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用的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不断研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变“经师”为“人师”,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二、合理安排本学期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17周,约102课时,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第一学段:数学必修5约42课时;第二学段:必修3约46课时,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备课工作,保证质量:
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并与学生原有知识加以联系,做到有的放矢。
四、精选例题和作业: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既要照顾中、下层学生,也要注意培养优生,因此,例题和课外作业的选取一定要有梯度,结合教材,可适度增减例题。课外作业分层要求:A组题要求学生都要完成;B组题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经教师精选的必做,其他选做。
五、信息共享,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为加快对试验课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探索教改进程,建立备课组资料库,要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收集和筛选资料存库,发挥集体智慧,及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
六、认真抓好落实,全面提高:
认真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对他们的学习加以督促,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加以纠正,争取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使提高高二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还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样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数据样本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难点
重点(1)用算术平均数作为近似值的理论根据.(2)方差和标准差刻画数据稳定程度的理论根据.
难点:(1)平均数对总体水平进行评价时的可靠性(和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联系).(2)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一)问题情境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老师的布置下,用单摆进行测试,以检验重力加速度.全班同学两人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单位:m/s2):
9.62 9.54 9.78 9.94 10.019.66 9.88
9.68 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 9.72 9.93 9.94 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
问题1:怎样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median).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的众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
问题2:用这些特征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的优缺点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作用,但计算较繁琐,并且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较差,但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较差,但中位数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可选择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它们各自特点如下:
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中位数、众数都不具备的性质,也正是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
问题3: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 (其中ai(i=1,2,…,n)为n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它的依据是什么呢?
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离差尽可能地小,我们考虑(x-a1)2+(x-a2)2+…+(x-an)2,当x为何值时,此和最小.
(x-a1)2+(x-a2)2+…+(x-an)2=nx2-2(a1+a2+…+an)x+ a12+a22+…+an2.
所以当x=a1+a2+…+ann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
(二)数学理论
故可用x=a1+a2+…+ann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称其为这n个数据a1+a2+…+an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
-a=a1+a2+…+ann.
(三)数学应用
例1 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如下(总分:150分),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
甲班:
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
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
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
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
92102 93 84 94 94 100 90 84 114
乙班
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
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
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
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
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
分析:我们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衡量这组数据的水平,因此,分别求得甲、乙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即可.
解:用科学计算器分别求得
甲班的平均分为101.1,
乙班的平均分为105.4,
故这次考试乙班成绩要好于甲班.
此处介绍Excel的处理方法.
例2:已知某班级13岁的同学有4人,14岁的同学有15人,15岁的同学有25人,16岁的同学有6人, 求全班的平均年龄.
解:13×4+14×15+15×25+16×64+15+25+6
=13×450+14×1550+15×2550+16×650
这里的450,1550,2550,650,其实就是13,14,15,16的频率.
[数学理论]一般地若取值为x1,x2,…xn的频率分别是p?1,p2,…pn,则其平均数为x1p1+x2p2+…+xnpn.
睡眠时间 人 数 频 率
[6,6.5) 5 0.05
[6.5,7) 17 0.17
[7,7.5) 33 0.33
[7.5,8) 37 0.37
[8,8.5) 6 0.06
[8.5,9] 2 0.02
合计 100 1
例3.下面是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的抽样频率分布表(单位:h),试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
分析:要确定这100名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就必须计算其总睡眠时间.由于每组中的个体睡眠时间只是一个范围,可以用各组区间的组中值近似地表示.
解法1:总睡眠时间约为
6.25×5+6.75×17+7.25×33+7.75×37+8.25×6
+8.75×2=739(h).
故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
解法2:求组中值与对应频率之积的和
原式=6.25×0.05+6.75×0.17+7.24×0.33
+7.75×0.37+8.25×0.06+8.75×0.02=7.39(h).
答 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约为7.39h.
21世纪教育网
例4.某单位年收入在10000到15000、15000到20000、20000到25000、25000到30000、30000到35000、35000到40000及40000到50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
分析:上述比就是各组的频率.
解 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
12500×10%+17500×15%+22500×20%+27500×25%+32500×15%
+37500×10%+45000×5%=26125(元).
答估计该单位人均年收入约为26125元.
例5.小明班数学平均分是78分,小明考了80分,老师却说他是倒数几名,你觉得这可能吗?(再看书P64思考)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高二文科第一学期包括了必修三和选修1-1两本教材,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重点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特别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考的常用逻辑方法,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与推理,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历了文理科分科之后,我对两个班上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两个班中,女生占了将近70%,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可以说都很不理想,大部分的学生基础都很薄弱。一班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三班而言较好一点,但仍然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三班中有很多的学生甚至有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局面,使两班的学生成绩赶上来,针对学生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共有六章内容
必修三
1.算法初步
2.统计
3.概率
选修1-1
1.常用逻辑用语
2.圆锥曲线方程
3.导数及其应用
本学期的重点章节为必修三中的概率和选修1-1中的圆锥曲线方程和导数及其应用,其它章节相对来说高考的要求较低一些。
四.具体的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做到对知识全面掌握,从而在教学中能有的放矢。
2.坚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立足课堂,加强课堂中的教学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坚持每章一测的原则,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考试练习,从而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且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4.对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要加强其能力培养,为两年后的高考夯实基础。
5.对学习成绩处在中等水平的学生要狠抓基础落实,使他们将知识掌握并且能够进行基本初等应用。
6.对学习已经出现困难的学生则首先要求其掌握基础,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
7.对于厌学、甚至弃学的.学生则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这些学生首先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够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五.上学期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高一整个学年中每学期都有两本必修教材,时间紧,能够做到的就是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节课,课后的作业进行认真布置和批改,并且能够及时的对固学案上的较难题目进行详细的讲解。
不足之处在于时间上的不足,导致不能够及时的对章节内容进行检测导致月考和期末成绩的不尽人意,部分学生也会产生懈怠的情绪。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努力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立足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人人都能成功的教学理念。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05-01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01-24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2-29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1-12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精选11篇)07-03
(实用)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7-04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荐】05-17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精选13篇)04-02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篇06-12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经典(11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