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颐和园》的优秀说课设计
【说教材】
《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1、教学目标为:
⑴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⑵ 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3、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个最为显着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研究它、解决它。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放松他们,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来参与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进行设计: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为课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进行整合,特别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把网上的一些资源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会把学生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3、依据课改的新理念进行设计: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自我学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在读中去感悟,在读、看、思、议中体会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了都会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
1、谈话激趣法:
学生在交流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时,教师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情境再现法:
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3、以读促读法:
在教学中,实行多项互动,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美。
4、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文本,做颐和园中的一名小导游,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进行解说、介绍,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
【教学程序】
一、回顾全文,理清顺序
师:预习课上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大家回忆一下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设计这一环节,是想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复习上课时所学,理清这篇游记的写作顺序,进而简洁明了地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播放视频,再现场景
师:作者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游览颐和园的,今天我就想带着同学们追随作者的游览路线免费游颐和园一次。想去的同学就快跟我来吧!
(播放视频)
学生欣赏后简单谈谈感受。
板书:
美
(这一环节的安排很重要,学生通过预习对颐和园已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此时他们则更想亲眼目睹颐和园的美。经常说教育成功的秘决在于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安排在开课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观看视频的重要环节。)
三、披文入境,据学巧导
1、过渡语:
通过亲眼目睹,让我从画面上感受到了颐和园这一皇家园林的确美不胜收,视频中的图画美,作者文字写得美,所以这课书我也是读了又读,爱不释手。
2、提示学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把文中描写的最美的地方找出来,作上记号,读一读,体会一下各自美的特点。
3、学生汇报:
读、议、赏、背。
板书:
长
(设计这一环节从理念上来说有两个意图:一是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让他们在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下划上记号,新课标就是要求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二是在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个景点进行指导学习,通过读、议、赏、背这一过程,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法。)
四、合作学习“万寿山”部分
1、学法总结。
2、师述说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在四人小组中通过合作学习找也最能体现万寿山美的特点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这一景点。
3、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学习所得,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万寿山。
板书:
金碧辉煌、耸立
(这是实现学法迁移的一个点,我觉得在老师引导学完“长廊”这一部分后,再选择一处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这样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帮助,可能会掌握这种方法,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五、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1、过渡谈话:
颐和园简直就是一幅长长的画卷,长廊、万寿山的美还历历历在目,我们站在山顶举目远眺,昆明湖的美又展现在了眼前,下面让我们自学写昆明湖的段落,把你认为写出得美的句段找出来与大家分享。还可以选择你最擅长的方式表达出你体会出的美。
2、学生自学。
3、汇报体会:
板书:
绿、静
重点引导体会比喻句以及“滑”字的用字之妙。
启发学生针对十七孔桥上的狮子的姿态进行发散训练,想象一下可能有哪些样子。
(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进行的自主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及想象力。力图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要着力指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六、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在栩栩如生的画面,具体生动的语言中领略到了颐和园这三处景点的美。让我们大饱眼福,其实颐和园的景物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图片。
看完后你想说点什么?
七、总结升华,学以致用
其实,我们的家乡──恩施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有机会你们一定也去游一游,看一看,然后借鉴本课学到的一些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用你五彩的笔,把美丽的恩施写得像画一样美,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设计这一环节,能将语文教学向德育、美育方面渗透。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让他们在课堂上经受一次情感的熏陶,达成语文教学的延伸度和生成度 。)
【教学反思】
围棋上有句名言:“棋从断处生。”一盘棋因抓住了对手的断处获胜更显得精彩、激烈。同样,优秀教师的课堂往往是波澜起伏,高潮迭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上课时,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用自己的心灵走进了课堂。所以在上本节课时,我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去展开教学:
一、整合课程资源,再现现文本情境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那里美丽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没到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课前,我选用了远程资源中的部分视频资料,对它进行加工整合,制成了今天课堂上用到的课件。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给原本单调的文字注入新鲜的血液,学生始终燃烧着激情,学生也成了一种快乐的体验。
二、构建和谐场景,实现平等对
教师的语言就好比一个大磁场,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课前的引入,课中的延伸我力求以趣引人,以趣促学,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用眼神,手势,即时性评价让他们有成功的满足,激发学生参与的可持续性。
三、注重学法迁引,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只图表面热热闹闹,接花架子,而应着力指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一节课成败与否,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因此,我在这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引一段,放一段再合一段的方法进行,适时进行学法迁引,该读的地方给足时间去读,该背的地方放手去背,该演的地方就让他们去演。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由于课堂时间太紧,所以我感觉好多景点的体会还是走马观花,学生开展合作体验的时间也不充足,思路快的同学能完成合作任务,而一部分思路慢的同学还没等他们在小组进行交流,我已组织大家进行汇报,进而给思路快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空间,给那部分思路慢的同学流下了遗憾。
这是我关于阅读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和实践,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是和问题,有待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的批评指正,虽然说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写缺失少一些遗憾,为学生留些问号,省略号,而不是句号、感叹号。
【《颐和园》的优秀说课设计】相关文章:
《翠鸟》优秀说课设计10-13
《画风》优秀说课设计10-03
《山雨》优秀说课设计10-24
《问银河》的优秀说课设计07-26
《鸟的天堂》的优秀说课设计08-18
《小河与青草》优秀说课设计10-16
《故都的秋》优秀说课设计08-01
《月球之谜》优秀说课设计08-27
《鸟的天堂》优秀说课设计07-12
《说勤奋》说课设计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