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选课内容: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5册美术教材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教材分析
从专题研究的角度分析本课的设置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从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选择了若干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等,引导学生理解在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美术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一、欣赏导入:
欣赏作品:一幅是中世纪教堂壁画,一幅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将这两幅画进行对比。
提问:通过这两幅画,你能看出文艺复兴在美术领域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因为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关于文艺复兴的常识性知识)
总结: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更多地反映出人文精神及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也就是说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既可以得到美感和使用价值,又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文化及诸多方面。
因此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导入课题。
二、欣赏启智:
(1)欣赏《清明上河图》
提问:A这幅画是什么时期,谁的作品?
B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C你能具体描述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吗?
D通过这幅画,你能了解当时社会的哪些情况?
总结:通过欣赏我们不仅了解作品本身所描述的内容,还了解了作者本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欣赏原始社会《彩陶盆》和商代青铜器《鸟纹爵》
对比两幅作品是不是都具有实用价值?从审美和造型上看哪一件作品更精致?它体现了哪些历史文化背景?
总结: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学习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依据。
(3)欣赏《簪花仕女图》
提问:A从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
B从她们的华美服饰,你觉得唐代的纺织技术如何?
C从作品描述的侍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性的审美观么?
美术与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生活、社会生产有哪些联系?
(4)建筑与文化
从建筑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区别。
佛教是沿着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佛教建筑散发着一种现实的、人本的气息。温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体量,更多显现出安详与平和的气氛。《五台山龙泉寺汉白玉牌楼》山西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更是对佛寺的模仿。以砖木结构为主,建于山林之中,体现了与自然融合的哲学思想。《白云观》北京教堂建于城市,采用的是石料和水泥,并沿用了古希腊的立柱和罗马穹窿顶,高耸的尖顶将人的意识导入“天国”。出人意料的体形。动荡不安的气氛是它的基调。《伦敦圣保罗天主教堂》通过欣赏、比较学生马上可以分析出:不管是从造型还是使用的材料上,不同地域的宗教建筑都是不一样的。主要原因就是宗教思想的不同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开展情况来看,我主要是想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她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在讲解每一幅作品的时候,我觉得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实在太广泛。譬如什么是陶?什么是俑?什么是牌楼?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有何不同?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有何不同?不同地域的宗教思想有何不同……针对这些知识性问题同学们都有一种好奇心理,作为教师你必须为学生作一些更加细致,深入的讲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人文背景,这就要求你必须要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讲解,但是涉及的太深入可能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力,所以只能是点到为之。因此更多的收集资料,加强自身修养,针对知识性问题能准确的掌握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必不可少的能量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