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在课改之前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处理的,即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才学习的内容。而新课标把这节教材作为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例先学习,我认为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
本节教材以“理论探究”为主,结合具体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寻求规律的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从如何分析纸带上记录的各种信息得出结论出发引出问题,在有限的知识内运用一定的思想提出猜想。经过“理论探究”得出: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相同,进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进一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推导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实验的过程信息——纸带,通过对纸带的研究将方法和思想贯穿在教材中,既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将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相结合。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材精心设计了一道例题,计算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雨滴从10米高处落到地面瞬间的速度。进而提出计算1.5千米高空形成的雨滴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速度的问题,计算出的荒谬结果促使学生思考,在具体的问题中理解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思想。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纸带的研究,学会分析和处理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
(2)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现之旅的乐趣。
三、说教学方法
1.实验猜想为使学生猜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启发学生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的事实,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猜想与胡思乱想的本质区别,初步认识到这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
2.理论探究在理论探究中,巧妙运用数学分析与逻辑推理,寻找解决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关系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同时运用第一章所学过的知识分别推导出a=2s/t2与Vt=2s/t,再结合上一节学生实验得到的纸带,从而证明上述猜想的正确性。
3.讲练结合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上,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分析错误的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4.多媒体综合教学法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展示一些在实际实验中无法精确的数据,同时展示一些实例,使课堂气氛形象、生动,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四、说学法
现代教学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在本节学法指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信息,结合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受力特点,猜想出一定规律,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分析得出结论,在其中渗透物理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
五、说教学程序
1. 复习提问(3分钟):①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速度有什么规律?③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怎样求?④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怎样?⑤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
2. 新课导入(1分钟):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运动?是否有规律?怎样通过上节课探究实验中打出来的纸带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新课讲授:(约40分钟)
(1)猜想:在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时,教师不要预先设定方法,限制学生的思维。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思考问题,如平均速度的概念,分析纸带给出的运动信息:物体沿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变;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的直观结论。同时结合自己已有知识,提出一些现有的知识无法对此进行研究的困惑,从而提出需要大胆假设进而求证的研究思路。那么如何进行猜想呢?启发学生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的事实,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理论验证:根据上一章的知识a =Vt/t和S/t = Vt/2推导出
① a = 2S/t2和② Vt = 2S/t
结合上节课实验得出的纸带信息让学生分别计算出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从加速度大小是否不变和速度是否均匀变化两个方面验证上述猜想。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由教师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关于重力加速度,教学中教师主要强调g是一个常量。它的大小不仅与位置(纬度)有关,还跟当地的地质结构、高度有关,这些结论教师可向学生进行介绍,不要进行讨论,其中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自行在网上查阅。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了解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g值是不同的,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g值的大小可直接给出,同时可回应前面实验结果与实际值不同的原因,同时指出,粗略计算时取g=10m/s2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方便,是一种简化计算采用的近似研究的处理。
对于g值取9.8m/s2与初中g值9.8N/kg的关系,不要进行讨论,留待本册书的最后一章的习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具有相应的知识后漫漫上升到自主建构知识,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4)讲练结合: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时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课本上的例题,这个例题是规律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学生可以自主完成。
(5)讨论与交流:
这部分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可以让学生计算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雨滴从1.5km高空落到地面瞬间的速度(约为173m/s,与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差不多)。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计算结果,并交流各自的看法。通过分析荒谬的计算结果,促使学生思考在实际情况中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适用条件。要让学生体会到注重对结果的物理意义的分析和讨论,体会数学公式与物理规律间的区别。
(6)实践与拓展:
城市中关于禁止高空掷物的调查问题,在这里可鼓励学生关心、评价社会现象,并为以后动量定理的学习做准备。对此调查并不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和认识,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测定反应时间,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可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达到巩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目的。在指导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活动原理,这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尺子的起始位置应该在哪里?如何便于测量下落高度?怎样测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让学生在课堂或是在课外进行。
4。归纳总结:(见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P33练习3. 5题
七、板书设计:
ξ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一、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理论验证:(1)a = 2S/t2(2)Vt = 2S/t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Vt=gt(2)S=gt2/2(3)Vt2=2gS
其中g=9.8m/s2(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相关文章: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11-09
《商的规律》说课稿05-05
《找规律》的说课稿11-18
《找规律》说课稿06-09
搭配规律说课稿05-06
找规律的说课稿12-20
找规律说课稿12-23
探索规律说课稿12-29
《找规律》说课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