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望月语文说课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编写特点
A. 《望月》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第六组是由三篇课文一个“练习”和“习作”组成。
B.
《望月》是一篇角度独特,构思新颖的写月的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赏月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现了甥舅二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A.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B.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C. 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感受和反映世界。
3.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分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4.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指导背诵全文。
5.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投影机、幻灯片。
二. 教学思路
1. 教学方法:
A. 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理解重点句。
B. 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形式多样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
2. 学生学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宋祖英演唱的MTV—《望月》。通过视、听效果,创设情境,把学生巧妙地引入课文,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 带着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自学要求。
a.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b. 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c. 对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讨论。
B. 检查预习情况
a. 交流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这一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自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c. 学生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C. 理清的脉络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3. 情境体验,学习第一段
A. 出示一张“月光江景图”幻灯片
这是一幅什么景象?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所看到月光下的美丽江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B. 指名读第一段,划出描写月光的句子,图文对照,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C. 赏析比较:读了这些描写月光的句子,你最喜欢的是哪句呢?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作者写月光运用拟人手法,以及按江面—>江两岸的写作顺序。
D. 你还能想象出月光下的江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通过想象,丰富学生的情感。
E. 配乐朗读,指导背诵。
4. 作业
四.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1. 学习课文第二段
A. 自读课文,想想这段写了什么?
B. 你的印象中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找一找,划一划书中的句子。
C. 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D. 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读懂的呢?
E. 分角色朗读*5—11,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通过配乐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体现孩子的天真、好学。
F. 指导读诗,并背诵。
G. 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它们滋润我们的“心田”,使我们无比舒畅。
a. 出示句子: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b. 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H. 联系生活,积累诗句。
你还能背出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山的诗句或水的诗句吗?
过渡:小外甥的爱幻想表现在哪?让我们继续学课文。
2. 学习课文第三段
A. 请人读*14—20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小外甥的爱幻想你是从哪儿读懂?他的想象怎样?自由读、指名读,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充分体现资源共享的原则。
继续读课文,作者除了从小外甥的语言中看出他爱幻想,你还从其它地方读出了什么?让学生有感情读小外甥说话时动作,神情的句子,并细细品味。
D. 分角色朗读。
E. 齐读第三段。
过渡: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闭上眼睛。)
3. 学习课文第四段
A. 引导学生想象。
B. 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
【望月语文说课设计】相关文章:
《望月》说课设计09-08
《莫高窟》语文说课设计07-23
《口耳目》的语文说课设计07-13
《望月》教学设计07-31
《望月怀远》阅读课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0-01
《桂林山水》语文说课设计08-12
《桂林山水》小学语文说课设计08-23
《桥》语文说课01-06
望月说课稿10-26
《望月》说课稿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