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二、说学生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读书,求知欲强。这篇课文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散文,虽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对文字的理解上仍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学生教材的研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三年级阅读的教学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四、说学习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体会叶子的美,在语言情境中,感知“要做一个像叶子那样无私奉献的人”。教学难点是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教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主要以学生的亲历感受为主。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导读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六、说教学准备
我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和一片叶子实物。
七、说教学时间
2课时,今天我汇报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鼓励学生发现美
高尔基曾说过:“最难得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课文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所以,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美的'事物,这些美的事物需要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它,这节课就让我们接着走进课文去发现美,欣赏美。
教师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感受意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阅读教学建议中有“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我的教学设计为:
1、让学生充分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2、研究叶子的外形之美;
(1)找课文相关段落读一读,说说叶子美在哪里?并板书:形态各异;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叶子的不同;
(3)总结:同一棵树上的叶子,大小不一,姿态不同——就是形态各异。让学生再读词语。
我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叶子的不同姿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解重点句子(课文第五节)
(1)设计问题:什么是生命的乳汁?阳光怎么会变成乳汁的?
(2)让学生自由讨论。
(3)教师讲述这个问题的答案。
(4)看图欣赏“春、夏、秋、冬”叶子的美。
(5)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体味大树“春、夏、秋、冬”叶子的美。
华中师范大学的杨再隋教授说:“老师讲的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2、体会叶子的内在美
(1)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在音乐的渲染下,能让音乐成为朗读的翅膀,让学生在音乐中体味文字的美。
(2)理解“肥美”一词,让学生看图片说说。
(3)理解“飘零”一词,让学生看动画说说,并设计一个问题:树叶落到哪了
去了?叶落归根对大树有什么好处?
第(3)个问题的设计在于一起理解课文,在读中体味,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体味树叶的奉献精神。
(三)朗读升华,畅谈感受学习课文7—11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
2、让学生自由畅谈。
这个问题的设计在于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标准答案去教学生,还应让学生自由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回溯全文,总结升华
小结: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着,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美好的生活而贡献力量,就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句子
教育的本义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摘抄优美句子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上的语感。
九、说板书设计
做一片美的叶子
形态各异无私奉献
(外在美)(内在美)
板书抓住文章主线,以叶子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为呈现的载体,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2
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们:
本节课的设计其来有二:一是结合我校的《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第二,本课位于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过,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上一节“大阅读课”上,而这正是符合课标要求,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说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我国著名儿童作家金波爷爷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诗,文章语言优美,但蕴涵的道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一下子被文章的意韵深深吸引,越读越喜欢,尽管知道这篇文章有好多名教师执教过,自己的教学构思很难超越他们,但因喜欢还是选择这篇课文作为自己阅读课的文本。
说说目标:
1.在读中品词品句,感受叶和树的和谐美。
2.在读后片段仿写,体验读和写的和谐美。
说说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美读课文,还欣赏了金波的另外一篇相类似的美文,通过朗读体会到文章的美,努力实践以学生的“美文朗读”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用师生间充满灵性的朗读、对话营造诗情新课堂,让学生乐学愿学。针对教材,针对目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从三个版块推进:
版块一:赏读旧文,悟情悟理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离不开诗意的学习氛围的,因此,开课伊始,我说:“同学们,金波爷爷最喜欢小朋友了,这一辈子为我们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编写了好多好多好听的童话故事,其实,同学们也读过金波爷爷的文章,就是我们学过的《做一片美的叶子》就让我们再次来赞美这片美的叶子吧。”当金波画面出现,当学生身置此景,话语便如涓涓流水,潺潺而出,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
接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围绕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最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句子反复品读,用自己小小的心灵去感受文字背后深邃的意境。在这里攫取一小片段与大家分享:
当学生找出这句话时,我通过课件展示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比如“肥美”、“嫩绿”、“飘零”,然后把文本的这段话变为竖行,成为了诗的格式。色彩鲜明的画面、与书本不同的句型,都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唤起孩子们内心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版块二:品读新文,陶情冶性
当学生阅读的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我及时推荐金波老人在《做一片美的叶子》系列散文诗中的另一篇文章《绿叶》,让孩子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此时,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阅读转化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这个环节的末尾,当学生充分品读后,在树叶的片片繁茂中,我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美的叶子,班集体、学校、家乡、祖国就是一棵美的大树,就让我们努力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版块三: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品读完两篇文章,要求学生能按照课文第一部分仿写一段话,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仿写中感受文字的美,体会文章的内涵。
说说自己的几点感受:
今天我所向大家阐述的',是自己和学校同事在这半个月来研究这节课,在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与学科整合的痛并快乐着的蝉蜕过程。
正如开始所说,文章语言优美,但蕴涵的道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如何让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从文字中去品味文章内涵,在大家的共同学习中,我慢慢悟出其深刻的内涵:1、“整合”中的“整”,有“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2、“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3、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还是教师在牵引学生,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景中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探究。当初的设计意图,就是想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诗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韵,感悟文章的内涵,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该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与优化课堂教学相结合。
于是,有了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节课。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整篇课文语言清新、美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如何引导学生从清新、自然、优美的语言中领悟深刻的哲理呢?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1)潜心涵泳,诵读体会
让学生反复地说中读、读中想,逐渐提升读的层次,在优美的诗的语言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积累。因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拓展资源,移情体验
充分挖掘相关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凭借直观的形象,在交流、对话中体验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输送营养的语文课堂。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选择了“一读二抓三悟情”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读重点内容;抓重点词句、抓小练笔;悟思想事情,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的教学我打算分二个课时中来完成。第一课时,通过生字生词关,通读全文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印象。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感悟叶子的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第二课时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创设情境,唤醒期待,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在之美。
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伊始,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一株郁郁葱葱、充满无限生机的大树,让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学生的言语积累在一定的情境得到激发,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得到提升。在学生完全沉醉于这展现生命活力的美感之中时,我通过声情并茂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学们描述的大树和叶子真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看一看金波爷爷是怎样描绘这生机盎然的大树和叶子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了有效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我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说这里写得好?
在学生朗读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体会树色彩美、形态美、动态美和生命美。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形态各异”,我课前制作课件选取各种各样的叶子组成了一个叶子大拼盘,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氛围中领会词语的内涵,领悟叶子的外在的丰富多彩之美。
二、品读感悟,放飞想象,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
新课程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渗透学习的方法、策略,因而在引导学生品味叶子的内在之美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读书就像品茶,要让学生细细地品,才有味道。”促使学生在静心沉潜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是展现叶子内在美的关键语句,我首先让学生在自己品读的基础上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让学生展开想象:透过这几行文字,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文本再现的过程,这样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绿叶的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学生的心目中,也初步领悟文本蕴含的哲理,从而突破了学习目标的重点,也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
三、说写训练,由物及人,领会叶子的奉献之美。
作者在本首诗歌的创作中由物及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地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最后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了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叶子的奉献之美,我铺设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那么我们生活在哪儿,谁是我们生活的大树呢?”学生不难说出祖国、学校、家庭、班级都是我们生活的大树。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接下来,我出示句式: “ 是一棵大树,我是一片 的叶子,我要 , 让 。”这样从议到说,由说到写的教学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领悟了文中蕴含的哲理,还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真正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达到了教育无痕的境界。
四、指导朗读,以读传情,浸润在叶子的品格之中
无声的朗读一种浸润,有声的朗读是一种交流。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精美,凸显文本的教育价值,课临近结束,我通过分小组练习,比赛读等形式促使学生以读传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传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理念。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丰富文本的教育价值
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驿站,而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点,本课教学结束我要求学生在课后留心周围有哪些具有叶子品质的人,使得课文的学习更加立体化了。
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设计:
做一片美的叶子
形态美
内在美
无私奉献
这样的板书展现了课文的主线,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学设想,有不当之处,恭请各位评为、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是三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散文诗。学生初次接触,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阶段特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新词、运用新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欣赏叶子的外形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体会叶子的美,在语言情境中,感知“要做一个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难点: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较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三、说教法
在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
(1)潜心涵泳,诵读体会
让学生反复地说中读、读中想,逐渐提升读的层次,在优美的诗的语言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积累。因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拓展资源,移情体验
充分挖掘相关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凭借直观的形象,在交流、对话中体验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输送营养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人读为本,让学生作为读的主人;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读二抓三悟情”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读重点内容;抓重点词句、抓小练笔;悟思想事情,通过听、读、看、想、说、写、贴,寓学于愉快有趣的活动中,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努力以学生的“亲历感受”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
(一)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一层”
第一层写的是“大树之美”,“有着浓密枝叶的树就像大地升起的一朵绿色的云”,本层教学我采用了“角色置换”的形式——“在座的同学就是文中的‘我’”,一下子把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让学生觉得所阅读的对象就是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然后,我再相机出示一棵茂密的“大树”,“同学们,这棵树为什么能够这么美呢?”引领孩子们带着寻找答案的动力继续阅读。
(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二层”:
第二层,着重写叶子之美。(1)我让学生思考:“走进了这棵树时,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书上的句子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体现了说中读、读中想。(2)在“欣赏叶子的美”的环节中,我利用课件相机出示重点句,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看看叶子的各异的形态,说说叶子是如何“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的”,此时我站在了学习伙伴和引领者的角色上,把发言权交给孩子们。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在生物知识上接触较浅,我适时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及四季变化的树叶多彩的课件演示,还有利用采摘来的形态各异的美丽多彩的真实的树叶,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的困难。在师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绿叶的美、绿叶的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学生的心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美的形象的感受,也初步领悟文本蕴含的哲理,从而突破了学习目标的重点,也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
(三)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三层”
第三层,作者由物及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地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最后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一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我设计了相关情境:1、引导学生自然从物过渡到人,采用联想法,激活学生对“像叶子一样辛勤工作的人”的感性认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我们的位置在哪儿呢?”充分发挥学生表达的自主性,说医生、说老师,说交警,说有突出奉献的具体人物(例如雷锋叔叔、爱迪生、徐虎),然后总结归纳出人与叶子的相通点,领悟出人要立足本职,为生活奉献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使孩子们达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此时,相信学生已完全进入教学情境,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抓住“读”这条主线,想时读、说时读、有所感悟时再读,注重师生心灵对话,让文本、学生、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共鸣体。2、我不满足于学生的“读和说”,我最后安排了一个有份量的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属于自己也是代表自己的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奉献”语言(心愿),然后贴在像征班集体的大树上,这样,深入浅出也巧妙地把学生的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为了班集体这棵大树长得茁壮、葱翠,自己就要做一片“美的叶子”。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来感知深奥的道理。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所谓教学效果“人文与工具兼并”、“鱼与熊掌兼得”。
最后是道别叙情,我仍不放弃文本价值的充实,紧扣文章主题,提出“希望孩子们成为最美的叶子”的期待,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六、说板书
简洁、凝炼的板书能够引领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体会文章的中心。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5
本节课的设计其来有二:一是结合我校的《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第二,本课位于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过,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上一节“大阅读课”上,而这正是符合课标要求,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说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我国著名儿童作家金波爷爷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诗,文章语言优美,但蕴涵的道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一下子被文章的意韵深深吸引,越读越喜欢,尽管知道这篇文章有好多名教师执教过,自己的教学构思很难超越他们,但因喜欢还是选择这篇课文作为自己阅读课的文本。
说说目标:
1.在读中品词品句,感受叶和树的和谐美。
2.在读后片段仿写,体验读和写的和谐美。
说说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美读课文,还欣赏了金波的另外一篇相类似的美文,通过朗读体会到文章的美,努力实践以学生的“美文朗读”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用师生间充满灵性的朗读、对话营造诗情新课堂,让学生乐学愿学。针对教材,针对目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从三个版块推进:
版块一:赏读旧文,悟情悟理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离不开诗意的学习氛围的,因此,开课伊始,我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金波爷爷,他最喜欢小朋友了,这一辈子为我们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编写了好多好多好听的童话故事,其实,同学们也读过金波爷爷的文章,就是我们学过的《做一片美的叶子》。”当金波画面出现,当学生身置此景,话语便如涓涓流水,潺潺而出,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
接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围绕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最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句子反复品读,用自己小小的心灵去感受文字背后深邃的意境。在这里攫取一小片段与大家分享:
当学生找出这句话时,我通过课件展示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比如“肥美”、“嫩绿”、“飘零”,然后把文本的这段话变为竖行,成为了诗的格式。色彩鲜明的画面、与书本不同的句型,都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唤起孩子们内心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版块二:品读新文,陶情冶性
当学生阅读的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我及时推荐 金波老人在《做一片美的叶子》系列散文诗中的另一篇文章《绿叶》,让孩子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此时,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阅读转化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这个环节的末尾,当学生充分品读后,课件出示这样一个画面:在树叶的片片繁茂中,我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美的叶子,班集体、学校、家乡、祖国就是一棵美的大树,就让我们努力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生共同朗读《绿叶》。
版块三: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品读完两篇文章,要求学生能按照课文第一部分仿写一段话,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仿写中感受文字的美,体会文章的内涵。
说说自己的几点感受:
今天我所向大家阐述的,是自己和学校同事在这半个月来研究这节课,在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与学科整合的痛并快乐着的蝉蜕过程。
正如开始所说,文章语言优美,但蕴涵的道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如何让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从文字中去品味文章内涵,如何上好这节课,我拿着书无从下手,也翻阅了大量资料,不怕告诉大家,第一次试教时只上了十分钟就上不下去了,含着泪请求校长要结束试教。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都处在一种烦躁、焦虑、无助、茫然、困惑的状态中,甚至有过逃避的念头。在领导、同事姐妹般的'拥抱、鼓励下,在大家的共同学习中,我慢慢悟出其深刻的内涵:
1、“整合”中的“整”,有“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
2、“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
3、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还是教师在牵引学生,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景中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探究。当初的设计意图,只是想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诗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韵,感悟文章的内涵,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忽视了该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与优化课堂教学相结合。
于是,有了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节课。说真的,且不问我这节课的奖项如何,我想说,在参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中,我收获了。真的,这,就足够了。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相关文章: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04-07
语文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04-03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04-27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11-21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学反思12-29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 15篇04-11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08-21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精选7篇)10-17
大班教案一片叶子落下来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