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说说课题和对教材的认识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
七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同学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同学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和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分数概念笼统,同学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课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使同学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
(1)同学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同学笼统、概括的能力。
(3)充沛发挥电脑教学的优势,启发同学发明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同学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数所表达的意义,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实质,最重要的局部。
四、说说教学手段和教法
针对以上特点,我创设了一些同学熟悉并感兴趣的实际情景。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同学动手操作,来增强同学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我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同学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动身,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同学动手操作、练习内容自制了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协助同学理解概念。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本节课的各个例题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置,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同学特点和学法指导
同学的年龄小,接受能力弱,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笼统思维能力弱。我让他们都准备好学具,在学习中先观察教师的多媒体演示,同学再亲手操作实践,多次让同学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同学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同学的“学”,体现在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从理性上认识几分之一。
六、渗透的教学理念
①数同学活化。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②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需摒弃精英教育,提倡“为所有人的数学”,应该真正面现全体同学,提供人人均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通过数学的学习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③数学教育的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应该激发每一位同学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协助同学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考虑能力和情感态度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真正体现“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④数学教育的差别性。允许同学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同学的学习差别是现代教学论所倡议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同样要尊重同学的学习差别,“以学论教”,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为同学提供适应自己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七、说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
充沛利用多媒体,把同学带入生活情景,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发同学认识学习分数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以此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需在“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同学口头回答把2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两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饼平均分成两份(电脑演示动画),观察1个饼切成2份后, 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饼是多少能用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授课
(1) 运用电脑演示,初步认识概念
通过前边的导入过程,教师指出这半个饼就是一个饼的二分之一。为了进一步协助同学理解分数的意义,突破这一难点,引导同学在不同形状低上对折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练习,同学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这时,同学通过对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巩固练习(会判断)
(2)接着再教学分数写法、读法以和各局部名称。
写法时,要讲清书写顺序,还要强调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写在横线的下边,取的份数写在横线的上方。
读法时,要先读出总份数,再读取的份数。
各局部名称,让同学准确地知道各局部名称
巩固练习(会填)
⑶教学例2,四分之一(课件:会折)
实际操作,促进内化,这是我教学中一个放的过程,
为了协助同学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对例2四分之一的认识是这样做的。先确定操作要求,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然后同学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把同学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三种类型正确折法,抽同学回答,教师演示
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同学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假如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巩固练习(会读)
(三)提高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同学的学习效果。
练习使同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同学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同学在练习中坚持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同学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三是面向全体同学,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八、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同学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3)克服了课件上没有完整板书的弊端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2
说教材: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说明主题图。
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谁来帮他们分一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师板书:平均分)
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生:一半、半个……
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
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 学知解困
1、认识 。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电脑演示书写过程,并出示1/2),这就是,谁会读?
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
师:看来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师板书:每份是它的1/2。)这个它指的是谁呢?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2的呢?
同桌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2、折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蛋糕的1/2,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又该怎么表示呢?
(大屏幕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得?
(3)展示不同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折法,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
(5)判断。下面这些图形都能用1/2来表示吗?
3、认识不同的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记录一些学生想认识的分数。)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不能也象刚才这样,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可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次你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同桌交流并收集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案
)
师: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张老师一起来写个1/2!
(先写中间一短横,注意短横不要写得太长,短横下面写个2,写在下面的正中间,短横上面写上1,同样写在正中间。)
三、综合运用 发展思维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里涂色的部分吗?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3.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但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流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训练。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3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七、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2、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2、(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3、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月饼总数421,分的人数222,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2、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①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 12 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②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 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 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③巩固12 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 12 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12 。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12 ,丰富 12 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①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②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 、14 、16 、18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 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九、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
12 ——— ———
作品
14
作品
16
作品
18 ——————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几个梨?几个西瓜?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半个’应该怎么拍呢?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
拍掌引入分数,我是参考了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个”无法拍掌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西瓜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并涂色表示出来。折好后,让学生举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实现了1/2从有意接受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活动4.举1/2反例,内化1/2。
我拿着一张圆纸片问:“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仔细观察,老师把这张圆纸片这样(随便)撕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吗?为什么?”接着出示几道判断题给学生判断,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突出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平均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活动5.类比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当学生认识了1/2,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类比迁移,自主创造几分之一,彰显学生的个性。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认识分数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⑵操作:折纸、涂色,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折出了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再全班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并说一说分数的含义。
⑷探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展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深刻体会: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活动6.深入探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在这里,我利用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分数,它们都想多吃点。小猴子想:我太喜欢吃西瓜了,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你知道,它们俩谁吃得更多一些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出示以下直观图让学生观察,你能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吗?看着直观图,学生很快回答:1/2>1/4>1/8。你还发现了什么?假如把这个圆无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会越来越?小。最后得出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猪谁吃的更多一些?学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深刻体会了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三个环节: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在练习环节,我层层深入,设计了写、涂、说、猜四个练习。
写: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吗?
涂:看分数,涂颜色。
以上两题是基础练习题,面向全体学生。以下两题是拓展提高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说: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
意大利国旗、西瓜图、柜子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
猜:涂色部分会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估计、猜测,再用课件验证。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1/4比1/16大,我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等等。从预设到生成,从估计意识的培养到发散思维的训练,这一道题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可能会说几分之一的分数,也可能会说几分之几的分数,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学习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后记:这是我11月22日参加兴宾区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的说课稿。从年级初赛到学校决赛再到城区初赛,最后到区里决赛,我一遍遍地修改稿子,随之一遍遍地修改课件,脱稿说下三千多字,好辛苦!原本不舍得晒出来,毕竟花费了太多精力,但想想,还是放上来,就当留个纪念吧!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5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拍掌回答把4个苹果和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4个苹果、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就无法用拍掌回答,就问老师半个怎么拍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从上课的情行来看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拍手使得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使课堂的气氛变的很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四分之一时我先确定操作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学生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三种类型正确折法,又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另一种折法,并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
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教学之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遗憾的事,在教学四分之三时我把图画成了八分之五,当有学生说老师可以把每个小正方形再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是八分之五。我才发现少图了一半,没有对这个聪明的学生加以表扬,而是直接把少图的地方补了上去,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说明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还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6
各位评委,大家好!
一、说教材:
1、说课题: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这节课的所学的内容是从整数到分数的一次数的概念的扩展,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
(3)、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4)、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是故事化的激趣导入,给学生讲一个《小熊分饼》的故事。在故事中渗透“平均分”概念的回顾,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饼”,说分法。巧设认知的矛盾,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新知识1/2时,我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从分的过程中形成1/2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表述过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分数的形成是从生活当中用整数不能表述时才产生的。接着,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去判断,从而形成“不是平均分的图形不能用分数表示。”教师帮助加上“暂时”,完善认识。也为接下去的教学作好铺垫。
3、生活化导引,继续自主探究:
光从书面上认识分数是不够的。因而,接下去我就引导学生到生活当中去找分数。(家中的大门、窗户、半月……)在学生表述完后,追问:“教室里的窗户有好几扇是有好几块玻璃的,我打开其中一扇,问‘打开的'是整扇窗的____.’”让学生初步接触其它分数。
接着,我就组织学生自己想几个分数,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后,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把其中一个分数表示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
小组合作完成后,再请小组代表汇报,这里要注意学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让学生明确“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认识了一些其他分数后,接下去利用学生展示过的学具,将上面的涂色部分再添上几份,同样让学生表述出来。这样让学生明确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练习:将课后的练习2、3用投影片放出来,请学生口述。
4、巩固新知,文本练习:
分数的读法:课后练习5 请几位学生口头读一读。
分数的写法:课后练习6 请同学们用手指书空,明确书写顺序。
5、结合新知,拓展认识:
请学生观察出示的实物图,问:“这能用分数表示吗?”(暂时不能)
“那你能猜一猜吗?”
“谁能来证实一下你猜的准不准?”(折一折)
“现在你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暂时’两个字了吧!”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不是平均分的图形,只有通过再次分,分的份数多了,才能将所取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6、回顾总结,口语表述:
通过最后一环节,请学生口语表述学会了什么,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说,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说板书:
板书很简洁,但重点突出、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给学生的表述做出参考。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出处及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课本第5册第91—93页的教学内容,分数对此时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因为分数与学生认知并运用三年整数完全不同。读法上不同,写法上不同,外形上不同,更重要的是意义上的不同。所以,上好这一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分数学习尤为重要。这是学生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更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一次质的飞跃。
2、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生深入进行分数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说教学目标
会认、能读、能写简单的分数。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简单方式表示分数。
结合生活实例能说出用分数表达的数
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分数。
5、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以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对比发现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说学法
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注意学生合作,集体交流。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后附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小黑板1块;涂一涂的图;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8张;苹果4个;彩色粉笔1盒。
2、学生准备:彩色蜡笔;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故事导入新课题,以旧引新。首先抓住“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的主体思路。教学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谈话:有一天,小明和小叶到你家做客,妈妈拿出4个苹果来招待他们(教师出示4个苹果),你帮妈妈想一想怎样分苹果才能让两人都满意?(引入学生活动)
学生:每人分2个苹果。老师:两人得到的苹果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什么分?学生回答: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再问:如果妈妈只准备了两个苹果,应该怎样平均分呢?学生:每人分1个。如果只有一个苹果,要把它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老师出示1个苹果),他们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学生:半个。教师说半个能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告诉学生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师板书:1/2。这个数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个数叫做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授课
(1)运用长方形折纸,初步认识概念
“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讲解例1时,让学生通过折出长方形纸的1/2,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练习。学生通过对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几分之一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判断是否1/2的练习,引进技术出1/3,并让学生说一说。
(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创作出四分之一。先确定操作要求,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几种类型正确折法。
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的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此时举个反例子),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自由创造分数
(三)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二是练习有层次性,让学生做题时能够感受到梯度。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1)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一组判断正误基本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强化一下平均分。接着把教材中“做一做”练一练。
(2)设计了一道分蛋糕的练习。
1个蛋糕分平均分给小华和他的爸爸、妈妈3个人,小华吃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
深入:如果我们班38名学生都来分这一块蛋糕,你能分到几分之几呢?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开始交流互动自己总结收获。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文章来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8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经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喜羊羊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
(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2)有2个草莓,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数来描述分的结果,这时我出示第三个问题:1个月饼,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学生会说每只羊分半个,“半个”还能像刚才那样用整数来表示吗?那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个问题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分数——认识几分之一(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
(1)电脑演示,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二分之一 1/2 )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月饼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吗?明白平均分成的两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1)猜想:分数是否只有1/2这一个呢?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板书:1/3 、1/4 、1/5 ……)
(2)探究: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经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几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比较分数的大小
经过把同样长的绳子反复对折,再比较其中的一份。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练习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基本练习:
(1)说出红色小正方形在下图中分别用哪个数表示:
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正方形却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下列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正确吗?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2、提高练习:设计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个同样大的西瓜,逐个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练习:看主题图,在图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选取图中的一个多边形问学生:图中涂色部分还能用分数表示吗?这一问题无疑会与学生刚刚建立的新知产生矛盾,在学生的争执中,教师抛出答案: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将是我们后面要继续学习的内容。这个练习力图渗透分数由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的扩展。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经过回顾、交流,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展现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逐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1 …………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 —— …………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份数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6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八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和建立分数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激发主动探求的欲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材地位及作用
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将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它这样安排体现了《新课标》中对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学习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但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原则。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意义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说教法
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说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认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2、在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激趣引入在分月饼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从面到点)
(1)认识1/2:平均分——1/2的由来--分母的意义——分子的意义—1/2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1/2的读法和写法
3、学生实践分正方形月饼体会1/4的意义和3/4的意义。
4、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最熟悉的孙悟空分月饼出发,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二、探究学习新知
1、通过操作理解word/media/image1.wmf的意义,学习word/media/image2.wmf的读法和写法请用圆片、长方形片,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2、学习例2:引导学生理解1/4和3/4的意义
3、揭示分数的意义
三、练习提高
四、总结课文
五、拓展揭题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
月饼总数421
分的人数222
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1)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12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2)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巩固12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1)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14、16、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掌握,特别是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单元教材的核心,对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分数在小学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对分数很陌生,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成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学起来会比较困难。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分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能自己创造出几分之一的分数。
6、教具和学具准备
基于以上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我作了以下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2张。
二、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
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以及表述的过程;
二是对学生放手,还学生自主的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孙悟空、猪八戒的野餐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分食物才能让两人都满意?要求学生拍手表示每个人分到桃子、西瓜的个数,并且知道两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同时板书(平均分)。当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月饼个数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分数的过程,体会分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鉴于此,我在本节课开始就结合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学习
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代替月饼,小组合作探究,每个人分多少月饼?用什么数表示?最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配合课件演示,总结并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再引导学生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中修正个体的思维,展示了学生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
2、寻找生活中的,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3、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的',并展示学生作品,最后总结,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都可以用表示。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丰富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它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4、判断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加深学生对的理解,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5、引导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
第二层次:认识几分之一
教师提问: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任取一张纸,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这里安排小组交流,然后动手操作,再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揭示课题,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最后从学生作品中选取不同图形的,引导总结出:虽然图形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第三层次:阅读课本
通过阅读92页例2,掌握一个正方形的的不同折法,然后从91页主题图中发现几分之一的分数。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不仅考虑到“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解释应用,深化知识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下列练习:
1、基本练习:用分数表示图里的涂色部分。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重点,加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2、发展练习:
(1)通过不同的画面联想几分之一。巧克力一题,可以联想到、、,这是一块巧克力,也可以说是8块巧克力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从分一个物体到分一群物体的一个巧妙的过渡,为以后单位“1”的认识作了一个埋伏。
[设计意图:此题也加深了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等。]
(2)每部分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呢?明明是分成了3份,为什么是、呢?
[设计意图:再次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重要性。]
(3)欣赏短片,发现分数。这是一个广告,其中一个男孩分出一半来给第9个小朋友。如果是平均分的话,这一半是谁的,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渗透了单位“1”发生转变,表示的分数也就不一样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此题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既加深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四环节:总结升华,自我反思
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总结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随想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只是一个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紧紧围绕《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什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示,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
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主要教法有: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
主要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探究法。
(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引领者。)
五、教学过程(我下面重点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人成长的动画图,人的成长都经过胎儿、婴儿时期,最后发展为成人,大家仔细观察胎儿、婴儿、成人的三幅图片,不同时期头部和其他部位占整个身体的'比例一样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自然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充满好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自主探究一:仔细观察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体的多少?怎样表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
有的学生说:胎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也有的学生说: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长的1/2。读作二分之一。
教师及时鼓励,并板书1/2,强调读法。
接下来教师设计了做一做、议一议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小组交流讨论。
做一做: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怎样折才能得到整体的1/2?并涂上颜色。
议一议:将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随意对折是不是整体的1/2?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用反例强化将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突破了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二:仔细婴儿时期和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婴儿和成人时的头长各占整个身长的多少?怎样表示?为什么?(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经过学生认真的自学,激烈的讨论,教师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有的学生说:婴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1/4,因为将整个身长平均分成4份,占其中的一份。
有的学生说:成人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1/8,因为将整个身长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接着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纸片折出1/4,涂上颜色,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任取其中的一份,便是几分之一。
自主探究三:进一步观察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成年人上身的长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为什么?(仍然要求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有的学生说:成年人上身占整个身体的3/8。
也有的同学说:把整个身体平均分成八分,占其中的三分,教师板书3/8。
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1/8、3/8。同时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
像1/2、1/4、1/8、3/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并且选中3/8。
解读各部分的名称和写法,中间的线是分数线,8是分母,3是分子(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三个自主探究的环节,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激活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设计了抢答题和必答题
1、抢答题:课后自主练习3,明辨是非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2、必答题:课后自主练习1(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教师:将一个月饼分给3个同学,怎样分会比较公平,为什么?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谈谈收获,布置作业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整理知识要点。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作业布置:(一个题即可)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1/4,1/8,3/8…这样的数是分数
3……分子
—……分数线
8……分母
我将重点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4
一、教材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应借助教具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数学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半多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学法: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手段: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二、教学环节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中秋节)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妈妈准备了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彤彤和弟弟两人吃。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我提出这一问题目的是给学生建立“平均分”这一概念。)
通过平均分每人得到了一个月饼的一半(板书:一半)“一半如何表示?”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半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一半”不能用整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一种新的数——二分之—。这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分数。(板书:分数)紧接着介绍分数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板书:
1…分子
写作:——…分数线
2…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在这个环节里,引出“一个月饼2个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分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认识分数的认知需求得以产生。)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在这个环节里面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
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是认识其它几分之一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但理解分数的含义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出示课件: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苹果的动画,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的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再在小组交流。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二分之一的下面。让学生明确:几种折法不同,有的图形也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张纸的二分之一。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教师出示不是平均分的长方形纸(其中一份写上二分之一),让学生讨论:这涂色部分用二分之一表示对吗?目的是进一步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主动探索,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进一步认识了二分之一,丰富了二分之一表象,为后面继续认识其它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知识迁移认识四分之一
学生有了二分之一的表象,根据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情景图的直观演示去认识四分之一。
出示课件:方方和园园将苹果平均分成2份,正准备吃时,他的好朋友东东和聪聪也来啦!于是方方和园园将各人手中的半个苹果又平均分成了2份,每人得到了其中一份,这一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同位互相讨论,全班交流。
最后得出: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他不是把一苹果平均分成2份,而是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接着让学生找出几个四分之一?
学生通过看、想、找、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含义,并理解了这里的四分之一就是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3、知识扩展探索其它几分之一
在认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基础上,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在探索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演示的情景。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继续折下去,每对折一次,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主探索,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折一折:折喜欢的图形。
画一画:在折痕处用铅笔或水彩笔画线,并把其中一份涂上阴影。
看一看:把小组的成果放在一起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随机板书:三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并让学生明确:这些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板书: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一步完善课题。
1…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写作:——…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2…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读作:二分之一
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练习,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独立探究的策略,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可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设计练习时做到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我设计了五个练习内容:
1、写:看图写分数。
2、涂:看分数涂颜色。
3、说:说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是否正确。
我设计这三个练习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读、会写、会认几分之一的分数,面向全体学生,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4、找:从生活实物中找分数
设计此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折:用一根绳子,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是一道拓展思维题。
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此练习是在保证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避免少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同时通过折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占的越少,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奠定基础。
(四)自我评价感受成功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朋友——分数,你对它了解多少。请结合下面一段话,进行自我评价。
有一天孙悟空在花果山上,看见一棵树上有14个仙桃,于是孙悟空把14个仙桃摘了下来放进口袋里,下山时,刚走了一半的路程,看见满地西瓜,它又摘了一个大西瓜。回到家后孙悟空首先将这个大西瓜平均分成了八份,它和7个小猴各吃了一份,接着又将14个仙桃平均分成了7份,每个小猴子分到了2个仙桃。
(1)你能从这段话中找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吗?(找对2个分数得2,全找对得4)。
(2)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分之一”说一句话。
设计此练习目的体现了分数的生活应用和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
三、说学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个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之后,扶着学生认识13,独立让学生认识14,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四、说程序
(一)复习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三道小题,通过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实现新认知做好准备。)
(二)新授
1、导入新课半个苹果在教学上不能用学过的0、1、2、3……整数表示,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种新的数就是分数,今天就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2、教学例题
(1)教学例1
①师展示饼的模型,讲解,把这个饼看作一个整体,分开再重合,问是怎样分的?为什么?(强调平均分)指导学生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两块是同样多的,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②回忆分饼过程。刚才分饼的时候,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样分的?
③指导写12。
(2)教学例2
①师出示一个圆纸片,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阴影,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②写的时候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说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③用三句话,把这幅图表达出来。
(3)教学例3师生将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共同操作。
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
想: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4)教学例4投影打出图,让学生先想,然后填空反馈。
(5)教学例5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提问: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在图上标出110,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110?3、教学各部分名称。
(1)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以13为例介绍各部分名称。
4、指导看书,完成做一做。
5、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实际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新授部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眼、脑、手、口并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6-14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5-15
分数初步认识的说课稿12-01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1-14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2-31
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15篇)11-23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5篇12-17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5篇)12-30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汇编15篇)05-15
(荐)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