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时间:2024-11-06 10:54:25 智聪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式的加减》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通用10篇)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充满好奇的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在这里就不作一一说明了,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教程。

  三、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

  多媒体出示两个问题,以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及求知欲。

  (2)形成概念:

  在讲解同类项概念时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白兔找家和讨论环节。并编了一个同类项的口诀。

  (3)强化概念:

  为强化概念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设计了真真假假和填空。

  (4)合并同类项的讲解:

  讲解合并同类项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合并同类项。

  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又编了另一个口诀。

  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5)数学与生活:

  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6)总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课堂感悟:

  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

  (8)作业: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陷,起到课后巩固和反馈作用。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②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享受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以此来达到他们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数学中的情境导入设计,既要挖掘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要注重数学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既能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想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以给汶川捐款的这个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及求知欲。既从侧面教育了学生,又使学生体会到体会到分类思想,顺利的引入新课。

  总之,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数学情境,核心是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在情境的问题中,为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而且问题的创设不能偏离课本,它为学习新课而服务。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学生一开始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更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第二环节:目标解析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方向的进行学习。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合理的目标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要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学到什么程度”,并为课后评价学生“学的怎么样”提供依据。

  所以,我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2、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

  第三环节:出示核心问题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数学课堂中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若教师能把数学内容进行加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便积极诱发学生的思维。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什么叫同类项?二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会合并同类项。

  第四环节: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能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了降低难度,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以有趣问题为导向,使学生产生好奇并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心静、脑动、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并对疑点问题进行标注。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有关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求的思维活动。

  所以,本节课第一个知识是同类项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让学生观察给出的单项式,要求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类,并说出分类依据。关键是这个分类依据,直击概念。这样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概括这两组单项式的特征.教师倾听学生交流,在学生概括出上述几组单项式的特征之后,提出同类项的概念,紧接着进行强化训练,通过想一想,温馨提示,判断同类项,考考你,延伸拓展题来达到对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直接参与到同类项概念产生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为巩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由学生一个个单独完成,并简单阐述理由,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合并同类项打好基础.另外还设计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两组同类项,组内交流写出的项是否符合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指导,帮助加深理解同类项的含义,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第六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有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课堂。

  这个环节,主要针对核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缄默,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既要确保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思考、合作交流讨论,又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便于点拨,也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进行个别辅导。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再问学生这一运算过程像之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的逆用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合并同类项。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

  然后,趁热打铁,出示课本例题1,能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教师追问,如果每次这样是不是很麻烦,你能试着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法则。

  然后进行课本例题2,学生扮演,善于利用错误资源来让学生加深理解。以设计意图: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接着用一道“看谁算得快”一题,让思路不同的两位同学板演,从中体会先化简再求值的简便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第七环节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经过充分的自学和讨论,学生对本节内容、重难点及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还不能达到本节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清晰的网络,能熟练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但是讲解不可过多,仅仅针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应用比较广泛的问题进行讲析和强调。

  第八环节:课堂小结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是小结的神圣使命,需要艺术创造。设计好的课堂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缭绕,回味无穷。课堂小结不单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适时小结学法,也可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小结,甚至也可把生生间的互评带到课堂小结中来。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本节课通过1.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2.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3.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来达到对本课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

  第九环节:目标检测

  课堂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反馈。学生在经过自学、置疑、解疑、教师点拨后作一套本节的检测题。做完后,教师或学生给出答案,并给予简单解析。教师对检测成绩做以简单的统计,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检测题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检测题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检测题的功能,设计检测题时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在试题设计上,应将知识、素质、能力的考查统一起来,既有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又有应用性、直觉形象性题目。提高创新性题型的比重和难度,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对某些问题,你以为如何”等,增强答案的发散性。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陷,起到课后巩固和反馈作用。

  第十环节:作业布置

  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本中调选了几道题.第一题是合并同类项,第二题求代数式的值,既能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又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起到巩固新课的目的第三、四题是实际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用数学意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老师批改,做好批改记录,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便于进行课堂教学优化。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3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辨别、探究、合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和多项式等内容,具备了学习本节所必须的基本运算技能。在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通过代数式的运算来解决问题、进行推理的`活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互助学习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先用课件展示三类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让学生加以分类,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回答问题、列举生活中的分类。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以具体生活经验为背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及求知欲。

  2.形成概念:让学生在下列单项式中找出具有共同特征的单项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指导学生先观察各式,再分组讨论他们的共同特点。然后思考: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强化概念: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说明理由。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4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本课内容: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进行化简,所以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重要基础,也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而且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也是整章知识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从数的'运算过渡到整式运算的过程中,体验“类比思想”,体验“数式通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热点问题、游戏、自主探索等活动,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发展用数学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

  1、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

  2、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

  1、(大屏幕显示,教师口述)

  现在大家都炒股、炒基金,我也是一个股民。上个月,我经过仔细分析,挑选了一支潜力牛股,每股20元,我买了1000股。不久后股市暴跌,但我所购买的股票却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是每股20元,而且我分析该股票还有攀升的趋势,于是又购买了5000股,那么这时我持有该种股票多少元?

  引出式子:1000×205000×20=(10005000)×20=6000×20

  在大屏幕上把上面问题中的20元换成1.5元,再换成x元

  引出式子:1000×1.55000×1.5=(10005000)×1.5=6000×1.5

  1000x5000x=(10005000)x=6000x

  体验:①字母表示的也是数,数的运算律对字母都适用。

  ②通过乘法分配律的逆用,使多项式合并成一个单项式,达到化简的目的。

  活动2、体验练习:(1)100t252t=()t

  (2)3x2x2=()x2

  (3)-ab23ab2-4ab2=()ab2

  (二)、探究新知突破难点

  活动1、探究同类项定义:

  3x22x能合并成一项吗?2a2b4ab2能合并成一项吗?

  几个单项式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合并成一项?

  学生自主探究,再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同类项定义。

  活动2、互动游戏:对暗号(两名同学上黑板)

  同桌两人为一组,每个人任意写三个不同的单项式,然后两人互换写出同类项。两个人均写对,则“对暗号”成功。

  活动3、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

  引例:找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4x22x-73x–8x2-2

  =-4x2–8x22x3x–7-2…………………..交换律

  =(-4x2–8x2)(2x3x)(-7-2)…结合律

  =(-4–8)x2(23)x(-7-2)……分配律

  =-12x25x-9

  教师板演引例,规范步骤

  活动4、通过引例,请学生总结合并同类项法则。

  (三)、循序渐进巩固新知

  活动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大屏幕显示)书P65例1

  ①xy2-1/5xy2

  ②-3x2y2x2y3xy2-2xy2

  ③4a23b22ab-4a2-4b2

  活动2、实际应用范例

  例2:(大屏幕显示)书中P66页例3(1)解:

  (1)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记为正,第一天水位的变化量为_________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为_________cm,两天水位的总变化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cm.

  (四)、课堂小结

  1、同类项定义

  2、合并同类项法则及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各种类型题的书写步骤,学生为主体阐述,教师要引导从重点、难点、关键上总结归纳。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5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中分类的思想。

  2、能力目标:

  (1)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合并,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策略: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引导、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探究、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什么叫单项式和多项式?

  2、什么叫多项式的项?指出多项式—x23x—5中的项。

  3、学过哪些运算律?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学习2、2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同类项概念

  (1)议一议:8n—7a2b3ab22a2b 6xy5n,—3xy—b2a

  8n和5n,3ab2和—b2a,6xy和—3xy,—7a2b和2a2b

  思考:

  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

  ①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②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⑵辨一辨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①2a与2ab②2a2b与2ab2③3x2y与—x2y

  ④ab与3ba⑤5与b3⑥—2.1与

  ⑶知识升华

  ①3xky与—x2y是同类项,那么k=

  ②若3xm—5y2与x3yn是同类项,则mn=

  2、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1)利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下列各题。

  ①12×238×2

  ②12×(—3)38×(—3)

  2、根据(1)推想

  ①2a3a=(23)a=5a

  ②5ab—3ab=(5—3)ab=2ab

  ③—3a—2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④2a2b—3a2b0、5a2b8

  =(2—30、5)a2b8

  =—0.5a2b8

  引导学生总结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3、知识应用

  (1)合作探究:化简多项式6xy—10x2—5yx7x25x

  (2)独立完成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思考合并同类项步骤。

  ①xy2—xy2②—3x2y2x2y3y2x—2xy2③4a23b22ab—4a2—4b2

  4、归纳合并同类项步骤:

  a找出同类项b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c合并

  注意:

  ①用画线的方法标出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以减少运算的错误。

  ②合理运用运算律。

  ③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同类项,结果为零。

  三、练习

  1、瞧一瞧

  (1)3a2b=5ab(错)

  (2)5y2—2y2=3(错)

  (3)2ab—2ba=0(对)

  (4)3x2y—5xy2=—2x2y(错)

  2、请你完成

  (1)3x—8x—9x

  (2)5a22ab—4a2—4ab

  (3)2x—7y—5x11y—1

  3、知识延伸

  已知x3my3与—x6yn—1是同类项,求m、n的值。

  4、提高练习:

  (1)在6xy—3x2—4x2y—5yx2x2中没有同类项的项是______

  (2)若5xy2axy2=—2xy2,则a=___;

  (3)—4xay与x2yb的和是单项式,则ab=____。

  (4)若多项式a22kab与b2—6ab的和不含ab项,则k=____、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蓦然回首:

  1、同类项的.定义

  2、同类项的判断

  3、合并同类项法则

  五、作业

  必做题:

  1、在下列代数式中,指出哪些是同类项。

  2x2,0,—3x,—x2y,(xy)2,xy2,x2y,6x,-x2y,0、5,—x2,2(xy)2、

  2、合并同类项

  ①3y2y  ②3b-3a31a3-2b

  ③2y6y2xy-5   ④6mn4m2n—3mn5mn2

  3、填充:

  (1)在()内填上相应字母,使得2()3()2与5x2y3是同类项;

  (2)若x3ym和xny2是同类项,则mn=;

  (3)若(n—3)x2yz和x2yz是同类项,则n;

  选做题:

  五个连续整数,设其中最小的数为n。

  (1)写出这五个数的和。

  (2)这五个数各是什么数时,它们的和等于300。

  六、板书设计:

  2、2整式加减

  ——合并同类项

  一、同类项:字母相同指数也相同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二、合并同类项

  三、合并同类项法则

  四、步骤

  七、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讨论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利用投影片,给出的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多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在学生思考问题中对于符号问题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对符号问题生动化,活泼化,不只是局限于它是数学符号,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教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运算、用字母表示数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整式的加减运算不仅是后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乘除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更是培养学生代数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能准确识别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项、次数。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

  通过对整式加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去括号法则在整式加减中的正确运用。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和用字母表示数等基础知识,对代数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整式的概念和运算,尤其是同类项的理解和去括号法则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逐步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法则。

  三、说教法

  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如购物、行程等问题,引出整式的概念和整式加减运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

  对于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重要概念和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进行准确、清晰的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

  3. 讨论法

  在学习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1. 自主探究法

  在学习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时,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实例,尝试归纳出相关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类比学习法

  在学习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时,引导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来理解同类项可以合并的原理,降低学习难度。

  3. 练习巩固法

  通过适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整式加减运算知识,提高运算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超市购物的小票,小票上有各种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如苹果每千克 a 元,买了 3 千克;香蕉每千克 b 元,买了 2 千克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购买这些商品的总价,从而引出整式的概念。

  2. 讲授新课(25分钟)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10分钟)

  结合导入情境中的式子,讲解整式的概念,即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对于单项式,通过列举如 3x、-2xy等例子,讲解单项式的定义、系数和次数的概念。让学生指出所举例子的系数和次数。

  对于多项式,以 2x + 3x - 1为例,讲解多项式的项、次数等概念,强调多项式的次数是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10分钟)

  给出一组单项式,如 5xy、-3xy、2xy、7xy等,让学生观察哪些单项式可以归为一类,并引导学生总结同类项的概念,即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通过具体例子,如计算 3x + 2x,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让学生练习几个合并同类项的题目,如 4a - 2a、5xy + 3xy等。

  整式的加减(5分钟)

  讲解整式加减的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对于有括号的式子,要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通过简单例子,如(2x + 3y)-(x - y),讲解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然后进行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计算。

  3. 课堂练习(15分钟)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包括识别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和整式加减运算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如:

  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3a、-2b、x + 2x - 1、5。

  合并同类项:7ab - 4ab + 3ab。

  计算:(3x - 2x + 1)-(2x - x + 3)。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易错点,如合并同类项时系数计算错误、去括号时符号变化错误等。

  4.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整式加减的运算步骤(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

  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如同类项的判断、去括号法则的正确运用等。

  5. 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书面作业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用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拓展性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整式加减运算的实例,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整式的加减》是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本章节在整个初中数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有理数运算和用字母表示数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整式的加减运算,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熟练掌握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能准确区分它们。

  深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对整式概念和运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解决整式加减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准确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

  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准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

  对同类项概念中“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深入理解。

  在整式加减运算中,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尤其是括号前是“-”号时的符号变化问题。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和初中前段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但对于整式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和运算,学生可能会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在思维上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具体实例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法则,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三、说教法

  1. 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生活中与整式相关的实例,如建筑设计中的图形面积计算、行程问题中的路程表达式等,使抽象的整式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

  2. 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解整式、同类项等概念和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时,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逐步揭示知识的本质。

  3. 讲练结合法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四、说学法

  1. 自主学习法

  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尝试理解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等基本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合作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归纳总结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整式概念、运算法则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5分钟)

  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如用瓷砖铺成的图案,其中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瓷砖。提出问题: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些瓷砖的总数?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列出相关式子,从而引出整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整式的基本概念(10分钟)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7分钟)

  结合前面列出的式子,详细讲解整式的定义,即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

  以具体的单项式例子,如 4x、-5xy等,讲解单项式的概念,包括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和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通过练习,让学生指出一些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对于多项式,以 3x - 2x + 1为例,讲解多项式的项(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和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让学生分析一些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和次数。

  同类项(3分钟)

  给出一组单项式,如 2ab、-3ab、5ab、-4ab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引导学生总结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特别强调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 合并同类项法则与整式加减运算(20分钟)

  合并同类项法则(10分钟)

  通过具体例子,如计算 2a + 3a、4xy - 2xy等,引导学生发现同类项可以合并的规律。讲解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进行合并同类项的练习,如 3mn + 5mn - 2mn等,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如系数相加错误、字母和指数变化等问题。

  整式的加减(10分钟)

  讲解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以式子(2x - 3y) + (3x + 2y)为例,讲解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然后进行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计算。

  安排一些整式加减的练习题,包括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情况,如(3a - 2a + 1) - (2a - a - 3)、5x - 3x + 2 + 2x + 4x - 1等,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

  4. 课堂练习与反馈(10分钟)

  布置课堂练习题,涵盖整式概念、同类项判断、合并同类项和整式加减运算等内容。例如:

  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① 7;② 2x - 1;③ -3xy;④ x + 2x - x + 1。

  合并同类项:① 6a - 4a + 2a;② 3xy + 2xy - 5xy。

  计算:(4x - 3x + 2) - (3x + 2x - 1)。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的步骤。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如同类项判断中字母和指数的对应关系、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6. 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分为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基础作业是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拓展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自编一些整式加减的题目并进行解答,或者是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整式加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8

  一、知识目标:

  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目标: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教材处理与数学方法

  1、调动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行归纳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3、利用不同记号标出各同类项,有助学生合并同类项。

  4、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已经学过的去括号法则与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将新知转化为旧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5、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辅导,把共性问题与典型题目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纠错能力。

  四、复习旧知识

  1、合并同类项定义、法则;

  2、去括号法则。

  3、基础训练

  计算

  4、列式计算

  5、求值:

  五、归纳小结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

  2、整式的加减的步骤,一般分为。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或(单项式或多项式)。结果更简单,体现我们数学中的简洁美。

  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过渡中,有其奥妙学法教法值得反思。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同类项及怎样合并同类项的进一步学习。其中合并同类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整式加减、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本节课既是已有知识的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刚刚完成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3)掌握用规范的格式解决化简求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难点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二、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通过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法分析: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小组学习,共同验证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复习巩固,目标导学:

  教师提问:什么是整式?学生齐答:(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教师引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式的加减运算,同学们看幻灯片,齐读学习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3)掌握用规范的格式解决化简求值问题

  (设计意图:目标导学一直是我校数学组的一个特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每节课学习开始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2】游戏导入,认识新知:本环节设计了 “找朋友”这一游戏

  1x2y,-6.1ab,-7,4ba,-x2y,3用磁钉固定 在卡片上给出下列单项式在黑板上便于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个人展示三个环节,把你认为同类的单项式放在一起。

  学生的活动异常踊跃,有的孩子认为“应该把系数符号相同的放在一起”有的认为应该把所含字母相同的单项式放在一起“教师都已

  予肯定,并及时引导”数学中,我们规定“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指数也相同”的项我们叫做同类项,特别的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你能把同类项放在一起吗?给出分类标准后,让学生再次进行分类调整,进而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该环节从游戏出发,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个人展示三个环节,统一标准统一认识,归纳并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环节3】跟踪训练,强化新知

  (学生思考后抢答:)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2ab与-5ab是同类项()②3x2y和-yx2是同类项()③3πx和x是同类项()④32和23是同类项()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加深学生对同类项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同类项与字母顺序及单项式系数无关,π是常数而不是字母,所有的常数都是同类项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接下来的合并同类项奠定基础)

  【环节4】深入学习,强化运算

  在数学中同类项是可以相加的,从而可以简化多项式,究竟是怎样运算呢?我们一起走进

  探究2:

  ①4x+5x= x ②xy+yx= xy ③6ab-3ab= ab

  教师讲解第一个,逆用乘法分配律,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指数不变,做到步步有依据。学生共同完成②③,特别需要强调第③个式子,第二项的系数是-3而不是3.像这样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合并时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指数不变,同时给出学生顺口溜“要合并,先判断,系数加,两不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探索教师、解疑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顺口溜的给出,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和使用)

  【环节5】例题讲解,直击中考

  例1:合并同类项:4x2+2x+7+3x-8x2-2,教师板书并强调①用不同的下划线标记同类项,②各项移动时要带着符号一起走,③加括号后再进行运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从而规范运算步骤。

  变式1:先化简,再求值:求多项式4x2+2x+7+3x-8x2-2的值,其中x=-1 有的学生会想到把x=-1带入化简后的结果中计算,有的会想到直接带入,不妨让学生都试一试,通过比较学生自然而然会意识到先化简再求值比较简单,教师适时规范书写步骤。

  (设计意图:在例1的基础上层层递进过度到变式1,由易到难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与中考要求接轨,使学生养成规范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愉快学习,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本节课所讲内容,教材上的呈现方式是:用较长的篇幅讲解逆用分配律可以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从而直接给出定义和合并方法,我考虑到七年接学生的年龄特点,改用活泼生动的分类活动,游戏等方式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另外,教材的例三实质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的应用,但我考虑已有学习内容已经可以满足本节课的内容需求,例三的给出反而会冲淡本节课的重难点,应用问题蜻蜓点水的研究也得不到彻底的解决,所以将这部分整合到随后的学习中进行研究。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本着新课程理念,即:“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愉快游戏,为学生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合作交流机会,从而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相关文章: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05-17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汇总(10篇)05-17

整式的加减优秀教案07-05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08-22

整式加减的教学反思08-06

整式说课稿02-03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07-20

加减混合说课稿06-16

《加减混合》说课稿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