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12 07:20:1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8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常用的应用程序。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

  2、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知识。

  3、学习使用文字处理(WORD)应用软件。

  4、学生学习文字排版、图文混排等基本技能。

  5、初步学习FLASH基础知识,学会简单动画制作方法和制作简单的动画。

  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1、教学要切合初中学生实际,充分考虑中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2、加强机房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

  3、充分发挥掌握的好的学生的作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教学进度计划

  在认真学习相关资料和视频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软硬件配置、学生基础及课标要求,同时结合教材中的目录结构及对各章节中软件功能掌握要求的不同,制定教学进度表。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2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上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回顾及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15节课、三个综合实践,其中有7节课、二个综合实践为本学期课,上学期已经完成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和综合实践一。本学期从第九课开始学习,继续完成第二单元网络基础及应用模块,第三单元网络应用及Excel数据处理模块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15节课、三个综合实践,其中有8节课、二个综合实践为下学期课,上学期已经完成第一单元程序设计模块和综合实践一。本学期从第八课开始学习,继续完成第二单元网络学习及应用模块,第三单元网页制作模块的教学工作。

  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15节课、三个综合实践,其中有7节课、二个综合实践为下学期课,上学期已经完成第一单元图像处理

  模块和综合实践一。本学期从第九课开始学习,继续完成第二单元音视频处理及幻灯片制作模块,第三单元机器人模块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八年级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了较紧迫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好转。但多数学生依然不会主动及时地复习巩固功课,不少学生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管理的严,尤其是学习好点的学生,家长很少让他们接触电脑。所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第一学期的中考备战洗礼,不少学生感受到了认真复习的紧迫感,因此第一学期的学习效率比七八年级的学生强很多,不少学生学得较认真。

  三、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和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的特征和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

  3、能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4、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初步确定信息需求。

  5、能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积极参与对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9、能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10、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行为习惯,能够遵守与信息技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健康地、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运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本。

  4、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初一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但是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能够看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

  2、培养并渗透网络德育教育;

  3、通过学习评价、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的信息技能;

  4、使学生掌握通式操作,知道如何求助;

  5、学生能够从网上查找、下载、管理信息,并公与他人分享。

  三、教材分析:

  今年的新教材主要是适应初中非零起点教学需求,同时也为零起点同学提供了必要的补习内容。主要体现“提炼技术价值”和“体现信息需求”,掌握学习规律,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打好基础。“实践”模块主要是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技能;“补缺”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补习内容;“加油”则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深入掌握所学技能;而“思维导图”则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每一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四、学生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所以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有限,所以在学习新教材时需要补的课很多。

  五、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综合实践、合作探究学习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2课时

  2、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2课时

  3、计算机安全问题1课时

  第二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概述1课时

  2、因特网初步1课时

  3、网上信息的获取1课时

  4、电子邮件1课时

  第三章电子表格

  1、电子表格概述1课时

  2、建立工作表2课时

  3、工作表的编辑2课时

  4、工作表的修饰与打印2课时

  第四章多媒体信息处理

  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1课时

  2、多媒体制作工具1课时

  其他的时间,综合练习,进行全面复习。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4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frontpage、powerpoint、flash等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根本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信息技术》一、二册,内容在七、八年级都以讲完,九年级的任务是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复习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学习制作网页,以及对数据的管理。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用Word制作作品、用Excle管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用flash制作动画是难点。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四、方法措施:

  将围绕信息技术中考要求,重点研究考试大纲,分析历届考试内容和形式,在初步准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在培优补差方面多下功夫,制定好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分步分层进行课堂教学和辅导工作。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4、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5、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6、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7、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8月:制定学习制度和课堂要求,安排学习顺序:先理论部分再上机练习(加强上机课堂要求,养成课堂秩序)

  9月: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工作原理10月: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计算机进制换算

  11月:复习word部分:重点窗口认识,常见菜单的应用记忆,实例练习(加入考试练习题)

  12月:复习excel部分:重点窗口认识,常见菜单的应用记忆,实例练习(加入考试练习题)

  1月:复习powerpoint部分:重点窗口认识,常见菜单的应用记忆,实例练习(加入考试练习题)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5

  新港中学始建于20xx年。学校地处航空港、深水港中间的书院镇,毗邻开发中的临港新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占地面积17271平方米,建筑面积3564平方米,配有专用教室9个。学校现有学生人数343名,12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7名,占教职工总人数的92.5%;中学高级教师2人占5%,中学一级教师14人占35%,中学二级教师20人占50%;区级骨干3名。

  一、学校背景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学校本地生源急剧减少,特别是尖子生源的流失现象极为严重,一方面受毗邻的上中东校的招生影响新港小学一批尖子生进入上中东校,另一方面其它一些尖子生家长都想方设法地将学生送往镇上学校。与此同时,随着书院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政府对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进行免费义务教育,学校的外地生源呈逐渐增长的趋势,20xx年8月31日学校统计的全校生源中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占21.3%。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显著特点是不稳定性,一些成绩较好的会在七八年级时转回老家,而一些小学高年级才来到上海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其英语水平成绩明显低于同龄人。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给我校带来的不仅是生源的流失,师资的招聘存有困难,教师的流失也客观存在,近2年,学校有3位成熟优秀教师辞职后进入其它学校。

  我校农村学生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专及以上毕业寥寥无几,很多甚至初中都没毕业,这些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将学生留给祖辈看护,造成对学生监管的无力甚至监管缺失。特殊家庭学生也呈现高比例,离异、单亲、再婚家庭的学生在我校比较多,这样的学生往往带有心理问题,行为偏差。我校的学生很多存在学习动机习惯不佳,自主管理能力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方式传统,创新能力不足等局限。

  学校师资年龄呈年轻化,教师敬业精神强,课改适应性好,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大,但学校缺乏在学科方面有影响力的引军教师。学校规模较小,客观造成研讨活动开展的'成效。专用室的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很多都是教师兼职,呈现不稳定性。

  二、学校课程目标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路径”。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这一核心课程理念,坚持“以优质、多元的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指导思想。体现“阳光育人、多元发展”的办学思想,新港中学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把课程设计的知识体系、社会要求、个性发展三个维度有机融合,形成一种科学的、多维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加强数学和科学技术教育,注重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课堂有效性为重要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一)德育课程

  1、德育课程目标:

  提高德育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完善品质。

  2、德育课程结构:

  德育核心课程+德育体验课程+德育特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

  德育核心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课程、理想信念教育课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课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课程,公民意识与法制教育课程,民族优良传统与革命传统教育课程。根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把“两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大力开展“温馨教室”建设,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中开设廉洁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民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和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智育课程

  1、智育课程目标:

  理解学科知识结构,把握学科核心内容,掌握学科思维方法。

  2、智育课程结构:

  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系列化+研究课程专题化。

  (三)体育课程

  1、体育课程目标:增强身心素质,掌握体育技能,发展体育特长。

  2、体育课程结构:身心素质发展课程+运动技能课程+体育特色项目

  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美育课程

  1、美育课程目标:具备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2、美育课程结构:审美知识理论课程+审美实践技能课程+美育个性发展课程。

  加强艺术教育,积极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

  (一)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

  1、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全面执行市教委规定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与课时。为使新教材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努力探索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班级学生学习实际,利用二周一次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分工合作,有一人主讲,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研究,进而确定每一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整合每一单元(章节)的教学内容,编制每一节课的作业,组织好每一单元的测试反馈,本学期开始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试行“校本作业”的开发,促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另外,继续在全体升考5学科进行“导学稿”的学案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

  2、拓展型课程丰富多样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在优化基础型课程的前提下,学校要加强拓展型课程建设。在限定拓展型课程方面,以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学科拓展为主要内容,其中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心理健康、防灾减灾、民族教育、生命教育等;学科拓展以语文阅读、英语听读拓展为主;自主拓展型课程以“挖掘资源、发挥特长、培养兴趣”为宗旨,致力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申报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参与,这些课程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探究型课程深入开展

  探究型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为出发点,我们要开展学科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探讨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如何指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让学生体验、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或是以单独设置的探究型课程呈现,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其课时安排采用弹性课时制,强调课内外的结合。

  (二)三类课程的实施形态

  基础型课程具有统一的共性基础要求,为必修课程。

  拓展型课程分为学科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学科部分包括限定性拓展和自主拓展两部分,修习方式为选修;社会实践部分为必修。

  探究型课程为必修。单独设置的探究型课程I一般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其课时安排采用弹性课时制,强调课内外的结合,探究型课程II渗透在其他两类课程的教学中。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6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上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回顾及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15节课、三个综合实践,其中有7节课、二个综合实践为本学期课,上学期已经完成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和综合实践一。本学期从第九课开始学习,继续完成第二单元网络基础及应用模块,第三单元网络应用及Excel数据处理模块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15节课、三个综合实践,其中有8节课、二个综合实践为下学期课,上学期已经完成第一单元程序设计模块和综合实践一。本学期从第八课开始学习,继续完成第二单元网络学习及应用模块,第三单元网页制作模块的教学工作。

  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15节课、三个综合实践,其中有7节课、二个综合实践为下学期课,上学期已经完成第一单元图像处理

  模块和综合实践一。本学期从第九课开始学习,继续完成第二单元音视频处理及幻灯片制作模块,第三单元机器人模块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八年级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了较紧迫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好转。但多数学生依然不会主动及时地复习巩固功课,不少学生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管理的严,尤其是学习好点的学生,家长很少让他们接触电脑。所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第一学期的中考备战洗礼,不少学生感受到了认真复习的紧迫感,因此第一学期的学习效率比七八年级的学生强很多,不少学生学得较认真。

  三、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和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的特征和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

  3、能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4、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初步确定信息需求。

  5、能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积极参与对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9、能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10、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行为习惯,能够遵守与信息技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健康地、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运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本。

  4、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7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会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会导入照片。会利用常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进行简单处理和美化。

  2、会利用网络云盘备份和分享照片。

  3、会利用《会声会影》对影片进行编辑和输出。

  4、掌握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相册的方法和技巧。

  5、熟练掌握在Excel表格中输入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如快速填充、求和、求平均值等。

  6、掌握表格数据的排序、条件格式设置、公式计算。

  7、熟练利用20xx表格数据,建立图表。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玩转家庭照片》,由三个活动组成:拍摄调整照片、美化装饰照片和云盘分享照片。通过三个活动,学习数码相机的使用、将相机中的照片导入电脑的步骤和方法、对照片进行分类管理、利用《美图秀秀》对照片进行美化装饰处理、利用网络云盘对照片进行存储分享。

  第二单元《编辑家庭影片》包括家庭影片制作、影片效果添加和完善影片乐分享三个活动,分别从家庭影片的初期制作、影片效果添加及完善影片分享着手,感受“会声会影”软件对提供的案例素材使用,充分体验编辑家庭影片的快乐与成就。

  第三单元《制作家庭相册》由家庭相册初了解、相册内容快制作、多种媒体助表达和动态效果添精彩四个活动组成。学习幻灯片封面格式背景及艺术字的添加、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修饰设置、动画效果的呈现,让学生通过电子相册的制作,一方面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需求。

  第四单元《节约家庭开支》包括建立家庭小账本、家庭开支细打算、美化管理小账本和省钱购物网上行四个活动,学习利用Excel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帮助家人建立账簿,合理规划家庭支出。学会网上购物可以减少开支,但要求学生有网购安全意识和消费维权意识。

  知识点:美图秀秀、会声会影、PowerPoint、Excel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一般技巧。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美图秀秀、会声会影、PowerPoint、Excel等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学期的教学难点是Excel20xx中的函数。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8

  一、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面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了9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很积极,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上机上机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而有的学生基本上是一周一次的上机时间才能摸上电脑,所以所学知识遗忘性大,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娱乐,所以在信息课的学习上还要有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内容

  第一、二课时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第三、四课时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五、六课时综合实践

  第七、八课时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第九、十课时使用资源管理器

  第十一、十二课时初识因特网

  第十三、十四课时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第十五、十六课时综合实践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04-04

计算机教学计划11-04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03-18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02-02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07-10

计算机教学计划15篇01-14

计算机教学计划八篇07-21

初中教学计划11-21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11篇03-22

计算机教学计划【集锦3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