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生活迎新年
二、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结构特点
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的内容,通过课堂的学习将本册前几个单元分数的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加以整合,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本节课教材中安排的3个活动:节日里的活动,长跑接力和有奖游戏,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能较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二)、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分数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寻找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倾听表达等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所学分数再认识,可能性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基本概念,让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与发展。
四、说学法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倍数与因数,以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等知识,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因为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能理解,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待在活动中巩固和提高
(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2、合作交流法.
课上设计同桌互说、集体汇报等交流活动,完善学生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即将迎来新年,新年里你们一定会计划做许多事情,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我要练习跳舞。
生:我要去商店买东西。
生:我要学画画。
生:我要回奶奶家。
生:我要回姥姥家。
生:我要和老师、同学开联欢会
……
师:可见同学们在迎新年的这个节日里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淘气、笑笑班节日里的活动呢?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淘气、笑笑班迎新年的活动(板书课题:迎新年)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活动
活动之一:迎新年
师:请看淘气和笑笑班所有同学节日里的活动。
(PPT出示教材第91页的表格)
生:仔细观察PPT中的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生:……
师:根据大家获取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自由提问题.大家合作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把表格填完整.
生:表格中应分别填3/10 、1/5 3/20 1/4 1/10
[根据表格,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因而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活动之二:长跑接力
师:刚才对我们对淘气、笑笑班新年里的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可我们学校新年也有活动安排,那就是准备举办一次长跑接力活动。共有5个接力点,你想一想,5个接力点的位置应该在哪里?(生都陷入了沉思,稍候有一小男孩举起了手)
生1:老师,这5个接力点包括起点和终点吗?
生2:我认为包括,图中加上起点和终点共5个点,不正好吗?
生3:我认为5个接力点不包括起点和终点。你看吧,如果包括,那中间一共才3个点。
生4:就是,刚才题中说的是5个接力点,绝对不包含起点和终点。(迫不及待)
(这时,下面很多同学发出了“就是”的声音,都同意生3与生4的看法)
师:五个接力点都在长跑路线上,请根据下表确定位置.(PPT出示书中插图)
距起点的距离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第1接力点
1/4
第2接力点
1/3
第3接力点
1/2
第4接力点
2/3
第5接力点
3/4
(学生们有的拿铅笔先试着轻轻地分着,画着,像是在估计着调整着,有的是拿着尺子在量线路的长度,还有的标过又用橡皮擦擦重新又开始算……)
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生1:我是根据分数进行估计的。
生2:我是用眼睛大致估计的。
……
师:课件上做的有可以拖动的点,点着它并拖动就可以放在线路的任意位置。
师:大家觉得这五个接力点确定得公平吗?
生:讨论一翻后认为不公平.
师:怎样设计才公平呢?
生讨论后汇报:如果线路的总长为整体1,那每个接力点的位置该是
生1:1/6、2/6、3/6、4/6、5/6
生2补充:1/6、1/3、1/2、2/3、5/6。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5个公平接力点的位置.
[充分发挥学生集中的智慧,利用多次讨论来解决接力点的设计位置,探讨接力点设计的.是否合理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推理能力]
活动之三:有奖游戏。
师:新年里的活动可真丰富,许多有奖游戏等着大家来选择呢?
(媒体出示课本第92页活动(2)的内容)
师:你觉得哪个游戏得奖的可能性大?你愿意参加哪个游戏?
生1:我选第3个游戏,因为得奖的可能性大。
师:那它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2/4。
生2:也可以是1/2。
师:其它2个游戏的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5:第一个红球的可能性是1/10,绿球的可能性是1/5。
生6:我认为第二个游戏得奖的可能性较难得出。
师:为什么?
生6:因为每场电影的人数是不同的,所以难以确定得奖率。
师:那你们最愿意参加哪个游戏?
(很多同学都选择游戏3)
(三)知识的运用
师:昨天让大家调查生活中的有奖游戏,让我们把调查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一种游戏最有吸引力。
生:汇报交流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在迎新年的一个个游戏活动中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大家学以致用,真了不起!课下请你也来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游戏?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34~36页)的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已经认识了分数,已经具备了有知识和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课前每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代表月饼,通过学生分月饼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下一步教学做了铺垫。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两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先叫全班学生拿出所带笔的偶数支。
再是让学生数出偶数支的1/2。
最后全班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2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2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使学生认识到:
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使认识进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在处理具体练习中,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
1、画一画中,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的使用。
3、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4、练一练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还要比较这三个图形的1/2
是否相同。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巩固和强化。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设计活动方案”第90页。
教材分析:
《设计活动方案》这一专题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在学生学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其目的是: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更为投入,并且在知识系统上,已经学习了认识客观事物可能性的大小,了解与相关条件的密切联系,认识了等可能性和分数表示可能性等知识。因此,学生在已积累的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更强烈,并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2、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活动学会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自主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工具:
PPT,鳄鱼玩具,红、黄、蓝若干个小球,自制小正方体,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有一些游戏既好玩,里面又有许多小秘密,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摸鳄鱼牙”的游戏。
2、介绍“大鳄鱼”的玩具,并说明游戏规则。
3、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摸鳄鱼牙”,鳄鱼有13颗牙齿,按到其中某一颗,鳄鱼嘴会合上,咬住手指。同学、老师参与游戏,其它同学通过游戏想一想,发生鳄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
4、游戏结束后,让大家说一说,鳄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汇报可能性是1/13,并说明理由。
5、教师导入,在游戏中我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鳄鱼咬手指的可能性是1/13,像这样好玩有趣的游戏你能设计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个小设计师。
板书——设计活动方案。
[通过游戏环节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积极情境,也点明了本课的目的:用实践的方法巩固、探讨数学知识,简短的谈话形成了切入教学明快而强烈的吸引力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种颜色的小球,你们看,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那老师接到了数学王国的一份订单,让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订单要求:要在袋子中装入若干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要求从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1/6。
3、老师接到定单后,想到同学们一定能帮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那让我们用学习过的知识,在小组内按定单要求,试着来设计一个装配小球的方法,看一看哪组同学能合作默契,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然后,借助实物进行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最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写出设计的方案。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对于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6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自己去理解、体会、实践、验证、领悟的.。这样设计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5、学生在充分实验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设计出的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
6、在交流各组汇报设计的想法,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不急于否定,而是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
7、交流汇报后,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8、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方案的总数,红球数量等,找出各种不同方案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9、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设计的基本特点。
[像 “可能性”这一类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不应在教师带领下仅为获一个结论而教学,而应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与探索的机会,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跳跃出来,让他们的灵性无拘无束的展示出来,促进他们在交流、探索、争辩、归纳、提升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三、再次实践、深入理解
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体和水彩笔,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正方体掷出后,“3”朝上的可能性为1/2。
2、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交流看法。
3、全班同学共同来交流,汇报你的设计方案。
4、教师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法,相机引导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和设计方法的依据。
5、从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或心得吗?
6、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方法,深化知识点。
[在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设计活动方案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了合理设计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验证,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四、联系生活,巩固延伸。
1、期末快到了,在紧张的学习中,我们班要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摸奖”活动。如果要使每个同学中奖的可能性达到1/2,你准备怎样设计活动方案呢?请你把设计过程简单地写下来。(快快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设计,对设计结果开展交流。
[及时必要的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内化知识。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小结提升,课外实践。
1、本节课你有什么发现、收获?
2、出示课后实践题,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活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4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见课本第87—88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B.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以及合作交流过程中认识可能性的大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体会用数据表示可能性的简洁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教具、学具准备
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黑白棋子若干
五、教法、学法:
(1)引导发现法
(2)分组讨论法
(3)游戏和抢答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乒乓球队员精彩图片,树立向他们学习、为国争光的目标,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突然问乒乓球比赛时,怎样决定谁先发球的?学生有可能不会答,老师告知乒乓球比赛猜球决定谁先发球。并问,这样做公平吗?(公平,因为,球在左手和右手共有两种可能性,左手和右手的可能性相等。)
2、摸球游戏(复习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
(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纸盒,纸盒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习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3、机智问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学们,请看第一个盒子,能摸到白球吗?”生:不能。“那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师,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没有!”好,我们就用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边写下0)。那么,第二个盒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用1表示,有的学生说用2表示,因为里面有2个白球,我让他们进行简短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用1表示一定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边写下1)。
4、感知数据,体验生活中的0和1: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0或1表示呢?这里,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母鸡下蛋的可能性为0,有的学这节数学课真有趣的可能性为1……
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说,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把数数回归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有了前两个盒子作铺垫,第三个盒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紧接着,我把问题抛向学生“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第四、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让他们自己去先思考,再讨论,再汇报。最好,学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8表示的是盒子里共有8个球,共有八种可能的结果,这里的1是4号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同样,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给出0和1作铺垫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得出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重点)
5、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让学生小组做课后的“做一做”摸球游戏,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再次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然后,让学生解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而有的小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让学生认识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让学生明白摸球的次数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近标准概率,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6、接下来练习题的设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对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作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7、最后通过听要求给纸盒里增减球来进一步体会可能行的相关知识,搭建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
七、板书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一定能可能性是1
不可能可能性是0
1黄1白黄球1/2
白球1/2
1黄7白黄球1/8
白球7/8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5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2-83页内容。
《点阵中的规律》属于尝试与猜测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看起来似乎对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探究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如: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以及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与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图形,认识“点阵”,了解点阵的基本知识。
(2)能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藏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点阵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法学法:
教法安排:本节课我运用了活动教学形式,给予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最后归纳出点阵中的规律。
学法安排:将自主学习与老师引导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结合老师的引导,寻求规律,尝试发现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方队录像,通过震撼、整齐的击缶方队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出示击缶方阵图,随即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将每一个队员看做成一个点,就形成了点子图,这样一个点子图,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们就给它取名叫“点阵”,而且在这些点阵中还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这样一来不仅把方队(方阵)变成点阵,而且自然地引出了新课,还让学生感到点阵并不神秘,点阵就在我们生活中。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出示一组点阵图,让同学们自己先观察这个点阵图,根据图形特征来思考第五幅图该怎么画(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从中探索规律,然后汇报,由我引导出最终的结果:第几个点阵就是几×几,如果用n来代替点阵图的序数,那么可以将规律表示为n×n。
刚才用的是从点阵图的外形特征出发,发现并找到解决外形点阵中点的特点的方法,如果现在我们换个角度,还能不能找出点阵的规律呢?引导学生“斜着看”。引导学生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点阵中所有点的数目,并依此写出后几个点阵图点数的数学表达式,总结规律: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
做到这还不够,继续引导学生再换个角度,看有没有新发现?随即引导学生“拐弯看”,让学生根据折线划分后的点阵图自己探究规律并用数学表达式总结规律。即:第几个点阵图就是从1开始加连续的'几个奇数。第n个就是要从1加到2n-1(在这可能学生对2n-1很难概括出来,须适时引导)
第三环节: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试一试(第一题):在本道题的规律发现中,要让学生自己感觉图形的特点,并结合1×2的含义完成练习,完成练习后让学生再思考为什么你写出这样的算式。再让学生思考这组点阵图的规律,规律总结为:第n个点阵图中的点阵数目是n×(n+1)。
试一试(第二题),本道题直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评讲,为什么可以得到15的结果,学生汇报后,总结一下,第n个点阵图的点阵数目是1+2+3+…+n。
第四环节: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内容:1、点阵中的规律可以从点阵的形状入手;2、从不同的观察点,用不同的划分的方法也可以发现点阵的规律;3、点阵的规律用算式来表达更加的方便。
最后,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了拓展应用,运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点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以古希腊数学家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堂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6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90-91。
教材分析:
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形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4、进一步渗透转化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条件,割、补成学过的图形,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一组组合图形)
提问
1、这些图形象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2、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师:我们把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组合图形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二、探究新知,主动建构。
1、猜一猜
(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问: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学生根据课件观察,在质疑中猜出图形)
教师引导,这就是淘气家客厅的地面的平面图,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帮淘气算一算至少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吗?
2、估一估。
师:在算之前,请您帮她估估,并说出理由。
3、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师:如果我们要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归纳: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图形拼成的,面积就是拼成它的基本图形面积之和。
4、班级汇报,教师适时点拔
(1)汇报时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出来,预设会出现五种情况。
学生边汇报,教师随即板书。其他同学能清楚地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并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过来。汇报结束后,再让学生对小组成员的汇报情况作评价,最后其他小组作补充汇报。
(2)师生总结分割法、添补法并提升方法的优化性。
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上面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总结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进行分类,掌握分割法和添补法这两种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分割的方法不同,但思路都是一样的,都是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化。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巩固新知,又突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了三关闯关练习。)
第一关:分一分,说一说
1、任意分:任意分这个图形(只要分出来的图形是我们已学的图形)。
2、最少分:请你把它分出最少的学过的图形。
3、带上条件分:要求分得合理,能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本题一题多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通过三个层次的分割,使学生明白在组合图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对条件进行优化。】
第二关:算一算。
请你算一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为了能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设计中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题】
第三关:小设计
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设计一个组合图形,并算出它们的面积,然后考考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运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提高,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重新阐述了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含义: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收获、小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生生互动评价,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成功,促进了发展。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希望大家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地更快,更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7
尊敬的评委老师,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第五节《找质数》。
我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进行说课的。
教材分析:
本课的知识属于“数论”的范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矗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
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历,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掌握新知的。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可,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一、课前导入互动。
我与学生做了个猜年龄的游戏。老师今年30岁,有个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因数,问这个学生可能有多大?通过这个游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并且在学生猜年龄的过程中通过找30的因数,需要调动头脑中
关于因数的知识,也为今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二、新课呈现
在新课教学中,我以做拼图游戏引入,先让学生分别用2个,4个和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可以分别拼成几个长方形。在学生说出结果后提出质疑“是不是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的长方形个数就越多呢?”在学生给出否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通过举反例加以论证。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那与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说出与因数个数有关时,接着让小组合作,分别摆出由2—12个小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并填写书上表格(课件出示)在学生完成表格后,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ppt出示)
1、观察上表格各因数,你会有什么发现;
2、结合你的发现将2—12各数按因数进行分类并说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点可以不说,直接出示),
然后让学生自学书本,看看数学上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数分别叫什么数。从而达到理解这一概念的目的。(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达到理解的目的。)
三、练习
在练习部分,老师先出示1—100的表格,(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会用概念去判断。在教知识的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兴致勃勃的对这些数进行判断时,是迅速抛出:“1,是质数吗?”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的争论,将课堂用一次推向**。接着让学生根据标准的不同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从而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加以区分。(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其乐趣溢于言表。)接着我有设计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总之,整堂课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学习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四、小节
让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介明了,能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P58旅游费用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爱好
师:谁愿意大声地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爱好?
师:猜一猜老师的爱好?(旅游)
2、导入新课
师:旅游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钱)都花在哪些地方呢?
师:通常我们把旅游用的钱统称为旅游费用。
板书:旅游费用
师:旅游费用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个景点花费也会不同。聪明的人往往会利用智慧节省很多钱。你们想不想当聪明人?
(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二、研究探讨
1、单选方案问题探讨
师:据我了解,你们最熟悉的王新运同学也很喜欢旅游,而且还碰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吧!
(放录像1:母子俩讨论旅游方案 )
(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师:王新运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你们敢接受这个挑战吗?请看大屏幕!
出示:旅行社推出两种优惠方案
A 景园一日游 B 景园一日游
大人每位160元 团体5人以上(含5人)
小孩每位40元 每位100元
师:从旅行社推出的两种优惠方案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分析。
师:究竟选哪种方案比较省钱呢?
同桌两人合作,先讨论方法,再把思考过程写在纸上。看哪个组最快。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
第一种: 第二种:(大力表扬)
A 4×160=640 4-1=3
640+40=680 3×60=180
B 5×100=500 选B方案
680>500
选B方案
(对方法奇特的给予鼓励,对两人有明确分工的更要大力表扬其主动合作意识)
板书: 4大1小 B
师: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的思考过程?
板书:计算 比较 选择
师:同学们选择的结果和王新运一样不一样呢?让我们看一看。
(放课件2:结论)
师:看来你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不愧是好同学好伙伴。就在王新运与妈妈继续商量准备的东西时,事情发生了变化。
(放课件3:三个老师加入)
师:三个老师家究竟要选哪个方案呢?这可累坏了王新运,我们能不能替他分担一下呢?
出示:蔡老师家: 2个大人 4个小孩
王老师家: 3个大人 2个小孩
刘老师家: 1个大人 6个小孩
要求:选择一个老师家,自己完成任务。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2大3小 A 1大6小 3大2小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作出准确地判断,不愧是聪明人!
那如果去6个大人3个孩子,你能很快地判断吗?
2个大人5个孩子呢?
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随学生汇报板书: 小孩多 大人多
师:你们不仅通过计算、比较、选择为四个家庭作出了较准确的判断,还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了规律,并加以运用,真厉害!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障。所以,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我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板书:发现 运用
2、组合方案问题探讨
师:就在我们这边热列讨论时,老师们那里又发生了变化
(放课件4:组团去)
师:组团去,谁能快速口算一下他们去几个大人几个孩子呢?
出示投影: 组 团: 10个大人13个小孩
师:这么多人去,怎样选择最省钱呢?
学生讨论:AB组合方案
板书:灵活
(备用:如果去4个大人7个孩子,怎样选择最省钱呢?)
(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认知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样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产生探求强烈愿望。)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不仅掌握了基本方法,还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方案已达到最佳目的。
三、小结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回家向家长讲一讲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理财本领,并允许我们参加家庭理财活动。
2、运用我们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下节课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第一课时《摸球游戏》103--106页。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抛硬币》,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
(2)三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摸球游戏》,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一定、经常、偶尔、很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3)三年级下册,学生学过《猜一猜》《转盘游戏》,进一步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
(4)在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的学习中,他们又认识了等可能性。
而本学期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三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五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难点:
因本课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并掌握用数表示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说教具、学具: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求知欲,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转盘、题卡,给学生准备了(每组)五个摸球的图片、一张表格、两个红圆片、一个白圆片。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用
(1)引导发现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2)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相互间的合作意识,这两种教学法相结合,批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分交流。
由以下几部分展开教学(出示流程图):摸球游戏-------机智问答-------感知数据(0、分数、1)----描述生活现象。
四、说教学程序:
(一)摸球游戏(复习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
(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百宝盒,里面装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习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二)机智问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学们,请看第一个盒子,能摸到白球吗?”生:不能。“那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师,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没有!”好,我们就用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边写下0)。那么,第二个盒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用1表示,有的学生说用2表示,因为里面有2个白球,我让他们进行简短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用1表示一定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边写下1)。
(三)感知数据,生活中的0和1: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0或1表示呢?这里,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母鸡下蛋的可能性为0,有的学这节数学课真有趣的可能性为1……
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说,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把数数回归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有了前两个盒子作铺垫,第三个盒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紧接着,我把问题抛向学生“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第四、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让他们自己去先思考,再讨论,再汇报。最好,学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8表示的是盒子里共有8个球,共有八种可能的结果,这里的1是4号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同样,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给出0和1作铺垫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得出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重点,这也是我在处理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特色设计。
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让学生小组做课后的“做一做”摸球游戏,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再次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然后,让学生解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而有的小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让学生认识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让学生明白摸球的次数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近标准概率,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五、说板书
最后,我说说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学生通过以前所学知识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知识,(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符合学生的识知规律,期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0
师:我们今天要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可是自然数那么多,我们能一个一个研究吗?
生:不能。那样的话永远也研究不了,自然数太多了,是无限的。
师:那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研究小范围里面的数。再推广。
师:他的想法真棒!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1-100,看看这100个数里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1-100中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那么在所有的自然数中,是不是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
生:(凌乱地回答)是!
师:肯定吗?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这个猜测对不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验证。那如何验证呢?有那么多自然数啊?
(同桌讨论)
生:可以找一个数看一看。
师:找怎样的数呢?怎么看一看呢?谁能说得更明白呢?
生:就是找一个末尾是0或者5的数,然后除以5看看,能不能除得尽。
师:哦,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数,那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也适合。
如果找得到这样的数,那就是有了反例,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不适合。
(学生在本子上举例)
……
师: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没有找到反例。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了。那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举例。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同桌说——全班说)
……
师: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5-16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5-24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精]05-1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02-08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5-15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说课稿06-20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1-16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说课稿06-20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大全(15篇)05-18
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