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
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
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
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1)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科学概念目标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3)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 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1 20xx.9.2-9.8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 9.9-9.15 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3 9.16-9.22 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4 9.23-9.29 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5 9.30-10.6 国庆放假
6 10.7-10.13 1-4.观察月相
7 10.14-10.20 1-5.各种各样的天气
8 10.21-10.27 机动
9 10.28-11.3 1-6.不同的季节
10 11.4-11.10 1-7.做大自然的孩子
11 11.11-11.17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12 11.18-11.24 2-1.我们生活的世界
13 11.25-12.1 2-2.不同材料的餐具
14 12.2-12.8 2-3.书的历史
15 12.9-12.15 机动
16 12.16-12.22 2-4.神奇的纸
17 12.23-12.29 2-5.椅子不简单
18 12.30-20xx.1.5 元旦放假
19 1.6-1.12 2-6.做一顶帽子
20 1.13-1.19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21 1.20-1.26 学期总结评价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基本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土壤、天气、月相、季节、材料、书、纸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份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换,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份同学加强引导,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到达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二、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是最新修订的科教版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共分为13课。由于是新教材,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融会了之前科学学习的一部份知识,如推力和拉力的知识,另外在修订思路上面也有所改变,本册教材覆盖了新课标的相干要求,理顺了内容的逻辑关系,并且基于二年级学生水平,减少了知识容量,下降了学习要求,并且还设计了一些有料、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参与课堂、动手实践的兴趣。
第一单元为《磁铁》单元。包括七课内容,分别为《磁铁能吸引甚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磁铁的两极》《磁极与方向》《做一个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动身,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构成对磁铁较为全面的认识,指点学生将学习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份磁力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并在视察磁铁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简易的指南针。
第二单元主题为《我们自己》。包括六课内容,分别为《视察我们的身体》《通过感官来发现》《视察与比较》《测试反应快慢》《发现生长》《身体的“时间胶囊”》。本单元是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具有学习的功能。学生通过视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在生长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各种方法亲身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视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唆使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唆使南北的特性。
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利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应用科学的兴趣。
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视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得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点,用比较的方法辨认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视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辨别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丈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进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动身,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学生适合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情势,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利用于生活的思惟,培养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公道科学的嘉奖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嘉奖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本年级学生共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2.两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操纵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摹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4.两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爱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熟悉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二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三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四面: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五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六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七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八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四面: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机动:四课时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
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
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
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
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
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
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
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 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 科技制作、 科技应用、 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 科技发明、 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原则, 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 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 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 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 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
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
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
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 、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
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 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 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方法, 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 逐步养成预见、 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五、实施措施: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
习。 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
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1)班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1)班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观察月相》、《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季节》、《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同材料的餐具》、《书的历史》、《神奇的纸》、《椅子不简单》、《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注重法制教育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相关的思想渗透。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
●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
●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1班科学科教学内容周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09-22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3-13
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计划05-25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1-10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8-26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4-07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2-07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5-08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5-23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