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说课稿

时间:2022-05-06 13:01: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那树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那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那树》是台湾散文家王鼎钧先生的作品,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大树一生的命运,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描述了一棵大树长年累月造福人类,最终被砍伐的故事,表达了 作者对大树的痛惜之情,也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融进了他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及深沉思索。

  树的容貌奇特:粗看它老态、佝偻、但坚定稳固,繁密茂盛;细看它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

  树的遭遇可悲:尽管给行人阴凉和清静,给鸟儿栖身之所,给情侣们以温馨的感觉,可是现代文明的发展对大树生存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因一醉酒司机在树上撞死,被悲惨的锯倒。

  作者感情悲愤:对于“那树”被屠戮,表现出一种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

  作者的思考是深层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第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与树有关的古诗词名句,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特色。

  2、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主旨。

  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中,人对大自然的破坏行为,从而认识到珍惜自然,珍爱自然的必要性。

  理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趣。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第三、说教法设计

  ①情景创设法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②朗读感悟法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③对话互动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建构文本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说学法指导

  ①圈点批注法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②探究阅读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合作探究。

  ③比较延伸法指导学生将本文与张晓风的《行道树》进行比较,自己找准比较点,明白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语言方面的异同。

  第五、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分板块的办法设计教学程序。

  第一个板块:情景导入,听读课文,激发感情。

  课堂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开始时,我选用了田震的《好大一棵树》作为音乐导入课文。引导学生听读课文的时候,用多媒体的办法展示了古人赞美树的诗 配画,激发学生的视觉注意。如选用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优美的古代诗句,让学生理会"树"美丽多姿的形象。这个设计,侧重于实现学生课内外积累的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二个板块:品读课文,领悟情感,探究主旨。

  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感知体会:

  第一个环节:学生依据课文用"那是一棵……的树"说话。

  第二个环节:学生依据课文表达的情感用“读了本文,我感到最为……(神奇、悲愤、感动等表达情感的词语)的是,因为……(课内文句)”。我们要求学生用类似的情感的语气读出找到的句子。

  在这两个环节中,我采用了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实现心灵与文本的对话,使文本的思想性、艺术性飞扬起来。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 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让学生理解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优美含蓄的语句,理解作品主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读者理论认为文本意义的解读没有终极的,圆满的结论,本文的主旨是多义性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感悟时可能会只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或是环保的 问题,教师此时既要肯定学生的阅读心得,又要为学生的理解创设更多的思维角度,引导学生从敬畏生命,关爱自然,人类的奉献,都市文明的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和 谐,科学的发展观等方面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创造性的、个性化的阅读。

  第三个板块:比较阅读,自主探究,拓展延伸。

  有三个环节:一是将本文与张晓风的作品《行道树》进行比较;二是在小组中交流课外搜集到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以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图片以及新闻材料等;三是写一句广告词,提示人们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比较阅读也是阅读散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比较《那树》与《行道树》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文章写作方面,都是以"树"为题材,可是表达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着眼点不同,人们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要求学生搜集新闻和图片,是因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从课堂向课外迁移运用,作为一代新人的当代中学生也会感受并思考有关环保问题、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个板块侧重于实现提高散文鉴赏的能力目标,和关注社会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第四个板块:模拟法庭,设境感悟,提高能力。

  这次法庭庭审有这样一些角色参加:原告——那树;被告——交通专家;城市建设规划人员;伐木工人;双方的律师;审判长;以及证人——课文中的清道夫,老妇人,蚂蚁等。

  模拟法庭的庭审,是寓教于乐,是学生能力综合展示和提高的步骤,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的途径。在庭审中涉及到知识是多方面的,比如法律的、生态的、语文的等等,涉及到的能力是多元的,有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从课内到课外,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中去。"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

  第五个板块:教师寄语,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学生自行小结,可从方法、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结束本文的教学,教师深情寄语:太阳把希望寄托在花朵身上,绿叶把希望寄托在果实身上,而地球却把希望寄托在人类身上。让我们还青山翠绿,还江河清澈,让空气更加清新,让花艳树影婆娑,让草绿鸟儿欢歌,让家园美丽生机勃勃。

  让学生自己谈学习收获,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整理小结的习惯;充满激情的教师寄语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内涵,升华情感。让学生做一名行动者,自觉投入到无私奉献者的行列中去。

【那树说课稿】相关文章:

《那树》的教案12-17

《去年树》说课稿06-29

《给予树》说课稿06-10

《去年的树》说课稿08-02

《给予树》的说课稿12-28

给予树说课稿01-14

去年的树说课稿09-22

《去年的树》说课稿09-22

去年的树说课稿范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