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第一课欣赏《天堂》。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天堂》是一首优美抒情的蒙古族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蒙古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其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这首歌曲采用五声调式,极具蒙古族牧歌风格,悠长起伏的音乐旋律把人们带入到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蔚蓝的天空,如茵的绿草,洁白的羊群,弯弯的河水无不尽收眼底。《天堂》的作者及演唱者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他的演唱浓厚而富有激情,以其真挚的民族情感及全身心投入的演唱深深感动着听众。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蒙古族音乐,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2.音乐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会听辨乐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欣赏蒙古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喜爱蒙古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教学重点:感受、欣赏歌曲《天堂》,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听辨乐段。
二、彰显主体 自悟探究──说学法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三、精选教法 激趣乐学──说教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激趣诱导、体验学习、情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参观那达慕盛会──游玩农场──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蒙古的民族音乐、舞蹈及有关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和继承蒙古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能进行一些创新,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能力。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四、参与活动 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兴趣导入──感受美
1.跳跳筷子舞,引入音乐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出示教具筷子,向学生介绍:筷子不仅是生活用具,它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可以作为道具用来跳舞。接着播放《天堂》伴奏带,带领学生表演一段极具蒙古族特点的筷子舞,使学生随着老师的翩翩起舞而进入意境。让他们在观赏中激发起本课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文化,同时也建立了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观看多媒体,了解风土人情学生们通过视听,能说出这是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漫谈蒙古族,然后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逐层聆听──品味美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来感受歌曲的民族特点。2.再次聆听,听辨乐段。引导学生从速度、音区、力度、节奏上听辨并感受歌曲两个部分的内涵及情绪。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通过简介腾格尔,及蒙古人民与草原的密切关系,深入聆听,启发学生体会情感。4.感受风格,作曲练习。感受风格,学以致用,完成课本上的作曲练习。通过四次不同要求的听,使听、辨、品、练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提高了感受鉴赏能力,品味了蒙族音乐的美。
(三)丰富体验──表现
美首先,我用筷子歌曲节奏,请学生模拟并诱发联想。通过进行草原小骑兵,那达慕盛会,农场挤羊奶的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模拟音响、表演动作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美。营造全员参与的气氛,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中体验蒙古族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奔放情绪。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四)发散思维──创造美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篝火晚会”为情境,以创编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并分组,如骑兵组、筷子组、演唱组、挤奶组等等,通过深化体验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共同合作来表现歌曲,绘画组的学生画下自己感受到的美,诵读组的学生收集并诵读有关诗文。师生共同创造音乐美。五、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采取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如夸张的眼神、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小学音乐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音乐欣赏活动《龟兔赛跑》非常活泼可爱,适合小学一年级教学。
2、教材分析:《龟兔赛跑》是一部有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完成于1959年,并在1960年第xx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演出后深受儿童的喜爱和欢迎,于19xx年出版总谱并灌制了唱片。多年来一直作为我国少年儿童管弦乐欣赏教材的主要曲目之一。
作者根据童话《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的陈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乐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他们各自的动态。乐曲发挥了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林中的清晨景色和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欢乐愉快的舞会等情节。乐曲通俗易懂,特别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儿童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更能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中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和关于管弦乐队的知识。
3、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指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
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2)通过提供开放式情境化的音乐场景,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造活动。
4、教学重点: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单簧管,大管所奏出的《龟兔赛跑》的情绪和意境。
5、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龟兔赛跑》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6、教学准备:乌龟、兔子、小鸟,小猴等小动物的头饰,飞天小女警的小贴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儿童在充分地体验中既受到情感地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
1、在本节课中,我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由于本课是欣赏课,所以我选用“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
3、感知—理解—想象—实践
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分析,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音乐欣赏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参与欣赏,就可以适当而充分的发挥学生通感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利用他们认识音乐的规律有机的学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说学法
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我选择“欣赏法”。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天赋不是天生固有的,音乐的耳朵在听力训练中得到,多练习就多出效果。音乐欣赏又是发展听觉才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做简单提示,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动物王国”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角色扮演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3、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表演《龟兔赛跑》时,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各种大自然生灵的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进行了场景布置,在黑板的正中间画上了几棵大树,并在教室四周挂上了小鸟、小草等来作为“动物王国”。通过创设与情景,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他们想象的空间。随后我又以“动物王国发生了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请学生扮演小鸟一起飞去“动物王国”引入“龟兔赛跑”这一话题。
2、实践体验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播放无声动画问同学们你看到了动物王国里的什么动物?然后告诉同学此时没有音乐的兔子和乌龟看起来很颓废,需要同学们用好听的音乐为他们打起精神!请同学们为兔子和乌龟配上适合他们的音乐。多媒体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管弦乐器——单簧管,大管,并由此奏出对应的音乐。接着请同学们来配乐,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配!而后再出示配上音乐的乌龟和兔子的动画效果,告诉孩子们他们迫不及待地跳起了舞。在这样一个轻松的场面《龟兔赛跑》开始了,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好象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好象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并请同学们听到相应的音乐做出相应的音乐形象。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感受欣赏音乐的同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英雄卡通人物——飞天小女警。以多媒体小女警出示问题,并说回答的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小女警带来的奖品——小女警的小标签。
把这个故事分为三个环节来欣赏,并分别提出了三个问题:
(1)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多媒体出现小女警说:小朋友们,先听到这儿。接下去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
(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多媒体出现小女警说: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作出合适的动作吗?
(3)学生听音乐至结束。出现小女警说: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的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慢吞吞的乌龟吗?
3、合作与探究
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小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里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小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过渡:小朋友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发生在动物王国的事情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家休息一下了。
在这里,我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发生在动物王国的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次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好,让我们一起和小动物们和飞天小女警说再见!
4、活动结束。
学生随鸟飞的音乐飞出教室。
小学音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我们的田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节唱歌课,歌曲为F大调2/4拍并且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的少儿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日旅行歌》中的第三首。歌曲创作于1953年,词曲作者希望通过少年儿童的独特视角描绘祖国的秀美山川,让孩子们尽情倾诉自己的心声,以此唤起少年儿童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说学情
这一阶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引导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比重,采用生动活泼、多元的教学形式。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宽广、优美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中描绘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象,逐渐养成对大自然以及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音乐旋律,探索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山河的秀丽,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三角铁和沙锤进行简单的打击乐创编,体会创编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并掌握连线的两种名称、用法以及连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难点是掌握连线的两种名称,并能背唱第一段。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体验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学唱歌曲——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首先由教师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学生跟随律动走进教室。通过多媒体展示描绘田野秀美风景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自由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在嬉戏;连绵起伏的山川,一条河流从山谷流过;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野餐。由此导入新课。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教学中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可以为欣赏提供良好的氛围。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以听觉的快感,诱发美感的产生,教学方法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在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首先,我会播放伴奏,并范唱歌曲。同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中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这首歌的音乐速度是中速,音乐情绪是宽广、优美的。
然后我会再次播放歌曲,学生在聆听的同时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歌曲描绘了大自然的`田野、湖泊、鲜花、森林等,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具有审美性。音乐的审美需要建立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因此初步聆听整体感受音乐,是后面深入学习及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前提。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用“mi-ma”进行发声练习,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演唱习惯。
其次,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模唱,熟悉歌曲旋律及歌曲节奏。
学生根据曲谱演唱旋律,我抛出问题:音符上方的连音线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我为学生介绍连音线的两种名称及用法:一种连线是延音线,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在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只演唱或演奏第一个音,它的时值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另一种是圆滑线,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符相连,表示在演唱或演奏时应该连贯。
学生找出曲谱中带有连音线的部分,区分出哪些是延音线,哪些是圆滑线。我用钢琴弹奏连音线部分,学生看谱演唱,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演唱两种连音线的唱法,进而完整演唱曲谱。
然后带节奏的朗读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正确把握。
教师钢琴伴奏,词曲结合,学生完整演唱并思考:歌曲描绘了大自然的田野、湖泊、鲜花、森林等,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作曲家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演唱歌曲?
学生自由发言,我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建设美好祖国的愿景。
在这一环节的最后,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后,背唱第一段。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性质包括实践性,说明不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都应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拓展延伸环节,为体现音乐教学的综合性,我会以四人为一小组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十分钟时间,将事先准备好的沙锤、三角铁,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并上台展示小组成果。
创编活动既可以巩固新知,同时拓展学习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发展,从而提升音乐欣赏、表演、创作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学生的人际沟通发展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课程内容: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我们的田野》,歌曲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色伴随歌曲一起被我们记忆。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将来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景。
课后与同桌分享你都见过哪些,或者喜欢大自然的哪些景色。
七、说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数鸭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在歌唱中清晰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不同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场景。
难点: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令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想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欣赏《鸭子拌嘴》时,我让学生随音乐模仿鸭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唱歌曲时,我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并指导他们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发挥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达到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音乐欣赏
运用故事导入法,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出音乐欣赏课题:《鸭子拌嘴》。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延续故事情节,思考鸭子为何拌嘴?也可以在观看的同时,模仿鸭子憨态可掬的形象。联想意识,诱发情感,把学生带进创设的情境中去,并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了解这一特殊的演奏形式——打击乐合奏。
第二步:故事贯穿始终,在合作中学习 ,在情景中探索。
小学音乐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教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接下来我将与各位教师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唱山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节唱歌课,歌曲为F调24拍,是一首壮族歌曲,描述的是壮族完美风光,表达壮族人民热爱大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完美愿望;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壮族民族音乐的特点,并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二、说学情
其次,一名优秀的教师,仅仅对教材有深刻的了解还是不够的,需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改变自我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语言;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音乐基础知识有必须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部分乐谱的识读;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本事有限;所以我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努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三、说教学目标
经过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歌曲的学习,感受壮族音乐风格,树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完美风光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过欣赏、讲解、比较等方法,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并能够用优美、委婉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对教材与学情的.整合,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用优美、委婉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欣赏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导入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环节,我将从导入、新课教授、巩固提高以及小结作业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导入
首先是我的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导入的方法进行导入。我将播放不一样民族服饰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上展示的都是哪些民族?”学生经过日常生活的积累能够回答出(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由此顺利导入到本节课壮族民歌《唱山歌》的学习。
我这样设计是因为好的导入是一堂好课成功的一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紧贴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新课教授
其次是我的新课教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主要分成三个活动进行学习。
活动一: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了解壮族。
我会先针对壮族这一民族进行简短的介绍。之后我将设置三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
2、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经过音乐的感受与聆听,回答出歌曲为中速的,热情优美的一首歌,经过音乐感受到壮族风景秀丽的场景。
经过歌曲的聆听与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体会音乐风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活动二:学唱歌曲,了解音乐特点。
首先,进行发声练习,并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连贯性。
其次,进行学唱歌谱,唱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强弱规律。
最终,进行唱词,在演唱歌词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对谱例的观察,以及对以往音乐知识点的回顾,回答出有很多连音线部分。提出问题“连音线部分应当怎样演唱?”教师进行示范两种演唱方式,分别用连贯的方式,与跳跃的方式进行演唱,学生经过比较,能够感受到带连音的唱法更适合本首歌曲。之后有针对性的对于连音线部分进行演唱,从而使学生掌握连音线部分的演唱方式,也就是一字多音的唱法。
在这样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本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一个就是将难点部分分解开来,逐步循序渐进的突破难点。
活动三:完整并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经过对歌曲的剖析后,提出问题:应当以什么样的声音进行演唱才能表达出歌曲情感?学生经过歌曲的聆听与对情感的总结,回答出用抒情、温柔、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请学生推荐学生进行领唱,其余学生合唱。
经过学生推荐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参与课堂活动。
(三)巩固提高
接下来是我的巩固提高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唱,之后请学生进行展示,我将会对学生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互评。
这样设计能够打开学生想象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本事,并结合了新课标对学生评价多元化的要求。
(四)小结作业
最终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追求完美生活的思想。
在作业设置上,我会请学生将本节课的歌曲表演给自我的爸爸妈妈听。
这样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并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七、说板书设计
最终,是我的板书设计,我将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经过板书了解到本节课的重难点。
小学音乐说课稿6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2、 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4、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二、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二、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伴奏。师提问: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教师范唱
4、学唱歌曲
(1)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2)再次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3)自学第二段、第三段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
(注意:第三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的不同)
(4)齐唱全曲
三、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设计意图:速度、情绪的变化,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境,这正好比学生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会因个人喜好和经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联想、感受,音乐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现正是应证了音乐的多元化。
四、二声部合唱
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接着用lu 跟琴哼唱二声部。最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五、表现歌曲: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在整堂课中,我都注重了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音乐特长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小学音乐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保卫黄河》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它是冼星海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为2/4拍,全曲采用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形象地刻画了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它以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赞歌,也描绘了抗日英雄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这一阶段时期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向初中生过渡,他们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这一时期有的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在教唱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学唱《保卫黄河》,感受歌曲描绘的黄河风貌及抗日斗争场景,学习中华儿女们的顽强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对轮唱的认识,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唱及其特点,能够背唱歌曲,并能完成二声部轮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背唱歌曲。难点是了解轮唱及其特点,完成二声部轮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在本环节我采用了音频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提问:在这首歌曲中都听到了中国的哪些地方?学生进行自由抢答。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总结: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其中一个地方有关。从而引出新课《保卫黄河》。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为初步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并提问学生听完是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初听,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音乐的力度坚定有力,节奏短促跳动。随后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词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刚开始描绘了黄河两地的面貌,随着歌曲高潮的逐步迈进,描绘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场面雄伟、激昂、热烈。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学生对于曲作者也会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再趁热打铁,介绍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
通过初听、复听及提问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环节,我将选择使用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背唱以及学习二声部轮唱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打开嗓子。
其次,我会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体会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来,我弹奏钢琴,学生视唱乐谱,并自主找出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会发现乐谱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点节奏需要把握,我会带领学生单独练习这些地方,并提问学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小的总结:是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层层推进的感觉,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学生熟悉了乐谱,就带着歌词完整演唱,并尝试着背唱歌曲。
最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二声部轮唱。先通过听的方式以及我的一个总结了解轮唱及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口号游戏的方式体验一下轮唱的演唱方式。学生了解并练习了以后再融入到歌曲中试着轮唱第一句,并注意每个声部的力度处理。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轮唱的结尾两声部一定要同时结束,我会单独请学生练习结束句,先唱的声部到“保卫华北”的地方可将这几个字重复唱一遍。之后,就是学生完整进行轮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的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我会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黄河大合唱》的其他几个乐章,然后进行总结: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以及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演唱形式,如诗朗诵、混声合唱等。最后,我会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编创小活动。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将《保卫黄河》演出来,可以用诗朗诵、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后,小组上台表演,进行组组互评及教师点评。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带领每一位同学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环节,我会进行一个情感的升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过去人们不怕牺牲,保卫着我们的祖国,才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建设美好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作业部分我将会布置一个开放性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
七、说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说课稿8
1、说教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说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4、说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我把此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境创设
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由此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为接下去课堂的进行做良好的铺垫。
二、歌曲教学
1、让学生初听《红蜻蜓》伴奏。并提问: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范唱
4、学唱歌曲
三、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由此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速度节奏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是不同的。
四、二声部合唱
欣赏不同语言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停顿。》在整堂课中,我注重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学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小精灵》中的第一课时《小青蛙找家》。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九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共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它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长,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再加之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所以上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怎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学设计要新颖出新,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能尝试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
2、认识响板,学会并探究其弹奏方法,记住其音色特点,能够按照歌曲中编配的乐器谱为歌曲伴奏。
3、通过学习歌曲在《小青蛙找家》,让学生认识到小动物们的精灵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六、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为歌曲创编新词。
2、引导学生自由探究响板的敲击方法并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响板、碰钟
八、教学方法
情景法: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通过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
启发引导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因势诱导,使学生认识逐渐深入。
听唱法:通过老师唱学生听或听录音唱,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绪和韵味上,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
默唱法:让学生看着谱面在心里唱,不要唱出音让别人听到,便于学生更好的视听旋律,从而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旋律,同时也能学准歌词。
合作法: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去进行学习,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趣味性师生问好(手拍节奏)
师:铃声响,什么课?生:铃声响,音乐课。
师:老师问声学生好。生:学生问声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生:X老师好。
师:我们都是好朋友。生:我们爱上音乐课。音乐课!
接着带领学生一起复习歌曲《动物说话》,并跟着歌曲做律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导出新课做准备。】
(二)创设故事情境,导出新课
播放图片,图中有小鸡、小猫还有青蛙,它们在森林里玩耍。同学们模仿模仿它们是怎么说话的,然后结合本课中的主要节奏做练习。
XXXXXXXXXXXX-
小花鸡叽叽叽咯咯咯叽叽咯
小黄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小青蛙跳跳跳呱呱呱跳跳呱
那这些小动物们都在说什么呢?再以故事导入新课,青蛙遇到了困难,可小鸡、小猫都帮不了,所以它向小朋友们寻求帮助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是学生兴趣盎然,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为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三)授新课
1、认识响板
小朋友们带着小青蛙走到了池塘边,搪水清清,长满了绿色的荷叶,还开着粉色的荷花。小青蛙高兴地叫了起来,“呱呱!呱呱!”“啊!小池塘,这里才是我的家!”(老师敲响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认识响板并引导学生探究响板的多种敲法。)现在我们就一起带小青蛙回家吧。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歌曲
师:歌曲的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帮助学生演唱和表演歌曲】
4、学唱歌曲
①静静地默唱歌曲,在心里完整的感知歌曲旋律。
②学习歌曲前3乐句,引导学生把歌曲中的“跳跳”、“呱呱”等词,唱得既轻快又整齐。
③学习歌曲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把旋律唱得平稳、流畅。
④完整演唱歌曲,先齐唱后分组演唱,让学生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运用听唱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绪和韵味上,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
5、创作表演
①引导学生为歌曲自由编配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②按照歌曲编配的乐器谱,用响板、碰钟为歌曲伴奏。
③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新词,比如,把“小青蛙”换成其他动作来创编新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创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跟小青蛙渡过了一段欢快的时光,从今以后,我们跟小青蛙就是好朋友了,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播放乐曲《小青蛙》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说课稿10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的第五单元中的《雨花石》。《雨花石》是一首旋律优美,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它动听的旋律给小朋友们的眼前营造了一副美丽的景象,我们借助歌曲以和讲述石头的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小石头的艺术长廊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同学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和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同学能用中速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同学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示美、鉴赏美,发明美的能力得到煅炼,让同学在自然中呼吸着美丽的气息,在自由中抒发着发明的理想,让艺术的生活随同小朋友一起快乐生长。
本课的重难点是:
1、学习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3、通过歌唱教学,使同学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结合自身讲讲理想。
二、说教学方法:
1、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
2、学习过程与音乐紧密结合。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音乐、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同学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3、在教学中我还采用情景教学法,VCD图片,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同学创设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同学感受石头的美、音乐的美。
4、在教学中,我重视同学的表示力和发明能力。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扮演参与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战略。
三、说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同学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同学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扮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调动同学积极主动性,充沛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地位。同学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1.律动进教室
听着《雨花石》优美的旋律进教室,同学提前感受歌曲的美,能更快的而今如音乐的角色。
2.发现你的美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师生一起交流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到户外去收集一些你自身比较喜欢的小石头,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教师与同学一起观察小石头,并引导同学从不同的方面发现石头的自然之美。
你的小石头哪里最吸引你?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
小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恬静的存在着,在不知不觉中带给我们许多异想不到的.惊喜。
师生在交流中升华认识:原来,有许多事物、许多美丽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此处加入背景音乐《雨花石》。
3.学唱歌曲
播放音乐《雨花石》并请同学生观看一些有关石头的图片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教唱歌谱。在教唱歌谱中注意难点的解决,分别出示以小石头造型的节奏卡片,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还有新学的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同学根据直观判断时植的长短,并口读,练习。
有感情的读歌词
听琴声轻声哼唱歌曲。其中请同学体会与比较:运用休止符的地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假如不用会怎样。唱一唱,比一比,说一说。
请同学有感情的演唱,教师和时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石头可贵的精神。石头虽小,却有很多的作用等我们去发现。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优秀教案,让同学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发明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小朋友的心里。
小学音乐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动物说话》。首先,我来说说教材《动物说话》是六年制人音版教材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四课歌曲部分内容,它是一首歌谣丰富的制作歌曲,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叫声和可爱的神态。乐句间加上伴奏比较风趣,富于变化是一首便于学生演唱和表演的一首儿童聆歌。教学是一首歌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它们的想象,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合作意识。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有益于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及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本课我设置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认识目标:有强弱的朗读歌谣学会歌曲《动物说话》。
②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给歌曲创编歌词,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创造力。
③情感目标: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并用动作表演想象中小动物神态。
重难点: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歌曲的学唱和认识音的强弱作为教学重点,将在演唱过程中准确表现音的强弱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
接下来说教法,托尔斯泰指出,成功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能源设备的优势,以创设情景法、谈话法、游戏法等多种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三、说写法
第三说学法由于这节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它们的认知水平和感知水平不高,它们活泼好动爱玩游戏,喜欢听故事,看形象生动的画面,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两种学习方法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一种是体验感知法,另一种是合作学习法。体验感知法主要是通过体验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的强弱获取知识。合作学习法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四、能源的运用
下面说能源的运用,为了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我做到课前检阅有关资料,认真备课,同时利用能源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扶助教学。在本节课的开头出示多媒体课件,比如天上的打雷声,钟表上秒针的嘀嗒声等等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这样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歌曲时我播放多媒体课件野生动物园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说说教学程序。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困此本节课我用火车开啦的音乐律动导入,创设音乐课的气氛,通过模仿火车远近不同的声响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受音的强弱。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能源设备的作用出示多媒体课件,天上打雷声、钟表上秒钟的嘀嗒声等等,让学生在动感形象的画面音响中体验到音的强弱,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再进行简单的听辨练习为接下来的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接下来的环节是学习歌曲了,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途径,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学习歌曲动物说话时我首先播放多功媒体课件野生动物园,让学生观看后对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句话,并模仿它们的叫声,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既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教育。接下来让学生听赏歌曲,初步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然后和学生谈话。现在由老师来唱,你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好吗?师边放音乐,这样通过师生合作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为学唱打好基础。通过老师唱学生表演的方式,初步学会歌曲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有强弱的朗读歌谣。即对音的强弱这一知识进行实践,也对歌曲的内容进行掌握和巩固。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随后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这个师生的共同表演活动既让学生得以表现也起到了很好的重新调动作用。
第三个小环节是创编歌词。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创造力,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我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为这首歌创编歌词,随后请学生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在这里捉示学生演唱时要表示你很爱小动的心情,用声音告诉大家,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游戏
下面是游戏巩固环节,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不专业人材,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使它们从中受益。因此在学生会唱歌曲后,根据歌曲内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表演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先让学生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故事,并讲出来,全班评选出讲得好的并以予奖励,再让学生戴上头饰听音乐来扮演故事中的动物。在活泼开心的故事中用讲、演、唱、奏的各种方法表现歌曲的内容,体验音乐表达的魅力。让学生在演唱、表演、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健康和协的发展。最后为了再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我用以下话来做为本节课的结束语,小朋友们你们在这节课中表现的非常好,会唱会演,你们的爸爸妈妈要是知道了肯定非常高兴。那么你们想不想让他们看看你们的成绩呢?回家后你们就把这首歌曲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并且要边唱边表演,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好吗?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考官,X午好!(鞠躬)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保卫黄河》,我将从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是我对教材的理解。《保卫黄河》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它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为2/4拍,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形象地刻画了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它以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赞歌,也描绘了抗日英雄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一阶段时期学生的基本情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这一时期有的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在教唱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学唱《保卫黄河》,感受歌曲描绘的黄河风貌及抗日斗争场景,学习中华儿女们的顽强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对轮唱的认识,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唱及其特点,能够背唱歌曲,并能完成二声部轮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背唱歌曲。难点是了解轮唱及其特点,完成二声部轮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以达到较好的学教学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本环节我采用了音频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提问:在这首歌曲中都听到了中国的哪些地方?学生进行自由抢答。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总结: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其中一个地方有关。从而引出新课《保卫黄河》。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为初步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并提问学生听完是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初听,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音乐的力度坚定有力,节奏短促跳动。随后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词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适当补充:刚开始描绘了黄河两地的面貌,随着歌曲高潮的逐步迈进,描绘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场面雄伟、激昂、热烈。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学生对于曲作者也会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再趁热打铁,介绍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通过初听、复听及提问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音乐的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环节,我将以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背唱以及学习二声部轮唱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打开嗓子。
其次,我会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体会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来,我弹奏钢琴,学生视唱乐谱,并自主找出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会发现乐谱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点节奏需要把握,我会带领学生单独练习这些地方,并提问学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总结:是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层层推进的感觉,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学生熟悉了乐谱,就带着歌词完整演唱,并尝试着背唱歌曲。
最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二声部轮唱。先通过听的方式以及我的一个总结了解轮唱及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口号游戏的方式体验一下轮唱的演唱方式。学生了解并练习了以后再融入到歌曲中试着轮唱第一句,并注意每个声部的力度处理。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轮唱的结尾两声部一定要同时结束,我会单独请学生练习结束句,先唱的声部到“保卫华北”的地方可将这几个字重复唱一遍。之后,就是学生完整进行轮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的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我会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黄河大合唱》的其他几个乐章,然后进行总结: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以及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演唱形式,如诗朗诵、混声合唱等。最后,我会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编创小活动。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将《保卫黄河》演出来,可以用诗朗诵、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后,小组上台表演,进行组组互评及教师点评。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带领每一位同学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环节,我会进行情感的升华,与学生共同总结:《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过去人们不怕牺牲,保卫着我们的祖国,才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建设美好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请同学们课下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其它乐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13
教学内容:
《卢沟谣》
教材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
三、教学过程: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⑴音阶练习
123454321(用“啊”唱)
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
附点音符的掌握)
⑶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⑷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⑴歌词朗诵
⑵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小学音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六课。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歌曲节奏规整,旋律轻快,采用同音反复、小跳等手法,形象生动地模仿了母鸡生蛋时啼叫的声音及向人报喜的可爱形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能用充满快乐、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通过聆听、演唱、表演,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技能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2、教学难点:歌曲情绪的正确表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造实践活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等。
二、说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以情感体验法为主,结合情景教学法、直接导入法、探究讨论法、谈话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创造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2、针对学生的感知思维特点,我力求在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多渠道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学生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引导学生在多听、多看、多想、多动的氛围下学习音乐。通过模拟法、观察法、创造法、合作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取音乐美的体验。
四、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意图:
本课我将以帮助米老鼠邮递员送信笺到农场小动物家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开展音乐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与感知、聆听与想象,创造与实践,将听辨、欣赏、演唱、创造多种参与形式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情景导入:(3分钟)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因此在这一个导入环节里,我出示可爱的“米老鼠”,导言进入课堂:“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只可爱的邮递员米老鼠,今天,她要送许多信笺到农场小动物家里,让我们一起去帮助米老鼠的忙吧。”接着,师生做搭乘火车的动作,一起演唱歌曲《火车开啦》愉快地进入音乐课堂。
2、揭示课题,解决难点:(7分钟)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歌曲的学习。因为在歌曲教学前我首先将预设的难点提前解决。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导言:“同学们,看,美丽的农场到啦!让我们一起根据门牌号来帮邮递员米老鼠送信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将歌曲中出现的titititititita等节奏作为门牌号,引导学生听节奏、找门牌、送信笺,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节奏型,按节奏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师创设这样的情景:“听,这是谁家的信?”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演示肯定:“对了,这是小猫家的信。来,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对小猫说一句祝福的话。”学生齐念tititatitita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如:小白猫,早上好。通过听、打、说的方式熟悉歌曲的基本节奏。
3、聆听音乐,学习歌曲。(20分钟)
A、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歌曲教学前我引导学生:“同学们,邮递员就剩下最后一封信没送了,可它很为难,因为这封信上既没有收信人地址,也没有门牌号,只写着这样一个谜语:‘一身花衣真漂亮,窝里出来爱炫耀,红着脸蛋咯咯叫,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谁的家呀?”老师在同学们猜出谜语的时候,用简笔画画出母鸡的形象“对了,同学们都猜对了,原来这是母鸡家的信呢,让我们把信送到家里去吧。”随后进入歌曲教学。
B、教师有感情地进行范唱,会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因此在学新歌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范唱,教师接着问学生:“同学们,母鸡下完蛋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它下蛋了呢?”引导学生说一说、谈一谈,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与体会。接着,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句进行学唱,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4、体验感知,创造实践(10分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分为演唱组、伴奏组、画画组、舞蹈组上台展示。通过展示活动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鉴赏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5、拓展延伸,丰富内涵(课外及第二课时)课堂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本课教学后我将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公鸡、母鸡、小鸡图文资料,画出心中可爱的母鸡形象,让学生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做到从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小学音乐说课稿15
一、 说教材:
《法国号》选自人音版第一册第八课《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莱茵河民歌,F大调,3|4拍,复乐段结构。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将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歌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用夸赞的口气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歌曲简单、易学,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与表演。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情感态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为:学生乐于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体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能用甜美自然声音演唱歌曲,感受表现三拍子强弱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采用听唱法、合作法、情境法表现歌曲。
二、本课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及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是歌曲最后一句的教学。
三、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将以“听号声——学号手——唱号歌——配伴奏”为主线贯穿本
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音乐知识,唱歌技巧等很枯燥,不太适合小学生天真烂漫的特点。那么,有效地课堂唱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是我一直在不断摸索和研究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利用鼓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并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掌握的不是很牢固,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一直不断地带领学生练习,相信学生们会掌握的越来越牢固。
听号声:聆听法国号的声音。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法国号的音色,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学号手:通过模仿法国号的演奏姿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我的设计意图是好的,但是实施后发现,我找的法国号的声音的音乐速度很慢,节奏和旋律也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我想,如果找一段简短的比较欢快点的音乐,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课堂气氛也会更轻松,更愉悦。
唱号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本课重点。音乐新课标所体现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主
动地参与,自由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体验、理解音乐。在这个歌曲教学过程中,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并始终渗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难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关心,并和学生共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许多知识和答案是他们自己探索、体验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来的,这样,使他们更有满足感。不论从听、学、唱、奏等等环节中,我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和引导学生唱歌时做到“轻声高位置”。利用旋律线结合手势,帮助学生掌握最后一句的音准,利用电子琴的单手伴奏,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并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伴奏乐——本节课在准确完成歌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延展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示三拍子的动作大胆地为歌曲伴奏,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共同合作完成为歌曲的伴奏。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我的音乐课中,我也尽量为学生提供创作空间;比如:探索音的强弱,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敲击方法。古人曾说,言之不足咏之歌之,咏之不足,舞之蹈之。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孩子们更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使音乐课堂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心里美好的事物。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审美的教学境界。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歌曲教学随堂课,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就是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课堂上始终跟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合作学习的这种关系,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这也是我的优势。
存在不足:
1、在歌曲教学中挖掘的还不够深,学生对歌曲的这个意义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比如:“谁在唱歌?”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呢?“那就是我的法国号”又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
2、在欣赏时,如果有条件,可以拿出实物,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直观。
3、在歌唱的环节,演唱形式还应再丰富一些
4、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性语言,应在丰富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