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说课稿

时间:2023-11-11 08:30: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大禹治水》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禹治水》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大禹治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单元围绕“伟人”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流,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它的儿子禹继续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多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语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课文描述的渍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宏阔,图中众多百姓在禹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同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画面与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

  《大禹治水》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体会伟人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前面的阅读训练铺垫,继续在阅读中学习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课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初读课文,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自主的识字,读准字音,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3、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深入体会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深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以此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根据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写字和阅读目标,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随文认识15个汉字的读音,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准确书写“洪、灾、难”;

  2、联系下文“淹没、倒塌、冲毁”等关键词理解“泛滥”的意思,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

  《大禹治水》是一篇经典课文,选编入部编版教材时,增加了鲧采用筑坝挡水的治水方法导致九年洪水从未消退的章节,使故事更加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在语言表达更趋于书面化,例如“泛滥、灾难、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关键词的替换,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讲述故事就成了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提出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我在识字环节中采用情景识字法突破识字教学,结合语境帮助学生构筑画面,进行联想记忆,在认读词语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景理解词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增加学习趣味性。在理解课文环节我主要采用朗读教学法突破理解课文这一难点,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熏陶,课堂中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入研读课文,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在突破理解课文关键词语这一难点时我采用以疑促读法,在学生读文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自己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在自读解疑的基础上,再小组合作交流,以疑促读。

  三、说学法

  新课标理念已经由重视教变为重视学讲求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所以我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等方面分析一下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有了拼音识字的基础,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基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基于上述学情、新课改理念和教材内容,我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指导学生用自主探究法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习生字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理解课文时,指导学生用观察法,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观察画面,从直观上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复述故事的学习中采用诵读法,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创设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我准备分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对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认识人物,走进新课

  教师出示“禹”字甲骨文,介绍大禹名字的由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样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这一环节以“禹”字字形到“大禹”名字由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每一个汉字背后蕴藏的故事的兴趣,更有利于大禹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初步构建,加上课题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2、串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合作,逐段串读,随文识记生字,并观察重点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拼音自主读文,激发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

  3、以疑促读,理解文本

  围绕第一环节中提出的疑问,“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如何治理洪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学生再次读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并和同桌交流后回答问题。叶圣陶说“学语文要考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此我结合学生的质疑创设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全文,以此突破理解课文这一重点,同时在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阅读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4、借助习题,练讲故事。

  教师出示课后第二道习题中的提示句,学生在读文后排列出正确的顺序,然后再试着根据提示练讲故事。学讲故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先通过师生串读扫除字词障碍,再通过问题引导梳理文本,最后呈现提示,给学生练讲故事降低了难度,同时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以此极大的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

  以上是我《大禹治水》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安排,在第二课时我将通过研读课文,抓关键词去深度感悟人物形象,并且结合书中泡泡语提示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阅读方法。不正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禹治水》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说课稿05-12

《大禹治水》说课稿12-20

《大禹治水》说课稿04-04

大禹治水的故事04-14

大禹治水教案08-31

《大禹治水》教案03-22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8-24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8-25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11-25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