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2——7的乘法口诀”以后,所以教材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通过交流记忆的办法比较熟练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头我从情境中引入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8个小正方体,这里有几个8?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明确了几个8是几,为8和乘法口诀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顺理成章地转入到后面的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自编口诀,发现规律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2到7的乘法口诀,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编口诀前我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填表格,然后说一说从表格里你知道了什么,再来自己编口诀。
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用口诀解决问题,在明确了口诀表示什么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8的`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发现规律,这样使学生在后面更容易背诵口诀。
2、读,背,对口诀
在初步认识了8的乘法口诀后,接下来的任务让学生记住口诀,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记忆。
首先我让他们齐读,又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接着自由背,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背给对方听,紧接着认为自己能背的都背一次。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完成之后,自己发现每组算式的联系,以及组与组之间的关系。
2、想想做做第2题,是用第1题获得的知识来解决。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自己来看题说题目的要求,在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学生读题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4、想想做做第4、5题,第4题先集体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第5题是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完成再集体交流,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看图习惯。
5、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一人说一个题目。
6、关于计算螃蟹脚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熟悉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它在整个计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安排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安排在本册书的第四单元:“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3.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地用7、8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本节课以情景教学为主,引出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因为要解决问题才用到计算,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新课部分我利用书中的主题图,让学生找出书中的数学资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化 解难点,让小组内的好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解决第一题采取教师引导的方法学习,其它两题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本年级制定的小课题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他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学法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抓迁移
复习部分我首先安排了开火车进行口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然后安排了根据乘法口诀求商,这两题的安排是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做铺垫。第二题是让学生明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求除法的商时要想到乘法。
(二)探究新知明思路
因为要解决问题才用到计算,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新课部分我利用书中的主题图,让学生找出书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化解难点,让小组内的好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解决第一题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学习,其它两题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促内化
由于本课内容比较简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只要能熟练运用就可以了,习题部分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第一、二题是基本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熟练掌握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特殊情况只能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第三小题是送小鸽子回家,我设计了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看了就有想计算的欲望;为下一道开放题做铺垫。最后一题是开放题,找到得数是7、8 的算式,看谁找的多,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时间上这道题也有伸缩性,如果课堂上顺利能完成的话就完成,如果完不成可以留做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 想:七八五十六
56÷7=8
49÷7=7 七七四十九
通过板书让学生直观发现“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一句口诀可求两道除法算式的商,从而归纳出“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叫洪海杰,来自道外区民主小学校。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在座各位的认可。
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9~51页。
一、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是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中,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快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同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在表内除法(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7、8、9的乘法口诀再来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这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基本熟练的基础上。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对该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是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计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1、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事实,教学本节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故事、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2、学法:
在学法上,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情境学习,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总结汇报”4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口算卡片。
六、教学流程:
(一)根据以上的教法学法,本课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复习环节设计了3道练习题,首先是开火车口算,并随机让学生回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接下来是用7、8、9的乘法口诀填空及齐背7、8、9的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时请学生一起书空,并齐读。
【以旧引新,通过知识的迁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首先创设情境: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呢?根据学生回答六一儿童节,然后我说,是啊,六一儿童节是专属于你们的快乐节日,快瞧,有一些同学们已经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这时
出示快乐的节日主题图并提问,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观察汇报后接着说,这些同学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孩子们肯定会积极响应,继而出示思考题:
(1)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3)怎样列式呢?
(4)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充分地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自主汇报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所列算式及求商使用的乘法口诀,教师随机板书。当学生解决了“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个问题后,教师有意识地改变条件:若挂7行,平均每行又能挂几面呢?学生汇报后请学生认真观察56÷8=7和56÷7=8这两个算式,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汇报被除数相同,除数和商调换了位置,而且它们都是用了七八五十六这一句口诀算出商的并初步感知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2道除法算式。
解决主题图包含的所有问题后,教师进行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与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一样,就是想乘法口诀。
【创设了“六一”节布置教室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经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求商的基本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把解题过程与求商方法清晰完整地展现,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过渡语设计:儿童节不只是小朋友们喜欢过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们也喜欢过呢!几只动物宝宝们也在为节日做准备呢,不过,它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经历,相信这里他们会主动提出帮助请求。
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第一题是书后49页做一做,第二题和第三题是书后50页的小猴子摘桃和小兔采蘑菇两个练习,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最后一题是书后53页拔河比赛练习
此题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导语设计:同学们不但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了难题,还帮助小动物们做好了节日准备,你们真棒!老师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就请你来说一说好吗?
【让学生自由畅谈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自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七、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把学生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趣味、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有趣味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个性得到了充分地施展,思维的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生动、鲜活,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4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8的乘法口诀。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乘法口诀,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的重点:编制8的乘法口诀,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难点: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探索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学突破:通过口诀的编制理解口诀的意义,从而养成在生活中合理、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体味到“有价值的数学”、“有乐趣的数学”。
根据教材的以上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编制8的乘法口诀,找出规律,巩固口诀。培养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乘法的意义、口诀的与编制规律来进行口诀的熟悉,多读、多练、多背加强口诀的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口诀的编制与整理过程中,培养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
3、课堂组织民主、科学、和谐,这种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教学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体现生活化。
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2、教学过程体现活动化。
摆方块活动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
3、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
在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构建探索平台。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谁能背给老师听听吗?指名背诵。
谁能回忆一下昨天我们是如何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说说看。
预设:A用小三角摆小船
B用连续加的方法
2、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大胆尝试的机会,让你们仿造用三角摆小船的方法研究一下如何编制8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用回忆7的乘法口诀推导和编制过程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1、拿出昨天老师要求你们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再填书上的表。小组合作。
出示一个由8块小正方体搭成的正方体。
数一数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摆1个大正方体用8个小正方体,摆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合作摆一摆,分别说一说,再填书中表格
据此,你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里交流,再指名说说。
在让学生观察说说每一句口诀有何变化?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上面探索新知这个方面,我就完全秉持了这个理念,让学生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三)回顾探究过程,自然生成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摆正方体,探究了8的乘法口诀,谁能把我们刚才动手的过程简单说一说?
追问:为什么每次都用8个小正方体?(1个8)
为什么每次都比上一次多摆一个大正方体?(多一个8)
观察口诀表,看看每一句与相邻的两句有什么关系?
预设:A结果或多8或少8。
B每次8 不变,8的个数不同。
在同学们充分观察讨论之后,老师小结:8的乘法口诀以1个8 为基础,依次增加一个8;每相邻两句口诀都相差一个8这就是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了解了这个规律,有助于我们记忆8的乘法口诀。
2、先观察“想想做做”第一题,想好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二题,直接填空。订正时,请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
回顾探究过程,梳理知识形成的要点,培养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新知应用,体会知识价值。
1、“想想做做”第三题,对口令练习。让学生根据8的乘法口诀说出相关乘法算式,在活动中进一步熟悉8的乘法口诀。
2、第四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巩固对口诀的记忆。
3、第五题,要求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是:每袋乒乓球有五个。
4、第六题,要求学生仔细看图,获取的信息有:一共有7人参加收割向日葵的劳动,每人收8棵,一共收了多少棵?
5、第七题,让学生根据口诀填空。通过填未知乘数,既巩固了有关的乘法口诀,又为学生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形式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既避免了学生单调乏味之感,又从不同角度多种视角巩固了新知。趣味化、活动化的组织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新课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新知”的理念。
(五)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谈话:1、学习了这一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好、中、差各一名学生说说。
让不同的学生谈谈收获,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概念。
2、师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
五、 教学评价
这节课,我个人认为做到了一下几点:
首先,体现了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构想。
其次,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第三,教学任务明确,抓住了重点。
六、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个8 8×1=8 一八得八
2个8相加 8×2=16 二八十六
3个8相加 8×3=24 三八二十四
4个8相加 8×4=32 四八三十二
5个8相加 8×5=40 五八四十
6个8相加 8×6=48 六八四十八
7个8相加 8×7=56 七八五十六
8个8相加 8×8=64 八八六十四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的内容,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2~7的乘法口诀以后学习的,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经历独立探究,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乘法口诀的来源。
⑵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教法
开始上课,我就为学生设计了闯关游戏,在游戏结束时,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尝试编写乘法口诀。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游戏:闯关
1、第一关: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46= 73= 55=
27= 56= 45=
指名回答,并说出用了哪一句口诀
2、第二关:蓝猫跳数轴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1、学校的仪仗队有哪些乐器?
2、每一行有多少人?
3、第一行和第二行一共有多少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再汇报。
(二)回顾第二关蓝猫跳数轴
1. 由蓝猫跳数轴引出一个8至8个8的连加。
师:“再来看看蓝猫又干什么?”(电脑演示)
师: “这是蓝猫,它可爱运动了,是我们数学王国的运动健将哩,你看,它又在那里跳了。”(展示数轴)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观察一下,蓝猫是怎么跳的?蓝猫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
师:“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那么蓝猫第二次会跳到几呢?”
师:“谁能来说说为什么?”
师:“那么蓝猫第四次、第五次第八次分别能跳到哪里呢?说说为什么。”
学生反馈。
师:“求几个8相加什么方法更简便?”(乘法)
反馈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三)学生同桌讨论,编出乘法口诀
1、学生同桌讨论,编出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根据8的乘法口诀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
3、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都有数字8)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四)全班齐读口诀,试着背一背。
(五)当你忘记下一句口诀,怎么办?
师:“蓝猫在背口诀时,直挠头,忘了六八得多少,怎么办?”
学生探讨,汇报。
(用前一句口诀的得数加上8,或用下一句口诀的得数减去8。)
三、巩固练习
1、智慧树
师:“这是一颗智慧树,只有有智慧的同学才能让它结满成功果实。”
2、一只螃蟹八条腿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背诵8的乘法口诀
六、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8=64 八八六十四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6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48—49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掌握计算方法。
2、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
3、通过多层次练习巩固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旧知,做好铺垫
1、组织口算练习。
4×55×87×99×4
7×36×89×58×8
7×83×69×96×7
2、组织将口诀补充完整。
()八五十六三()二十一
六()五十四七()六十三
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例1,独立求商。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节快到了,明明和小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教室呢!可是她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大家帮他们解决好吗?
2、教学例1
(1)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谁来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该问题,并列出算术:这个问题大家能帮明明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除法的'商,并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56÷8,大家知道得多少吗?可以怎样思考得出它的商呢?
让学生计算出商,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多让一些学生起来说说想法。
板书56÷8=7
(4)引导学生解决另一个问题。
图中,一个小朋友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要挂7行呢?你能解决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自行得出答案。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3、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明明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计算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结果了。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求得商的。组织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0页第1、2题。(通过练习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相关文章: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07-13
【荐】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11-22
乘法口诀的说课稿04-18
乘法口诀说课稿08-12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13篇08-15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06-25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10-24
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08-28
《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02-15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