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是汲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对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指导阅读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给学生智慧仓库里增添一笔财富;阅读教学中的任何一项训练都不同程度地起到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可见,我们的教育不仅需要有限的物质空间,更需要有无限的精神空间,只有扩展无限的教育空间,我们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无限的教育空间就是我们的课内外阅读。
我的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前提”,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与之形成配合默契的良好关系。要做到教学默契,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要做到教学默契,教师应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教法把课讲得形象生动,言之有物,恰到好处。
首先,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喜爱。有接近才会有热爱,对学生要有无私的发自内心的爱;给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宽容;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让自己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如:七年级的采访活动中,让学生去采访校长等。这些我认为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体验,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课文教学。抓住中学生好奇、喜欢新事物的心理特点,课堂上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故事、幽默、演唱、表演等,而不框于某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上好每一节课。
并且组织各种丰富的语文活动,提升学生能力,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语文课散发出特有的人文光彩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20xx年举行《祝福汶川》诗歌朗诵会,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20xx年进行了《小戏剧大舞台》自编、自导、自演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同年9月开展了《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的调查报告活动,让学生理解老师,并从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品味人生价值。还进行了《校长推荐制好还是不好》的班级辩论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立足教材,以课本为依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语文版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单元的教学中,我综合了学科关于这两种文体编排的特点,筛选了《谈骨气》、《中国石拱桥》和《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和说明文知识的教学,再转入对课内xx的学习,进行训练巩固,加强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让学生对本县的桥进行实地考察,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印象,也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由于课本涉及的内容很广,有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地理、人文风情等,而教材容量又很有限,因此,我还鼓励学生多看课外相关内容,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络和媒体,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对他们的阅读方向作适当的指导。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人物传记,我让学生查找了有关鲁迅、毛泽东等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思想成长变化的原因,对人物的内在精神有进一步的把握,使学生对xx有更深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我让学生阅读了史学家对苏轼的评价,让他们知道在苏轼身上既有儒家、法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有佛教思想对他的渗透。这就能解释清楚在他作品中反映出来时而豁达,时而郁闷的.复杂心理,与其他人相比,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相似但心境却相异,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不少。
三、课内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的课堂教学要联系社会,关注现实。
学生是时代的主人,他们会用日渐成熟的大脑去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他们关心时局,了解社会。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会经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一些国内外的要闻和评论,并让他们讨论一些社会的问题。如讲到《马说》这一课时,先让他们讨论一些话题,如:中国难以出现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是什么?当代的中国应怎样合理利用人才等等。又如在讲述《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这一课时,也让他们就中国20xx年发生的大雪灾、汶川大地震、近年的洪涝灾等自然灾害作了分析,并讨论其根源,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以及在水土流失上的措施等。每当谈论这些话题时,学生们总是能很积极认真地参与,并常常在课后与我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这种探讨不仅融合了师生之情,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在增加。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要使语文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除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还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须有一桶水,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才能轻松自如地运用多种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实质。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视了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国家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阅”即看,实际上是用心读的过程。“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反思我们过去的阅读教学,实际是教师设计好问题,学生回答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围着学生转,不需要自己的思维。如此被动地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感知—领悟—习得的过程。过去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领悟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感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出来的,而是靠朗读体验的。通过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领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即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思维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合作,即课堂上学生的多项交流,它是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探究是最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是某个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探索追究,是一种发现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该串讲为精讲,改教师讲书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并且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做到以学定教。课堂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这无疑为学生的自主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机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学生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不是因为学习活动才产生了内在和积极性,而大多是因为得到老师德好评和表扬。又如,在学生合作方面,只有小组讨论一种形式,而且讨论时间仓促,讨论无结果;师生间的合作在某些课堂上只是教师和某几个学生的对话,而未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质疑,也未能通过教师的指点,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而探究下去,而是由教师和盘托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真正落实,需要教师不仅要从教学观念尚改变,同时还需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三、语言训练和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积累”,就是多读多实践。“积累”不仅汇集了传统教学的精华,又注意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词句为重点,可以借助图画、实物、动作、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意思。对于优美的词句,要鼓励学生背下来。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xx的主要内容,体会xx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xx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有利于学生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材料。
四、学会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在教学中,要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情趣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能自主、有效地学习人类无限的知识。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我们教学的重大失误,也是我们教师的失职。因此,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教学生学会读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读书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读书)形成的过程,是思维过程,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展现阅读教学的目标、重点、基本策略。这样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并研究当前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3
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这就是要求我牢固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教师上课不应该单纯着眼于完成教案中既定的教学环节﹑步骤,而忽视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如果我用一连串琐碎的提问“牵”着学生走,只顾追求“正确答案”,忽视学生的理解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就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教服务。
要切实做到教为学服务,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心里想着学生”,围绕着学生如何学去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眼里有学生”,善于揣摩学生的心思,围绕着学生会怎样想﹑怎样说,去启发﹑点拨引导;当学生明确提出教案中未考虑到的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调整教案,切实体现教为学服务。
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尽力推动他们自身去阅读﹑思考,自行探索,自求了解。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但要重视结论正确与否,更要重视结论形成的思维发展过程,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这样,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但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身能动的阅读实践,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这就是要求我牢固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教师上课不应该单纯着眼于完成教案中既定的教学环节﹑步骤,而忽视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如果我用一连串琐碎的提问“牵”着学生走,只顾追求“正确答案”,忽视学生的理解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就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教服务。
要切实做到教为学服务,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心里想着学生”,围绕着学生如何学去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眼里有学生”,善于揣摩学生的心思,围绕着学生会怎样想﹑怎样说,去启发﹑点拨引导;当学生明确提出教案中未考虑到的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调整教案,切实体现教为学服务。
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尽力推动他们自身去阅读﹑思考,自行探索,自求了解。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但要重视结论正确与否,更要重视结论形成的思维发展过程,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这样,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但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身能动的阅读实践,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4
近年来,随着新教材、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也在不断推向深入。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我校位处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聚集地——银龙花园地区,根据所处环境以及生源特点,我校近年来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推进学生阅读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视阅读、推动阅读
新课标推行以来,学校的教学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开展的有声有色。与此同时我校领导班子也在不停的进行反思,希望在教育改革中,创新教学技巧,共同塑造学校的新愿景,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使人人都具备带的走的能力,来织就自己幸福的人生。
推进阅读这一理念的出台正是基于这一思维。学生有兴趣,家长表示支持,社区人士也拍手称赞。作为深化新课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整合了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塑造校园阅读文化,提高学生素质。
因此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对于家长,我们提出希望能够重视孩子阅读,教导孩子阅读的习惯与方法。进而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二、以阅读为依托、打造“活力校园”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我校的老师正在努力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通过推进学生阅读活动,采取多样的方法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为此,我们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1、诗化学习环境、呈现书香氛围。
学校是孩子们的乐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绝对不能死气沉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党的兴趣,我校教师在校园布置上下了一番功夫。学校主干道两旁的宣传橱窗以大幅的宣传彩页告诉我们的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而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表现在其中。孩子的`读书心得、读书故事,透露着他们点点童趣;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书签,表达着他们对书籍的喜爱;那一份份华彩的读书小报,记载了他们独特的方法与感悟……
我校班级的外墙也成为记载学生阅读活动的舞台,极具个性的布置与装饰构成了校园生活缤纷的色彩。三(1)班同学丰富的动物知识使班级外墙成为了“小小动物园”,二(2)班的旅游专题则很好的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主题,而四年级三个班级的“岁寒三友”主题结合了古诗词、学生书法展示、传统山水画展示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我校对学生阅读的推动。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站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基于这一点,我校充分发挥广播站互动性强、覆盖性广的特点,在每周一期的节目中穿插“好书推荐”、“我的读书心得”等栏目,增强学生与书籍的互动性。
总之,我们让校园的角落充溢书香,让阅读的气氛遍布校园的每个空间,让学生耳闻目睹处处皆诗,在书香中感悟做人道理,受到文化的熏陶。
2、体现班级特色、突出学生个性。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班级密不可分。班级中氛围的形成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上进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校各个班级除了教室外墙这一固有阵地外,阅读环境的营造也是不遗余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一进校园,耳边就可以听到爽朗的读书声,这是孩子们在进行每天的晨读。孩子们利用这一时间诵读课文、背古诗、对对子。“每日一诗”更是晨读活动的重点,学生每天记下一首古诗词,建立每名学生古诗背诵档案。日积月累,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数量有了很大的飞跃。
华丽的摘抄本是很多孩子的“小宝贝”,当你打开他们的本子,引入眼帘的是他们图文并茂的美文摘抄,好词收集。学生的摘抄,可以使得他们对阅读产生了新的认识,一方面让他们获得了经典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对正确的阅读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帮助。
在我校,很多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摘抄好词好句,他们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方法表达他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学生当中,书签和小报的制作精品层出不穷,于方寸之间,演绎这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警示、鞭策。这样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活力特色,更展示了学校推进阅读活动沉淀的文化底蕴和“活力教育”赋予孩子的灵气。
在绚烂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借助书本领略了我们身边的美丽,体会到了英才的雄姿,也享受了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快乐,更实践着“手脑并用”、“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的陶行知经典的教学思想。可以说,深入推进学生阅读,已经逐渐成为银龙花园学校“活力教育”这一办学思想中一道最为华丽独特的风景线。
3、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阅读。
在银龙花园学校,阅读作为“活力教育”的一部分,已经融合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在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阅读与学习相结合,教师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亦将学习和阅读相结合。多渠道,全方位的将阅读的深入推进融会贯穿于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文化课教学中。语文阅读课增加诗歌赏析吟诵内容及古诗文知识,并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课外书籍推荐;音乐课引导学生唱出古典诗词名篇,例如《满江红》、《送别》等;美术课引导学生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等,学生小报的设计也是一大特色。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最富内蕴和思想的,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而我校的阅读教育,也和语文教学极其紧密的结合起来。
我校注重构建以阅读活动和阅读环境为双翼的新的阅读推进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积累、生活实践研究。注意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引入语文教学。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冰心老人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银龙花园学校本着“今天把握十分,明天十分把握”的精神,在“活力教育”办学思路的引领下,从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进到银龙花园学校新的腾飞,我们会一直努力!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显然,仅靠课内阅读是无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由此可见,学校加强课外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提出的“每天阅读一小时”的号召,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
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一个计划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确保学生阅读活动的有力开展和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各班级在计划方案的引领下,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也形成了班级阅读活动计划,有效地促进了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互相帮助、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
二、营造氛围,弥漫书香
为引领学生走进书海,品读书香,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我校十分重视书香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校门口、教学楼走廊设计并布置了名人读书格言和中外名著简介为内容的展牌、横幅;每个班级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读书环境,学生作品园地里,好书推荐、我的读书故事、每周一诗、读后感言等时时散发着墨香,关于读书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等主题丰富、各有千秋的黑板报,让人耳目一新。学生走进学校,便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之中。
三、家校互动,保证阅读
在课外阅读活动开始前,各班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指导家庭读书活动的方法、内容、形式等,使每个家庭都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家长也成为学校这一项目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由于学校宣传到位,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转变观念,低年级“亲子共读”如火如荼,中高年级家长则能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的方法,使孩子达到一定的阅读质量,在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书香家庭。
四、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首先从课堂延伸做起。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定的经典篇目,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语文教师立足于教材,超越教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对低中年级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对高年级学生广泛介绍儿童小说、传记作品、科普作品等,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汲取全面的营养。除了结合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的名著外,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及教研室公布的推荐书目,每月向学生推荐精品少儿读物。
五、科学安排,开拓渠道
每周从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看似挤占了语文课的时间,但老师们积极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作业,每周一课时的时间便节省出来。阅读课上同学们或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有目的'地读书;或在一起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或互相推荐好书;或师生同读交流;或聆听老师娓娓的讲述;或静静地手捧书卷在书海中徜徉??
建立好书交换站,实现好书换着看。主要在班内学生间、平行班级中举行,学生用自己的书换取别人手中自己喜欢的书,扩大了阅读量,以书会友,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还注意鼓励学生节省零花钱自主购买阅读材料。
六、读写结合,提升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读写结合是促进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的良好措施。学生读的多了,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就会把他们的见闻感受自然地倾诉于笔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多读有益书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好日记、作文,以检验阅读能力的发展状况。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市县作文竞赛中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从中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喜爱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课外阅读。
七、开展活动,展示风采
为展现我校在课外阅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广大教师重视课外阅读,提高全体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向广大家长宣传,让好书、让经典伴随学生,我校积极承担了城区小学学生读书活动动态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我校教师群策群力,制定活动方案,引领一年级学生诵读《三字经》及《中华童谣》、表演课本剧等,活动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达到了知识相互传递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这次活动是我校课外阅读成果的集中检阅和展示,它激励着学生博览群书,去感受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6
一、抓常规工作
1、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我们深深认识到,如果教师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内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有效备课》等,认真做好笔记并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积极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扎实搞好常规教研活动。
我们组同事之间是团结和睦的。在隔周周二的的教研组活动中做到“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每次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活动中对每一章节可能出现疑难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预设和分析,对近期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由一个人进行分析主讲,其他人补充发言,针对如何突破重难点一起探讨,交流各自的良策,并一起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互相借鉴,努力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备课活动中对已经上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补漏,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学生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
3、组织各类竞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
在学生方面,本学期为了促一促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低段数学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学口算竞赛,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比赛活动,教研组在赛前有计划、有准备,赛后有反馈总结、有奖励。同时就存在问题,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在学期中,我们低段组认真开展校本主题教研。在校本教研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从自己的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实实在在地选好教学研究点,以小课题研究做引领,围绕课题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
活动,如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典型课例的磨课,错例收集分析,课题教学故事交流等,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还没有成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许多错误。针对这些我们制定了小课题“低段学生计算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主要针对他们在平时作业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找到了今后对待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的分析及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低段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造成概念不清而引起的错误,因此教学时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2、低段学生由于心理原因会造成一些常见的错误,作为教师多研究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的教学,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3、粗心致错的.矫正策略
(抄错、写错、计算错)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的方法需要学生的努力和老师与家长的监督密切配合。草旦发生就更加引人注目、促人思索.因此,在教学中可多途径稿潦草、字迹模糊,计算马虎,急于完成是抄错写错计算错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惊讶产生于意外,意外之事一创设情景,设置一些有一定因抄错写错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这样能激发学生惊奇感,以提高学生去纠正粗心错误的愉悦性,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少看、漏看、跳跃看)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分析能力。可选准时机,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歧路适当出错,把错误重新暴露给学生,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分清错误类型,搞清问题之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清除病根。
(概念不清认知错误)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掌握概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多种途径,多个层次,来理解定义和概念,对于相同相近相似的概念和定义,还可以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比较,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同相似的地方,也比较他们不同相反的地方,并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从而真正的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应用概念。
(类似题目混淆)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的方法是,遇到作业中,是是而非的内容千万不能放过,对相同相近的题目多进行比较对比,找出题目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多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发学生一系列的观察、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在辨明了以上错误之后,使学生澄清了有关概念,并对粗心的后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存在不足之处: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虽然我们通过自学、外出培训等形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但在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时还是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所以,今后我们应更多阅读教育刊物,多观看名师教学课堂录像,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并更好地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2、常规教学创新的力度还不够。
3、专题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进一步细致,还没有形成有高度的研究成果来。
4、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计算综合运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培养,整体的数学成绩还需再上台阶。
四、今后努力方向
1、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数学教研组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进行有序地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以后在教科研、教学实践上做文章,争取早出成绩,出好成绩,把工作搞得更好、更扎实。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身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显然,仅靠课内阅读是无法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由此可见,学校加强课外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明确提出的“每天阅读一小时”的号召,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
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一个计划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保证学生阅读活动的有力开展和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各班级在计划方案的引领下,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也形成了班级阅读活动计划,有效地推动了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互相帮助、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
二、营造氛围,弥漫书香
为引领学生走进书海,品读书香,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我校十分重视书香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争取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校门口、教学楼走廊设计并布置了名人读书格言和中外名著简介为内容的展牌、横幅;每个班级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读书环境,学生作品园地里,好书推荐、我的读书故事、每周一诗、读后感言等时时散发着墨香,关于读书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等主题丰富、各有千秋的黑板报,让人耳目一新。学生走进学校,便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
三、家校互动,保证阅读
在课外阅读活动开始前,各班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指导家庭读书活动的方法、内容、形式等,使每个家庭都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家长也成为学校这一项目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由于学校宣传到位,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转变观念,低年级“亲子共读”如火如荼,中高年级家长则能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的方法,使孩子达到一定的阅读质量,在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书香家庭。
四、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多阅读量首先从课堂延伸做起。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定的经典篇目,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语文教师立足于教材,超越教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对低中年级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对高年级学生广泛介绍儿童小说、传记作品、科普作品等,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汲取全面的营养。除了结合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推荐阅读关于的名著外,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及教研室公布的推荐书目,每月向学生推荐精品少儿读物。
五、科学安排,开拓渠道
每周从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看似挤占了语文课的时间,但老师们积极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作业,每周一课时的时间便节省出来。阅读课上同学们或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有目的地读书;或在一起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或互相推荐好书;或师生同读交流;或聆听老师娓娓的讲述;或静静地手捧书卷在书海中徜徉??
建立好书交换站,实现好书换着看。主要在班内学生间、平行班级中举行,学生用自身的书换取别人手中自身喜欢的.书,扩大了阅读量,以书会友,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还注意鼓励学生节省零花钱自主购买阅读材料。
六、读写结合,提升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读写结合是推动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的不错措施。学生读的多了,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就会把他们的见闻感受自然地倾诉于笔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多读有益书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好日记、作文,以检验阅读能力的发展状况。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市县作文竞赛中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从中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喜爱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课外阅读。
七、开展活动,展示风采
为展现我校在课外阅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引导广大教师重视课外阅读,提升全体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向广大家长宣传,让好书、让经典伴随学生,我校积极承担了城区小学学生读书活动动态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我校教师群策群力,制定活动方案,引领一年级学生诵读《三字经》及《中华童谣》、表演课本剧等,活动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达到了知识相互传递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这次活动是我校课外阅读成果的集中检阅和展示,它激励着学生博览群书,去感受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8
古今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多读书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岂能仅仅读《语文》,必须在国文教本之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崔峦先生也讲过:“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80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一定会提高。”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从事生产劳动,以及各项工作的基本技能。教师和家长不可能永远陪伴着孩子,而好书却可以成为他们终生的良师益友。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每年学生不少于5万字。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针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读书的层次不齐,我主要从培养孩子的读书方法和读书兴趣来抓起,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一步一步地走进课外阅读的多彩世界。 下面我就谈谈平时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激
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丑小鸭》的故事,当我讲到丑小鸭由于长得难看,受到兄弟姐妹的`嘲笑和欺负离开了家后——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安徒生童话》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我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二、鼓励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使学生会读。
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不是说放任自流了,而是要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建议他们读那些有趣味性、篇幅不长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其次要有科学性,如《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书。
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多读。
1、保证书目。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给他们时间上的保证。我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我经常鼓励孩子多买课外书,班里的孩子每人都有好几本课外书,孩子们把自己的书都放在教室里的图书角里。班上图书角的建立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读书空间。找班上读书优秀的几位同学,负责班上同学的借书还书。资源共享,大家轮流着看,读书的范围更广了。
2、保证时间。我每天挤出时间来,让他们读。天天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每天到校,只要走进教室,就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中午的时间,也是读书的时间。另外,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使孩子们读书有了充分的时间保证。
3、注意积累。在进行阅读时,要教育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阅读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画一朵小花,或描一只小虫,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规定每晚的读书内容,每读一篇,让父母检查签名。读读背背较短的诗歌,每完成5篇,奖一颗星,一篇较长的文章,3篇奖一颗。由班上的小组长和老师作为考查人员。如果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能恰当地用上去,我们就奖给她一枚表达章。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
“学海”“书山”之间,从而稳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填记录表。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那些爱读书、读书认真的孩子,我细致的做了份阅读记录表,由学生每周填写一张,内容包括阅读篇目、字数、认识的新字,里面的人物。从阅读记录表里,我详细掌握了孩子们的效果、收获。知道了他们每天都坚持读书,每个月最少的也会读六千字,最多的能读一万字以上。
5、开展活动
(1)班里经常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每天下午,都会分小组交流前一天的个人读书情况。每周都会举行一次读书活动。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每周让学生至少背诵一首古诗,为了便于检查,内容我统一指导,程度好的学生可再选出自己喜欢的来背。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9
为了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生命的底色,我们有责任引领孩子走进经典里去。现将本学期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师生共读,其乐融融
学生的爱读,只能以老师的爱读来激发。每天晨读午练时间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读名著,写心得。所有学生也和我一样陶然自醉,教室里静极了,但却可以感觉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在跳跃,并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二、巧荐好书,指导读法
当看到学生阅读好书时,老师便大肆渲染,引得其他学生“垂涎三尺”。利用每天的借书时间,和学生一起走一遭,及时夸赞借到好书的学生“有眼光”。每周一的班队课上,留十分钟给学生开个“好书推荐会”,并举行换书仪式。
三、享受阅读,养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一有空余时间,就快乐地阅读,有的孩子一星期完成十多页摘抄,有的孩子在每页的摘抄上画了个“点评屋”,及时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分享交流,学以致用
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变静态的作业为动态的作业,每天给学生交流摘记的时间,并请同桌给予评价,让语言首先在他们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后嵌入他们生命的历程,使他们成为有着言语智慧的血肉丰满的“人”。
五、亲子共读,温馨甜蜜
老师和学生的读书热情感染了家长,许多家长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晚间的亲子共读,构成了许多家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激发阅读兴趣。
1、巧借课本资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源,引导学生或大胆想象,或到课外去寻找相关的文章阅读。
2、巧用无尾故事。教师讲故事时,特意留下尾巴,让学生自己到课外去阅读。
3、巧妙运用绘本。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念出里面的文字和声音,念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4、“精彩课堂”,学生轮流讲故事,及时鼓励表扬。
5、举办小型竞赛。如“诗歌朗诵会”和“讲故事比赛”等。6、享受阅读成果。①优秀词句推荐,②优秀习作朗读。
七、教给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心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好词好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略地复述。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0
一个学年马上完毕,回忆一年来的工作,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懊恼。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作一简要回忆与总结。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条古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应做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时刻留意从小事做起,对学生进展言传身教。比方,同学们要到专用教室去上课,临出教室时,我静静地把灯关掉,把门关好。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几次下来,同学们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开无人灯,教室没人要关好门窗。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安心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班集体建立和教育教学工作上,听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尽自己的力气为学校出一份力。对待学生,我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帮忙他们,增加为学生效劳的意识,把学生与家长作为效劳的对象。我在平常常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现在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读书,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状况,我知道这一信息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首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尽量留住学生,使学生能安心在这里读书。从学生的实际动身,为学生的自身进展着想。
学科教学工作,走进新课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常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时机,向其他学校的教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阅历,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存了一些珍贵的阅历。平常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讨论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留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公平、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时机,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圆满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落伍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转变策略,以便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科研工作,争做得力助手。
自担当学校教育科学讨论员以来,我在教科研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从中学到了很多教育科研理论学问,弄清了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包括课题的选择与申报,主要讨论环节与方法,以及成果总结与发表。我熟悉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
根据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工作规划。我积极帮助教科室主任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学校内涵进展的熟悉,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个人成长的熟悉,实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进展目标。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教科室印发了一些教师理论学习的记载材料,把教师参与理论学习作为教育科研的一项日常工作,特殊是新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没有广阔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实施新课程也就没有实质的变化。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
其次、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的讨论工作。
我校的国家级子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评价讨论》已完成了前测工作进入构建阶段,为此,我校的课堂教学评价采纳了新的评价表,并构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评价表》。我校的常州市级电教课题已完成了结题工作。
第三、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头,如何尽快理解、把握、使用好新教材?如何把新教材与我校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我们做出积极地探究,也为我们进展教育科学讨论开拓了新的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依据我校的实际状况,我校又胜利申报了一个德育课题。不断地来充实我校的课题讨论。圆满的是,还有几个区级课题未能通过审核,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工作还需不断地精益求精。回忆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肯定问题,比方,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未能取得可喜的业绩。但是,我信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迎来一个绚烂的春天。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1
刺眼之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总的来说,我在这个学校已经工作了四年多了,由当时的的不成熟到现在的成熟,的确实确有了许多的转变,也有许多的感受,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仔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准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与连续教育与校本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积存了不少别人的阅历,也了解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需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进展。所以我不但注意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留意从书本中吸取养分,仔细学习认真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学方面
1、备课从开学初,积极参与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仔细的预备备课,仔细的利用好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积极去听老教师的课,仔细的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阅历以及那种对学生的仔细负责的态度,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依据要求,课前仔细备好课,写好学校规定的标准的教案。备课时仔细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级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常常的上网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有阅历的老教师讨论教学环节。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等,我积极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理解形象化。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预备。上课时仔细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动身,留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制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力量。培育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简洁些的找学困生答复。因材施教,用学生的宠爱教学方法,学生积极的回答下列问题,能够和学生积极的融合在一起,教学的任务顺当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比拟的抱负。
3、辅导我利用每天的中午辅导时间对学生进展辅导,不明白的给学生急躁讲解,准时查缺补漏。同时补充一些课外题让学生多练。此外,还与家长保持肯定的联系,准时和家长沟通状况,共同催促学生的学习。对学习比拟差的学生要进展个别的辅导,给他们进展强化训练。
4、作业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细心地选择,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进展的、思维提升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认真的批改,对仔细完成且正确率高的学生进展表扬,对抄袭胡任务的学生进展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展集中的讲解。作业准时的批改与讲解让学生准时熟悉到自己的错误并在原有根底上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准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仍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对待学生还不够亲切等。同时,在工作中,我意识到,人只要有一刻的松缓,一刻的懒散,你就会退步,就会落后,但别人却在不断的前进。所以,不但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进步,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2
对于现在的小学语文,我们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是非常机械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2、“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3、“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3
这是一篇关于语文课题实验总结,阅读教学模式,小学阅读兴趣小组总结的文章。20xx年秋期,是我校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进入实质性研究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此课改实验以来,最有收获感的一个学期。
20xx年秋期,是我校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进入实质性研究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此课改实验以来,最有收获感的一个学期。为将下一个阶段的实验深化下去,特对本阶段实验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一、集体备课是保证
我校五、六年级是此课题的实验年级,课题组于《学案》到达之初及时组织全体实验老师对《学案》的操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进行了第二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备课(注:《学案》到达时第一单元已基本教学完)。此后,各年级组课题教案主备人及时于上一个单元结束后,下一个单元开始前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备好下一单元的课。因我校参与实验研究
的老师都是通过考调来的,或是学校最得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业务精、热情高。因此,大家勤于钻研,热烈讨论,认真深入分析《学案》、学生与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备课深入、质量高,因此,集体备课成为上好课、进行有效课改的重要保证。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关键
本阶段我校紧跟教科所、县总课题组的步伐,主研五环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环节--带疑初读。又特别是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现状,我们把课改的侧重点置于小组合作学习上。在课题组的集体探讨下,各实验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及班级的优势,将本班学生分成7-8人一个小组,各小组组长的任用、组员的分配;表达交流的口语表述形式、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对组内差生的引导等各方面都细致地进行了探究。
同时,课题组及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集体反思,查找出问题及时想方设法去解决。因此,一个学期扎实地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转变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了:学生敢于自主学习,乐于自主表达,善于同伴协作,勤于读文批注;语言表达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效率、课堂思维的深广度、活跃度都有了极大地飞跃。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三、师师、生生、师生协作是核心。
针对本校课改开展难度系数极大的现状,课题组要求全体实验教师抱定不妥协、不放弃的决心,一心一意开展好本实验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之间自觉地相互研讨、相互学习,如有经验,大家分享;有困惑则共同解决。无论是办公室、餐桌上,还是闲谈间,大家都将研究中的得失作为最热烈的谈资。学生之间呢,也在教师的影响下,优生帮带差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使差生也有了表达交流的胆量,第一环节中基础知识的落实,也让每位差生获益匪浅,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则是每个班所呈现的最好势头。而教师在课堂上、在各组内疾走穿梭、出谋划策;时如良师,时如挚友;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产生思维的融合,这又成为师生之间有效协作的表现形式。
正因为有了师师、生生、师生之间的协作,本课题研究才有了实在性,这些在老师们的研究文章《蝶变》、《历程》、《期末复习也自主》、《有感于"学生比老师讲得好"》等中均有展现。
四、下个学期亟待改进之处
虽说这一学期确实有了实在的.进步,但综观整个研究过程以及各班的变化,尚还不能用"圆满"来形容,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研究结果的理论性呈现形式比较薄弱。表现在虽有进步,但老师们却没有从研究的表象中提炼出理论性的东西,来便于今后的总结、推广。
2、实验参与面不广。学校参与本实验的班级共有9个,老师共有7个,这很不利于实验的长足发展。因此,下个学期准备在1-3年级中试验两个班,使本课题研究的年级低段化,以便于今后在各年级广泛推进。
3、研讨的活动有待更优化。本期虽然组织了公开课、阶段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但每次活动中,老师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因素,从而严重影响了探讨的质量。今后要将探究的话题细化、具体化,将活动的内容深化、可操作化,将探讨的形式广泛化,从而推动实验的进程。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4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逐渐地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能够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现在我和自己班的学生一同总结出一些适用的读书方法,在指导学生自学的程序与内容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重意轻文”现象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案书写中的学习目标往往千篇一律,一般都是三大块:认学本课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直接指向内容的理解,也是导致教师课堂教学“重意轻文”的主要原因。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在指导学生批注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师生共同总结出了一些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划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这些批注方法中,只有欣赏法指向了“文”,其余均指向“意”。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大多常用的也是前几种,所以在批注理解和汇报交流中,就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内心的情感着力过多,而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却关注不够,出现“重意轻文”的现象。
2.关照整体不足
如果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圈养”,那么批注式阅读教学就相当于“放养”。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走进文本,去寻找批注点进行阅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学生的着眼点会在一词一句一段上,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批注本来是在“体会那微妙的咀嚼味儿”(朱自清),但这里容易出现的这个“味儿”却仅是一草一叶的,缺乏整体的关照,便不深不浓。若教师再不加以引导,汇报交流中出现的就是一些文本的散点,极易导致理解上的肢离破碎。
丁培忠老师生前一直倡导,阅读一篇xx要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我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的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3.深入细部不够
学生的自主批注是一种精读,要求潜心默想,沉入到字里行间去涵泳。正如清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所云:“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泳,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阅读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境中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但在实践中,学生往往是边读边批注,对某处有所感悟就开始写,记录下的是初始粗糙的感受。大多是对句、段的总体、模糊的感受,尤其缺少对词语的批注。即便是对词语进行批注,也只是浅层次的,未经过多思考与深入理解的。如对“端详”一词,学生的批注有“看”、“认真地看”、“欣赏地看”,距离“仔细地看、反复地看”正确理解还存在着差距。要沉入文本,潜入到语言的深处与细部,就必须通过对词语蕴含的精细寓意的理解来达到。这也是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加强的。 4.缺少质疑环节
缺少质疑,其实是阅读教学长期来的一个基本现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掌握着课堂的提问权,学生习惯了答疑。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尽管将“质疑法”作为一种批注方法总结出来,但在实践中,学生的质疑批注从量上和质上都不理想。这说明学生还不具备质疑的能力,而质疑又是通向深度阅读、独立思考的主要途径。
5.忽略个体差异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第一环节是基础,第二环节是保障,第三环节则是拓展。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的自主批注是第一位的,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学生的语感、阅读能力有强有弱,直接导致批注质量的差异。交流中如果能力低的学生再不主动汇报,教师就无法发现批注的无效为批注而批注,仅将文本内容换个说法写在空白处,未经思考,所谓批注只是一种简单的内容搬家;批注的无用有的学生批得过于肤浅,进入一种模式,经常用简单的“太美了”“太好了”等毫无意义的感叹词来批;批注的错误没有关照全文,错误地解读文本。如学生对介绍人种来历的传说故事这样批注:我终于知道了人种的来历。这里,就将传说当作了真事。对这些能力较低的同学如何在自读批注和交流环节予以关照,达到阅读批注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也是一个难点。 6.主导作用不力
主要体现在第二环节,即学生交流批注,教师顺学而导上。这几种现象可以说一直存在着:一是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肢离破碎;二是学生间就批注进行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已见,没有交叉深化。
这些问题的反复出现,仍源于教师对教材、尤其是刚刚拿到手的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不强,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如果对重难点批注不到位,又不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便很难达成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因此,我深刻地明白一点,要想使用好批注式阅读教学,首先要自己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达成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5
最近,听了两节课外阅读导读课。一节是工小陈吉宁老师执教的《淘气包埃米尔》导读,一节是养正小学孙照宇老师执教的《窗边的小豆豆》导读。因为之前从没听过这种课型,所以感觉很新奇。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向大家作一下汇报。
感触一:目标明确,旨在激趣
导读课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课外主动去阅读这本书。因此,导读课也就承载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任务。其中“猜读法”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淘气包埃米尔》导读课上,老师多处采用“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根据封面猜一猜、根据“书名”猜一猜等。其中最精彩的是出示情节往下猜。记忆犹深的一段是老师出示一段精彩的文字,大意是:五岁的淘气包埃米尔,喝汤时将头卡在汤罐子里了,这可怎么办呢?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产生要读下去的强烈欲望。学生猜测之后,老师出示原文,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接着又让学生看这样一段文字:话说这个汤罐子被爸爸粘好了,可是晚上又到了埃米尔的头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中,思维发散,深深被这本书所吸引。而根据插图猜更为精彩,老师出示故事中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任由学生猜测。此时,老师不讲书上的内容,留下悬念,让学生恨不得立刻回家买书去读。
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中,教师则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讲一讲让学生初识小豆豆的调皮。再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长大后的小豆豆,并了解她的卓越成就,强烈的对比反差,为学生设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小豆豆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变化呢?由此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和强烈的了解欲望。可以说在这两节课中,“猜读法”的使用调足了学生的胃口。
感触二:赏析人物,学会读书
当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中,喜欢上这本书之后,老师便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重要环节,赏析人物,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
例如:在《淘气包埃米尔》导读中,老师为学生准备阅读材料“12月18日”那天发生的事。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人物的品质。在配乐朗读中,抓住了人物的细节描写,深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中,认识小林校长时,教师则采用讲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法,感受校长的与众不同。
从课堂的情况来看,学生学得比较主动,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对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也感兴趣,对故事的结局更感兴趣。而随着这一系列兴趣的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在点亮儿童课外阅读的路上,我们永远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我们应该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从我们开始,从我们的孩子开始,我们将共同前行在阅读的路上!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06-19
[精选]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0-24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07-22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03-19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06-16
中班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1-01
中班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0-23
(热门)阅读教学工作总结05-17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优选]05-17
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总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