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
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
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
三、说教学方法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四、说学法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
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
第二课重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谈话导入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精读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可能学生读的时候,感情把握不准,教师相应指导,接着提问:”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的是云雾,你从哪里读出这点来?”学生不难答出(更,神秘)教师提醒在朗读时应突出”更,神秘”两个词,同时板书:神秘的云雾。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领悟词语,进入文章的意境: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们看,在山上游览,似乎……漫步山道……此时,你们会感觉自己就像……“让学生做出伸手摸云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样子、使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这时用导语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庐山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2自然段。”
2、精读第2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爱,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______”。
(2)、文章哪个词说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口动笔的习惯、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千姿百态、接着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千姿百态的?请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像绒帽,像玉带,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画不同姿态的云雾,使他们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及文章语言的美、指名一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通过直观画面使他们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入下一段的学习:“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特点,请看第3自然段。”
3、精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我让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他们找出:
(1) 中心句
(2) 庐山云雾的特点、具体怎么写?
(3) 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瞬息万变: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完后,教师小结: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并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说说、至此,教学目标2已完成。
(三)、总结
总结贵在升华、我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有机会我们可以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起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学目标3。
(四)、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许多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册教材训练的重点、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练习: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
最后说板书: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附板书: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像绒帽,像玉带
是大海、是天幕
神秘的云雾 瞬息万变: 眼前的——刚刚是——转眼流连忘返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爬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形貌,称赞了庐山云雾的优美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景的头脑情感。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昔人的称赞→特点的形貌→缘故原由的探索”分为六大段。
此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但占的篇幅最多,并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实表现了本单位课本的讲授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应看成为本课文的讲授重点。
细致品读全文,我们还能了解到课文具有以下的三个写作特点:一、三言两语地引用古代名浮名行稍加议论的措施,加强了称赞的熏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趁热打铁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魄力,接纳比喻、比拟、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接纳多种讲授本领,通过对文章中语言笔墨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语言美、感觉庐山云雾的景致美,从而使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故国江山的称赞之情。
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第二大段,会背诵第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的第3、4、5、6题。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会背诵第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能找出第二大段中的过渡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五、教学难点
对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感受。
六、教学思路设计浅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情境的教学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
①以学生的说话训练导入课文,教师又施以启发性的小结、提问,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想欣赏庐山云雾的好奇心。
②教师的配乐表情朗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观察庐山云雾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③投影片的及时展示。再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庐山之中,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的升华。
④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
⑤教师以充满感情的课堂环节衔接语,激起学生心中感情的荡漾。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因此,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训练环节:
①采用指导读第3小节——师生共读第4小节——独立自学第5小节的迁移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一找;二找;三体会;四朗读”的阅读方法。
②以读范句→补充完整语句→独立说句的层次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使学生在有模可仿之中,学会举一反三。
③注意课堂上学法的及时梳理与小结,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学法的步骤。
(三)注重读写结合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表达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量的片断练习,实现读写的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多种手段让学生欣赏庐山云雾,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之后,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已油然而生,极想淋漓尽致地抒发一番。此时,我便不失时机地推出《家乡的晨雾》的写作训练,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世纪之声,也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针对本课的特点,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圈、划、删、改、读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欣赏能力。
①用上“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说一句比较通顺的话,进行说话及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②按要求找、划出描写云雾的词句并进行赏析,是典型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
③模仿例句,发挥想象进行造句练习,加深学生对文中关联词的理解,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这一目的。
④“默读→有感情地读→表演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个人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的多种形式的替换变化,则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初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师出示诗句:“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问:这是古人用来描述什么景物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庐山云雾)
2、出示投影片: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请运用以上的词语围绕庐山云雾,说一句比较通顺的话。
3、师小结。
同学们,庐山云雾是充满神秘的,庐山云雾是令人心醉的。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观察这令人心醉的庐山云雾好吗?
(二)细读课文,品味精美
1、师配乐表情朗读课文第二大段,要求学生认真听、潜心感受云雾的美,边欣赏,还要边想想:我们分别在哪几个地方观赏云雾?
2、议:刚才,我们欣赏了庐山哪几个地方的云雾,请完成下列填空题。(回答)
我们观赏了在____看到的浓雾,在____看到的雾气和在____等处看到的云海。(先在书上用“____”划出,再回答。)
(引:这些地方的云雾各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再回过去细细地欣赏欣赏。)
3、默默地欣赏课文的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地方的云雾有什么特点?(用“____”在文中划出一个能概括其特点的词。)
4、理解“瞬息万变”,哪些词与它意思相近?
5、要求学生围绕“瞬息万变”提问。
6、师小结学生的问题,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小节,思考:①哪些词句体现了庐山云雾的这一特点?(用“~~~~”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句)②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7、讨论以上问题中的第1个问题。
8、讨论第2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语句:
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9、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体会“刚刚……转眼间”在这句话中的作用。
10、用“刚刚……转眼间”进行说话训练。
A、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____,转眼间就____。
B、火烧云的变化真快,刚刚看上去____,转眼间____。
C、自己说一句话,用上“刚刚……转眼间”。
11、出示语句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议:将以上的话改成下列这一段话,好吗?为什么?
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
12、指导并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指名朗读——指导——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读。
13、师小结:“瞬息万变”的浓雾真的是好美呀,读了作者的解说,我们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刚才我们经过了哪几个步骤才领略到这一番美景的?
1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法。
一找:找出能概括云雾特点的词。
二划:划出能体现云雾这一特点的词句。
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准确、生动。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15、生自学第4小节。
16、汇报交流。在生汇报的同时,适时地出示投影片,领会“时而……时而……”的用法。
①小猫钓鱼真不专心,时而____,时而____。
②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两天了,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真令人担心会不会发洪水。
17、指导背诵。
这段话共有____句话,第一句话先讲庐山云雾对山镇牯岭特别____,一年365天,有____天与它____。第二句讲庐山云雾时而____,时而____。第三句讲山镇牯岭一半____,一半____。
18、试背。
19、师小结:犹如仙境一般的山镇牯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因为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出示云海的投影片)这就是云海的两幅照片,想去体会体会它的美吗?
20、生按学习第3小节方法,自学第5小节。
21、集体交流汇报。出示检测题:
A、云海的特点是____。
B、作者生动地描述了____和____两种情况下的云海。
C、找出与以下结构相类似的词:
波涛起伏____青峰秀岭____
2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全文,找出过渡
1、师凭据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庐山云雾是美的,但是作者的叙述更是天衣无缝,连贯而又自然。作者是靠哪些文句毗连起课文的内容的呢?
2、有情感地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3、师小结,并要修业生举行仿写:《故乡的晨雾》。要求写出晨雾的特点。
(四)作业。
1、片断训练:《故乡的晨雾》。
2、补做完作业本上的第3、4、5、6题。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们因材施教。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
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
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
三、说教学方法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四、说学法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
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
第二课重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谈话导入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精读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可能学生读的时候,感情把握不准,教师相应指导,接着提问:”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的是云雾,你从哪里读出这点来?”学生不难答出(更,神秘)教师提醒在朗读时应突出”更,神秘”两个词,同时板书:神秘的云雾。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领悟词语,进入文章的意境: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们看,在山上游览,似乎……漫步山道……此时,你们会感觉自己就像……“让学生做出伸手摸云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样子。使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这时用导语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庐山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2自然段。”
2、精读第2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爱,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______”。
(2)。文章哪个词说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口动笔的习惯。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千姿百态。接着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千姿百态的?请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像绒帽,像玉带,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画不同姿态的云雾,使他们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及文章语言的美。指名一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通过直观画面使他们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入下一段的学习:“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特点,请看第3自然段。”
3、精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我让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他们找出:
(1)中心句
(2)庐山云雾的特点。具体怎么写?
(3)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4、学习第4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完后,教师小结: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并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说说。至此,教学目标2已完成。
(三)、总结
总结贵在升华。我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有机会我们可以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起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学目标3。
(四)、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许多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册教材训练的重点。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练习: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
最后说板书: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庐山云雾》说课稿02-18
《庐山的云雾》语文听课记录09-11
《庐山云雾》教案09-28
《庐山的云雾》教案07-28
《庐山的云雾》教案04-15
庐山的云雾教案07-16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09-26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09-24
庐山云雾教学反思09-22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