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时间:2024-04-10 13:00:52 晓凤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精选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子的结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精选14篇)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我按以下五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说教学分析(两个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策略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评价

  首先,我说教学分析。

  一、教学分析:

  (一)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分子结构奠定了基础。尽管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困难,但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学生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等知识,为学习本节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结构决定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下面说教学策略的设计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复习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其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流程图

  创境情景、温故导新-活动探究、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自我小结、体验成功-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教学策略是有针对性的,必须把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要想使一堂课优化,只有把有效的教学策略恰当地运用到优化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1.创设情景:展示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和不同形式排列的几种元素周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

  2.温故导新:通过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参与活动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渴望之情,我将本节课的知识设计到3个活动探究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学到知识。

  活动探究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展示碱金属与稀有气体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每一周期中各有多少种元素及金属元素的数目。教师帮助分析,学生总结得元素周期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教师把元素周期系的周期发展形象地比喻成螺壳上的螺旋,便于学生记忆。

  活动探究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首先介绍价电子层和价电子的定义,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提出问题: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价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学生活动:观察周期表,分组讨论;由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可由多个学生回来,教师注意总结其中的优缺点)教师帮助整理得出正确结论。

  活动探究3:周期表的分区

  首先给学生介绍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分为五个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除H外)都是金属?

  这样设计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观察分析,相互评价暴露错误,获得真知的方法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三)自我小结,体验成功

  最后让学想一想全面回顾本节知识内容,总结本节课中的收获及体会。

  (四)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加强训练,来巩固难点,通过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中“科学探究”栏目的难点,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体现新课标教科书重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五)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完成教材P24的习题中的第1、2、5、6、9,达到熟练判断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知识综合运用:(面向中等学生)思考:

  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3、能力提高:(面向学有所长学生)探究:

  (1)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

  (2)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知道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必须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下面,说教学评价的设计

  五、教学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不断地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观察、交流、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新知,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重视创建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也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学会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二)终结性评价

  1、通过小组交流后,谈收获、体会、思想

  2、留课后作业(紧扣教学目标、分类型、分层次)

  以上是我的说课。

  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加指导。

  谢谢各位!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2

  1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5、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2学情分析

  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离子的形成、离子符号等等。这些内容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但这些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突破难点,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

  3重点难点

  1.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的意义。

  2.离子的形成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认识水平。

  (2)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归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评论(0) 学时重点

  1.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的`意义。

  2.分析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评论(0) 学时难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

  2.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学时 离子)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从生活中截取大家熟悉的三幅铜、水、食盐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它们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

  【分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食盐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与分子和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构成物质的第三种粒子——离子。

  活动2【讲授】第二学时 离子

  【投影】稀有气体He、Ne、A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和元素性质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分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一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的表格,指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寻找规律,做好归纳并完成表格。

  【设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有什么特点?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设问】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板书】1、离子的形成

  猜一猜: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图片投影)

  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向氯原子的最外层上转移,从而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提问】Na、Cl原子最外层失得电子后,是否还能保持电中性?

  【分析】Na、Cl原子失得电子后将带上不同的电荷,分别叫做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带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成氯化钠

  【板书】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归纳】比较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图片投影)

  原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呈电中性

  阳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带正电荷

  原子失电子数=正电荷数值

  阴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荷

  原子得电子数===负电荷数值

  【过渡】如何用化学符号表示离子呢?

  【板书】3、离子的书写方法及意义:

  【分析】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设问】Mg、O原子最外层失得电子后,又将如何呢?学生回答。

  【分析】由于Mg、O原子失、得的电子数为2个,所以它们各自带上两个单位不同电性的电荷,分别变成了镁离子和氧离子,离子符号即:Mg2+、O2-。

  离子符号的意义:

  1、离子;2、一个离子所带电荷

  如: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O2-上的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板书】离子结构示意图:(图片投影)

  【投影】

  【课堂小结】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层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3、离子形成、书写、意义

  4、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活动3【练习】第二学时 离子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2、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3、请写出下列示意图的名称:

  4、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 , 最易得到电子的是( ) , 形成稳定结构的是( )。

  5、试一试,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①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②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③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

  ④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虞城高中的化学老师,我叫小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节共包含六大内容: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本节共分三课时,我今天主要讲解的是第一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和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原子结构,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学习新课时,一定要注意与必修二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联系,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来。

  新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并且在原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长见得化学现象。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师生互动由必修二知识引入能层和能级

  和学生一起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认识能级交错现象。

  通过练习教师解说让学生总结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能自己动手写出1-----36号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简化排布式

  情感目标:发现生产、生活中有趣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能层和能级的认识

  构造原理和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二、 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

  根据本节特点和理论基础,可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知识由旧------新联系起来。

  2、目标导学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的探索发现。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学是微观粒子的结构和理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动画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这些方法都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三、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必修二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 K2 8 8 1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和方向,

  从原子的发展史引入原子结构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总结规律从而得出: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层和能级。(本节重点)

  师生互动写出钾的影子结构示意图引学生思考进而于老师一起学习:

  (2)根据能层和能级引出构造原理。(本节重点和难点)

  (3)由构造原-----------能量最低原理----------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学生活动写出1---10号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排布式

  (4)由构造原理学会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并且学会1----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师生互动-----------课堂学生演练

  4、回顾小结本节重点,并且提出设疑为下节课做铺垫。

  四、反馈练习

  五、布置作业 :课本12页1----7题

  板书设计

  一、能层和能级

  1、能层

  2、能级

  二、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1、 构造原理

  2、 电子排布式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本节内容包括了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元素周期律,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第二课时为元素周期律,我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子结构,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学习新课时,一定要注意与初中化学中物质构成奥秘的联系,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来。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范畴,而物质结构既是本书的重点,又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并能在原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懂得质量数和ZX的含义。

  2、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是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方法上重点、难点是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本节教学是微观粒子的结构和理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动画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五、教学过程

  先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想象,再借助电脑动画手段重现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并鼓励学生就原子结构的相关问题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引出本节核心问题: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并将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让学生亲自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中找出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质量数间关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并补充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关系。

  六、板书设计

  一、原子的结构及其微粒间关系

  原子的构成

  构成原子微粒间的关系

  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关系

  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5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史料、图片、表格中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对学生进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情感教育。

  2学情分析

  该节课是继分子和原子之后继续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认识。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学生的抽象思维也才属于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原子构成”的模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

  1、引用典籍,导入新课

  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的“庄子心得”把我们带进了庄子的世界。这位道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富哲理的言论,“一尺之棰(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其中之一。“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如果将木棍一直分下去,你认为可以分到什么程度?”(学生会想到原子。)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原子究竟可不可以再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典籍的引用不仅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创设了问题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活动2【讲授】2、大胆猜想,讨论交流

  2、大胆猜想,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对原子构成大胆猜想,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活跃思维的空间,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之一,所以我播放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视频,以“假如我是卢瑟福,会怎样解释这些现象”为主题,组织学生围绕原子的构成分组展开讨论,再进行交流。

  讨论提纲:

  ①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能够穿透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是否为实心球体?

  ②少数带正电的α粒子发生方向上的偏转,极少数带正电的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的构成是否像乒乓球一样,内部完全是空的?

  学生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其内部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带正电的粒子。这时我指出这就是原子核,并提出第三个问题:

  ③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相对来说,原子核外的空间是否很大?

  学生回答后,我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原子内部的空间“很大”。

  活动3【讲授】3、提取信息,探索发现

  3、提取信息,探索发现

  在学生对原子构成仅仅有了粗略认识之后,投影课本中图片4-1“原子构成的示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取从图中获得的关于原子构成的信息。然后填写学案一。(建立原子构成的清晰模型)

  学生对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又让学生完成学案二。

  “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这么小的数值给计算和书写带来不便,该怎样解决呢?”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我予以提示:“假如你吃药时,看到药品说明书上标注‘每次3片’或‘每次0.75mg,每片0.25mg’,哪个直观?”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可以寻找一个替代量。这样就引出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我利用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学生分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可以用某原子的'实际质量除以碳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12求得。

  指导学生练习查询附录Ⅱ相对原子质量表。学生发现许多元素的末尾数标有准确度,我指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是很复杂的,并适时介绍张青莲教授修订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之后让学生利用课本75表4-3完成学案三。学生找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也等于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我没有马上指出错误,而是让学生做学案四。这回,他们不仅发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且也经过反思修正了上面的错误。

  活动4【导入】4、了解历史,情感提升

  4、了解历史,情感提升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科学家们逐步认识原子的构成、完善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历程,引发学生思考(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你想到了些什么?未来的模型怎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激励学生要以积极向上的热情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活动5【导入】5、回顾要点,练习反馈

  5、回顾要点,练习反馈

  在这一环节,学生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要点,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和反馈。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6

  【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在初中物理和化学课中已经学过原子的核式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针对这一特点,介绍人类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认识原子的结构;

  2.在我们日常所处的宏观世界中,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物体的结构,但在微观世界里,已经不能靠眼睛来获取信息了。针对这一问题,了解最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的信息的方法;

  3.前一节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割,在此基础上,汤姆孙建立了原子“枣糕模型”。卢瑟福用发现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4.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学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这种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物理基础一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因此根据现有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案、一步步设计难度梯度,进行有效性教学。

  2.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

  4.估计学生利用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卢瑟福的原子的结构模型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提出的3个问题,前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问题3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模型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思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鸣。

  整节课结合粒子散射实验,把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总体教学设计如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孙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二)进行新课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孙提出的“枣糕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的观察结果

  必须向学生明确: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提问学生,师生共同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

  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投影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第1、2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讨论出,第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原子的结构。

  三个问题是:用汤姆孙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枣糕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2)教师小结:

  对于问题1、2:

  按照“枣糕模型”:

  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ɑ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枣糕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推理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对于问题3:

  先通过课件师生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小结: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点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枣糕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孙原子模型与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粒子分别穿过“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

  联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在哪些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应用模型法来研究。

  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再展示立体动画粒子散射模型,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关于原子的大小应该让学生有个数量级的概念,即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举一些较形象的比喻或按比例画些示意图,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培养学生通过现象认清本质的分析、推理能力。

  3、了解原子学说的发展历史,认识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分析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所说明的问题。

  三、教具

  1、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

  放相机、彩色显示器、录相带。

  2、分析实验现象。

  α粒子散射实验挂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但是原子内部是怎样的结构呢?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意识到原子并非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内除了电子外还应该有带正电的物质,它们是怎么构成原子的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阴极射线中粒子带负电,并计算出了它的荷质比e/m。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的电量跟氢离子的电量基本相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人们称之为电子。由此得出电子是原子的基本组成成分的结论。

  简单介绍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明确:汤姆生认为原子内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其中,电子只是在振动,原子里是“实”的

  2、观看《我们的朋友——原子》录相带中有关α粒子散射实验部分。

  边看录相边思考问题:

  为什么α粒子大多数不偏转?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3、结合挂图归纳小结。

  (1)大多数α粒子不偏转的原因是它们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阻碍,说明原子内几乎是“空”的

  (2)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说明有带正电的物质对它们产生库仑斥力的作用。

  (3)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它们和某种物质发生了撞击,而且这种物质占据了很小的空间。

  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卢瑟福于19xx年提出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他指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引导学生思考: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中描述的“绝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α粒子的径迹对于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有什么意义?

  简单介绍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卢瑟福1871年出生于新西兰,小时候上学时学习很优秀,1892年从新西兰大学毕业后去了英国。后来在汤姆生门下当一名研究生,经汤姆生推荐到加拿大出任一所大学的物理教授。1919年卢瑟福接替他的老师汤姆生担任了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由于他对原子物理学的突出贡献。被人们尊称为原子核物理之父,并且在19xx年获得诺贝尔奖。

  总结:从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到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学说,人们对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α粒子散射实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结果又一次说明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当然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往往要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非完美无缺,从经典物理的角度看,电子绕着原子核转,要不断向外界辐射能量,导致电子能量不断减少最终落入核内,这和原子的稳定性出现矛盾。可见人们对原子的认识理论还要进一步发展。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原子核的结构关系计算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两张外表类似的贺卡]

  〖提问〗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会不同呢?

  〖过渡〗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过渡〗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

  〖提问〗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提问〗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思考〗

  〖结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板书〗一、原子结构

  〖思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结合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投影展示表5-1〗-----表5-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学生总结)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探究〗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

  〖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思考〗原子内部微粒电性

  〖结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过渡〗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

  〖思考〗如果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可以得到什么关系?

  〖结论〗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

  〖提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过渡〗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过渡〗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思考〗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练习〗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X表示为

  ①O

  8

  18

  ②Al

  14

  27

  ③Ar

  18

  22

  ④Cl

  Cl

  ⑤H

  H

  (学生总结)

  通过思考练习可总结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可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投影练习〗1.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n

  2.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A-a+n B.A-a-n

  C.A+a-n D.A+a+n

  〖问题探究〗 “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思考〗

  〖结论〗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

  〖过渡〗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书〗原子X

  〖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思考〗

  〖结论〗不是,如上述练习中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

  〖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

  〖思考〗

  〖结论〗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思考〗

  〖结论〗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

  〖口答〗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电荷.

  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电荷.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

  [作业]1.用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

  2.课本第94页,二、1、2.

  〖板书设计〗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原子结构

  1.原子X

  2.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电荷数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

  (2)知道元素符号角标的意义;

  (3)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4)知道同位素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认识空间想象、分析推理的方法,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原子中不同电性粒子间的关系,懂得原子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懂得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规律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同位素的概念。

  2、难点

  同位素的概念。

  三、教学用品

  多媒体

  四、教学流程

  1、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可分作两部分:一是原子结构和同位素;二是相对原子质量和对物质的量复习。教材先介绍原子的构成,通过原子中的微粒引出同位素概念。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思路清晰、流畅。原子的结构比较抽象,要用比喻方法等让学生形象思考,适当利用多媒体图片使其形象具体。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尽量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层层设问,学生不时产生认知冲突。

  2、流程图

  3、流程图说明

  (1)情景引入:问题: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通过两个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直奔主题。

  (2)多媒体展示:原子核的结构图片和原子中各微粒的结构关系。比较直观表示原子。理清原子结构关系,教师用形象比喻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提示原子核体积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多媒体展示: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表。

  (4)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阅读《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表》

  (5)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两个有关原子的等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6)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与应用的训练。

  (7)多媒体展示:元素符号的角标。学生归纳元素符号的角标的含义。

  (8)由12C和14C关系带来的思考,引出同位素概念

  (9)多媒体展示:同位素氕、氘、氚的图片,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途,总结同位素特点。

  (10)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

  五、教学案例

  1、情景引入

  学生在初中对原子结构的知识有一定了解。通过复习性质,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直奔主题。如:

  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

  它们怎样构成原子?

  2、理清原子内部结构关系

  通过以上第二个问题,学生明白了原子内部也有结构,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但学生对这样的抽象的事物并不太理解。需要有形象的比喻加深印象,如:

  (1)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2)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学生有了原子大致形象后,就可以紧接着讲解:

  (1)原子核小,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

  (2)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主要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密度很大。

  3、原子中微粒间的数学关系:

  先让同学阅读《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表》

  构成原子的粒子电 子质 子中 子

  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

  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27

  相对质量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1、0071、008

  接着提问,帮助同学去找出关系。如:

  (1)我们知道,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那原子显不显电性?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所带正电和电子所带负电电性相反,就能正好抵消吗?

  学生推导出原子的第一个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再带着学生分析原子的质量。

  这里需教师讲解:

  (1)相对质量。先让学生注意表中数据,得出相对质量使用方便。老师再讲解相对质量是个比值。

  (2)电子质量的忽略。前面已讲到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这里要让同学明白"忽略"的思想方法。

  (3)质量数。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称其为质量数。则得出以下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这里需要举些例子,如

  C 12(质量数)=6(质子数)+6(中子数)

  4、元素符号角标含义

  就以 C为例引出元素符号角标含义,重点是质量数和质子数

  A——代表质量数

  Z——代表核电荷数

  c——代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代表化合价

  e——代表原子个数

  5、同位素

  从自然界中有12C、14C两种碳元素原子引入。12C作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早为学生所知。14C作为考古测定年代的依据也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学生常有疑问:12C和14C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如:

  12C和14C都属于是碳元素吗?

  12C和14C有什么不同?

  什么原因造成12C和14C质量数不同?

  学生知道了12C和14C是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原子。那同位素概念就由学生自己提出来了。同样还可以用 U、 U、氕、氘、氚的例子来引出同位素。同时提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业已遍及医学、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6、课堂习题

  1、1999年新发现的114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中子数为184,该原子的质量数为( )

  A、70 B、114 C、228 D、298

  2、填表

  粒子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用 X表示

  O818

  Al1427

  Ar1822

  Cl Cl H H 3、某粒子用 Rn+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nbsp;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六、教学反思

  整节课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气氛活;同位素部分留有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计划留到下一课: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对离子概念掌握不佳,有待在1、3节继续巩固。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10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二)教具

  挂图,投影仪,玻璃棒一根,丝绸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两块,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演示: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将玻璃棒置于碎纸屑附近,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屑的现象。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答: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丝绸带了电,也会吸引轻小物体。

  演示:将摩擦玻璃棒后的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

  答: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提问4:想一想丝绸会带什么电荷?

  2.引入新课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要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需要知道一些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

  3.进行新课

  (l)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点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哪位同学说一说水分子又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呢?

  分子和原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不但用眼睛看不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看不到。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经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

  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往下分。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由原子的核式结构可知,物质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指导同学看课本“原子结构”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

  (2)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由上面讨论可知,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与它相摩擦的另一物体上,这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那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而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4)讨论与练习:(投影片)

  ①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带电吗?

  答: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多,得到电子的机会少;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少,得到电子的机会多;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一般来说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通过摩擦可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但是,若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都较强,就很不容易使它们通过摩擦发生电子的得失,因此它们就很难带上电。

  ②玻璃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实验: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后,去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玻璃棒与橡胶棒互相排斥,说明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排出几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起电的序列:兽皮一羊皮一石英一玻璃一丝绢一木条一胶木一松香一硫磺。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

  ③有人说:带电体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灭了,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中和现象的实质,也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答:说法A和D正确。)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认真看本节教材。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小纸筒(图1)。小纸筒先被吸过来,这是因为______的缘故。当小纸筒与玻璃棒相触后,立刻又远离玻璃棒,这是因为______。

  3.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A.甲带正电,乙带等量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等量正电;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的构成;

  2、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具体内容,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3、了解卢瑟福实验现象和建立猜想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分析获得的证据,打出结论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模型建立的发展过程,体会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感受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原子模型的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

  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得出

  教学准备:

  PPT板书设计: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

  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

  5、电子云模型(1927年)电子云模型

  二、原子的内部结构

  引入新课

  展示水电解实验装置图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还可不可以再分呢?学生结合电解水试验,分析得出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这种粒子叫原子。

  师:原子是怎样的微粒呢?科学家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踏上了探究之旅。

  实心球模型的得出

  师: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建立了原子的实心球模型,为近代原子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画出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的得出

  师: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1、原子内有带正电的物质。

  生2、带正电的物质是怎样分布的呢?

  师:汤姆生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学生画图,和课件上对照。

  师:汤姆生的模型继承了道尔顿模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个不同?

  生:仍旧是球体,且是实心球,但是可以再分,电子镶嵌其中,因为发现了电子。

  行星模型

  师: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一起,用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

  用粒子撞击探测、推断微粒内部结构是现代常用研究方法。

  教师通过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对应的实验现象推导的结论。

  1、大多数的α粒子直接通过。

  2、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

  3、极少数被弹回。

  学生得出结论:

  1、大多数的地方是空的,中间有一个核,电子分布在核的外面。

  2、核很小、但是所占质量很大的核。

  3、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氢原子的行星原子模型

  师:原子很小,原子中的电子更小,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比是怎样的,1015分之一,如果原子有鸟巢那么大,原子核就是其中的乒乓球。

  师:行星模型和西瓜模型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生:共同点: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

  不同点:带正电的物质不是均有分布的,是以一个极小的核存在的。电子不是镶嵌在其中,是在核外高速运动的。

  电子分层模型师: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认为,带负电的电子之所以不会掉到带正电的电子核上的原因是由于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教师展示碳原子的模型,让学生找出分成几层,每层有几个电子,感受分层模型。

  学生观察发现有两层,第一层2个,第二层4个。

  师:分层模型和行星模型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教师解释:分层模型和行星模型基本相同,但是对核外的电子排布做出了修正。

  电子云模型师:现代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电子在原子核外有点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点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如果将每次出现的地方都点上一个点的话,这些点就会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感受电子云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原子模型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新模型的建立分别和什么新的.发现有关。

  试着让学生阐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进步的不易。感受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知道假说的修正离不开实验的证据。

  知识小结: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

  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

  5、电子云模型(1927年)电子云模型

  二、原子的内部结构

  原子是由一个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而电子带的是负电,这样整个原子对外就不显电性。电子在原子中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绕着原子核做高速的运动,电子的高速运动在原子的周围形成像云一样的外衣,也叫电子云。不同的原子内电子的数目不同,电子运动的模式也不同。就像一个班的同学,大家都穿上形状各异的外壳,由于外壳的形状不同,使得有些人靠在一起会比较舒服,而有些人很难靠到一起。当然实际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上面只是一个简单化的比喻。

  练习:

  1、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_______,发现原子里有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

  3、在一个原子的原子核里必定含有的微粒是( )。

  A、质子和中子B、质子C、中子D、质子和电子

  4、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 )。

  A、 汤姆生B、卢瑟福C、道尔顿D、玻尔

  5、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得到一个电子后,将( )。

  A.不显电性B.显正电C.显负电D.无法确定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1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原子大小与宏观物质之间的大小的类比,体会原子的相对“小”和“大”。

  2.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会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家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

  难点:原子是一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用分析宏观现象诱发学生想象,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三、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分4个课时完成。在前面的课题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一些特点,对分子、原子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也有了初步了解。原子的体积虽然很小,却有一定的结构。教材用简短的文字和表格描述了原子的构成。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及课外知识都是有限的,而本课题内容又是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知识,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的构成已经是第二次接触。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展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动画,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提出猜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

  原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就像我们整个学校中的一只蚂蚁。人们常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依然未止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原子的结构。(板书课题)

  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目标)

  (二)自学教材,解决问题

  我们原子的结构不防先猜想一下:

  1.原子是一个空心的,还是一个实心的球体?

  2.原子能不能再分?若能,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3.构成原子的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4.原子核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什么叫核电荷数?

  5.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带着上面的几个问题,自学教材第53页,了解原子的结构。

  试一试: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3.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__________,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

  原子核内质子数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________,电性__________。因此,原子_______电性。即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活动,精讲点拨

  1.活动一:“假如我缩小成一个分子的大小时,我进入人体时能看到什么?”

  通过宏观举例说明原子的体积很小,体会原子的相对“小”和“大”。活动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有趣的讨论,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

  活动二:阅读图3-9“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通过先自己阅读,后大家讨论、记录,将发现的信息一一列举出来,并不断丰富、完善图中的信息。

  3.活动三:小组竞赛

  阅读表3-1和3-2,比一比,看谁能得出的'结论最多。

  采用对比的方式完成表3-1和3-2的相关内容的阅读,组织小组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做好小组竞赛的分工。

  结合表3-1回答问题:

  1.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2.氢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3.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

  4.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

  4.活动四:阅读资料,升华新知。

  阅读教师发的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资料和看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修正各种观点使刚学过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巩固升华。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绘图,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增进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展示反馈

  1.原子核是由()构成。

  A.电子和质子B.质子和中子C.电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氧

  8

  8

  硫

  16

  16

  镁

  12

  12

  3.填写表格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粒子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

  5.填空:(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________,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

  (五)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第58页第3题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13

  教学目标

  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

  2.了解原子的构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疑点:

  (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以下先看一个实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讲解]:氧化汞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这种微粒叫原子。

  [板书]: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提问]: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讲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仍然是原来的原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其他变化中(如原子核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如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对比分子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出原子的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找出原子的特征。

  [板书]:2.特征:

  (1)原子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巩固提问]:

  (1)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水受冷结冰是什么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什么变化?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氧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的构成?

  [学生活动]:讨论并在教师引导总结下得出结论,填写“原子与分子比较”的表格。

  [板书]:3.填表:原子和分子的比较

  [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教师活动]:放映描述原子结构的录像片,挂出教材第二章表2—1几种原子构成的小黑板,说明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情况。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并在头脑中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模型。

  [教师讲解并板书]:

  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设疑]: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

  [学生活动]:阅读第二章表2—2观察氢、碳、氧、铁四种原子的质量。

  [教师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称量原子的质量若以千克作单位,无论书写、读数、记忆,使用起来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一样的不方便)。现在国际上采用了一种记录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以一种碳原于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它的国际单位是“一”,符号是“1”。

  [教师活动]:由此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板书]:

  [巩固提问]:

  ①磷的'原子核里有15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②硫的原子核里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于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学生活动]:通过查找,对比,找出规律。

  [板书]: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于数加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于数+中子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二节最后一段,总结。

  [总结板书]: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提问]:③对比磷、硫原子构成,你有什么体会?(提示:两者原子核只差一个质子,核外只差一个电子,却构成了性质极不相同的物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类原子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彼此不同。

  课后小结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于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2.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与分子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14

  一、教材分析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及反应规律,是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要求为:“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具体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核素、以碱金属和卤素为例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原子结构在义教学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对于元素周期表学生也是不陌生的。因此本节应在义教学习的基础上对原子结构进行拓展、深入,对原子结构的学习能更好的体会模型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鼓励学生多运用模型法进行学习和认识世界。通过大量事实了解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巩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体会周期表的归纳和预测的作用。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2.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

  1.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通过对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学习,感受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学习,感受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引导: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20世纪初,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之后,人们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更加完善。那么,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就从原子结构进行学习,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学生活动:聆听。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出问题。

  (二)环节二

  1.认识原子结构。

  教师引导:[任务1] 观察图4-1电子层模型示意图。观察图4-2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学习原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生活动:

  (1)观察图4-1电子层模型示意图,得出原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特点,了解不同电子层的能量关系。

  (2)观察图4-2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初步得出规范书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的.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4-1、4-2,学习原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利用模型法学习新的知识,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

  教师引导:[任务2] 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87页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

  (1)通过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尝试解决前三个问题。

  (2)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要点,解决第四个问题。

  (3)交流展示,相互评价。

  (4)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规范书写相关化学用语。了解模型法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随着科学的进步,模型越来越精确,对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准确。

  2.了解核素、同位素。

  教师引导:在图4-4b中,H的质量数为什么有3个呢?阅读教材90-91页解释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了解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尝试总结二者的关系。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核素和同位素有一定的了解。

  3.了解周期表的结构

  教师引导:指导阅读教材88-90页,完成89页思考与讨论的表格。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了解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等相关定义。

  (2)总结归纳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等。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周期表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三)环节三

  1.碱金属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教师引导:[任务1] 碱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

  学生活动:

  (1)填写93页表格中的内容。找到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结构上的异同点,

  进一步预测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2)讨论预测的结果,重点要阐述清楚预测的依据。

  (3)实验并观察钾与水及钾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验证预测。

  (4)尝试推测锂与水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尝试归纳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实验、分析等环节使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得出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升证据推理及科学探究素养。

  2.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教师引导:[任务2] 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比较。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96-97页卤族元素的内容,完成97页思考与讨论的内容。

  (2)实验并观察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完成98页实验4-1。

  (3)尝试总结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说出比较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进一步形成“证据推理”的素养。

  (四)环节四

  拓展:多样化的周期表

  教师引导:展示周期表的发展过程,以及多样化的周期表。

  学生活动:

  (1)了解周期表的发展过程。

  (2)感受多样化的周期表。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使得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是有阶段性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深入,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多样化的,同一个问题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结果的呈现也会多样化。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02-15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05-08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05-06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05-10

原子构成说课稿07-06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07-06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06-25

群落的结构说课稿02-19

《循环结构》说课稿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