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永久的悔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永久的悔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永久的悔》,说课的流程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这是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的四课文都属于记叙性散文,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课《背影》的知识、学法的实践、巩固、强化,同时也为接下去的两课提供了学习模式,从而加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新课标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育理念,由此,我从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本节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的复杂的感情;掌握本文的线索。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在上节课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展开,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亲对他们的爱,让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亲相处的最佳方式。
2、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文真实平淡的描写方法;
(2)从真实平淡的语言中感受复杂深沉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孝顺长辈,让他们知道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难点:(1)本文是怀念母亲的文章,然而对母亲的正面描写却不多,但是仍然感人至深。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作用及本文的语言魅力。
(2)把握本文的线索。
(三)课时安排:
本课总共安排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经过将近两年的训练、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及本节课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的教法:
1、以品味语言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通过语言的感悟,联系实际,拓展迁移来解决本课重点;
3、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突破本课难点;
4、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勤于动手动脑。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提高效率,采用幻灯、投影、播放音乐等媒体。
三、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老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深切母子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文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情感迁移复习季羡林先生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母亲受尽了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再次感受作者痛苦、悔恨的情感,奠定学习本节课的感情基调。板书:作者——悔)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作者永久后悔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受尽了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以致于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见到母亲的棺材时就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了苦难,更主要的叙写了什么内容?(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2)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的生活情况有什么特点?与“悔”有什么关系?(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的特点是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板书:母亲——苦)
(3)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或者说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白的、黄的、红的——吃的)
(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体验。”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够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方式上提出了“要提倡灵活多样”,“尤其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幻灯片出示上面三大问题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在个体思考,形成答案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探究。最后请小组代表选择最兴趣的问题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在认真倾听后进行改正、补充及质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应抓住契机进行适时的引导、点拨,梳理与归纳,最后形成答案,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品读活动,积累感悟
1、轻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情感。(要求:用浪线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默读。)
2、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品赏。
例: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这句写出了我家生活的极度贫困,很难吃上月饼;也写出了我那时的幼小,不懂事,没有想到母亲。表现了我的悔恨之情。
归纳妙点: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实中饱含深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由此突出主题:及早尽孝。
3、学生应用以上的品析方法,在文中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说说理由。
4、有节奏、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句子。
(此环节主要是教给学生品析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画画、圈圈、点点,学会抓住重点字词,修辞手法等来赏析句子,让学生在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朴实语言中所蕴涵的复杂情感及作者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
(四)活动延伸,拓展迁移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读完课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教育?(板书:我们——孝)
2、现在的我们如何尽孝?
3、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亲产生意见分歧时,该如何处理?
4、教师小结:应及早尽孝,莫像作者那样留下“永久的悔”。
5、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文以载道”,这是古今大学问家所提倡的。读文章重要的是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使优秀的思想精神代代相传。本环节主要针对当前一群物质生活优越的孩子,面对他们不大懂得孝敬父母的客观现实,引导他们体会父母亲对他们的爱,让学生自己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索与父母亲相处的最佳方式,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小结:应及早尽孝,莫像作者那样留下“永久的悔”。并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再次感受(父)母子情深,明确该如何尽孝。)
(五)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会背诵和运用。
2、以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为题材,写一篇日记。
要求:亲身经历,情感真挚。
(课后作业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在感受本文朴实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运用本文的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真实、自然的描写方法。并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自感受、体验亲情。)
附: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悔苦孝
(作者)(母亲)(我们)
五、说教学反思:
1、本文的表达极其朴实、自然,要让学生明白本文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因为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的情感,让学生明白自然流露的感情才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感情流露的表达才能吸引读者,感动读者。
2、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即“以情感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满怀激情,以达到感染、感动学生的目的,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永久的悔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劳山道士》说课稿12-17
永久的生命说课稿11-16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07-3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雪说课稿11-03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石榴》说课稿12-17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12-26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教案02-24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2-07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