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
一、说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四、教具和学具: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老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如果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老师就五个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探究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熟悉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建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一下够不够100粒,如果不够,就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计的最准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们估数能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知识,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强化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从5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游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游戏和数的组成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养。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2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据此,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去公园”,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这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3.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
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个实际数字的话。
教师询问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对10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感知。】
二、开展分类、数数活动。
1.创设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
2.讲清活动(游戏)要求:
(1)8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将盒中东西分成四类,由组长分配好哪两人分哪一类。
(2)两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一起数清各类东西的数量。
(3)每类东西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3.学生游戏。
教师激情引入,电脑显示活动要求,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他们能否熟练数数,对不同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学生看看盒中有哪几样东西。小组合作学习,先分类,再动手数数。
【8人小组的分类活动,旨在体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两人合作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数序,在共同数数中互相提示、检查。用最喜欢的方法数数,旨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4.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
学生展示数数方法,集体接数。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2)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请全班学生用此方法数数。
1个1个数——随意接数;2个2个数——数至50;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数至100。
【只选此四种方法请学生接数,原因在于这四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较为常用。】
5.理解10个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电脑显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问:看看这有几个1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教师出示9捆小棒后)提问:几个10?是多少?再添1个10呢?引入:10个10是10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议论并归纳。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0个10是100”。】
(2)小树演示。
①(电脑演示先出示1棵树,再出示1排树——10棵,最后出示10排树。)提问:估计一下共有多少棵树?
教师要求说明估计的理由。学生观察并估计,讲清理由。
②验证:得出10个10是100棵。
学生数数。
③提问:100里有几个10?
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确“100里有10个10”,学习逆向思维。】
④进行环保教育。
(3)伸手指游戏。
①提问:每人有几根手指?请小组同学把手伸在一起,数数看有几根手指?学生进行伸手指活动。
②给第二组再添两个人,提问:几根手指?
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再次直观地使学生体验100有多少,加深对“10个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数数本领。
(1)学生小组成员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
(2)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49、69),2个2个数(38、58、68、78),5个5个数(75)。
(3)实际生活中数数,提问:我们班多少人?添上我和听课老师呢?(齐数)得出:数数时既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
【在需进位处加强练习,提高学生数数正确率。能运用数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选择数数方法。
1.生活中数不同东西要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数法,举例数楼层、数本子。
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举例。
2.数点子。
(1)(红点子)提问:总数有多少个?你怎样这么快数出来?
教师操作电脑,横排出示红纽图。学生观察,讲数的方法。
(2)交流后得出:数排列较整齐的物品数量时要先找规律。
(3)(黄点子)先观察,后自己在书上圈,再在展台上展示、讲评。
教师操作电脑,竖排出示黄点子。学生圈点子,也可小组议一议。
【数实物过渡到数点子,看看学生是否能选择较合适的方法,但不作统一要求。】
3.看谁数得快。
(1)(出示方格图)提问:怎样数得快?可先观察,再小组讨论。
(2)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指屏幕讲解。
教师配合学生讲解,课件演示(移动、凑十、同样多)。
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师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善于表达、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当小老师随时发问,体现平等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山第34—35页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初步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件出示:数数:从35顺数到52;从100倒数到82;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80;从1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从50起,二个二个数到64。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
3.复习数位表:
师: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
师: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师: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4?(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
师:因为24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1,在个位上拨4。(指名回答如何写和读14这个数,并指名上来板书)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表示的数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
三、新课教学:
1.教学例4:
师: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指名回答)
师:谁能出来写和读24这个数?
2.教学例5:
教师拨珠子,学生在堂练本上把老师拨的数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指名上台板书。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堂练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要求:每人说3个数)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五、巩固练习:
做书第35页: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上台板书,全班对答案。(教师注意说明容易错的地方)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我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我能学会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思想是力求体现:“以发展为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班一共有58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生58根)
师:请学生各自独立数出58根小棒(生数,老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5根5根数……设计意图: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建构计数单位“十”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48杯小棒。但摆放在一起,老师很难判断你们数的是否正确。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清楚地表示你数出来的小棒正好是48根吗?
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a.二根二根的摆29堆
b.五根五根的摆11堆还多3根
c.十根十根的摆
d.5堆还多8根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观察,并反复地教,在数的过程中感悟第三种方法的好处。能一眼看出结果是58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的计数方法。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突破了为什么要用“十”来表示的难点,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策略。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1)理解几十几的组成
(2)掌握整十数的组成。
(3)认识100并掌握100里面有10个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十几的组成这一知识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出58的组成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再通过50的认识来强化把10个当作一个“十”,为100里面有10个“十”铺垫,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十分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33页做一做
2、多媒体出示许多小星星(87个)
(1)估计有多少个?
(2)怎样摆放才能清楚地看了小星星的个数?
(3)怎样变成90个,再变成100个?
(4)从不同方向数出100。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介绍教室内的人数和物品。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教学,逐渐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语言另一种表现形式,应具有艺术性、指导性、启发性、实用性、应发挥其“引”、“导”功能,引学生之思,导学生之路。
设计意图:这样板书,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观察、突出重点,体现了突破难点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四、评价分析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挥、说、议、练中学习;从而达到人人想学、爱学、乐学的目的。
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掌握100以内数的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巧妙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
教具、学具准备
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100的物品。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教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生1:我们认识过0到20这些数。
教师:谁能从0数到20?
生2:0、1、2、3……20(拍着手。)
教师:谁能接着往后数?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3:21、22、23……30
生4:31、32、33……50
生5:51、52、53……70
教师示意一起数。(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七十多到一百,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教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用到数数呀?例如(略)。
那么你猜猜今天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啊?
生6:30位。
生7:28位。
生8:32位。
教师:还有和他们猜的不一样的吗?
生9:31位。
……
教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
教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生10:30位。
生11:32位。
生12:29位。
生13:31位。
教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32位同学。)
教师:今天有32位同学来上课,32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地那么好,可是数人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物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教师在与学生自然和谐的交谈中了解到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掌握学生口头唱数的情况,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使学生感知到口头数数容易,但要准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可不太容易,指导学生数数时要注意手口一致。]
数数活动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寒假就要到了,我准备了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的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个小组有4样奖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
生1:我们组有铅笔、橡皮、糖果、幸运星。
教师:请每位同学选一样奖品。
(学生选了自己喜欢的奖品,放在面前。)
教师:听清要求,请你很快得数出10个奖品。
(学生从袋子里边拿边数,数出了10个奖品,放在面前。)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啊,就这么多。
教师:请你再数出10个。
(学生从袋子里又数出了10个,放在桌上。)
教师:现在是多少了?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20个。
教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教师:请你把奖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2:有80个。
(教师引导生2把话说完整。)
生2:我的糖大约有80块。
生3:我的铅笔大约有200枝。
生4:我的星星大约有70颗。
生5:我的橡皮大约有90块。
……
教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能数那么多奖品非常兴奋,非常认真地数着……陆续有学生数完了。)
教师:谁来说说你数了多少?
(学生抢着举手回答,都想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6:我数的铅笔是98枝。
生7:我数的星星是100颗。
生8:我数的橡皮是89块。
生9:我数的糖是100块。
……
教师:小朋友数了那么多奖品,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愿意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教师:我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数的是89块橡皮,你来数数好吗?
(教师帮这位同学把橡皮拿到前面,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100块橡皮。)
教师对数的学生说:你刚才自己数的是89,现在大家帮你数的是100,说明你刚才数错了,没关系,只要你以后都象刚才那样认真,边拿边数,拿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教师把100块橡皮放在实物投影下:大家看100块橡皮就是这么多!
教师:还有哪些同学数的也是100?
(有大部分学生举手。)
教师: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里的奖品都是100,这些同学数对了。
(举手的同学高兴的几乎要欢呼起来。)
教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奖品都数对了!还没有数对的小朋友,课外时间多练习数一数,你一定能数对!
教师:数之前老师请大家猜猜你的奖品大约是多少,谁猜的比较接近100?
生10:我猜的是98。
生11:我猜的是101。
生12:我猜的就是100。
……
教师:98、99、101、102这些都是比较接近100的,同学们的估计能力真强!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和理解100以内各数的意义;体现了数是数出来的;向学生渗透了估数的方法,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标准,估计一袋物品的个数,以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探索活动
1.接数、数的组成
教师:下面我说一个数,你来数奖品,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35,请你数出35个奖品。
(学生迅速边拿边数。……陆续有学生数完。)
教师:大家都数出了35个奖品。那是不是35个呢,同学们看不出来,想想怎样摆能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呢?
(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有的每10个分一堆,有的每10支铅笔捆成一捆,有的每10块糖装在一个小袋儿里……)
教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生1:我数出10枝铅笔捆在一起,我又数出10枝铅笔捆在一起,我又数出10枝铅笔捆在一起,然后我又放了5枝。
教师:大家看,这样摆能不能看出是35枝铅笔?
(学生齐说“能”。)
教师:这个办法真好!那么摆糖、橡皮、幸运星的同学,你们是怎样摆的呢?
教师请一名摆糖的学生展示。
生2:我每10块糖装一个袋儿,我装了3袋,又放上5块,就是35块。
教师:同位相互看看能不能看出是35。
(学生相互检查,摆错的同学在同位的帮助下也改正了。)
教师:看着你们的35个奖品,同位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的几个一?
生3: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教师:请你从35开始继续数奖品,一直数到42个
(学生继续数,大部分学生数到40发现又够了一个十,就又装了一袋或者又捆了一捆。)
教师请一名数铅笔的学生展示42枝铅笔。
教师:看着你的42个奖品,同位说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4: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教师:大家不但能按老师说的数数出奖品,还知道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和的几个一。下面老师说一个数,请你接着往下数,从45数到63。
(先同位数数,再请学生展示。)
教师:谁知道6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5:63里面有6个十和3个一。
教师:谁愿意说一个数,让大家接着数?
生6:从70数到82。
生7:70、71、72……82。
生6:你数得很好!
教师:8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8:82里面有8个十和2个一。
教师:同位也这样相互考一考。
(同位相互出题考,还有的两个人一起数,数得可起劲儿了!)
教师:从88数到100,能行吗?
(学生信心十足地说“能”,全体学生一起从88数到100。)
教师:同学们数数数得越来越好了!老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汤圆图。)
教师:图上画的是汤圆,你能看出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吗?
生9:这是2个十和4个一
教师: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汤圆?
生10:有24个汤圆。
(教师出示钢笔图。)
教师: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啊?
生11:这是4个十和6个一。
教师:一共有多少枝钢笔?
生12:一共有46枝钢笔
[教师注意将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问题的提出“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是35个奖品呢?”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2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两位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了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2.估数、数数、100数的组成
教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幅难一点的图,想看吗?
(学生表现地非常感兴趣。)
(课件出示图:草原上有一大片羊群,小羊在不停地走动,学生异常惊奇。)
教师: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一群小羊自由自在地吃草,你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羊?
生1:大约有200只。
生2:有110只。
生3:我看有90只。
生4:有100只。
……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呢?你来数数吧!
(学生开始还认真地一只一只地数,不久,就有学生的脸上表示出了疑惑,有的学生举手。)
生5:老师,它们老动,不好数!
生6:我的眼都数花了!
教师:不动就好数了吗?
生7:不动也不好数啊!
教师:谁能想个办法,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
生8:让羊站好队。
生9:给羊作记号。
生10:把羊分成一群一群的。
教师:怎么分啊?
生10:10只分成一群。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面:每10只羊圈在一个栅栏里。)
(学生开始数:1、2、3……10、……,很快就有学生举手,纷纷抢着说“老师,我知道了,是100只”,“一共有100只羊”……)
教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1:每个圈里是10只羊,我数了数就是100只。
教师:每个栅栏圈里都是10只羊,请大家一起10只10只地数。
(教师点羊群,学生数“10、20……100”)
教师:刚才我们10个10个地数,数了几个10?
生12:10个十。
教师:10个十多少?
生13:10个十是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教师:100里面有几个十?
生14:100里面有10个十。
(教师板书:100里面有10个十。)
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认识的就是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创造性地改进使用了教材。对小羊图作了处理,通过巧妙的设计小羊图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羊多、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不好数想办法、(课件转换)很快数出是100只,发现可以10只10只的数,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此环节教师比较自然地突破了知识难点,学生学的积极主动。]
发展活动(估数)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
(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
教师:你来猜猜,这些大约有多少块糖。
生1:大约有40块。
生2:大约有32块。
生3:有18块吧。
……
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来数数
(教师一个一个地拿糖,学生数,数的结果是26块。)
教师:原来是26块,刚才猜二十几块的都比较接近26,这些同学猜的比较接近。请同位俩也这样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准,数得对!
(学生同位俩做游戏。)
教师:同学们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猜猜大约有多少老师?
生4:有三百多位。
生5:有二百多。
生6:有一百多。
生7:有一万多。
生8:有一千多。
……
教师:老师数过了,到第4排大约有一百,那么,你再猜猜,大约有多少?
生9:有二百多。
生10:有一百八十多吧。
生11:不到三百人。
……
教师:老师的人数比我们今天学习的“100”还要多,我们今后继续学习。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理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的编排设计是这样的:出示主题图,先出现两群羊,每群10只,使学生看出有20只羊,继而又来了8群羊,请学生估计是多少只羊。这部分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的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我们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我们认为开始的主题图,如果10只一群10只一群地出示,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但这样学生能很快地10只10只地数出羊群的只数是100,学生在后面数100个物体的个数时,就会受其影响而10个10个地数。这样的数法,要在学生会逐个数数的基础上自然生成,其实它比一个一个地数要高一个层次,数数的单位由“一”变成了“十”,不利于学生把100以内的数逐个数出来,因此我们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调整。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体现在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我们设计了教师课前和学生交流,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口头数的情况,当然,这个数数只是唱数,学生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是有困难的。因为,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因此,我们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学生熟悉的数量是100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1.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
选取了4样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物品(铅笔、橡皮、糖、幸运星),每人一种,都是100个。
2.先估数,再让学生自己数一数。使学生充分感知1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感受到要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们力求通过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1.在课前谈话、学生个人数数、观察主题图、游戏等各个环节中都注意体现:数数之前先估数,让学生对物体的个数有个大体的感知。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2.我们设计了先请学生数出10个物品,感知1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数出10个物品,让学生感知2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物,估计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约是多少。通过让学生实际数一数,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计的方法,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我们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就数数而言,学生能口头数到一百多,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数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2.关于教学数的组成,我们认为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基础上迁移到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动手数出35个、42个奖品,并思考怎样摆能让别人很容易看出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抽象成小棒图,让学生理解图中所表示的几个十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像,抽象出数的组成。这三个环节是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专家评析
设计了发展性活动,通过对糖堆儿、礼堂教师听课人数的估数,进一步培养数感。在估一估一把糖大约是多少块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先感受一下10块有多少,再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数,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
学生在本节课的整个数学活动中积极、主动、投入。在充分动手操作、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了数感;体现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272的组成,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个字、1000根小棒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1000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师生共同数小棒,在数出272根小棒后,师生一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
3、在计数器上拨入849,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课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计1000粒米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再出示实物,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千字文》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生活中的大数广泛存在,对亿以内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士标: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及读数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推、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美,从而喜欢数学。
4、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5、教学难点:
每一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二、说学情
从学生的学习基础看,有部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大数用得少,甚至见得少,要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还是有一定难度,但从学生的学习阶段看,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按照本课的教学设想,只要教师引导,点拨到位,我认为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俗话说“授人于鱼只供一饭之需,而授人于渔,其可终身受用”,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所以依据本课特点,结合本班的学情,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教材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推、归纳,结合教师的引导、点拨,把抽象的课本材料演变为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在观察、分析中活跃,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首先在新授前出示复习题:1246、4009、5800、3070让学生读一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中间和末尾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的读法,既可以了解他们对万以内数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又为后面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作了铺垫,尤其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然后,我在复习题的每个数后面添上4个0,变成12460000、40090000、58000000、30700000。问学生还能不能读?怎么读?
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在学生通过需要的情况下导入新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初步渗透了个级数向万级数读法上的过渡与迁移。这时我也就迫不急待地带领学生去探究新知。
(一)教学亿以内数位顺序表
1、学习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先和学生一起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利用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然后结合类推过程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学生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这个答案应该肯定,但同时向学生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感受:一亿有多大?
一亿是个很大的数,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我收集了一些信息资料,让学生读一读。
(1)一亿张纸厚约一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2)1秒钟写一个点,一刻不停地写,一亿个点要写3年2个月。
(3)一个人占地面积按1平方米算,一亿人要用掉中国将达百分之一的面积;一个人的身高平均为1.75米的话,横躺在赤道上可以绕3圈多。
这些数据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2、学习数位和数级
在学生掌握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后,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说说各计数单位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师指出: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重点提示亿位前要加“……”
并告诉学生为了读数方便,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个级”数是表示多少“个”,“万级”数是表示多少“万”,引导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1、学习整万数的读法
为了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在读法上的联系和区别,分散本课的难点,我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前的问题上来,让学生把4个新数按顺序摆在数位表上,引导学生理解:在个级数的后面添上4个0,实际上就是把个级数移到万级上来了,同时指出:同一个数在个级上怎么读,把它移到万级上以后读法不变,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突出了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渗透与迁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积级的思考,把数正确读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和思维能力。
2、教学亿以内(含两级)数的读法
接下来,我把黑扳上的个级数与整万数合在一起摆在数位顺序表上,学生以小级为单位,合作探究它的读法。
把时空交给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思维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也使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合作中得到互补,共同提高。
在小组合作之后,代表发言交流探索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加以引导、点拨:把整万数的读法和个级数的读法连在一起,就是这个数的读法。并引导学生自评,他评,真正做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操作、观察、类推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结合板书信息,归纳出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知识运用,能力拓展
在学生概括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后,为深化目标,发展能力,我设计了两道巩固提高题。
1、读一读,并说一说两个数的读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4和340000340和34000003004和30040000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精华,应该条理清楚,设计新颖而讲究艺术,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构建知识网络。我的板书把教学过程中有声的口头语言,以浓缩的方式极其精练地书面化、视觉化,箭头符号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启发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的进程而深入发展,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生从板书上不能直接看到读数法则,却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读数、写数的知识。
2、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你按要求数数:
(1)从31数到42。
(2)从89数到100。
(3)从99数到90。
(4)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听老师读数写数:
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
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
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
二、练习七:
1、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
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
2、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
三、生活中的数:
1、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读数写数
10个十是100
10个一是10
2个十是20
课后小记:
课题四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4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学生:学具中的百果图、各种100以内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写数:三十十八五十二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数的顺序。
(1)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
(2)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
(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数图进行。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比较大小。
(1)出示39页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3)学生四人一组,用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8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右图中32和30的大小。
(4)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练习:
1、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订正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39页的思考题。
讨论一下,小兔手里的卡片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答案:38<58<60<79<98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明确事物的“标准”进行具体比较,使学生感知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合情推理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学生理解数感和心算的关系,他们就能发展在内心解决问题和估算各种问题的策略。而具有数感的人,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能利用数的相对大小与绝对大小去做质或量的判断。还能用弹性的、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和应用数的多重表达意义。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估算意识刚刚开始,教师可先通过直观图让其直观感受数之间的多少,再通过简单推理抽象到数,让学生体会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比较的标准,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从图形到数,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关系。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具:红、黄、蓝、绿玻璃珠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球儿,别看它们小小的,里面可藏着好多数学知识呢。你们今天可要认真听,仔细观察,去发现他们的奥秘哦!
教师出示杯子,并让学生猜一猜杯子里大约有多少个小球。
(二)探究新知
1.变换标准,比较中理解核心概念。
(1)以黄球的数量为标准,用“多得多”“多一些”描述数量关系。
教师:(出示黄球瓶子)黄球有10个,我们以它为标准。(出示蓝球瓶子)蓝球和黄球比,哪个多?哪个少?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蓝球比黄球多。
教师:(出示红球瓶子)还是以黄球为标准,红球的数量和黄球比,哪个多?哪个少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红球比黄球多。
教师:蓝球比黄球多,红球也比黄球多。两种球的数量都比黄球多,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1:感觉不一样。
学生2:红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好多,蓝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少。
学生3:应该是多一点。
教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蓝球比黄球多一点儿,可以说成“蓝球的数量比黄球多一些”。红球比黄球多好多,多好些,多得太多,多得多得多……我们就说“红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多”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
(2)以红球为标准,用“少得多”“少一些”描述数量关系。
教师:刚才我们以黄球为标准,红球、蓝球都和黄球进行比较,由于红球、蓝球多的程度不一样,我们将不太多的用“多一些”表示,用“多得多”表示很多。在比较中除了用数量最少的球作为标准外,谁还可以作为标准?
学生1:红球的数量可以作为标准。因为红球的数量最多。
学生2:虽然蓝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蓝球的数量也可以作为标准。
教师:我们先以红球的数量为标准,用“少得多”或者“少一些”描述黄球、蓝球的数量。
学生先进行小组活动,然后再进行汇报。
学生:我把红球的数量作为标准,蓝球、黄球都比红球少。
教师:你观察得很准。
学生:黄的球少,红的球多。蓝的球少,红的球多。
教师:谁多谁少大家听明白了,但是感觉不出少的程度,怎样描述能让大家有感觉呢?
学生1:蓝球比红球少得不多;黄球比红球少好多。
学生2:蓝球比红球少一些;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教师:听了几位学生的描述,大家对少的程度有点感觉吗?
学生:这回就能知道蓝球、黄球比红球少得不一样了。
教师:是啊!都是少,我们可以用“少一些”表示两个数量相差不多;用“少得多”表示两个数量相差比较多。
(3)以蓝球为标准,巩固用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教师:我们分别以黄球和红球为标准进行了比较,还可以以谁为标准呢?
学生提出以蓝球为标准。
教师: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谁和蓝球比,比得结果怎么样。
学生1:红球比蓝球多一些,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学生2:我认为红球比蓝球多得多,大家看杯子里的球就知道了。
小结:在比较中,我们先确定哪种颜色球的数量为标准,另外两种颜色的球和标准去比,获得的结论不同。虽然都是多与少,但是多与少的程度不一样,需要用比较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由于多与少的程度不同,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
【设计意图】明确确定标准的重要,让学生加强对“比”的运用,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描述数量多少的关系。
2.量化标准,操作中深化核心概念。
(1)根据语言描述,判断绿球的位置。
教师:这里还有一瓶绿球。请听老师的描述,帮它找到正确的位置。
教师:绿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多,比红球少一些。谁能来摆一摆?
学生将绿球放在红球与蓝球之间。如下图所示。
教师:为什么要摆在这儿呢?
学生:绿球比黄球多得多,那就是比蓝球多,因为蓝球黄球多一些。
教师:为什么不放在红球的前面呢?
学生:因为绿球比红球少一些,没有红球多,只能放在红球的后面。
教师:你们分析得有理有据,同意大家的观点,找对绿球的位置了。(出图)
(2)数与图进行对接。
教师出示卡片36。
教师:我们知道黄球的数量是10个。你能根据之前对它们数量关系的描述,推理一下36是哪个小球的数量吗?
很多学生表示只有一个数不好推测是哪个球的数量,要求再提供一个数。
教师:看来只由10和36两个数,还不能判断36代表哪个数,我再提供一个数58。这回能推理出来吗?
学生1:绿球是36,红球是58。
学生2:因为绿球比黄球多得多,比红球少一些。所以36是绿球的数量,58是红球的数量。
教师:蓝球的数量是多少呢?大家能不能试着推理一下?
学生举出大于10,又接近10的数,比如15。
(3)用描述的方式表示具体数量多与少的'关系。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每种颜色球的数量是多少了,还能不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这些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呢?
学生:10比15少一些,10比58少得多;58比36多一些,58比15多得多;36比10多得多,36比15多一些……
教师:当我们不知道各种球的具体数量时,我们可以用语言描述;当我们知道具体数量时,也可以用语言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语言就是“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推理小球的数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从直观图抽象到数的正确语言描述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1.猜猜他们跳了多少下。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到这些知识,比如体育课上的跳绳。我跟体育伊老师了解了一下你们半分钟跳绳的情况,快来看看。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蒋琪聪跳绳的数量是标准。
学生2:我判断乐宣跳了60下。
学生3:佳琦跳了70下。
教师:其余的数为什么不选呢?
学生4:95、80都比70多,只有70离64最近;30离64太远了,60离64近,只能选60了。
2.小鸡有多少只。
教师:农场里的小鸭和小鸡想让大家帮帮忙,快看看它们都说了什么?
学生1:小鸭比小鸡少一些,小鸭有32只,小鸡有30只。
学生2:不对!小鸡有40只。
教师:观点不统一了,怎么办?
在学生交流中,确定“标准”找到合适的数应该是40。
【设计意图】逆向推理出“标准”,变式训练,考查学生能否根据“给出的数据”和“用语言描述的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相应的数据。
(四)本课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描述两个数或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可以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快一些,胖一些,慢得多……这样的词汇来表达。希望大家能在生活运用这些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根据生活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数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出示例7。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1)画图,圈一圈
(2)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有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第1题:5个苹果装一袋,装了8袋。如果10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第2题:有26个杯子,3个装一盒,8个盒子能装下这个杯子吗?
第3题:一筒能装12个羽毛球,40个羽毛球能装满几筒?
第4题:99=18-6=109=11-2=
14-4=135=15-10=12-7=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将例题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往不同是,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我申入各组,只是指导学生们如何在组内真正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集体汇报时,我提出请各组认真听小组汇报,如果有问题的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小组发言结束后提出。就是这个环节,一个小组回答我们把十颗珠子圈一起,圈了五个,还剩八颗放一边,就是穿五串。另一组质疑那八个怎么办,也不能不要了,也穿上,所以是六串。我并不急于指出错误,让同学们充分探讨,正是这样答案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才让错误理解的同学慢慢明白自己错在何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例9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35、43、78、76、45、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三、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练习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例9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543787645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二、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1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03-1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说课稿01-11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11-11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04-20
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06-24
《10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12-31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02-15
《认识100以内的数》的教案02-26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