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11-26 18:17: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汇编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脚本”这句话道明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陈毅读书》一文安排在小学语文(实验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向学生介绍了陈毅、海明威、曹操、竺可桢等古今中外名人的小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而本文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写作目的都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课文《陈毅读书》没有写陈毅元帅戎马倥偬、惊天动地的传奇故事,也没有写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而选择了他小时候边烧饭边学习的一件平凡小事,来表现他勤学好问的精神。虽说课文比较简单,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启发有一定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11个生字和12个词语;能正确区分“茅”和“预”的字形;能正确理解“名列前茅”、“秘诀”等词语。

  2、学生能根据多音字的解释,正确选择“扫”和“转”在文中的读音。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陈毅小时候学习好的秘诀。

  5、说话练习

  A、 学有困难的学生会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习、

  B、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联系自身学习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

  6、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知道课文的写作手法是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一个人的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应用媒体、自读、比较等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记词。

  2、学生能根据老师所给出的解释,正确选择带点字在文中的意思从而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抓关键词

  4、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陈毅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续编课文;分层练习设计,运用积累和内化的语言说说陈毅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毅小时候学习好的秘诀,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

  1、多音字的练习。

  2、抓关键词品句。

  3、默读课文,说说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难点:

  1、默读课文,说说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2、陈毅的学习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的学生对朗读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关于带点字的理解,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过,本课的带点字理解可作为复习内容,以巩固所学的技能。此外,我班的学生经过小班化的熏陶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思想、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开端,能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小组活动,但是,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不强,表达能力欠缺,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较弱。

  三、教学策略及设计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设计是:

  1、教给学法,学会学习,突破难点。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显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字词的理解还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注重教给学生好的方法。如教学多音字时,我先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内中理解带点字的意思,随后选择正确的读音。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时也是如此,我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如“……一边……一边……”、“入迷”、说明他读书态度认真,充分利用时间。“圈圈点点”可见陈毅从小就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抓关键词朗读理解句子,体会陈毅读书的勤奋和好的学习方法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2、个性训练,培养能力,学有所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练的。”中国的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都阐明了训练的重要性。而小班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个别化的教育。在这堂课中,我也努力朝着这方面尝试,将学生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训练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譬如在理解带点字时,我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用过的好方法,然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秘诀”。运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既把字词的理解落到实处也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又譬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的.小组选择分小节读,有的选择开火车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陈毅读书》全文仅三百字左右,语言平白朴实,简约浅显,“与细微之处见精神”,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启发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分层说话训练,其目的有二。其一,将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积累的语句内化后运用到说话训练中。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读书获取信息,加以领悟,储存进自己的脑海,等到需要运用的时候,就从自己记忆仓库中“提取”。其二,既然学了课文明白了道理,就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或是借鉴、或是归纳出自己的学习好方法,并且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自己学习中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3、适时评价,生生互动,调控情绪。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但是我班学生注意力并不稳定,如果我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会不佳。课堂教学中我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之机,及时穿插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专心倾听别人的发言,自己争取发言的机会。比如:你来评评谁?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在这样的生生评价方式中既吸取了同学的长处,修正了自己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同时也使被评价的学生因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肯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更大的热情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四、教学程序

  1、交流信息,引出课题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4、揭示中心,积累运用

  5、拓展练习,学有所得

  五、分层练习设计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各个学生本身存在差异加上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在生理、心理和学习能力以及接受水平等发面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一系列连续的学习中会逐渐增加。根据我班不同层面的学生的不同情况,最后的拓展说话练习,我对教学难点进行分解,设计坡度,学有困难的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联系自身学习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使得练习富有层次性,既能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能很好维护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有效完成个别化教学。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简便有效直观的教学形式,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师思路和学生思路三者凝结而成的艺术结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本堂课的板书设计,我紧密结合教材采用的是一个数学公式,即陈毅读书的秘诀是勤奋+好的学习方法=名列前茅。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帮学生理清思路便于总结。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全一册第五单元第三十二课中的鉴赏课《二泉映月》。《二泉映月》除了引子和尾声外,共分了六个段落,即主题和它的五次变奏。第一段(3~22小节)这一段有两个主题部分,其中3~10小节为主题的第一部分(a),11~22小节为主题的第二部分(b)。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的级进为主,稍有起伏,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之情;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也体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民间音乐,增进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直观演示以及音乐实践,找到切入口,着重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聆听、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3.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以及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风格,通过对比、分析,加深体验音乐的内涵。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欣赏《二泉映月》,感受乐曲的意境,难点是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分段欣赏——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上课伊始,我会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光明行》的音频,提问学生从音频当中听出了怎样的内容,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进行回答,教师总结乐曲《光明行》是我国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作品,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希冀与渴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二胡作品,听听两位大师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又分别想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入新课《二泉映月》。

  这样设计,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转移学生注意力至课堂中,同时初步了解所学作品的体裁,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是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提问学生对民族音乐家华彦钧有多少了解。学生了解的并不是很深,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简单的介绍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生平,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之后,请学生初次聆听乐曲《二泉映月》,再次提问,乐曲的情绪有怎样的特点?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共同总结出乐曲的情绪是忧伤的、哀愁的。

  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音乐的基本信息,发挥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是分段欣赏环节

  分段欣赏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对乐曲《二泉映月》进行分段聆听和鉴赏。当听到引子的时候,提问学生乐曲的情绪有什么样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加以补充:引子部分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以一个下行音阶式短句,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叹息。二胡以轻微的声音,低沉含蓄内在的音色,把听众引入到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中。

  聆听到第一乐段的时候,再次提问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这个时候,学生对这首乐曲的风格有了基本的掌握,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第一乐段有两个主题部分,其中3~10小节为主题的第一部分,11~22小节为主题的第二部分(b)。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的级进为主,稍有起伏,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之情;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也体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接着我会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乐曲的三、四、五乐段以及尾声,请学生自行鉴赏,我会进行适当的补充,并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总结出乐曲的情绪变化幅度较大,结束在轻奏的不完全终止上,好像在表达无限的惆怅与感叹,声音更加柔和,节奏更加舒缓而趋于平静,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层层深入地掌握新知,同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了解乐曲本身及其深刻内涵。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这一环节我会简单介绍二胡,并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请同学们根据已学知识,为乐曲进行绘画、诗歌的创作。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来,通过与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七、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夏夜多美》

  一.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及思维。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习字、词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品德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浅显易懂,对话分明,结构大体一致的特点,及聋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学生。

  三.学法

  结合聋生的认知特点,我多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导入新课前,我采用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字,组词,说话。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一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那个和谐的童话世界,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教学环节,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以情景激趣。我首先说了这样几句话:“要下雨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都在干什么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用笔划出文中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说出找到的小动物,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这样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条理。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以情景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为了体现师生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思想,我也参与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在共同参与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分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表演,老师为学生创造表演氛围,及制作各个小动物的头饰,让不同角色相互配合。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引导质疑,拓展思维

  在本课结尾时,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雨天气变化有关?”这些提问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切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下雨前还有那些自然现象。将本堂课教学延伸到家庭教育。不仅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向家长做了反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不仅书本上可以学习,从老师那可以学习,生活也是个大课堂。

  五.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空气潮湿飞不高

  小兔子 小鱼水里闷透透气

  蚂蚁高处搬家

  说板书: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我班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认识生字13个,“痒、尽、蹲、羞、叮、嘻、凭、脾”。会写生字9个,“群、咬、疲、怒、讨、厌、醒、解、决”。

  2、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3、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对狮子说的话:“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总结了狮子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短,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特别是对兔子这个智者形象的掌握还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对狮子笑什么?”这点,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四、说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的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13个。学写9个生字,集中指导“群”字和词语“讨厌”。

  第二课时的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继续学写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五、教学流程: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品读课文之前,以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回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根据本课内容我注意培养学生在细读课文中总结出狮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感悟动脑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是这样思考的: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狮子是在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来指导孩子朗读。学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让他读一读,再让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我再引导这时的狮子是什么感受?再让一个学生来读,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这句话来体会狮子的愤怒。最后让男孩子当当这只被红蚂蚁折磨的狮子来读。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孩子理解狮子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赶走红蚂蚁,没有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狮子的愤怒。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接着我让学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问他们:狮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却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还是善意的笑?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一读。如果孩子还不知道从何答起,就提示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帮助狮子出主意,并且让狮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这样设计是为了照顾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以读带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能力。想像兔子和狮子的心理活动。最后我问:此时,兔子还想再帮帮狮子,那他还让狮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们回答:“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接着问:“那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怎么样呢?”学生会很快想到要动脑筋。这时我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题: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这样来引导学生知道遇事还应冷静下来,再动脑筋想办法。

  第三环节:动脑拓展。

  要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的好习惯,就要把课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从狮子通过这件事,它会说什么呢?这个问题过渡到:通过学习课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举例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筋的重要性,要养成常动脑的好习惯。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书写部分生字。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时间限制,所以本课时我只安排了三个字的书写:课文最好三个生字“醒、解、决”。

  1、 请孩子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他们的笔画顺序。再找一找他们的重点笔画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铅笔描一描。

  2、 我协助学习“醒、解、决&rdquo,提醒学生“醒”字左边不是“西”,要多一横。

  3、 学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再与同桌交换,互相说一说同桌写字的优点、缺点。

  六、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

说课稿 篇5

  一、说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老师要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黑冠长臂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现存1000多只,属于濒危物种之一。目前,我省无量山保护区内有黑冠长臂猿98群600只左右,占该物种总数的50%以上,其中有96群生活在我县境内。因此我们的家乡景东也被誉为“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幼儿园的小朋友作为景东的一名小小公民理应知道这值得我们骄傲的事。为此,今天特设计《黑冠长臂猿之乡》这一社会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知道我们景东是黑冠长臂猿之乡。活动主要通过视频欣赏黑冠长臂猿以及生活环境,了解到“黑冠长臂猿之乡”的来由,并能通过学习和社会经验说说可以怎样保护黑冠长臂猿,以及增加幼儿对家乡自然生态的了解,有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本次活动目标设计如下:

  (一)知道景东是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

  (二)能为如何保护黑冠长臂猿出主意、想办法。

  (三)有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的家乡景东是黑冠长臂猿之乡,并为保护黑冠长臂猿出主意、想办法。

  难点:为保护黑冠长臂猿出主意、想办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目标是以知道景东是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并为保护黑冠长臂猿出主意、想办法为主的。活动主要通过视频欣赏黑冠长臂猿以及生活环境,了解到“黑冠长臂猿之乡”的来由,并引导幼儿通过学习和社会经验简单说说可以怎样保护黑冠长臂猿,从而来达到活动的预期目标。

  学法:在活动中,播放视频时请幼儿用心欣赏,大胆的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并通过与教师互动达到活动目标一。然后与老师和同伴讨论我们能为保护黑冠长臂猿做什么,来达到目标二。

  五、说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谈话,引入活动主题。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黑冠长臂猿以及生活环境。

  1、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安静欣赏。

  2、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三)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黑冠长臂猿之乡”的来由。

  (四)鼓励幼儿说说我们可以如何保护黑冠长臂猿。

  (五)活动小结(在小结中,通过活动结果鼓励幼儿热爱自己的家乡。)

  六、说活动反思

  略

说课稿 篇6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发散性思维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一直以来,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是: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我本次授课的内容是《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整个课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概需要3个课时来完成,我提交的是第一个课时的教案.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数函数这部分教学内容,蕴含了函数与方程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后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对数函数的兴趣是这节课的首要任务.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如何准确把握对数函数的图象与特征上.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把握得当

  (一)概念引入自然.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了考古学家是如何估算古遗址的年代,然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当碳14的含量P取不同数值时相对应的生物死亡年数t,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观察t与p之间的关系,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入概念.

  (二)透彻讲解定义.在引入对数函数的概念后,许多学生可能未能及时地意识到它只是一个形式定义,因此我通过材料1来帮助学生消化与掌握概念.

  (三)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图,使得他们对图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印象更加深刻.这样处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四)巧妙地突破难点.我采取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的形式,由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相互补充的方法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图象的认识.

  另外,学生讨论完毕后,我先让一个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跟全班同学交流他们所得到对数函数的一般图象和性质,然后再请其它小组选派代表提出补充意见,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不但使学生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突出双边活动,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也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五)灵活处理例题与练习题.我是通过两则材料(材料2、4)来加深学生对对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运用.材料2是作为例题来体现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其中材料2的第1、2小题是以具体数字为底数的对数值大小的比较,第3小题则是以字母为底数的对数值大小的比较,这样子设计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材料4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的,它是材料2的再现,以口答的形式解决,目的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至于材料3是为了提高学生如何求对数型函数定义域的认识而设置的.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一方面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平台:(一)鼓励学生在得到具体的'对数函数图象并且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敢于上台把观察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二)为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各自解答的练习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讲解对数函数的性质时,多媒体演示的直观性、生动性跃然于纸上.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小组的合作讨论,还有师生的互动交流.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做到了寓学于乐.

  小结侧重于再次讲解对数函数的图象特征及其性质,以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与教学目的相呼应.

  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和探究,我所设计的这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然后观察、探究新知的过程,但由于缺乏经验,难免有不足之处,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使我能够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小班健康说课稿04-14

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11-02

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11-03

牛津8A说课稿 Online travel说课稿11-02

高教版乐理说课稿 跳动的节奏说课稿11-03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01

《画风》说课稿12-01

穷人说课稿12-01

《泉水》说课稿12-02

《杠杆》说课稿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