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总结

时间:2024-10-19 04:03:00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总结8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教学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学总结8篇

音乐教学总结 篇1

  转眼间,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在荔枝沟小学这个舞台上已经工作了五年。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进步着。回顾本学年的音乐教学工作,感慨很多,有成功之处,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我就把本学年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任教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音乐课。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聆听体验音乐入手,从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为切入点,通过听、拍、唱、演等系列音乐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初步感受与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速度及节拍的意义,重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教改方法。以实践求真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模式。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力求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较多的运用范唱来进行歌曲教学。用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在演唱时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和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音色自然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技巧。针对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音乐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即兴创作的教学方法,并且尝试用多样的手段来进行音乐欣赏的学习。针对课程内容把打击乐伴奏、形体表演与绘画等方式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作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常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音乐知识的积累和感悟。

  不足:对课堂中一些细节的东西把握得不够细致,有很多环节缺乏推敲,需要多学习提高,多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在声乐兴趣课上,由于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和现有水平等方面差异很大,所以在给学生的歌唱方法教学中,我想了很多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想办法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发声器官与形象化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知识与技巧与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理解能力联系起来,增强形象性和趣味性,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和接受。尽量选择一些好听、有一定艺术性的歌曲来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以及对音乐的鉴赏力。

  不足: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太稳定,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容易安排,教学效果没有预期的理想。

  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都积极认真准备,尽自己所能做好每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和老师对我的信任。付出总有收获,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老师的肯定和好评,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了自身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回首这一学年,我收获了很多,但是我的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这些都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加以改进。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吸取其他教师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音乐教学总结 篇2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 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音乐教学总结 篇3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美育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如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一、结构美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其次是注意运用感情。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说:“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在这里,剧院里的他,整个属于艺术。”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实现“心灵净化”,除去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心态。音乐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学生听课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制约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例如:在学生唱不好视唱时,不能火冒三丈,把学生批评一通,这样会给学生心理上罩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或请唱得好的同学表演,再表扬鼓励一番,这样的效果就明显不同与前一种了。另外,课堂内容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的曲线美,让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二、氛围美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美,还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失之零乱,安静而不失之呆板,紧张而不失之抑闷,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围,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因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目的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无实事求是的态度,那就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了。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发生了兴趣。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氛围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如:在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先在黑板的右端写上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左端挂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录音机里放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想象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音乐教学总结 篇4

  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教学设计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巧妙地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编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连学习铃鼓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在介绍铃鼓这一打击乐器时,让学生观察它的结构特点,然后思考怎样敲击它可以发出声音,请全班每个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都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三、给学生适当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及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四、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许多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音乐教学总结 篇5

  时光如梭,一转眼又到期末了,忙碌又充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了,我细细的回顾一下自己在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我这学期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上,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我积极响应学校各项活动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各项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本学年期,我担任九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我根据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在教育教学中,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九年级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三、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做了相应的规定,在音乐教室上课学生通常喜欢随意乱坐,我观察了几节课,专门做了音乐教室座位表粘贴在音乐教室的专栏上,要求学生按新的座位表就座,如有人旷课我一目了然,我还对上课表现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做了相应的最佳表现者跟期末的成绩评定挂钩,效果不错。学生来音乐教室上课不再零乱。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并且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自选一首歌曲表现。选班级优秀的学生4位一起评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最后评定成绩。

  (一)评分标准:

  1、音准、节奏(50分)

  2、表现力——舞台形象、表情、歌曲情感处理。(30分)

  3、普通话咬字(20分)

  4、歌曲的完整性(10分)

  (二)三点基本要求:

  1、歌曲要求是课本中或课外健康的歌曲(流行歌曲可以)。国歌和儿歌不能唱。

  2、要求背唱歌曲一段歌词,任选一段歌词。

  3、在讲台上拿话筒歌唱。

  (三)成绩等级:

  90分以上为优

  80分——90分之间为良

  70分——80分之间为中

  60分——80分之间为及格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课外工作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省领雁工程的培训,积极参加县市里的音乐

音乐教学总结 篇6

  又到了做总结的时候,写下这个标题我回想到了这学期的点滴,具体的每个教学过程或许已记不太清楚,但这句话足以总结我的心情:充实并快乐着。

  本学期,我在教学生学习歌曲的时候,注重了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生学会一首简单好听的歌曲时,我请学生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视唱,学生都很乐意学习,因此识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注重了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上,我尽量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教给学生,当然,前提是学生不感到枯燥。一点一点的学习,让学生也了解了什么是休止符,什么是连线,不同的拍号、……在此基础上,我提倡让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歌词的在创作、对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歌曲的了解更加深入,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我还注重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评价是个老话题,我在音乐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互相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别人的进步,优点,少提别人的不足,多肯定,少否定。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进步,闪光点,以此让学生找到自信,充满信心。

  再次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高深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让学生了解尊重。比如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认真倾听,在歌曲范唱时认真倾听,这些我总是记得自己第一个做到,让自己去感染学生,通过我的带动,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有了一定进步。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着遗憾,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针对四年级的全体学生,由于这学期起从四年级开始了葫芦丝进课堂的课程,由于这是学校第一次引进葫芦丝进课堂,而为了将这门乐器课程很好的开展下去,院部对这个非常重视,每周抽取了一节音乐课进行葫芦丝学习,而后来的葫芦丝比赛,让我不得不两节音乐课都用于葫芦丝教学了,致使音乐课的常规教学没能按要求完成下去。这点我应该反思,下学期力争做到音乐课和乐器课合理安排,互不耽误。

  另外一点则是在这两天学校对学生的音乐检测中才意识到的: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还有校歌应该是每个学生的必唱曲目,而我在本学期并没有重视对这几首歌的系统学习。今后的教学里课本之余的歌曲一定要认真把握。

  最后的总结句我觉得有必要感谢一下这学期新来的几位音乐老师,这学期我从他们身上感染到了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做事的专注程度,这激励这我不断的努力学习,让我收获到一些快乐!来年的教学中,我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充实并快乐着!

音乐教学总结 篇7

  一学年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工作作出总结。

  一、师德表现方面: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二、课堂教学: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三、课堂管理: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四、特色工作:本学期,我编排了合唱节目《我和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窝里》及歌表演《熟透的太阳》教师节目《红歌大串联》,我和杨达老师编排的歌伴舞节目《映山红》还将参加市里的歌诵江西的.文艺节目比赛,这些节目参加了明志小学第三届艺术节的展演,赢了各位领导、老师、学生的认可。

  五、工作考勤方面: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总的说来,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我做的还不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多地方还需要提高,应该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多参与听、评课的活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为成熟,对学生和教材的理解、把握得到进一步提高。

音乐教学总结 篇8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淡化了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过程,强调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是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之中。但是,在当前音乐教学的改革热潮中,与这一理念相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即使采用了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地显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为目标,过分强调知识系统,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构建《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兴趣—参与—表现—创造”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最好的途径。因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体现教师组织教学的技能和方法,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桥梁。

  二、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所以,我们必须认识,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宽松、生动、活泼、积极地环境中进行学习。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从兴趣开始,在教学中向学生展露新奇、有趣的音乐、律动,为乐曲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感知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动力。

  2、参与是最佳途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什么是我们的目标呢?就是采用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教授音乐和歌唱,培养他们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这种渴望将持续终生。音乐既不是通过智力的、理性的途径来学习,也不能用类似代数符号或是与儿童无关的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是为他们铺设知觉体验的道路。要知道,一次单纯的体验能够使年轻的心灵通向音乐,直至终生”。

  小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当他们认知能力,感知、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已不满足于唱游教学浅显的表现方式时,音乐教学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着重从听觉着手,融知识技能与音乐形象于一体,强调感性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技巧的运用。

  3、表现是最终的目的: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充分挖掘歌曲或乐曲的蕴含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进而使儿童尽情地用动作、语言、绘画、表演、等方法创造美、表现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意识,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4、创作是最高的追求:音乐教学的原则是要孩子及一切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实际唱奏甚至作曲来体验音乐,诱发学生自身的乐感,接受音乐教育。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来创作出发自内心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

  第一环节:兴趣

  兴趣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手段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愿意学习、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是调动学生感官积极参与,乐于体验、实践的`原动力。既是教学的开端,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首先是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自我情绪的进入要早于学生,了解学生的的年龄特点,准备各种辅助的教具,设计各种合理的情景,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音乐美妙的殿堂,感受神秘,感受美,产生跃跃欲试的现象。

  第二环节:参与

  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就进入学习的最佳时机,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音乐旋律,体验乐器,体验节奏,体验情绪等等。体验过程就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为主体,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过程。通过听,看,模仿,理解,律动,视唱等全身心地投入,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在听觉上、视觉上得到了美的享受,产生且保持了对音乐的热情,对情感投入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验必须到位,必须实在,必须深刻,才能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不能流于形式,面面俱到。

  第三环节:表现

  学生掌握知识是为了表现音乐,这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特别留出一段让学生表现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主要从事:(1)歌唱:通过课堂教学以后,让学生自由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并表演唱。(2)延续:通过表现活动以后,学生再度评价,觉得意犹未尽,对音乐作品进行自我创作展示。(3)巩固或辅助:利用器乐或表演等一系列手段对以上活动内容出现不足之处进行加工或进行创作伴奏等。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环节提炼、加工,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构思去创造新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在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发展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和创作力。

  第四环节:创作

  创作是音乐课中学生在感知体验音乐、器乐的美后进行的实践活动。在形式上更加自由,更加宽松。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节奏的改变,情绪的改变,唱词的改编,选择器乐伴奏,编舞,声部分类等一系列的创作实践活动。

  这个创作过程是学生自由组合,相互协调配合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组内合作、交流、提示、互相评价等促进小组内同学的创作能力提高。组内合作之后是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演奏,演唱,表演等,通过大家评议,提示,指导,得出最佳的方法,从而达到音乐创作的成功喜悦和享受。

  四、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1、兴趣为先

  (1)创设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

  中、高年级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具体化特点,需要教师根据音乐作品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挖掘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情景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引发想象。例如,在歌曲《愉快的梦》的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从发声练习《半个月亮爬上来》入手,通过学生轻、柔、连的歌唱,同时让学生欣赏“宁静的深夜、银色的月亮慢慢爬山天空、眨眼睛的星星、晚风中摇曳的小树、潺潺的流水、呱呱叫的青蛙……”这些组成的美丽画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带入月明星稀的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手段,音画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境界,感染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为学习新课打下情绪调动,积极参与的基础。

  (3)利用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音乐教育对大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而大脑的发育也有助于有成效的音乐学习。在音乐课上学习乐器,成功地掌握几件器乐的演奏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葫芦丝引进了小学高年级的课堂。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初步掌握了这些乐器的的演奏技巧,汲取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且还吹了不少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婚誓》等一首首优美的葫芦丝作品回荡在校园的上空!

  2、感知铺路

  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隐性过程。感知主要通过这样的途径:

  (1)听觉感知

  通过让学生听赏,感知音乐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如在《静静地听》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划旋律线,通过学生的实践感受,知道跳动的音程的运用是为了表现静静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的音乐形象。

  (2)视觉感知

  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看老师的形体表演,情绪,看老师的动作手势等,产生视觉上的印象。

  (3)身体感知

  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口,动手,律动,视唱等感受音乐带来的身体的愉悦和精神的愉悦。

  (4)心灵感知

  听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理解音乐的情绪、节奏,品味音乐的内涵,从而达到心灵与音乐创作者的契合。

  3、表现架桥

  表现过程是桥梁,是通往创作的必由之路。表现是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参与表现音乐作品,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过程。

  例如,在《踩雨》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掌握休止符节奏,通过学生的聆听和演唱实践,使学生懂得作曲家休止符的运用可以贴切的表现溅到地面的雨花在轻盈的舞蹈,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的表现除歌曲。又如,本课结束句中切分节奏的教学中,我指导大家把165节奏改成165来比较的演唱,通过实践的演唱体验,大家一致认为原来的节奏把“踩”和“闯”的动作便显得更贴切,这样学生就很轻松的掌握了这个较难的节奏。

  4、创造升华

  (1)教师的情绪调动艺术

  在让学生体验之前,教师已经对歌曲本身进行了预知和情绪的积极准备,由开始的导入进入体验的高潮,一步一步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中的铺垫艺术。

  教师要预知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困难,提前做好铺垫,循序渐进,用最有效的办法,使学生顺利地体验。

  (3)教师在教学中手势的艺术。

  音乐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手势语言既激发学生兴趣,也起到示意、激情、引导的作用.使教学面目焕然一新。

  (4)教师教学中形体表现艺术。

  小学生正值人生之初,难以体味表演的各种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用形体动作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创作,逐步培养学生的表演技能。

  (5)欲要其为而不为艺术。

  好奇是小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所以,教师要不为,故意做难,让学生通过自己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如教师拿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学生们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随之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再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小白船的变奏》一课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把歌曲由3/4拍变奏成2/4拍,成功的体验了三拍子的摇荡感、舞曲性质和变成二拍子后的欢跃性。在孩子们的强烈浓厚的兴趣中,紧接着我又建议孩子们把它变成他们喜欢的通俗的摇滚说唱,在激烈烈的讨论和实践中,学生成功完成对歌曲进行的再度创作。

  5、审美回归

  当兴趣、参与、表现在、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完毕后,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就进行了一个全新的刷新,教师最终要交给学生的是一种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境界,对理想的追求,提升音乐的欣赏境界。

  五、模式特点

  1、活

  “活”就是活泼、灵活。活泼指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活动多,活泼、自由。灵活是对于内容、目标、学习方法的教师学生都可以灵活运用。还有教室座位、分组的灵活机动。灵活还指音乐课可以是没有桌椅的课堂。

  2、乐

  “乐”贯穿整个音乐教学,好奇地乐着进入,成功地乐着走出。学生兴趣是乐的,参与是乐的,表现是乐的,创造还是乐的,乐就像芽孢在幼小的心灵茁壮成长。

  3、益

  乐中有收获,提高了兴趣,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感知,促进了自我音乐创作能力,创新思维的提高,有益于身体,更有益于心灵,审美情趣的提高。

  4、美

  音乐本身就是美。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渲染美,体验美、创造美,欣赏美、陶冶美的情操。

  “兴趣—参与—表现—创造”模式中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研究后思考

  1、作为“兴趣—参与—表现—创造”音乐教学模式有它一定的实用范围,它主要解决审美活动教学中,学生的“聆听(观察)、感悟、表现、创造”活动与主体精神、兴趣培养、个性发展、传授知识等的关系问题。音乐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如音乐欣赏、舞蹈等,仍需要其他教学模式来解决。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教学对象,这种模式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教学要求。

  2、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兴趣调查,组织好课堂教学。

  3、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让学生满意的学者型教师。

【音乐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总结11-02

音乐教学总结06-24

音乐教学总结06-24

(经典)音乐教学总结11-13

【经典】音乐教学总结07-26

音乐教学总结06-12

(精选)音乐教学总结09-06

音乐教学总结07-08

音乐教学总结10-22

音乐教学总结【经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