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稿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教材:美术湘版第7册第4课《时间告诉我》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4课《时间告诉我》一课(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时间告诉我》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钟表,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钟表的制作。
教学难点是:钟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将钟面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欣赏钟表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钟表”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学生们都喜爱的迪斯尼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钟表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钟表,为后面设计钟表做好铺垫,并提问:“我们生活能离开钟表吗?”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引出本课课题——《时间告诉我》。
(二)引导启发了解钟表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钟表”一环节。先出示一组钟表图片,通过“看看我们的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钟表的基本特征。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钟表,让学生观察分析:“谁发现了,这些钟表设计的哪里有问题?”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钟表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折制钟表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接着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和折好的纸手表,问学生:“谁想知道这张白纸是怎样变成这个漂亮的纸手表的?”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12页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制作钟表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钟表”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评价钟表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
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钟表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板书设计:
(课件)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钟表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
单元目标是:在阅读本组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时继续培养速读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学会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为能很好地落实上述编者意图,针对课文的特点,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认知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三、说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通过哪些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是本课教学之重点,而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则是教学之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二>学法:合作交流,读写结合。
五、说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让学生熟读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揭题之后,设置悬念
2、简介作者
二、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抽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品读第一自然段(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读文,了解刘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刘老师上课,讲他上课生动而富有激情,体现他对祖国深深的爱。二是;讲他课下放风筝,讲他讲他放风筝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欢快和稚气,体现他对生活质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3)课上讲课,课下放风筝都体现了刘老师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对生活充满了爱,对理想有不懈的追求。
四.拓展练习
1.按要求完成填空练习:课件出示
刘老师个子( ),( )的脸上有一双( )的眼睛,一头( )的头发,跟衬出他的( )。
你怎么理解“理想的风筝”含义?
五.作业:人物外貌片段描写。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想北平》。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方面来展开我本次说课。
一、教学理念(首先是我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强调师生间的协作与对话。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表个人观点。
二、教材分析
《想北平》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是 “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第一篇课文。本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对这一人文母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
本文是老舍在特殊时期的散文作品,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渲染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对故乡的牵挂,集中而典型的体现了人与故乡的关系和人对故乡的特殊情感。
三、学情分析
1、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但是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点拨和引导。
2、老舍的作品如《骆驼祥子》、《茶馆》等早已为学生熟知,但是老舍的散文平时学生接触不多,所以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理。
3、高一的学生大部分已经住校,对“离家、故乡”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易于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以情驭景”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与小组合作,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家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增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下两方面确定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一是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学习“以情驭景”和对比手法。
二是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增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六、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方法:诵读法、情景法、提问法和研讨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自主探究法和悬念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我将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文教学)
七、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导入新课。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情是故乡真,人是故乡亲。思乡念亲的情感亘古不变、历久弥深。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更是刻苦铭心,销魂蚀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情感世界,感受《想北平》的灵魂悸动。”
然后我将用ppt介绍老舍的生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接下来我将运用“整体感知——咀嚼鉴赏——拓展延伸”的“三板块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体会本文的情感。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设疑讨论,咀嚼鉴赏。
学生在上述过程中已经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接下来我将结合学法指导,紧扣问题展开,让学生小组朗读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作者第一小节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板书)
②作者第二、三段一开始就讲:“可是,我真爱北平”,可是这两段都写道“我说不出”(板书),作者写提到母亲的作用是什么?写作手法是什么?(板书)
明确:通过类比手法,把对北平的爱比成是对母亲的爱。用一个词归纳:(板书:孩子对母亲的爱)
③第四、五两段作者写了哪些城市?为什么要写这些城市?(板书)那个城市最好?(板书)用了什么手法?明确: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主观色彩较重。(板书:以情驭景)
④六、七两段作者写了哪些事物?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北平的美好?(板书)
⑤最后一段,写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种“落泪”的爱的?(板书:直抒胸臆)
(三)拓展延伸,化虚为实。
请同学们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写篇散文。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而写作时最好的研习,只有通过不断的进行语言实践,才能对文本的精微之处有独到的体验,才能真正把握文本,达到自由的境界。)
最后,就是我本堂课的收束。
乡情是一杯略带苦味的“乡色酒”,让你忍不住呷啜又不能痛饮。久在异乡,身在旅途之人常常为一句熟悉的家乡话,一阵扑鼻的红枣粥的香气,一抹长满了乡思的老槐树催得潸然泪下。让我们深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这人类共有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解析:
本课选自浙美版第六册教材,“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以原色为基础。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原色之间互相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并学习应用,装点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内容: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情感、态度合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学习调色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四、教法:
本课通过小游戏、小竞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在大量的师生互动中,让学生理解抽象的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关系。
五、学法:
学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践。只有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而获得的知识,才能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为此,我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自己得出两种原色相调的出的新的`颜色。每得出一个间色,就让他们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种颜色。从而让学习的过程直观,明白,易懂。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引导发现:首先引导学生从课件的图片中,发现自然花丛中的色彩是五彩斑斓的,直观形象地把学生引入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把学生带入本课色彩的主题——《五彩斑斓》。
2、科学传授三原色的知识:从问学生知道颜料中的三原色与否,到比较浅近科学地讲授三原色的知识,并且板书定义让学生认识复述和记忆三原色知识。(板书定义:不能由其它颜色调和成的颜色叫原色。因为只有三种,所以叫三原色。)并理解三种原色的不同感受。
3、探索实践,认识三间色:通过玩色练习,发现两种原色重叠会产生第三种颜色,老师的示范给了学生启发,让他们去主动地探索,得出新的结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了三间色的形成,这时,老师再以简洁明了的话语为三间色下定义,另学生印象深刻。
4、.激励探索:当教师讲授完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后,教师都要启发学生,回想生活中的色彩,寻找自然界当中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本源色,做到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乐趣。在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时,再次引领学生思考、去对应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本源色,促使学生很好地领悟:色彩源自生活,源自大自然。
5、游戏生成,寓教于乐:色彩知识的传授和巩固提高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此时,老师选择游戏的方式来来刺激学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三原色基本知识和三间色的调配规律。通过“抱一抱”的竞赛游戏,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显得生动有趣,效果较好。
6、实践导学:首先是教师亲自演示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调色涂色方法,做到简练、直观、明白,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其次是布置学生调色涂色练习,要求学生用任意形重叠组成一幅画,只能用三原色涂色,令画面色彩缤纷,并注意涂色要均匀。通过练习,巩固了涂色知识,提高了调色的基本技能。
7.展示勉励:在学生作业的展示中,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围绕课的重点,以利巩固色彩的基本知识,也勉励学生再次认真涂色。
8、课后拓展:在练习中,师生谈话间出现了学生关于复色的疑问,教师应势利导地点出了这是复色,等待以后再去学习。教师简单明白的话语,带有总结性、启发性和勉励性,埋下伏笔引导学生向深层化方向,去探寻大自然中各种颜色。
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首先介绍了两亿年前恐龙是地球的主人,接着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外形特点,然后又介绍了恐龙所吃的食物,再介绍恐龙的生殖特点,最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人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恐龙问什么会突然灭绝?引人思考,激发读者探索的兴趣。
这篇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恐龙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动物的知识,而且会激发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龙、亿、翔、站、部、移、秘。
2、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方法理解本课“漫游、遍及、鞭长莫及、庞然大物”等词语。
3、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版块———人类的朋友这组课文。那么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朋友大约生活在距今两亿年以前,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主人,可在6500万年以前,他们却神秘地消失了,猜到他们是谁了吗?板书“恐龙”学习“龙”(龙的第四笔撇过竖弯钩)
二、读文悟段,学习字词
1、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小黑板或词语卡片)
2、自由读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读不准的词句多读两遍。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习“亿”,注意亿右边乙写法,。通过理解“漫游”的含义,书写“遍”字,形近字有编,扁)
4、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这一段向我们介绍的恐龙的种类。
每一种恐龙都有不同的特点,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了解了这些恐龙的特点,课文插图中有好几种恐龙,你能能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找到相应的四种恐龙吗?(同桌合作完成)
5、说出你命名的理由(学生说特点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翔、站、部、移”四个重点字的学习。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四种恐龙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庞然大物,联系下文理解。鱼龙,看海豚图片理解。翼:本意是翅膀)
6、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那么,这一段主要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7、齐读第3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恐龙的生活习性,介绍了霸王龙的样子)
8、指导读说明文。说明文的朗读,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练习
完成课后表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
2、读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
二、学习4、5
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书写“蛋”字。
2、恐龙在地球到底生活了多久呢?默读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什么?这段中有一个问句,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恐龙消失了呢?(推测有三种原因,教参94页)。
3、书写:像————象袋(带、代)秘(注意右边笔顺)。
三、拓展延伸
通过预习中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四、练习:区别字组词
像()部()遍()象()陪()扁()秘()必()
五、作业
1、收集其他种类恐龙的图片
2、预习下一课
说课稿 篇6
《我们的校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4页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一、对“实践与综合运用”的认识
(一)《课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
《课标》之所以将实践与综合运用单独设置为一个学习领域,是因为实践与综合运用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学习领域,其中又按学段的不同,把实践与综合运用依次分为实践活动、综合应用以及课题学习三个层次,第一学段的实践与综合运用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排意图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
第三,创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让学生走出教室,真正地参与实践活动。
(2)要精心组织好活动,确保高效率的教学。要分配好各组参加活动的人数及活动场所的安排。
(3)活动时要有学习的主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动,让学生玩,而且要在动中体现学习的主题,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对学生渗透统计思想,围绕统计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进行:
激情导入→布置任务→开展活动→数据整理→总体评价→课堂小结
(一)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学生课间活动时的实况录像
引入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布置任务
1、实践活动的介绍
1)活动内容:跳绳、踢足球、跑步、办板报、练武术。
活动地点:跳绳的`在篮球场,踢球的在足球场,跑步的在运动场等等。
2)每人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结合本课的活动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调整,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3)活动注意事项: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进行活动,活动效率要高,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
2、启发、探讨
布置任务后让同学们想想:在活动时会出现、发生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数学问题。
无论要解决哪一个数学问题,都需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的数一数。
3、发放表格
1)每人印发一张统计表,便于活动时作好记录
2)将笔、统计表带到活动场所,边参加活动边仔细观察,将每个小组的人数统计出来后记录下来。
(三)开展活动
1、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要组织好本组活动。
2、为了便于学生搜集数据,提醒学生不要随意离开活动区域。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小班健康说课稿09-10
说课稿05-15
实用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通用11-27
信息技术说课稿_说课稿03-20
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07-25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 说课稿模板范例04-20
《蓝树叶》说课稿蓝色的树叶说课稿05-18
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08-11
《秋天》说课稿08-24
《比尾巴》说课稿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