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8-12 12:21: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音乐说课稿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说课稿14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老师们:

  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西藏》这是一堂综合实践课。

  一、教材分析

  西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西藏的歌舞以它独特的魅力被广大人民所传唱、喜爱。本课设计使同学再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西藏发生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表示西藏音乐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使同学在对西藏歌曲的学习重饱览了西藏风光、民俗风情,进行了一次既愉快又有收获的旅途。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西藏满怀着神往和向往,故本课从认识西藏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通过上述内容我特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西藏音乐与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技能目标:能用明朗的情绪演唱《走进西藏》的第二局部。

  3、情感目标:增强同学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西藏民族音乐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

  本科采用多媒体、钢琴、木鱼、碰铃、响板、铃鼓等音乐用具,来进行一堂情景与娱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1、认识西藏、了解西藏

  从西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入手,从音乐的的各个不同角度感觉、感受西藏。——从风土人情、歌舞两个方面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记录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生活风俗,它是人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一个窗口,让同学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认识到传承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在教学中,能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自然等,以此来开阔同学的文化视野,发展同学的形象思维和笼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同学的.综合文化素质。

  2、走进西藏

  (1)聆听《走进西藏》

  “高原雪域”这一单元涉和的的范围较广,内容也丰富,本课选用张千一同志所作的《走进西藏》为重点,设计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以此贯穿始终。完整地聆听使同学对歌曲留有更完整的印象。

  (2)学唱《走进西藏》

  让同学用自身的歌声来感受西藏音乐风格,从而喜欢上这首歌,也让同学在喜欢的流行音乐的风格中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采,最终让同学能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

  (3)从多方面表示歌曲的第二局部

  a、舞蹈,学习踢踏舞第一基本步法

  a、打击乐伴奏

  b、诗歌朗诵或创编歌词

  c、综合

  以同学兴趣为本,面向全体同学,重视同学的参与实践,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发生愉悦感、满足感,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不只感受了音乐,学习了技能,还通过考虑、讨论、交流等手段,了解了西藏的自然环境,地理知识和民俗风情,增进了他们对西藏的认识。

  4、走出西藏

  a)作业:收集西藏民歌。

  b)希望:为西部开发献一份力量。

  希望同学能喜欢西藏,喜欢西藏的歌,为西藏建设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最后我用西藏语问候一声“扎西德勒”

  音乐说课稿 篇2

  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

  幼儿对于节奏的接触,往往通过老师的正规的教学活动来学习和了解。本班幼儿在几个节奏活动后,已能初步看懂教师写的`节奏谱,能初步掌握了四分和八分音符,但自编自创节奏的能力还不够,可能是真正感受节奏还不够。其实,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我从让幼儿来感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节奏这一点作为突破口,让幼儿来发现和理解节奏,同时教师还准备了许多生活中幼儿常见的物品,如杯子,筷子,饮料瓶等,让幼儿运用手中的工具辅助,来表现节奏,使学习活动更让幼儿感到亲切和有趣,真实,可行,更让幼儿有参与的兴趣,表现的欲望。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可以从感受节奏----表现节奏------运用节奏三个大版块来区分。

  1、感受节奏过程其实也是活动的重点,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生活中蕴藏的各种节奏,并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在感受节奏的过程中,教师用录音和道具的辅助,让幼儿来充分运用感官感知几种常见的节奏(四分和八分及休止符相结合),如狗汪汪汪,脚步踢踏踢踏声,母鸡咯咯咯咯哒的叫声,并鼓励他们用肢体动作和口语表达的方式将感知的节奏表现出来。教师还加了了个小游戏,让几个幼儿自由结合,几个人合作来创造新节奏,同时也让台下的幼儿巩固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幼儿间的合作能力。这里,教师用集体学习的教学方式,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积累经验,取长补短,在同伴的提示和帮助下,让自己取得进步。

  2、表现创编节奏环节,也是本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幼儿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自由表现各种节奏。尝试用节奏乐器以外的新物品来表现节奏,给幼儿新的尝试经历,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节奏乐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乐器的影响,随时都可以进行。教师采用自由分散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前者的自由分散学习,给了幼儿无限的自由空间,可以自由探索用各种物体表现节奏,而且可以自己创编简单的节奏,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创造性的表现美。但当幼儿探索到一定时间后,需要幼儿集体讨论,比较,分享个人的经验。

  3、运用节奏环节,则是让幼儿学以致用,迁移经验,为学过的歌曲来选配恰当的节奏型伴奏。这也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最大的满足感。教师并不注重他演奏的节奏是不是最恰当的,而在乎他是不是开开心心的去完成伴奏,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

  1、学具和教具都来源与幼儿的生活,用最平常的物品来完成教学,使学习活动更生活化,日常化。

  2、没有让幼儿一味地去强调技能技巧的掌握,,而注重幼儿自己去发现和自由表现节奏,支持幼儿的每一个创作,给幼儿提供充分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师扮演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3、尊重每个幼儿的创造和想法,让他们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功感。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它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能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将主要鉴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酒歌》。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课的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在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

  4、教学准备: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课件。

  二、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主动式”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完成能力目标,验证结论。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已经具备的音乐审美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采用比较鉴赏法、亲身体验法等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出来。

  四、说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是鉴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策略中,我将采用“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1、创造情景,兴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已经多多少少地搜集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材料,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领域的民歌风格?或能演唱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

  待学生有所交流后,我接着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生演唱民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及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并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

  2、整体感知,体验风格

  初听:

  通过多媒体播放《辽阔的草原》和《酒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

  初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复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并提示学生注意听它们的节奏、节拍、曲调以及情绪,并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复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纸上,以小组互动交流,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并根据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风格特点。

  再听:简介音乐的民族风格(课件展示)

  同学们先看一看鉴赏提示1、2,再看看屏幕展示提示,回过头来,再一边听,一边想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小组为单位填写(音乐风格与民族关系的初探)学习卡片,再投放在展示平台上,互动交流,行吗?

  “音乐风格与民族的关系”初探

  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的能动性。

  3、探究分析,感性上升到理性

  先由课件展示《辽阔的草原》简介

  这是一首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带着这首歌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为草原人民赢得了金奖。从此,主这首歌便成了蒙古族的象征之一。

  再赏析金曲

  在赏析金曲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图谱,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并让学生谈谈音乐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对音乐风格的表现作用,从而总结出歌曲的音乐特点是:全歌为对比呼应的上下句一段体结构、羽调式。节奏

  自由宽广,旋律悠扬舒展,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接着介绍蒙古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娱乐活动等)揭示出蒙古族的性格特征(勇敢、强悍、粗犷、豪爽)。并出示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与蒙古人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这样设计旨在通过鉴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了解当地文化进一步理解音乐,当学生由了解提升到了理解的程度时,再组织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请会跳蒙古舞蹈的同学上台为大家伴舞(或老师伴舞,学生轻唱旋律)加深学生音乐风格的理解。

  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通过本堂课的音乐体验,你认为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举例分析。

  这样设计旨在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老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才是学习的最大课堂。

  5、结束语

  如诗如画的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的民族的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历史文化影响等。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感悟与反思

  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音乐鉴赏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老师开启了一片教育的新天地。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有兴趣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作、评价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当然,这种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努力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音乐说课稿 篇4

  这是引领我踏入教师行列的一篇说课稿,由本人撰稿,经数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点后的精华之作,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小学1―12册音乐教材中的表演曲目均可套用此说课稿,只需将里面的教学重难点稍加改动即可。若有朋友需要,可拿去分享!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小学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对小学音乐的理解,此刻我来说一下人音版第7册第4课《快乐的课间》中的表演曲目《哦,十分钟》。

  《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旋律清新流畅,节奏简练明快,描绘了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各种情景,抒发了学生自由欢乐的情绪。

  根据我对教材和音乐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自由欢乐的情绪。

  3、能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和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欢快的情绪,掌握2/4拍。

  难点为:掌握×××后十六音符和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我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努力创设简单欢快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2、音乐教学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本课的两个难节奏的解决中,我努力体现了这一规律。

  3、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中,我努力做到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共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在音乐声中律动进教室。

  我将采用《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律动,学生能够按节奏做各种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欢快自由的情绪。

  我这样设计的理念是:

  1、音乐课堂就应有一个美的开始,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共同听音乐律动,能有效的将师生融合在一齐,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

  2、律动为歌曲后面的编舞部分做了必须的铺垫。

  3、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学习、体会音乐的最基本途径。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我这天要学的歌曲《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我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聆听

  第二个环节,学唱歌曲《哦,十分钟》

  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其中我将以示范和比较来解决歌曲中“×××后十六音符”和“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这两个难点,用谈话法来落实“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欢快的情绪,掌握2/4拍”的重点。我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1、借用多媒体,我将用幻灯片播放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各种场景,视听结合,聆听歌曲范唱。在观赏和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资料、速度,确定基本曲调和节拍。

  2、学习2/4拍。我会问学生:一个小节里有几拍?通过讨论,我会告诉学生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并作出(示范)。

  3、按照歌曲节奏边划2/4拍图势边读歌词。由于这首歌曲节奏简单,歌词优美,比较适合朗读,通过读歌词找出本课的学习难点为“×××后十六音符”和“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我将用边击鼓边念两种不同的节奏的方式来示范,第一种是×××,第二种是×××0,通过让学生听、比较和多次练习,掌握×××后十六音符这个节奏,突破此难点。第二个难点我将指导学生划2/4拍指挥图势,从念空大大到默念空来突破这个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示范)。

  4、以师生接龙的形式跟钢琴简单的学唱歌谱。由于在读歌词时已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这样对曲调的演唱,学生能很快的掌握,在唱的过程中,我会做适当的示范,如(示范),并用手势提示。在学生唱的过程中,我会视状况及时指导。

  5、学唱歌词。这个环节,我会注意对学生的情绪的引导,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活泼简单自由的感情。此时我会问学生:你们在课间都会玩什么游戏阿?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能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到达“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简单自由欢乐的`情绪”的教学目标。

  我这样设计缘于:

  1、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引导和动力。我在教学设计中借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手段,创设简单欢快自由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歌曲的意境,从而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快乐的课间生活的主题。

  2、学生从看、听、念、唱等活动中,感受到歌曲简单愉快自由的情绪,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这一理念。

  第三个环节,创编活动,学生为歌曲进行即兴的打击乐伴奏和舞蹈创编。

  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加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我会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选取适宜的节奏型和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等,为歌曲作伴奏。同时我会适当提示几个舞蹈动作,如(示范),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情绪等要素去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3—5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分组表演,最后抽出几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来台前随着音乐表演,此时台下的学生能够和着音乐演唱。同时我会思考到有些学生的舞蹈潜力薄弱,可能不太愿意用心的做舞蹈表演,我会安排这些孩子演唱歌曲,用歌声为其他学生的表演做伴奏。

  这体现了新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同时,新课标指出“教学应体现学科综合”的理念,我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此环节中我会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一步强调2/4拍和×××后十六音符和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突破重难点。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去课外寻找和学习跟本课的资料相关,或节奏相同的歌曲和音乐知识。

  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音乐教学的功能绝不仅仅仅只体此刻一堂课上,我鼓励孩子们去寻找和学习课外资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预设,很多环节可能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在实际教学中可能还有各种问题产生,我会根据实际状况及时引导和调整。

  我的说课完毕,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谢谢!

  音乐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唱歌教学《山谷回声真好听》。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山谷回声真好听》选自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子好奇的心理。生动的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歌曲为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基本相同;只有第三句是对比乐句,该乐句集中了旋律发展的因素:一是结构,保留了四小节乐句的痕迹,扩展为八小节。二是旋律进行的方式,结合了音阶式上行和音程下度对比。

  二、说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我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体会到人声与回声的区别,认识并运用音乐要素:强(f)弱(p)

  (2)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游戏体会人声与回声的区别,过而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歌曲,并能用强弱变化正确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亲近大自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声音的强弱。我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声音强弱的基础上,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学会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而让孩子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难点。

  四、说教法及学法指导

  1、教法:我把这节音乐课设计为“快乐的.郊游”,是让孩子们通过音乐之旅,感受声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从而体现“课标”中的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为了让孩子们在“郊游”之旅中享受到快乐,我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了情境法、谈话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唱歌曲时,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佛置身与大自然中,开始人与自然,儿童与大山的对话。再演唱形式上可设计成一呼一应的对唱形式,模仿山谷回音的效果。唤起儿童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有利于儿童表现歌曲力度的变化,运用中等速度,欢快的演唱,注意在表现歌曲力度时,对比鲜明但不能过分夸张。

  2、学法: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音乐基础差,在学习的规程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让学生在设立的情境中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得到更好的启示和教育。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注意原音和回音的区别。强与弱的力度对比,让孩子独立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能力,最后亲自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说教学过程:

  1、激情导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春天的图景,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

  (2)引导、感受、掌握。

  这一环节,我通过听一听、奏一奏、找一找,让学生认识了解声音有强弱之分,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并表现以上声音的强弱,这样既淡化了音乐知识概念化的教学。又注重了教学的感受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2、民主导学

  这一环节我围绕“山谷里的回声”这一主题情景来设计教学。

  A听回声:播放课件,带学生到郊外去玩,到大山中去发现,利用火车的律动,活跃气氛。发给学生相应的头饰,站在大山前(大山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初步感知回音。

  B学回声:组织学生做回音游戏,亲身体验回音与人声的不同,区别并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回声的表现方法。

  C唱回声:a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和愿望,我先有感情地范唱一遍,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喜爱,启发学生学习新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在黑板上板书,把有对比的乐句模仿回音,弹琴带领学生用“啦”音演唱,并用一呼一应的形式练习,主要将力度、旋律等的因素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地掌握。

  b在熟悉旋律后,并能用强弱的对比,有感情地用柔和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人演唱等,在面对全体学生的音乐基础上,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3、小结

  课堂最后是唱游——开火车回家,让学生在音乐与歌声中想象自己的火车进行驶在美丽的大山谷之中。启发想象挖掘其创造潜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到声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六、说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的陈述,使学生一目了然的领悟到音乐要素:喊声表示为“强”,用(f)表示;回声表现为“弱”,用(p)表示。

  音乐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remi》中的一节课,这是一节以歌曲《乃哟乃》为主的综合课。我准备从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在唱、听、动、想、奏的过程中感受学习、体验音乐的快乐,激发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二、学情分析: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段,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为此,《课标》规定了具体的“学段目标”,即: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材分析:

  歌曲《乃哟乃》是一首土家族儿歌。歌词中“乃哟乃”是快来吧的意思,“乃哟嗬”等衬词表达了热闹的场面和快乐的气氛。这首儿歌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独特的旋律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四、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分析,结合教材分析和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因素的认识掌握,我为这一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乃哟乃》,并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1、3、5三个音以及它们神奇的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听、唱、动、奏”等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创作旋律的兴趣,并能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1、3、5及其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旋律的兴趣。

  六、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叫唱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游戏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符和节奏条、各种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歌曲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在教学时要时刻围绕土家族的民族特点,并将这一特点贯穿到全课的教学中。如:学土家语;学摆手舞等……运用故事式的教学方法,将诸多内容联系起来,使本课各项教学具有连贯性。首先,节奏练习中,以拍电报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玩中掌握技能。听辩1、3、5音高处的教学,采取了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模仿摘草莓、茶叶、橘子的动作,带领学生理解1、3、5的音高不同,使学生对原本枯燥的读谱知识产生兴趣。接着又以极具民族的土家语进入新课教学,将新学的“乃哟乃”和“乃哟嗬”一直延续到本课教学的结束。最后又模拟社巴节的欢乐气氛,加入打击乐器,使学生通过表演、唱歌、伴奏等形式都参与进来,使整堂课由始至终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师:(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这只“大公鸡”代表哪儿吗?(中国)那老师有几道问题想考考你们: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你知道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个)

  (2)我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汉族)

  师总结:对了,我们汉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勤劳质朴、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主要分布在湖南一带(指地图),名字叫做土家族,大家想去吗?(想)那就让我们排起队伍,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向土家族出发!(随《乃哟乃》音乐做律动。)

  3、节奏练习:

  导语:土家族到了!咦?怎么没人来迎接我们呢?让我来看看!原来是土家族传说中的小歌仙给我们出了个难题,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们,对吗?谁来帮老师解开这条节奏密码呢?

  节奏条:XXX|XXX|XXXX|XXX‖

  (1)先找学生试拍,教师纠正。

  (2)集体拍、分组拍(1、3小节一组,2、4小节一组)。

  (3)拍电报游戏:将学生分成组,按顺序每组拍一小节,依次类推。

  师:同学们拍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拍出密码,去拜访土家族吧!

  4、播放幻灯片:土家族的风俗文化相关图片。

  (1)图片内容:土家族的服饰、吊角楼、工艺品、摆手舞、社巴节……

  (2)师随幻灯片的播放简单介绍图片内容。

  师:大家快看!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装,漂亮吗?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个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好地方;这是他们的住房——吊脚楼;这是土家族名扬海内外的手工艺品——织锦;看!土家姑娘在采茶;这是土家族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社巴节;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摆手舞,多热闹啊!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的形式庆祝丰收呢!

  5、视唱练习:

  导语:快看!山寨大丰收了!我们来瞧一瞧,山寨里都种了些什么?(橘子、茶叶、草莓)我们来帮他们采摘吧!

  (1)走下座位模仿摘草莓、茶叶、橘子的动作。(草莓长得低,茶叶在腰间、橘子长得高)

  (2)通过采摘,你们有什么发现?

  (3)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草莓唱do,茶叶唱mi,橘子唱sol)

  (4)随琴唱一唱do、mi、sol的音高。(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

  (5)每组用“XXX”的节奏任意将1、3、5三个音搭配,师弹琴带领学生唱一唱。

  6、新歌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土家族特有的语言风格。

  导语:土家族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就是用1、3、5三个音符编写的,既然我们来到了土家族,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多媒体播放《乃哟乃》课件。

  (2)师:你们听到歌中土家小朋友在向我们打招呼吗?他们在说:“乃哟乃!乃哟乃!”

  (3)简介:土家族的语言中,“乃哟乃”是快来的意思。我们也学着说一说。(可用“乃哟乃”随意指学生过来。)

  (4)师: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象“乃乃哟”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今天,你来到了土家族,高兴吗?(高兴)那我们要喊:“乃哟嗬!”(师领说,生齐说)我们一起学这首歌,快乐吗?(快乐)那我们就喊:“乃哟嗬!”

  (5)师有节奏地教读歌词。(两遍)

  (6)齐读。

  (7)师生分读。(学生专门读红色区域,烘托热闹快乐的气氛。)

  (二)学唱歌曲。

  (1)随多媒体课件哼唱歌曲。

  (2)观察曲谱中红色的音符有什么共同点?(曲调一致)

  (3)师生合唱曲谱。(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

  (4)分组唱。(其中一组唱红色区域,要唱出热闹欢快的气氛)

  (5)随多媒体课件学唱一遍。

  (6)随伴奏面对面拍手演唱。

  (三)学跳摆手舞。

  导语:来到土家族,就得来看看摆手舞,不然可就白来了。每逢到社巴节,大家围成一个圈,伴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摆手舞,特别热闹!想去看看吗?(想)那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1)多媒体播放摆手舞视频。(大家可以跟着学一学。)

  (2)师:正好,老师也和土家族姑娘学了两招,想看吗?(想)不过这个舞老师一个人是表演不起来的,我想邀请部分同学和我合作一下,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跳?(邀请时师可说:“乃哟乃!”)

  (3)找6名同学和老师围成圈一起表演,鼓励其他同学站起来学一学。

  (4)师:我们欢快的歌声和舞步把土家人都吸引过来了,他们要邀请咱们去参加土家族最盛大的节日——社巴节呢!快带上我们的乐器,一起去体验一下吧!

  (5)分组(唱歌、跳舞、伴奏)体验社巴节热闹的场面。

  7、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有什么收获?(认识了聪明能干、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学习了用土家语演唱的歌曲《乃哟乃》,学会跳摆手舞,参加了热闹的社巴节……)你快乐吗?(快乐)那我们就说:“乃哟嗬!”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汉族人要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唱起动听的《乃哟乃》,跳起欢快的摆手舞,跟土家小朋友说再见吧!

  8、边唱《乃哟乃》,边跳摆手舞走出教室。

  总之,我设计的这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音乐说课稿 篇7

  一、设计意图:

  活泼有趣的说唱,是现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小朋友经常能听到,也非常喜欢。但他们并不了解说唱的特点和它的演唱形式。所以,我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在快乐的活动中初步感知说唱的特点,并大胆地进行说唱形式改编的尝试,在掌握基本的音乐要素的同时充分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欣赏说唱歌曲,初步感知说唱歌曲的'特点。

  2、尝试把一首西关童谣改编的方言歌曲改编成自己喜欢的说唱歌曲,感受和同伴一起进行音乐创作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曲《月光光》歌词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地坐下。

  2、请幼儿分两次听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拉拉钩》,引导幼儿听赏:“听一听两次的演唱是否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帮助幼儿感知第二次播放的歌曲特点是有唱也有说的)

  3、日常音乐听赏经验交流:

  “平时你还听过哪一首歌曲也是说、唱歌曲的?”

  4、引出《月光光》歌曲,感知其独特的方言演唱方式,知道它是由西关童谣改编而成。

  出示歌曲《月光光》歌词图,请幼儿用广州话念一次。

  集体演唱歌曲。

  提问:“这首歌是说唱歌曲吗?你会把它编成说唱歌曲吗?”

  5、幼儿先练习整首歌曲的说和唱,重点感知和练习:说也是整齐而且有节奏的。

  6、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编出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说唱。

  (提示要注意说与唱之间的转接要紧凑,说与唱时声音要注意优美、节奏要稳定)

  7、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说唱。如:老师和幼儿、幼儿个别领唱等。

  8、幼儿两组进行比试:即用本组幼儿自己改编的说唱形式,请对组幼儿演唱。

  音乐说课稿 篇8

  设计意图:

  1、感受体验。创设情景,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孩子身临其境,走进中华大戏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幼儿掌握重点和难点句子。

  2、自主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孩子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利用多媒体技术,变孩子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形成多维互动。

  3、趣味创编。让孩子自己操作电脑,根据动物性格,配上不同的脸谱,增强趣味性,使孩子对京剧的感悟更立体,激发他们创编戏曲的热情。每五人组成一组进行创编,培养了合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创编的效率,感受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幼教频道 /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知道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角色。

  2、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京剧唱段《戏说脸谱》。

  3、生活经验迁移,增加活动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技术:设计信息丰富、互动性强的课件,便于幼儿主动学习。

  三、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感受京剧魅力。

  (幼儿坐定)大家准备好了吗?你来我来大家来,小戏迷们来看戏。(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整体欣赏)。

  提问:

  1)这些戏好看吗?他们唱的和我们平时的`歌一样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的传统戏剧——京剧,只有我们幼教频道 /国家才有,是我国的国粹。中国人是不是特别了不起!

  2)我们一起来看看唱的是哪些人物呢?

  3)他们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再次播放:整体欣赏幼儿自主学习)

  4)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小结: 中国的京剧真神奇,每张脸谱都不一样。蓝脸的窦尔墩、红脸的关公、金色的猴王、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这一段京剧就叫——戏说脸谱。

  二)利用媒体,自主学习唱腔。

  1、教师表演,激发兴趣。

  先让我这个戏迷来一段戏说脸谱,怎么样,掌声鼓励。(教师清唱)

  2、你觉得我唱得好吗?好在哪里?(幼儿说到哪我唱到哪)

  边说边描述: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人英勇无比;花脸的的孙猴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大,一发脾气就喳喳乱叫,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3、幼儿跟着伴奏哼唱。

  4、刚才唱的时候老师发现你们的声音不响亮,是不是有些地方不会唱?你觉得哪里最难唱呢?点脸谱一句句学。

  5、集中后提问:1)小戏迷们都学会了吗?谁想表演一下?

  2)集体表演。

  三)结合经验,趣味创编乐句。

  1)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小动物也有自己的特性,瞧!他们幼教频道 /来了!小老鼠是怎样的?适合戴什么脸谱呢?我们一起唱唱它。(选择脸谱,匹配脸谱,说唱脸谱)红脸的适合谁戴呢?

  2)集体戏说脸谱。

  3)刚才小戏迷们戏说了这些脸谱真高兴,我们还可以唱哪些京剧脸谱呢!(欣赏脸谱拓展幼儿经验)下次我们再来戏说更多脸谱吧!

  四、活动延伸:

  拓展:鼓励幼儿继续了解京剧。

  表演:在小舞台进行合作表演。

  音乐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四季童趣》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歌曲《四季童趣》节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课的歌曲演唱部分。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4/4拍,五声徵调式。有孩子们放飞风筝打枣、摘苹果的情景,有孩子们玩耍、逗乐、滑雪的欢乐场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四季童趣》,感受歌曲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歌曲的速度特点,学会用轻快、活泼的音色演唱《四季童趣》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练声、旋律模唱等方法,学唱歌曲《四季童趣》。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四季童趣》

  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与掌握,但对乐理

  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

  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上对音乐学习的`重视还要不够,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有所增强,自我意识及自主性的要求日趋强烈,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予以肯定。

  二、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

  1.活动探究法

  2.多媒体辅助法

  3.创设情境法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应特别注重对学法的渗透,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有:

  1.律动法

  2.旋律模唱法

  3.引导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作为老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深入的进行学习,因此我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在音乐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因此我特别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春天在哪里》这欢快活泼的旋律中走进教室。

  从而创设活泼欢快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对学生提出一下问题:

  同学们,这首曲子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呢?

  那我们现在时什么季节呢?

  一年当中还有哪两个季节呀?

  那你们最喜欢的季节是那个呀?为什么呢?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形象记忆,多媒体展示四季的图片及特点,老师从旁解说。

  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孩子们在听觉、视觉上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和富有的趣味。

  从而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新课教授

  为了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如下环节,从而初步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拍问题,练习发声,为学唱打好基础:

  1)安排附点节奏热身小游戏

  ①XXXXXXX

  ②XX0XXXX

  ③XX

  0XXXX

  (用三个步骤一点点增加难度,让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变化。在休止符地方变成红色,加入点头的动作

  2)由于歌曲中的长音比较多,学唱前在黑板上写上本节课的长音旋律,老师带领学生在学唱之前进行练唱,从而打开声音联系发声。为学唱做好铺垫。

  《四季童趣》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为了引导学生完整学唱歌曲,我对学唱过程做出了如下安排。

  1)老师带领学生用轻快愉悦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范唱

  3)请学生看歌谱,

  用一分钟的时间,

  找出刚才的小游戏用学到节奏呢?请学生唱唱看,无论唱得成果如何,都予以,肯定及鼓励评价。

  4)再次播放录音,聆听录音,请学生轻划节拍。

  5)老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着钢琴带歌词词学唱,第一遍用‘la’音模唱,第二三遍则带上歌词进行学唱,进而完整学唱好歌曲。

  3.巩固练习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通过分组练唱的方式,给同学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并锻炼小组协作能力。加入身体律动进行练唱则能提升音乐感知力,在节拍的学习中加入身体记忆。

  全班分为两大组进行练唱,一组唱上段,一组唱下段,唱完一遍再进行交换,以唱得最整齐的组获胜。

  全班完整演唱一遍,加入点头或者身体律动,感知节拍。

  4.听赏拓展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生活的美好,突破教学重点,我请学生听赏童声合唱《山童》,并设计了以下步骤;

  1)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赏:

  同学们仔细的听听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歌曲是用了声乐中的什么唱法呢?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老师会播放两遍,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2)再次播放,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可跟唱,可律动

  通过带着问题听赏,同学们能更加专注于感知歌曲,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复习之前学过的乐理知识。

  请学生自由发挥,则给同学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加深音乐印象。再次体会热爱生活的感情。

  5.小结

  到这里我的教学过程基本结束了,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这一节课的知识,我还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齐唱歌曲《四季童趣》,之后请学生提问这节课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师进行解答,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深了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进而完整的结束本堂音乐课。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这就是我这堂课的板书内容,以上板书突出重点,一目了然,能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以上便是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个各位评委老师!

  音乐说课稿 篇10

各位评委、专家: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螺号》。

  一、说教材

  《小螺号》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二段体儿童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第一乐段曲调规整,描绘了大海上面的景色,第二段旋律舒展,优美,抒发了儿童热爱自然、生活的美好心情。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小螺号》。2、通过学唱歌曲《小螺号》,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小螺号》,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波音、滑音记号的掌握和运用。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设想

  首先我来说说教学设想,本课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设计了“找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四个环节,构建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音乐课堂。在这堂动听的音乐课中,我采取了手势引导法、视听法、体验感受法,通过这些方法营造让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将知识融于音乐,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轻松。也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说学法

  接着来说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合作法、自主创编法,让学生在宽松又富有音乐味的环境中享受音乐的`熏陶。

  三、说教学过程

  (一)找海螺

  1、在课堂开始,教师播放音乐《小螺号》,学生律动。通过课前音乐创设音乐氛围,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同学们,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浪花、柔和的海风、勇敢的海鸥,当然还有漂亮的贝壳和海螺。你见过海螺吗?学生:有,没有

  2、师:下面让我们随着动听的歌曲一起到海边看看美丽的海螺。

  播放《小海螺》音乐,出示海螺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认识漂亮的海螺,为歌曲情绪做好铺垫。

  3、师:这些海螺,有蓝色的、白色的、彩色的,各种各样,可好看了。你听,他吹起来了

  师范唱:“茫茫的海滩……

  宽阔的大海边传来了海螺的回声,请你们来扮演海螺的回声吧。

  师范唱,生扮演回声。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回声,提前解决难点“波音记号。“

  4、认识波音记号

  师出示旋律,请学生生说说你认识旋律上的音乐记号吗?生:认识,不认识。

  师比较演唱有波音记号和无波音记号的乐句,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出波音记号,

  请学生尝试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比较法,让学生分辨旋律中的波音记号,加深印象,接着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波音记号,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5、师:大海上那么多的海螺在大海妈妈的呼唤下都唱起了歌,你们听,有几只海螺在唱歌呢?

  聆听全曲,找找相同的海螺音乐出现了几次

  设计:通过找海螺,让学生熟悉两句旋律的音准,为进一步唱准歌曲做好准备。

  生:两次

  第一次,第二次

  (二)听海螺

  1、师:你们的耳朵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试试,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一乐句,注意歌声要轻快、活泼,认识滑音计划 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乐句,说说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旋律不同,节奏相同

  2、第二次聆听,请在第一个海螺演唱的地方做举手的动作,第二个海螺演唱的地方抱肩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比较,让学生分析乐句。

  (三)唱海螺

  师:第一次整体演唱

  第二次分段指导

  1、说说小海螺吹起来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景色?(4个)

  请你试试,

  第一乐句,海鸥听了展翅飞,怎么飞?(动作解决一字多音)

  第二乐句,笑微微,动作解决一字多音,注意声音力度小 (微微笑,所以声音要轻一点)

  第三乐句,唤船归,心情怎么样?怎么呼唤才能让船听见?(声音要传的远,注意声音位置、状态)

  第四乐句,阿爸的心情,指导演唱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情绪引导、歌曲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唱好歌。

  接着师唱,茫茫的海滩,

  2、吹螺号的小朋友,住在大海边,你能用歌曲中的歌词形容大海吗?

  (茫茫海滩,蓝蓝海水)指导演唱,声音要抒情、优美,体现茫茫

  第三次聆听,说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二部分,根据情绪、节奏分,

  师:这样的歌曲格式成为二段体,第一部分情绪,活泼,第二部分情绪抒情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知识点,让学生给歌曲分分段,从音乐要素上理解,体验要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演海螺

  请学生表演唱

  第一方案:男女生分别演唱第一、二段

  第二方案:分乐句对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表演,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整堂课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了,总而言之,本课实现了以人为本,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认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音乐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表演的机会、舞台,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相信这是一堂美妙的音乐课。

  音乐说课稿 篇11

  大家好!能站在这个讲台上,感到非常荣幸。

  下面,就我们共同设计的小班音乐活动《小猪睡觉》作一个简单的说课。

  一、选材因素

  在选择这一教学活动时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因素:

  1、首先是杨老师本身的音乐素质比较较好,能用自然音演唱,嗓音甜美,且语言、动作富有表现力,选择音乐活动能发挥她的长处。且执教过多次的音乐公开,有较强的驾驭音乐教学的能力。

  2、其次,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这首歌词简短有趣、曲调生动活泼的歌曲,预计孩子乐于学习,易于掌握。

  二、教学指导

  小杨老师对音乐活动的把握,应该是非常成熟的,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几乎没有修改,只是在教学律动的设计,建议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2-3个动作简单、重复、节奏比较欢快的,而且在教学中注意细小环节的把握,比如自然的过渡,过渡语的衔接等。

  三、目标定位

  在内容及方法大致定位后,我们把目标预设为:

  1、引导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初步学唱歌曲。(活动的`重点)

  2、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并愉快的参与活动。

  四、环节设置

  为达成目标,预设了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采用歌曲的旋律作为练声的音乐,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表现歌曲的旋律美,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2、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这个环节采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的方式突破活动的重、难点。小猪的形象直观、可爱,幼儿能从课件的形象和声音的变化中得到具体、直观的感受,这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还让其体验到了快乐的情绪,进而将这种愉快的体验在接下来的歌词学习和演唱歌曲、表演动作时表现出来,这是传统的图片所不能替代的优势。老师将采用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发现、愉快体验、尽情表现,从而让幼儿更好更快地理解歌词。

  3、初步学唱、表演歌曲

  主要以倾听、欣赏、感受、肢体动作的表现为主,以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快乐歌唱,让幼儿初步学唱歌曲,为第二课时的进行做好准备。

  4、结束部分

  我们这次活动的设计是为了体现老师寓教于乐、幼儿寓学于乐,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力求使活动气氛轻松、快乐、自由又具有艺术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检验。谢谢!

  音乐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母亲河礼赞》。《长江之歌》是电影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二、说学情:

  七八年级的学生中一大部分已处于变声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的声音不稳定,发声持久性差,唱歌费力,还有他们虽然喜欢听影视音乐,但更多的是关注剧情,就音乐与画面,音乐与剧情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长江之歌》旋律,用亲切,真挚的感情演唱。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音乐体验,歌唱模仿,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分小组合作,综合利用音乐知识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B。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C。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四、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旋律的音准和情绪。

  2)教学难点:掌握歌唱的方法,歌曲的曲式结构。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整体感知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视听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课:本课的导入我采用长江风景图片。

  2)、歌曲简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3)、歌曲欣赏:欣赏《长江之歌》。

  4)、小组讨论:问:歌曲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5)、歌曲学唱:本课的重点,首先随录音模唱,通过第一遍模唱,使学生熟悉旋律,找出换气点,第二遍模唱,我会指导学生吸气如闻花香,呼气如吹灰的方法来演唱,第三遍模唱让学生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6)师生互动:教师领唱,男女生分组展示。

  7)、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七。教学展望:

  1)音乐课堂具有富有个性、充满快乐、富有想象、动态生成、富有创意、充满意境的课堂 。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足和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音乐说课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鲁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中的第二课时。歌曲《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时,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生动、活泼,旋律洋溢着浓郁的民歌色彩,抒发了战士的自豪和对领袖的深情。两首歌曲的装饰音及方言衬词的运用使歌曲极富有江西地方特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唱,让学生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

  2、通过感受、体验、熟唱歌曲等方法,感受江西民歌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风格,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掌握难点乐句:九度音程“22323”的唱法

  11223|23535|22165612

  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

  四、教法学法:

  通过“聆听”“歌唱”“创造”等方法,感受歌曲的情绪,结合历史知识把握歌曲的整体形象,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三角铁、碰铃、小镲、堂鼓)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歌曲《江西是个好地方》

  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这首歌,你知道是哪里的民歌吗?

  (对了,是江西的一首民歌)

  那么你有没有留意到歌曲中都描绘了哪些地方呀?

  (噢,有南昌,井冈山,瑞金,庐山。)(大家回答的真不错!同学们这些地方都是我们中国革命的摇篮之地。)

  (二)创设情境,走进江西

  说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到江西革命根据地去看一看,走一走我们的红军战士浴血拼搏的红土地。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江西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那么,在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说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

  同学们,响誉中外的“红色故都”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就是在瑞金成立的。

  说大家都知道每年的8月1日是什么节日啊?(对是建军节)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建军节的来历呢?(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说的真好。)

  1927年的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是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

  同学们,以上这些伟大的红色历史就是形成和产生江西革命民歌的源泉。

  (三)整体感知

  1、在20xx年6月,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长征》中曾多次使用了《十送红军》,下面我们一起通过画面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播放歌曲视频)

  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觉得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很深情、很亲切、很感人,很期盼,还有一些难过。说的非常好。)

  那么,你感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人民群众为红军送行,军民难舍难分的场景)

  说是啊,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一边送一边唱,场面十分感人。这首歌曲就是以亲切、深情、期盼多种情绪为一体,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红军依依不舍。

  2、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遍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出示问题)

  A、你感觉这首歌在旋律和歌词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

  (对了,旋律婉转优美,歌曲好像在回忆、叙事,还有方言衬词,非常动听)

  B、你对这首歌的哪些地方印象比较深?为什么?请同学们大胆的告诉我。

  说(你来说,我觉得歌曲中每一句后面的间奏很有特点,使人感到很难过,有些伤心、抽噎的感觉)你来说,我觉得最后一句歌词中“红军啊”唱的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好像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说说的很好!

  C、那么歌曲中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呢?

  (是的,歌曲用了独唱、混声齐唱、女声齐唱、男声齐唱)

  3、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来学唱这首歌好吗?好的(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大家唱的不错。

  请大家看着歌片,那么在歌曲的这一乐句中出现了一个难点,请大家跟我来唱一唱。唱(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唉,非常好!

  4、说同学们在这首歌曲中最打动我的是这几句。请你听听!唱(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一唱到这几句,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很多幅红军在战场上热血奋战、英勇杀敌、不顾生命的壮丽画面(边说边出示图片)。同学们,正是我们老一辈革命者用生命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新世纪的你们该如何去做呢?(珍惜现在的一切,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中国人)说的非常好!接下来我想带大家到红军战士浴血拼搏的红土地上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播放伴奏)唱的太好了!

  (四)体验音乐,创作歌曲

  说1、同学们,《十送红军》在歌者们用不同的形式、情感的展示下,让音乐充满音乐魅力,感人至深。下面我想把这首歌曲交给大家,让同学们创编歌曲。现在,我们分两个小组进行讨论。好了开始吧!

  说2、好,请一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组是如何表现歌曲的。(第一段男女声对唱,第二段女声独唱,速度也有变化。第三段齐唱,还有伴舞。)太真棒!再请2组来说。(我们讨论的是第一段女声唱,第二段男声唱,第三段大家齐唱,并加入打击乐伴奏)说真不错!两个组都用不同的形式创作《十送红军》这首歌,下面老师想请1组为大家用歌声展示一下他们的创作。想请5位同学为1组伴奏。谁来?伴奏方法是:在歌谱中有打击乐器图的地方敲击一下。师示范。(要注意第2、3段速度的`改变)请1小组表演。

  说3、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用二组的创编形式展现歌曲。

  (五)体验音乐,教学拓展:

  说1、同学们:江西革命根据地,有毛主席带着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有一首歌可以印证,请听!(播放视频《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说并谁能说一下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表现了什么?

  (活泼、欢快、很带劲)(表现了毛委员和战士们的深厚感情)

  2、让我们随着音乐唱唱这首歌,感受一下当时的场面。

  说并同学们,歌曲中的衬词和吆喝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很有力量,很坚定,战士们有信心打胜仗,哪怕革命环境再艰难,生活条件再困苦,只要和毛委员在一起,战士们就“心里暖洋洋”)说的真好!

  并说3、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支合唱团,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表现的。(播放合唱视频)

  并说4、那现在让我们也来展现一下这首歌吧?(第一段男女生对唱,第二段男生领唱歌词,其他同学合衬词,第三段齐唱并加上打击乐)

  (六)课后小结

  说同学们,这节课我通过歌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也欣喜的看到了同学们美妙的创作和精彩的表演。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不仅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劳淳朴的人民。今天,我们唱响了红土地的歌曲,唱热了我们的心扉。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应该继续和发扬革命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努力学习建设美好的明天!

  最后,让我们唱着《十送红军》结束这堂课。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了解有关歌曲的创作背景,采用聆听、模唱、创编等要素,让学生充分感受江西民歌的音乐特色。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每个作品的特点,做到了既协和均衡,又层次分明,不但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那种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音乐说课稿 篇14

  《狮王进行曲》是省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三中的一个音乐欣赏活动。乐曲结构为ABA三段体结构,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第一段是狮王出场前的情景;第二段是狮王大摇大摆出现在小动物的面前;第三段是狮王与小动物们共同狂欢的情景。)大班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选取了这一活动,给幼儿提供一次艺术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方面考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地倾听、欣赏音乐,喜欢乐曲所表达的形象和内容,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创造性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3、了解乐曲三段体的结构特点。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乐曲结构特点,用各种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难点:创造性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录音带,音响设备,欣赏图谱2、立体背景图,狮王和各种小动物头饰。

  【教法】

  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故事法、角色扮演法、

  【学法】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幼儿较难掌握。本课的设计(听听—————说说————玩玩————演演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这一原则,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

  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了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过程设计】

  本次活动共分为“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欣赏乐曲,激发情感——创造表演,丰富经验”三个大层次。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3分钟)

  在活动开始,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入教室。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题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为幼儿表演乐曲中的小动物作了准备。

  二、欣赏乐曲,激发情感(15——20分钟)

  1、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提问:

  (1)听了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2)你听到里面有谁?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

  2、结合背景图边讲故事边放乐曲,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第二遍。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

  同时,艺术是实施美誉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3、结合图谱分段欣赏。

  图谱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乐曲旋律,同时还包括着节奏、音节等元素在里面,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视、听觉及身体动作的参与。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欣赏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得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三、创造表演,丰富经验(7——10分钟)

  教师做狮王,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跟音乐跳舞。以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同时幼儿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及能力差异选择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使他们能更投入的参与游戏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幼儿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得要求的偏向。

  在基本实现了本次活动目标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更多幼儿的表演欲望,可以将活动作进一步的延伸:活动结束后把表演道具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教材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欣赏活动,让活动教学充满生命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幼儿在愉快的、轻松的、游戏的情境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等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如有不够完善之处,还请领导给予指导,谢谢。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经典)音乐说课稿06-26

音乐说课稿05-16

音乐说课稿01-02

小班音乐说课稿07-19

关于音乐的说课稿11-14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0

关于音乐说课稿06-26

小学音乐说课稿05-23

音乐说课稿范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