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

时间:2022-12-03 16:10: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继续和延伸,也为下一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从方法论上讲,有利于提升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懂得理解与尊重别人。可见,本节内容处于第九课的中心环节,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这是第九课的核心知识。将从两个方面把握重点:一是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就自己曾经和同学发生相互理解与不理解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肯定;二是分析教材中的例子,让同学们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理解与善待他人,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这一知识理解和运用。着重从两个方面突破难点:一是用别人不喜欢的外号自己也不会喜欢来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对“管鲍之交”蕴含的道理来说明理解的重要性和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三,教学设计理念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别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根据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构思。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建立了交往艺术的新思维,但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等一些不良思想及习惯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知、情、意的统一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用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难点、疑点和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和参考书力争自己解决难点和困难。在教法上,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和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流程及教学时间分配策略

  按照“组织教学(1分钟)→复习提问(2分钟)→导入新课(1分钟)→读书指导(1 2分钟)→主题讲析(8分钟)→主题探究(1 5分钟)→应用发展(5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的基本环节进行教学。

  其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环节

  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课前准备

  查看学生的上课准备情况

  值日生汇报班级学生出席情况

  了解学生出席情况

  复习

  提问

  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关内容的复习

  教师:提问题,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我们应如何处理?请一名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经历说给大家听。

  学生说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宽容的实质和内涵讲述即可。

  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导入

  新课

  引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容

  用“起外号”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

  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书

  指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的道理

  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对个别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

  产生疑问,引发进一步的思考,阅读教材解决疑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题

  讲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的内容

  结合书本的例子和生活中的事例,以换位思考为主线进行讲解

  认真听讲,仔细领会,可以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能换位思考

  主题

  探究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

  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理解与尊重别人?

  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应用

  发展

  对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就“长者与两个青年”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态度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别分析“长者与两个青年”的行为是否可取

  强化深化知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

  作业

  与父母进行一次交谈,在其中领悟父母的艰辛

  进行反思,并准备相关事例与学生分享

  将相关知识融入实际的交谈过程中

  让学生懂得理解与珍惜

  六,教学手段和板书设计

  采用现代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和黑板相结合的方式,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和问题,版书依旧在黑板上写出来。

  板书分为正版书和副板书,正版书在黑板左侧,具体内容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

  (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七,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读书指导→主题讲析→主题探究→应用发展→布置作业”的基本环节展开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有机的统一;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信息技术手段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学生要达到教学内容知情意目标的统一,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教材中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以新课标中“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为依据。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把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明确换位思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说学情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接下来谈一谈我的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 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观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 能力目标: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知识目标:学生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设置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课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分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要求,本节课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给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 “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 在一再启发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接着学生思考:你们想到了这一点吗?

  通过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更好的引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板书)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环节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将准备4个活动。

  活动1【表演小品,情感体验】

  我会让学生表演小品:《绰号——奇耻大辱》校园一角传来阵阵嬉笑声:“哎,你看见灰太狼了吗?”“谁是灰太狼”“就是咱班那个范小伟,你瞧他长的那样”“哦,太像了,太像了,你简直是太有才了!”哈哈哈哈。

  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假如你是范小伟,你当时的感受如何?你想对给你起外号同学说些什么?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也不会喜欢,

  (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通过表演小品这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热烈、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活动2【情景探究,运用知识】

  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情景: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

  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

  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活动3【小组讨论,集体探究】

  我会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些问题: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小蓉把钱带回家,准备明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蓉说:“现在失主一定很着急,我们到路口等等看,说不定失主会找过来。”小蓉和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围绕以上问题,我会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分为若干组,限时10分钟,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在学生中间进行巡视、指导。讨论之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后得出结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板书)换位思考的实质

  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4【案例分析,运用新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案例:在一次心理咨询中碰到一位女学生,她因为宿舍中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在宿舍里同学们互不来往气氛沉闷,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我告诉她:从现在开始,试着夸奖他人,真心赞赏他人的长处,如:“你的眼睛真亮!”“这件裙子对你再适合不过了!”等等。不久以后,她来告诉我,宿舍的气氛完全变了样,大家相互帮助。

  学生阅读案例并思考:这位女学生宿舍气氛变样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引导总结: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板书)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材料阅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教学法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自评互评——巩固提高

  讲解过理论知识后,预留10-20分钟,演讲巩固,演讲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演讲完之后,学生互相点评,最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通过这种演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的认识。

  环节四 回忆拓展——小结作业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如同一幕电视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让人浮想联翩的结尾也十分重要。因此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接着,我会布置一个拓展性的作业:全班同学合作出一期《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的板报。

  这样的作业符合思想品德课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辛苦了!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主要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实质。

  2、教学难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做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让学生结合课本105页虚框内容和生活中给别人取绰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谈感受,在活动中去掌握知识,领会做人道理,提高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本108页的虚框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六、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直接利用课本105页的虚框内容和学生中给别人取外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讲故事,谈感受,学习新课。

  老师或学生讲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自己的小故事及当时的感受,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这句话的`实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交流几个准备好的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并讨论主人公的感受,从中掌握课本知识“换位思考的含义、实质”领会做人道理。

  3、自己动手,完成课本所设活动。

  先让学生朗读课本108页的《相关连接》并讨论长者的话给大家什么启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完成课本活动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4、新课巩固,展示所学知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我的说课结束了,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