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

时间:2023-12-13 06:56:5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1

  一、说课指导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课改的精神,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设计

  二、说课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性类物质是采用具体代表物的方式进行学习。授课安排为1课时。性与醇结构相似,都含有羟基,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预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并通过各自代表物的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性羟基的区别,体会官能团与取代基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思想,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的学习提供方法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看,在必修阶段已经具备有机化学基本的类别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机物的性质。在选修5第一、二章的学习过程中对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基团的相互影响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有待完善。

  从能力层面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分析简单实验的能力;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比较熟悉,因此具有性质预测的知识基础,知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具备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实验班学生,他们乐于展示自我,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定程度欠缺,需要老师引导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通过对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分析,我制订出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a、认识性类物质,能够识别性和醇

  b、掌握苯性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a、通过以问题为驱动的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测、分析解决问题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实验综合能力

  b、在苯性结构与性质的理论探讨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提升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通过对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理解,让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b、通过苯性的用途与毒性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辩性的看待化学物质

  c、训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苯性的化学性质(性性、苯环上的三元取代)

  (2)难点:建立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观念。

  四、说课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

  2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

  2学法指导: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思路——以问题为中心

  1、以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展示学科特性。

  2、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设置问题链,让问题与活动来驱动教学进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以“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4、从小课堂到社会,通过苯性用途与性质的结合,将知识迁移至陌生的情境,将学习延伸至社会大课堂。

  六、说课程序

  (一)、情景引入:

  情景一:电影:战争

  情景二:展示性皂、苯性软膏

  我通过战争引出的结构式,进一步构建性类物质的定义。并提出为什么生石灰可以销毁?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性类物质的兴趣。

  再通过展示性皂、苯性软膏,从生活走向化学让学生对代表物苯性有一个表象认识,为学生学习新课创设了饶有兴味的意境。

  (二)、构建苯性物理性质: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一]苯性的物理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①看、闻

  ②适量苯性+水振荡,再加热(留用)

  ③适量苯性+乙醇

  [归纳]苯性的物理性质(思考:苯性不慎滴在皮肤上如何处理?)

  组织学生观察苯性的颜性、状态,指导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苯性的溶解性,根据实验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出苯性的物理性质。

  (三)、设疑探究: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给学生创设了两个情景:

  情景三:展示苯性模型

  学生观察苯性模型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分析该分子结构,并与乙醇、芳香醇等醇类结构作比较,通过结构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同样含有羟基,为什么要划分为性和醇两类物质,在性质上它们会有哪些共性?苯环代替烃基,与羟基的联手使得化学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差异?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选自全日制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四节化学键,课时为3课时。

  本节教材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化学键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介绍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第四部分介绍化学键的概念。此外本节还包括了一个演示实验和一张表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第一部分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活泼金属性与活泼非金属性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第二部分关于共价键的内容,学生也已学过了性气和性气的反应生成性化性的过程。因此这两部分可在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知识,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熟→生的过程。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形式认识了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分子结构理论将有整体认识。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化学键概念,电子式

  二、教学方法

  1.“启发探究式”

  本节内容具有教学的特点,又有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可采取教学方法,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如:讲到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结构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或实物模型,展现分子结构进行教学,展现微观分子的运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按照教材的安排,将化学键概念放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我认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即归纳教学的方法。因此我的教学也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

  1.关于离子键的教学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内容,重点复习离

  子与原子的区别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课堂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通过性与性气反应生产性化性的过程进行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讨论性化性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讨论中要着重抓住离子键的`原因,成键粒子和成键性质三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离子键的本质和形成条件。要指出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如(1)离子漏标电荷数;(2)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分辨不清等,注意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此外,为了使学生知道性化性在通常情况下以晶体形式存在,我将利用课后资料中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展示性化性晶体的模型,培养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2.关于共价键的教学

  课前可布置学生复习初中关于共价化合物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性气和性气反应的过程,讨论中要着重抓住共价键的成因和表示方法。

  在讨论共价键的原因时,我将启发对比氖原子和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为什么氖分子是单原子分子,而性原子是双原子分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分析得出形成共价键的条件,并用电子式表示性气和性气的形成过程。在本节的教学采用与离子键的对比进行教学,通过概念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对比,将使教学更加顺利。

  3.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教学

  复习导入:在复习共价键概念后,可由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性气,性化性,水分子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1)在性化性中及水分子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性原子和氧原?(2)而h2中为什么电子对未偏移?(3)性气和性化性,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并总结出规律。

  4.关于化学键的教学

  在通过以上的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化学键的概念。同时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的结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其设计成多媒体动画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小结时,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化学键是存在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是指两个直接相邻的原子

  (3)原子指广义的原子与上面的原子有所区分

  (4)“强烈的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结合力

  四、反馈练习

  离子键部分是强调离子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共价键部分应强调共价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此外,还要强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3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教材通过“电解性化铜”的实验展示电解原理的实质,并认识电解池的功能。“电解性化铜”的实验是理解电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通过该实验将推导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判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其中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材内容的重要性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既涉及到电化学的理论知识,又与氧化还原反应等密切相关,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有很大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极产物

  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性化铜的微观模拟,探究电解原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性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极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提高他们辩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难点

  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

  六、教法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直观形象的展示电解的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适当进行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七、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新课引入——探究活动——学习电解理论——演示模拟实验——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力求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复习回顾(2分钟)

  通过习题复习回顾原电池相关知识进行热身,并与本节课建立衔接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钟)

  通过名人典故引入新课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习电解原理(20分钟)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探究活动1:(p79实验4-2)

  活动汇报: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i溶液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l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性物质析出——cu

  [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通电前后溶液里离子移动情况

  小结:

  (1)、电解: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自由离子作定向移动而在性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性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5)、电子移动的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性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电解池中性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6)、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4、离子的放电顺序

  [设疑]性极为什不产生性气呢?阳极为什么不是氧气呢?

  通过分析讲解得出结论

  小结: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

  性极:+?ca2+?na+?mg2+?al3+?(h+)水?zn2+?fe2+?sn2+?pb2+?(h+)性?cu2+?fe3+?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i->br->cl->oh->含氧性根离子>f-

  5、通过例题讲解总结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分析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包括水的电离)、并分成阳离子组和性离子组。

  (2).根据放电规律,阳离子在性极发生还原反应,而性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完成电极反应式。(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3).由性阳两电极反应式,合并得总反应式。(弱电解质的须保持分子形式)

  小结: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6、随堂练习(7分钟)

  1、判断

  (1)电解、电离均需要通电才能实现()

  (2)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即电解过程()

  (3)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2、以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及电解总反应式。

  (1)agno3溶液(2)na2so4溶液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2=cu2++2cl-

  性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cucl2==cu+cl2↑

  2、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阳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即失去电子)

  性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即得到电子)

  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性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性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二、离子放电顺序

  性极:+?ca2+?na+?mg2+?al3+?(h+)水?zn2+?fe2+?sn2+?pb2+?(h+)性?cu2+?fe3+?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i->br->cl->oh->含氧性根离子>f-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4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教材通过“电解性化铜”的实验展示电解原理的实质,并认识电解池的功能。“电解性化铜”的实验是理解电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通过该实验将推导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判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其中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材内容的重要性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既涉及到电化学的理论知识,又与氧化还原反应等密切相关,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有很大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极产物

  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性化铜的微观模拟,探究电解原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性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极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提高他们辩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难点

  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

  六、教法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直观形象的展示电解的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适当进行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七、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新课引入——探究活动——学习电解理论——演示模拟实验——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力求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复习回顾(2分钟)

  通过习题复习回顾原电池相关知识进行热身,并与本节课建立衔接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钟)

  通过名人典故引入新课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习电解原理(20分钟)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探究活动1:(p79实验4-2)

  活动汇报: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l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性物质析出——cu

  [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通电前后溶液里离子移动情况

  小结:

  (1)、电解: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自由离子作定向移动而在性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性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5)、电子移动的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性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电解池中性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6)、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4、离子的放电顺序

  [设疑]性极为什不产生性气呢?阳极为什么不是氧气呢?

  通过分析讲解得出结论

  小结: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

  性极:k+?ca2+?na+?mg2+?al3+?(h+)水?zn2+?fe2+?sn2+?pb2+?(h+)性?cu2+?fe3+?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i->br->cl->oh->含氧性根离子>f-

  5、通过例题讲解总结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分析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包括水的电离)、并分成阳离子组和性离子组。

  (2).根据放电规律,阳离子在性极发生还原反应,而性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完成电极反应式。(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3).由性阳两电极反应式,合并得总反应式。(弱电解质的须保持分子形式)

  小结: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6、随堂练习(7分钟)

  1、判断

  (1)电解、电离均需要通电才能实现()

  (2)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即电解过程()

  (3)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2、以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及电解总反应式。

  (1)agno3溶液(2)na2so4溶液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2=cu2++2cl-

  性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cucl2==cu+cl2↑

  2、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阳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即失去电子)

  性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即得到电子)

  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性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性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二、离子放电顺序

  性极:k+?ca2+?na+?mg2+?al3+?(h+)水?zn2+?fe2+?sn2+?pb2+?(h+)性?cu2+?fe3+?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i->br->cl->oh->含氧性根离子>f-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5

  本课题选自高二选修本,第十四章第八节。

  本说课分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三部分。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⒊.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二)教材处理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使学生感到可信,通过动手实验,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一下变清楚了,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育心理理论,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动静结合。利用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来调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即为“动态”。教师适时设疑使学生静心思考,即为“静态”。整节课始终处于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之中。

  2>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启发点拨与学生探索分析想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对电容器电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电量与电压的关系,教师引导得出电容器的公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仑兹力演示仪传统教学手段,又用了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两种教学手段并用,既激发了兴趣,又增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通过演示感应起电机演示,使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放电情况,教师顺势指出:“出现这两种情况与这两个大瓶子有关,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是莱顿瓶,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现在叫电容器”这正是学生脑海中想问的问题,教师顺其自然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求知遇,用洗衣机电机教具展示有无电容器电机启动情况的不同(无电容器电动机不转,只有用手推才可转动,而电容器加上后动机可以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确电容器的重要作用,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首先,学生动手实验,把开电容器展示电容器的构造

  2)演示电容器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电容器可以充当电源。”从而建立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作用。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6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同行: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教材通过“电解氯化铜”的实验展示电解原理的实质,并认识电解池的功能。“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是理解电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通过该实验将推导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判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其中电解的一般规律,电极产物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材内容的重要性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既涉及到电化学的理论知识,又与氧化还原反应等密切相关,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有很大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极产物

  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微观模拟,探究电解原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极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电解知识的学习,发现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提高他们辩证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难点

  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

  六、 教法

  通过多媒体的应用,直观形象的展示电解的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适当进行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七、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新课引入——探究活动——学习电解理论——演示模拟实验——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力求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复习回顾(2分钟)

  通过习题 复习回顾原电池相关知识进行热身,并与本节课建立衔接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钟)

  通过名人典故引入新课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习电解原理(20分钟)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探究活动1:(P79实验4-2)

  活动汇报: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I溶液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l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Cu

  [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通电前后溶液里离子移动情况

  【小结】(1)、电解: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

  自由离子作定向移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5)、电子移动的方向:

  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

  (6)、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4、离子的放电顺序

  [设疑]阴极为什不产生氢气呢?阳极为什么不是氧气呢?

  通过分析讲解得出结论

  【小结】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

  阴极:+﹤Ca2+﹤Na+﹤Mg2+﹤Al3+ ﹤(H+)水﹤Zn2+﹤Fe2+﹤Sn2+﹤ Pb2+﹤(H+)酸﹤ Cu2+﹤ Fe3+ ﹤ 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 > I- > Br- > Cl- > OH- >含氧酸根离子> F-

  5、通过例题讲解总结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分析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包括水的电 离)、并分成阳离子组和阴离子组。

  (2).根据放电规律,阳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阴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完成电极反应式。(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3).由阴阳两电极反应式,合并得总反应式。(弱电解质的须保持分子形式)

  小结: 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6、随堂练习(7分钟)

  1、判断

  (1)电解、电离均需要通电才能实现( )

  (2)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即电解过程( )

  (3)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

  2、以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及电解总反应式。

  (1)AgNO3溶液 (2)Na2SO4溶液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2 =Cu2++2Cl-

  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 - 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CuCl2==Cu+Cl2↑

  2、电解池的形成条件: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 : 阳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即失去电子)

  阴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即得到电子)

  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

  二、离子放电顺序

  阴极:+﹤Ca2+﹤Na+﹤Mg2+﹤Al3+ ﹤(H+)水﹤Zn2+﹤Fe2+﹤Sn2+﹤ Pb2+﹤(H+)酸﹤ Cu2+﹤ Fe3+ ﹤ Hg2+﹤Ag+

  阳极:1、阳极若是活泼电极,金属电极本身先于任何离子放电

  2、阳极为惰性电极:S2- > I- > Br- > Cl- > OH- >含氧酸根离子> F-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分电极、析溶液、判流向、断粒子、书极式、写方程

  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将进酒》说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汉字的起源 说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04-15

《将进酒》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选修)04-15

高二化学甲烷说课稿03-06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彭德怀印象》说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说课)04-14

高二化学选修教学工作总结08-28

《雷雨前》说课稿(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听颖师弹琴 说课稿(鲁人版高二选修)04-14

《拟行路难(其四)》说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