结果。再让学生小组内进观察准备的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进行组内交流,说说哪个容量大一些,哪个容量小一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用倒水法比较容量的大小: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的结果会有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用倒水法比较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观察推理容量的大小:

  出示三个杯子,请大家猜一猜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小。学生猜测后,课件播放倒水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学生能力各异,接着用图示进行分解,细说出推理过程,旨在让学生都能比较清楚的进行推理。最后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观察图后直接判断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利用倒水的情境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本环节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展现倒水的过程,使情境更生活化。由动态走向静态,思维力度逐渐增加。

  二、感受容器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通过对话解读引出冷水壶的容量可以用倒满几杯水来表示。

  2、由猜测老师家的冷水壶能倒满几杯水,再到用课件快速展示两次倒水过程,得到冷水壶装满水后能倒满3杯水和能倒满8杯水的不同结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冷水壶的容量到底有多大?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得出需要有一个标准的量器来计量的需求。

  3、再引出一段容量单位来历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感知容量单位的来龙去脉,暗合刚才学生的体验过程。

  【设计意图】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教学中需要有告诉,关键是如何告诉是有艺术的”,这句话一直深刻在脑海中,本环节在教学容量单位时,就力求通过创设冷水壶能倒几杯水的问题情境,产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需求,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结构容量单位。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出示超市平面图:说说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

  2.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商标特写,让学生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找出容量单位。

  3、提取容量单位,引导概括容量单位一般用来计量液体多少的,引出升和毫升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提供多样的信息供学生选择,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取有用信息,不仅概括出容量单位是常用来计量液体的多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

  四、感知1升的多少

  1.直接告知人们是怎样规定1升有多少的。借助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初步建立1升的概念。

  2、组织学生倒1升水活动,体验1升有多少。

  3、用1升水倒进一次性杯子,看能倒几杯,最后借助一段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饮水常识与升的关系。

  【设计意图】新课程观这样认为:注重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丰富的活动中交流。本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学生三次倒水的体验活动,使之对“1升有多少”有比较深刻的感知。

  五、应用拓展

  1.辨一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容器,让学生辨别哪些容器的容量大于1升。

  2.估一估:(经历三个阶段)

  (1)实物估计:先估教室中的纯净水水桶的容量,再估塑料盆的容量。这两次估计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寻找参照物的方法进行估计。

  (2)选择性估计:给出一些数据选择容器的容量。

  (3)想象估计:看图想象直接估计容量:

  3.算一算:

  (1)先欣赏节约用水广告短片。

  (2)计算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小时一天会流失多少水,计算过后课件将五桶纯净水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深刻感知一个关不紧水龙头带来的水浪费,体验节水的重要性。

  4、说一说:出示盛有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水的杯子,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三个活动的开展都在于让学生运用1升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容器进行判断,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算一算环节同时起到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最后让学生说说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的水是多少,体会到这时少量的水已经不能用升来做计量单位了,为后面学习毫升埋下伏笔。

《容量和升》说课稿范文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计量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应采取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实际意义,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构建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对1升的表象,深化体验,提升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容量为2升的饮料瓶,净含量为1升的饮料瓶1只,容量相近的茶杯两个,每组准备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各1个,塑料盆一个、量杯一个、六个一次性杯子,滴水龙头一分钟滴下的水等。

  说教法: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已有“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的生活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及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利用学生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并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说学法: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分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防止学生的认知表面化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容量

  1、出示几个不同的杯子、瓶子,他们有什么用途? 引出容器。

  2、出示教师和学生喝水的杯子(大小差异明显)引导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多,进而引出“容量大、盛的水多”。

  3、课件出示两个外形一样但壁厚不同的杯子(如图)再让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比较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引出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容器内部空间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出示甲、乙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如下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这两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的结果会有不同。怎样才能验证猜测的结果呢?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测?引导学生想出用两个水壶互相倒水的方法来验证猜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争论到实验论证的过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学习的兴趣。

  5、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猜一猜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小。学生猜测后,课件播放倒水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学生能力各异,接着用图示进行分解,细说出推理过程,旨在让学生都能比较清楚的进行推理。最后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 观察图后直接判断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由实验到观察,根据图意判断容器容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下一步的教学埋下伏笔,每个容器里到底能装多少水,引出容量单位。

  二、感受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谈话:你每天喝几杯水?是不是谁喝的杯数多谁喝的水就多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得出需要有一个标准的量器来计量的需求。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你还知道哪些计量单位?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是不是谁喝的杯数多谁喝的水就多呢”的问题情境,产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需求,以旧知识为背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三、认识容量单位

  1、让学生从带来的饮料瓶包装上找容量单位。再出示超市平面图:说说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商标特写,让学生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找出容量单位。

  2、提取容量单位,引导概括容量单位一般用来计量液体多少的,引出升和毫升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提供多样的信息供学生选择,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取有用信息,不仅概括出容量单位是常用来计量液体的多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

  四、 感知1升有多少。

  1、通过量杯认识1升。出示量杯实物(事先装好1升水),每组观察一下,初步形成1升的概念。

  2、通过正方体容器认识1升。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容器,估计哪一个能装得下1升水?把量杯中的1升水分别倒入正方体容器中,其中一个正方体容器内装的水正好是1升。设疑“什么样的正方体容器才能装1升水?”这是小组合作通过量一量正方体容器里面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得出长、宽、深都是1分米(10厘米)的正方体装的水正好是1升。

  3、认识不同形状的1升。使学生理解这些容器虽然形状不一样,但里面装的液体都是1升。

  4、估计:你喝水的杯子,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每组选用1个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1升。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丰富的活动中交流。本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学生三次倒水的体验活动,使之对“1升有多少”有比较深刻的感知。

  五、 应用拓展。

  1、辨一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容器,让学生辨别哪些容器的容量大于1升。

  2、估一估:(经历三个阶段)

  (1)实物估计:先估教室中的纯净水水桶的容量,再估塑料盆的容量。这两次估计中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寻找参照物的方法进行估计。

  (2)选择性估计:给出一些数据选择容器的容量。

  (3)想象估计:看图想象直接估计容量。

  3、算一算:

  先欣赏节约用水广告短片。再计算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小时一天会流失多少水,计算过后课件将五桶纯净水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深刻感知一个关不紧水龙头带来的水浪费,体验节水的重要性。

  4、说一说:出示盛有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水的杯子,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1升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容器进行判断,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算一算环节同时起到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最后让学生说说滴水龙头一分钟浪费的水是多少,体会到这时少量的水已经不能用升来做计量单位了,为后面学习毫升埋下伏笔。

  总评: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为学习体积和容积打下基础。本节课的设计从观察入手,立足让同学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感受。教师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容量的意义,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本节课合理选取生活素材,实现教材几个板块内容之间的“无缝对接”。课始,让学生观察大小明显的两个杯子,对容量的大小初步感知,再顺势而为,组织学生用操作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杯子,掌握比较杯子容量大小的方法,然后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与发现感受这种比较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创设“是不是谁喝的杯数多谁喝的水就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争论中产生统一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把容量单位放到熟悉的旧知背景中认识,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估测容器的容量。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不断地与自我对话,加深了对“升”的理解,丰富了“升”的表象,初步体验到了猜测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认识1升以后,安排了丰富的估计容量的活动,在这样一次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既能加强对1升的认识,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整节课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猜想、实验等活动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大胆进行猜想。这种猜想不仅是“我在猜”,更是“我在思”。教师让猜想插上了“思维”的翅膀,放飞了学生的思维,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释放,真正体验到了猜想所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