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说课设计

时间:2024-06-28 14:12: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伯牙绝弦》说课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说课设计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伯牙绝弦》被定为本组教材的开篇之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伯牙绝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只有短短77个字,讲述了春秋时期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过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这一课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只要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复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根据学生的学情,指导学生去在课堂上品文、思意、悟情,并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单元导读、教材特点及班里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读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查阅的相关资料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学生能从文中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 :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以读促悟”, “情境感悟”,和“点拨引导”。

  2、学法: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全文,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悟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交友的古诗名句、背景音乐、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初读课文识知音; 二、 深读课文悟知音;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四、熟读成诵悟情感

  八、说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识知音。

  1、(1) 诗词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词了,咱们来对诗,好不好?

  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

  四海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

  酒逢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你们发现我们刚才对的诗句都和什么有关?(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也是关于朋友间真挚情感的动人故事。齐读课题。

  (2) 解题质疑:

  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伯牙是何许人也? (简介俞伯牙:俞伯牙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高手,又是有名的作曲家,被人们尊为“琴仙”。)

  “绝弦”是什么意思? 俞伯牙这样一位琴技高超的著名琴师为什么要弄断琴弦,从此不再弹琴了呢?请同学们先读课文。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诗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刚才吟诵的都是描写朋友情深的诗句,这样导入,不仅增加孩子的诗词积累,也揭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与友情有关。 接下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题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2、 初读感知,体会古文节奏和韵味。

  出示课件:

  (1) 字正腔圆读通顺。

  初读: 读准字音,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课文。(2分钟)(指名读课文。)

  (2) 停顿恰当出韵味。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短短的两分钟内读通了课文,你们真了不起!文言文我们不仅要读正确、流利,更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所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读书温馨提示。

  出示课件: 停顿恰当出韵味。

  再读: 注意停顿恰当,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2分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先指名读再齐读)

  (3) 自读自悟知大意。

  同学们,我们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文言文<<杨氏之子>>,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查阅相关资料。同学们,老师特别想知道这篇文言文到底讲了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待会儿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好吗?

  出示课件:(自读自悟明大意。)

  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运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不懂的词句请教老师或同学,并说说文章的大意, (5分钟后交流)

  (此环节我设计了字正腔圆读通顺、停顿恰当出韵味、自读自悟知大意这三读课文环节。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读通课文到读得有节奏、有韵味再到第三次的读中明大意,每次朗读都是有明确目的,环环相扣,步步提升,做到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本环节还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既联系了旧知,又明确了学习本课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每个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

  小组推选代表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 深读课文悟知音。

  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文除了题目还有一句话也提到了伯牙绝弦,同学们找出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能很快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接着继续质疑,何为知音?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____”画出来。

  此环节我预设了三个教学点:

  (1)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这句话中的两个“善”字,是“善于”的意思,,短文中还有两个“善”字: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善有赞叹之意:太好了!太妙了

  (设计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 出示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当学生找出这句话时,我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就是子期,听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学生交流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初步体会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课文,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同学们,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只志在高山流水吗?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同学们,让我们也试着用文言文把你想象的场景表达出来。

  出示课件:

  想象情景,拓展语言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

  皑皑白雪 袅袅炊烟 依依杨柳 蒙蒙细雨 徐徐清风 隆隆雷声

  学生交流过程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这正是:

  出示课件: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接着继续引导:同学们,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想一想,伯牙的琴声只是在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吗?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词,古人常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伯牙在他的琴声中还表达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如此理解伯牙的心意,志向也懂,情怀也懂,志趣相投,心意相通,这就叫—— 知音! 同学们,音乐艺术多美妙啊!他可以让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心心相通,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此环节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是学生对课文更深入的挖掘,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更深一层地感受伯牙与子期间真挚的友情,也初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 、放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

  同学们,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然而当伯牙满怀欣喜赶来与子期相会时,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无语,流水无声,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 在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谁来读读伯牙的心声?(指名读)

  课件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同学们,伯牙痛失知音,你了解伯牙此时此刻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学生交流后继续引导:是啊!从此,没有人知伯牙之志,没有人知伯牙之念,更没有人能知伯牙之心,子期已逝,知音不再,所以(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断绝的只是琴弦吗? 他还断绝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后,了解伯牙绝弦的真正原由,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此环节的设计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此环节得以突破。)

  (四)熟读成诵悟情感。

  1、子期死后,伯牙曾到他的墓前道别,在墓前,伯牙回忆起和子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 学生有感情的齐读)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而如今,子期已死,(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子期一死,再无知音,面对伯牙的痛苦和绝望,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3、同学们,子期虽死,但是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却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曾有这样的记载:

  课件出示: (指名读)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正是因为这个传说,人们就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千古绝唱,再次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吧!能背下来的学生可以尝试着背一背。

  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学生诵读课文。

  同学们,良朋易求,知音难觅,最后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找到人生中的知音。

  (最后一个环节拓展资料,再次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有效的训练,伴着乐曲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感受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九、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可以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中心,根据课文内容及主旨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25、 伯牙绝弦

  伯牙 所念

  知音

  钟子期 必得之

【《伯牙绝弦》说课设计】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教案07-09

《伯牙绝弦》说课稿09-03

伯牙绝弦说课稿08-22

伯牙绝弦说课稿05-16

《伯牙绝弦》教案07-23

伯牙绝弦说课稿(推荐)06-14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9-23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09-11

伯牙绝弦教案范文10-11

《伯牙绝弦》说课稿范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