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蜀僧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蜀僧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本课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六课。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节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通过讲述蜀地边境的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结果穷和尚去成了,而富和尚没去成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读准字音,学习注释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词语“其、之、买船”的意思。
2、能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点词句分析穷和尚去成南海的原因,并从中悟出: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学习注释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词语“其、之、买船”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点词句分析穷和尚去成南海的原因,并从中悟出: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教学难点: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说学生。
文言文学习,在小学阶段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而且从词义和表达方式上都与现代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读通、读懂文章上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了了。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设计本课时,我在传统的古文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多媒体课件和“按按按”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以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故事,板书:蜀僧。蜀,由三部分组成,注意观察字形。僧,可以按照什么规律记忆?齐读课题,课题是什么意思?课文以“蜀僧”为题,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两遍课文:
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第二遍,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反馈:
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课文?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
重点强调:“语”
提示:语于(语读四声)在这里语是什么意思?看来,在这里“语”是词(四声),在读三声时,我们可以组什么词?这些词都是名词。看来词性不同,读音就可能发生改变。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小规律,大家要记住它。
1、指名读,齐读。
三、自学文意:
1、这篇文章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在学习文章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助手来学习呢?注释、译文、字典。
自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反馈:
1、使用“按按按”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出示: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A他,他们;B他的,他们的C其中
在这里,“其”当什么讲?请选择。
若正确,解释词义,句意。
若错误,引导学生将词义带入进行检验,得出正确答案。
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吾欲之南海,何如?
A它,它的B的C去,往
这句话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请选择。
若正确,解释词义,句意。
若错误,引导学生将词义带入进行检验,得出正确答案。
文中曾两次出现“之”字,意思一样吗?
谁来说说?一个词有这么多意思,我们怎么来确定到底选择哪个意思?根据上下文选择。
出示: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A买船B雇船
在这里买舟的意思是?选择。
若正确,追问:你为什么这么选?
若错误,查注释。
点拨:看来,“买”字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说词义,句意
2、看来,大家真的理解了古文的意思。
3、自己出声读读课文,试着读出古文的韵味,注意抑扬顿挫。
指名配乐读。
(初步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章的意思。在这个阶段,主要运用“按按按”的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选择器选择重点词义,以此来检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五、研读古文: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蜀鄙二僧皆欲之南海,结果呢?贫者:越明年,自南海还;富者:犹未能也。板书。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疑问:为什么富和尚没去成南海,穷和尚反而去成了?
富僧为什么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而且用的标点不同?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通过质疑,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二)两个和尚都“欲之南海”,为什么“贫者自南海还”而“富者犹未能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1、读句子: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1)体会出:穷和尚信心十足:从“一瓶一钵”,“足矣”看出来的。
什么是“一瓶一钵”?贫僧认为有这二者就“足矣”了。
同学们,你们认为凭借这两样东西从西蜀去南海真的就“足矣”了吗?
出示选择题,用“按按按”进行选择:
A足矣B不足
讨论:
①说“不足”的一方,先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结合资料说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出入困难。出示中国地图
(四川,古称蜀地,本是与世隔绝的世外仙源,非常富庶,但是由于地形复杂,出入非常困难。
②同学们,这些困难和危险,穷和尚是不是都没想到啊?那他为什么还说“吾一瓶一钵足矣。”
选“足矣”的同学们,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穷和尚表面上看来依靠的只是“一瓶一钵”,这只是外在的条件,其实他内心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支持他。穷和尚有坚定的决心、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十足的信心、坚强的毅力。他相信有了这些,他不需要更多的外在条件,就是“一瓶一钵”就足矣了。
你们说得真好,这正是穷和尚取得成功的关键!
(2)同学们,你们想怎么读这句话?
指名读。
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多想读,那老师就是那富有的和尚,你们就是穷和尚,我们来配合着读读,行吗?演示多媒体课件。
(利用“按按按”选择从蜀地去千里之外的南海,穷和尚凭借一瓶一钵到底够不够?引发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通过想象穷和尚一路将面对怎样的困难,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并通过问答读,体会穷和尚的信心、毅力、勇气。)
2、作者在写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描写了两个和尚的对话来对比他们态度的不同。想像当时的情景,你想怎么读他们的对话?自己试着读读。
富和尚说了两次“子何恃而往”,读法相同吗?为什么?点红两句话。
是啊,同样一句话,包含的感情却大不相同,难怪这标点也不同呢!
那我们该怎么读出不同的语气呢?谁来试试?
4、就带着这样的理解,分角色完整读读第一段。
(通过讨论,体会富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指导读出不同语气。)
(三)、出示: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点红: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读过这寥寥数语,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与穷和尚一起,再一同静静地回味这一路的艰辛吧!
出示图片配乐欣赏。
出示文字: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想像课文中的空白: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有惭色,富和尚会想些什么呢?
写下来。
学生读,教师适时评论、升华。
(通过配乐图片播放,再次创设情境,回顾穷和尚的千辛万苦,从而引发对课文中的空白的想象:穷和尚在回来后对富和尚说些什么?富和尚为什么面露惭色?深化对中心的理解。)
此时,相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再完整地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这个故事,节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告诉子侄求学做事的道理。几百年后的今天,它又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说一说。
最后,出示原文,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自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读读原文,品味这篇文章的妙处,在这里,老师想把彭端淑原文中开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出示文字: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说说从故事中受到的启迪,教师送给学生名言,提升认识。)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
6、蜀僧
贫者自南海还
富者犹未能
信心+勇气+实践=成功
(再现两个和尚的不同结局,从而得出文章所要精明的道理,红字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蜀僧说课稿】相关文章:
唐诗赏析听蜀僧浚弹琴04-24
《蜀相》说课稿12-23
《蜀相》鉴赏08-17
蜀相优秀教案05-22
《蜀相》教学反思06-30
蜀相杜甫优秀教案11-17
蜀南竹海导游词01-04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教案教学设计07-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