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

时间:2024-01-20 10:54: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教学前设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及难点、实验仪器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八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

  教材分析

  探究性实验是高中物理新课程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正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安排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对于学生来说,比验证性的实验难度要大,所以对本节教材主要做以下两点分析:

  1、从教材前后联系来看,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节学习了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认知过程的必然,这一节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实验能否成功对于下一节的学习非常关键。

  2、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节课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图象法,是高中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所以更要好好把握。

  学情分析

  1、具备的学科知识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及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但学生对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理解只是简单的定性关系。

  2、学生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本实验中,老师只要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都能完成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但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方面能力有限,应加强引导。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影响加速度大小的因素;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要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探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法,使学生充分体会探究问题,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借助多媒体辅助,利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讨论分析与交流,最后总结出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教法设计

  将学生分成两人为一实验小组。两个实验小组为一讨论小组,在实验中设置若干小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探究过程,其中穿插适当的探究性讨论和探究性提问,边讨论边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交流讨论,最后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共识。

  学法指导

  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

  教学器材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门和与之配套的数字计时器,滑块、滑片、细线、小桶、天平、砝码、细沙、弹簧秤、小车、木块、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打点器、纸带、秒表、毫米刻度尺、垫木、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预设的两个问题:

  1、质量接近的普通轿车从0加速到100Km/h时至少10s而F1赛车需要时间不超过2。5s?为什么赛车的加速度比较大?

  2、并驾齐驱的大货车和小汽车在同样大的制动力作用下,哪种车更容易刹车?

  借助多媒体显示,利用了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克服了文字说明的抽象乏味的缺陷,展示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相关现象,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提供一些图片,对学生进行启发。)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我通过引导学生对实例分析与交流讨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速度大小既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为下一步定量研究做好铺垫。

  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提出: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什么实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并用多媒体显示控制变量法的含义。我追问:具体如何控制?引导学生得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思路,即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不变,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接着通过设置新的问题:1、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2、如何为运动的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又如何测出这个外力呢?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定向的探究,并逐步走向自由探究,这个环节中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就设计过程而言,学生主要是在进行智慧技能的学习。教师不妨以一个参与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个别重要条件予以提醒,如需要平衡摩擦力,小车质量需远大于钩码的质量等,但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活动。

  最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第五个环节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这一步骤主要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并且能做到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识到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我进行适当引导以突破做好实验这个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加强学生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第五个环节是师生共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我将有代表性的`三组实验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中,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动手画a—F与a—1/m图象,讨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之后我再借助CAI软件画出这两个图象,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对“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达成共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评估与反思

  结合教学前设计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估、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方法、需要改进的方面与希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最后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个是本节课能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另一个是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认知程度。

  最主要的是,本堂课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电脑的辅助功能设置了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定向探究把学生逐步引向自由探究,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对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如实验装置的安装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利用巡视指导学生实验的机会,解答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能在科学探究的海洋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展现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达到了学有兴趣、学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1、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高效率、全方位地组织教学方面仍需改进和加强。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2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主要从本节课的内容、地位及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本节课出自高中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2节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该实验是安排在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学生能定性地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指明了本节课的探究方向,同时,学习完这一实验之后,能得出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与受力成正比的结论,为下一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一实验在教材安排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分析完教材的内容,再简单的分析一下我教授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思维形式及知识储备等)

  高一的学生在思维上已经逐步偏向于逻辑思维为主,喜欢探究物理现象后的本质因素,这为本节探究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同学生在第一章是已经接触过加速度的概念,能利用加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并在本节前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这被本节课提供了知识储备。所以对于本节课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因势利导,逐步解决实验设计中的问题,并完成实验。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结合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设计思路,知道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过程与方法】

  经过实验的操作和测量过程,以及通过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体验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提升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整个探究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随之确定了)

  【重点】

  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难点】

  对平衡摩擦力的理解,对实验中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物体质量的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句: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练习题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以上是课前准备部分,接下里就来说一说实际课堂上的设计,也就是教学过程部分)

  环节一:导入

  (过渡句:生动有趣的导入是一堂好课开始的关键,结合本节课的教材,我将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

  上课前我会带领学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提出问题: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会怎样运动?根据这一提问导入本节课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是基于教材进行设定的,通过回顾上一节的牛顿第一定律,引出力不为零时物体具有加速度,从而导出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探究课堂,能让学生明确本探究实验的意义所在。】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句:导入课题之后就进入到了新课讲授环节)

  由于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所以我会按照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教学。

  1、提出问题

  我会根据导入过程,带领学生回顾加速度的概念,并提出探究问题: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假设

  在提问之后,我会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分析实例:

  ①小汽车加速到100km/h需要十几秒,而大货车却要慢得多。

  ②赛车与小汽车质量相差不大,但赛车因为有更强大发动机,所以赛车能在5秒左右就能加速到100km/h。

  通过分析这两个例子得出猜想:

  猜想一:加速度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猜想二:加速度与物体受力有关,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对于设计实验部分,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会通过问题的形式,逐一引导学生,解决实验设计中的困难,再由学生确定最后实验方案。

  对于这一实验主要有四个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1)如何确定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①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在分析加速与力的关系;

  ②数据分析: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力F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点分析。

  (2)如何确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①基本思路: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测量不同质量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关系;

  ②数据分析:可以从简单的先入手,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质量为横坐标,描点绘图,观察是否为过原点直线。

  (3)如何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

  ①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可用刻度尺测位移,用秒表测试间,由公式求出加速度;

  ②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

  (4)怎样测量物体所受恒力?

  恒力F可以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所以可以利用放在平面上的小车受到的拉力当作合外力,因为存在摩擦力,所以要倾斜平面平衡摩擦力。

  根据引导完成以上问题,确定实验方案。

  在解决这四个问题后这一实验对学生来说就简单了很多,所以接下来我会把学生进行分组,按4人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确定实验步骤,并开始实验。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且我也会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平衡摩擦力的方法等。之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我会进行巡视,帮助有疑问的学生解决问题。

  5、分析论证

  在学生实验完成后,还是按照实验的分组,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和分析结论。最后有我总结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6、评估交流

  学生再次回顾实验历程,分析实验过程存在的误差,我会引导学生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是打点计时器测量引起的误差;第二是平衡摩擦力时引起的误差;第三是实验的系统误差;第四是数据处理的不规范引起的误差,并一一解答。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在实验完成之后,为加强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我将通过巩固环节加以巩固)

  我的巩固方式是采用分析例题的形式,我会展示两道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例题,第一道是基础性习题,由我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完成;第二道是综合性习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由我进行答疑。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别人设计的实验,拓宽实验思路,并通过对例题的解答,深化实验的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了)

  课程结束前,我会通过提问的形式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易出错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对于作业我将要求课下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既加强对本节课的理解,又规范实验流程。

  七、说板书设计

  (过渡句:最后谈谈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采用系统化的板书,按照探究过程,书写探究实验中核心问题,这样的板书既能展现出探究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方案,又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优秀教案03-22

《向心加速度》说课稿10-16

《科学探究》说课稿07-06

科学探究说课稿04-13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教学反思03-04

《力的合成》说课稿11-29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说课稿12-23

九年级《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说课稿04-0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