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题西林壁说课稿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题西林壁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题西林壁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是一首哲理诗,编排在“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中。《题西林壁》是北宋诗人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及写这首诗的背景。
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法
基于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理解,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品读诗句,在读中知情,在读中悟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知识拓展、内化、深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
五、说学法
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感受中华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让“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悟情悟理,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六大部分,我先来说第一大部分。
(一)欣赏中激趣
新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地方。
我把话题一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仔细观察,看这是那个地方的风景。(出示课件)
看完前三张图片,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哪个地方,但当他们看到第四张图片的时候,就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庐山的风景。(我相机板书:庐山。)
我接着说:庐山的风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写下了一首引发后人深思的诗,它就是——(板书: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美丽的庐山画面,可使学生陶醉于庐山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要朗读这首诗的愿望。】
(二)初读中晓意(课件出示全诗)
1、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1)学生第一遍读诗的题目,结合注释理解题意。
(2)第二遍读诗的题目,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我做了一些补充:苏轼在文坛享有盛名,但他的仕途却很坎坷,他由黄州被贬到汝州的途中,在游览庐山时有感而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
2、接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朗读《题西林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齐读古诗,读完后我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侧”“庐”“缘”的读音。
(3)我读古诗,讲读法。
一般来说,一句七言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4)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我相机,指导。
3、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请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让学生说。
(2)我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板书:晓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诗的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读到位,意自见,情必悟,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读中明理
1、品读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件出示诗句)
(1)我问学生: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学生可能会说: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2)我接着问: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
(3)学生可能会说:从正面看,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这一句诗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出示课件)
(4)接下来我让学生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交流完以后,我出示课件
图片欣赏完以后,我问学生: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学生肯定回答说:“不一样。”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设计意图:以看的角度或者方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在品读中感悟语言。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想象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2、品读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件出示诗句)
(1)师: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3)师:我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师: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
(6)学生交流完以后,我在这儿又补充了一段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听完这段资料,让学生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板书:明理)
(6)感想交流完以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相关背景资料给学生提供事实依据,让学生更容易走进苏轼的内心,更容易感悟情感。此环节努力做到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由诗知人,再由人悟诗。】
(四)拓展中升华
第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1)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说。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相机指导。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
第二,交流描写庐山的诗句或者蕴含哲理的诗句(出示课件)
(板书:提升)
【设计意图: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随着课改的深入,“大语文”理念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课内与课外的交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这不仅是“大语文”理念的开放性课堂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此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重视与热爱。注重文本与实际的联系,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诗词,从而使诗词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以后无论判断什么人,看待什么事情,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人或事。
(六)布置作业
1、默写《题西林壁》。
2、把这首诗朗诵给家长听。
古诗题西林壁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对于《题西林壁》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解读的: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这四篇课文都讲的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发现新现象的故事。《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作者通过描写游览庐山的经历,总结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道理。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的情况,我是这样认为的: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于文中描写的景物有自己的感触。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本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除此之外,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稳定性还是较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图片等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题、横看、侧、缘”等词的意思;翻译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从自然景物中总结出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中所蕴含的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的道理,学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句,走进诗句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与领悟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五、说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配合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索。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它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对此我会采用温故知新导入,给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具体过程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学们,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怎么样的道理啊?对,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看得远,就要站的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哲理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能够从中读出哪些哲理。(板书题西林壁)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会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自主解决以下3个问题:
1、借助相关工具书,理清字词。
2、自主翻译全文。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字词方面重点强调“横、侧、缘”等词的意思。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翻译全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最后理清本诗的写作背景: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环节三:析读课文,整体感悟
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录音,跟随名家朗读这首诗,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针对前两句,我会向学生提问“是什么导致了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庐山不同角度拍摄照片,让学生对这些照片自主描述,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出“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所看到的景色不同。”随后,我会接着问“你们有过对事物或者事情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的经历吗”,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并引导学生要多角度看问题。(板书看问题多角度)
针对后两句,我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他们登山的经历出发,总结出是“在深山中无法看清山的全貌,所以就‘不识庐山真面目’。”接着我又会说“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结合本诗和这个成语,分小组讨论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感受,并且是怎么做的。”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从全局出发,摆脱主观成见。”(板书解决问题全局)
环节四:品读课文,领悟升华。
我会让学再次生品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能够总结出哪里哲理。
环节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我会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背诵全诗;记叙一件你从中发现哲理的小事。
【古诗题西林壁说课稿】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古诗教案05-06
题西林壁课件03-06
《题西林壁》教案04-11
《题西林壁》教案12-13
题西林壁教案01-08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05-06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0-21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0-21
《题西林壁》教案优秀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