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滹沱河和我》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滹沱河和我》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此次说课的题目是语文河大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滹沱河和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说反思几个方面对本课文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单元以“乡土情思”为核心,单元目标为:
(1)、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怀,探究写作技巧。
(2)、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不同题材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前一篇是鲁迅的小说《故乡》,通过现实中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的“变化”描写,揭示了社会问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复杂而真挚的情怀。《滹沱河和我》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我与滹沱河关系的发展过程,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本文也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一课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找到赞美家乡的突破口,出现灵感的火花。文中写作技巧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学生的单元作文描写家乡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滹沱河和我》主要内容是关于滹沱河“我”共见到三次。第一次“我”只见到灰灰的,毫无生气的沙石河床;第二次“我”领略到了滹沱河惊天动地、呼啸磅礴的气势;第三次滹沱河洪水退去,我又见到袒露无疑的沙石。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滹沱河由失望、悲伤——害怕、敬畏——崇敬、热爱的情感变化。
2、说教材的处理
我先用七年级上册学过牛汉的诗歌《根》来导入,这样利于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乡文化内涵的滋养,利于作家作品常识的系统与整合。根据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一要求,我设置了学练结合这个环节,在同学们品读文章妙处之后,让同学们借鉴本文的描写方法写日记,达到学以致用,读写结合的目的,同时降低了单元作文的难度,为单元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和经验。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初一已经学过散文,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景习作基础,我制订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滹沱河和“我”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速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语言的品味、感悟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我运用“精读课文,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和激励性评价,来突出重点,达成目标。
(2)、教学难点:理解滹沱河的性格和我成长的关系。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环节四中设置了由易到难的一系列问题“祖母和姐姐为什么说“我”是“小滹沱河”?难道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说明他的性格和滹沱河很相像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使同学们更深的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写滹沱河,更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还念和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朗读贯穿始终,以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速读,精读和品读,尤其是品读,指导学生品出语言的表现力,说出其中的妙处,读出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朗读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另外还有分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并且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三、说学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堂模式,翻转课堂,避免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过牛汉的一篇诗歌,同学们还记得吗?对,是《根》,从中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沉沦,执着追求的乐观自信精神。都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什么样的河水哺育品格高尚的牛汉呢?他与这条河又有怎样的情感呢?
现在,我们打开书,一起走进诗人牛汉记忆里的滹沱河!
(出示牛汉《根》的幻灯片及课题幻灯片)
2、了解作者和文章体裁(出示牛汉的简介和散文的特点)
(出示幻灯片,走进作者和复习散文的特点,从而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请学生速读课文,自觉查字典等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生字词:滹沱河拽恍惚瞅狗吠声密密匝匝吞噬木椽
(自觉查字典等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达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出示幻灯片检查效果。)
②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注意学生的概括方法。
4、精读理解,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几个“滹沱河”?各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滹沱河”是怎样的一条河?
给学生2分钟相互交流时间,然后小组讨论后在全班展示,老师作点拨和激励性评价。重要的句子,要求学生(个别、小组或全体)朗读,通过朗读来增强感悟、理解。
文中分别写了“我”“心目中的滹沱河”、“没有一点水的滹沱河”、“想像中的滹沱河”、“洪水滔天的滹沱河”、“洪水消退后的滹沱河”。
(2)“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我”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我”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朗读、讨论、交流的方法同上。
(3)祖母和姐姐为什么说“我”是“小滹沱河”?难道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说明他的性格和滹沱河很相像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在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朗读第18段“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了解作者眷恋滹沱河就是热爱故乡。
(4)文章到第10段才开始描写“洪水滔天的滹沱河”,前面的叙述、描写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5)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最欣赏的语句,并说明欣赏的理由。
通过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在句中的作用,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多角度视觉和听觉描写、动词的准确性的妙处,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并为学生在写作时提供方法借鉴,把读写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课堂小结:作者通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通过对滹沱河动态、静态的描绘,抒发了热爱故土,思念家乡的感情。
文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滹沱河静时,如一条蜕皮的蛇,令“我”伤心,难过;动时,气势磅礴,声如雷震,令人不寒而栗。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奇特,难以捉摸,继而从神秘的滹沱河身上汲取到了不竭的动力。
6、学练结合:
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总是令人难忘。在你看来,家乡的什么景物最值得你怀念呢?请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来写一写你对家乡的挚爱吧,选出你最熟悉的景物
写一篇日记。
五、说板书
滹沱河和我
牛汉
静态对比
动态爱——故乡
六、说反思: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感,并学会借助具体景物来抒情,进一步学习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等写作技巧,为单元作文打基础。
加上我校多为农村孩子,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激发热爱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