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上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初二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开平方,知道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会利用开方求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并且也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经历了用估算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过程,初步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意义;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器估算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学习了估算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产生用简单方法求其解的欲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而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配方法》内容从属于“方程与不等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方程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用开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讲授新课;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是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7,则这个数是 。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具有怎样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完全平方公式。
3、用估算法求方程x2?4x?2?0的解?你喜欢这种方法吗?为什么?你能设法求出其精确解吗?
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通过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开平方和完全平方公式,通过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估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较麻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后面配方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实际效果:第1和第2问选两三个学生口答,由于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快回答出来。第3问由学生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学生既复习了估算法,同时又进一步体会到了估算法较麻烦,达到了激发学生探索新解法的目的。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1)工人师傅想在一块足够大的长方形铁皮上裁出一个面积为100CM2正方形,请你帮他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 ;若它的面积为75CM2,则其边长应为 。(选1个同学口答)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后,它的面积变为64cm2,则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若变化后的面积为48cm2呢?(小组合作交流)
(3)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独立练习)
x2?5; (x?2)2?5; x2?12x?36?0。
(4)上节课,我们研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x2?12x?15?0,你能仿照上面几个方程的解题过程,求出x的精确解吗?你认为用这种方法解这个方程的困难在哪里?(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开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配方法作好铺垫;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际效果:在复习了开方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口答出了第1问,为解决第二问做好了准备。第2问让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在交流如何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时,产生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直接开方先求出了新正方形的边,再减增加的边长,求出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的同学用了方程,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cm,根据题意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x?3)2?64;(x?3)2?48然后两边开方,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了原来正方形的边长,这样,再一次经历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初步了解了开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简单应用。在第2问的基础上,学生很快解决了第3问。但学生在解决第4问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发现等号的左端不是完全平方式,不能直接化成(x?m)2?n (n?0)的形式,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方程不能用开方法解,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方程问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为后面探索配方法埋好了伏笔。
第三环节: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1:做一做:(填空配成完全平方式,体会如何配方)
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选4个学生口答)
x2?12x?_____?(x?6)2 x2?6x?____?(x?3)2
x2?8x?____?(x?___)2 x2?4x?____?(x?___)2
问题:上面等式的左边常数项和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对于形如x2?ax的式子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配方,而要正确配方就必须熟悉完全平方式的特征,在此通过几个填空题,使学生能够用语言叙述并充分理解左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右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进一步复习巩固完全平方式中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际效果:由于在复习回顾时已经复习过完全平方式,所以大部分学生很快解决四个小填空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发现要把形如x2?ax的`式子a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只要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加上()2即可。而2
且讲解中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更加透彻。事实上,通过对配方的感知的过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这就为下一环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打好基础。由此也反映出学生善于观察分析的良好品质,而这种品质是在学生自觉行为中得到培养的,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内容2:解决例题
(1)解方程:x2+8x-9=0.(师生共同解决)
解:可以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
x2+8x=9
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8的一半的平方),得
x2+8x+42=9+42.
(x+4)2=25
开平方,得 x+4=±5,
即 x+4=5,或x+4=-5.
所以 x1=1, x2=-9.
(2)解决梯子底部滑动问题:x2?12x?15?0(仿照例1,学生独立解决) 解:移项得 x2+12x=15,
两边同时加上62得,x2+12x+62=15+36,即(x+6)2=51
两边开平方,得x+6=±51 所以:x1??6,x2??51?6,但因为x表示梯子底部滑动的距离所以x2??51?6 不合题意舍去。 答:梯子底部滑动了(51?6)米。
活动内容3:及时小结、整理思路
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其关键又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通过对例1和例2的讲解,规范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及关键是将方程转化成(x?m)2?n(n?0)形式,同时通过例2提醒学生注意:有的方程虽然有两个不同的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对结果进行取舍。由于此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出现过,因此也达到前后呼应的目的。最后由问题“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引出配方法的定义。
实际效果:学生经过前一环节对配方法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两个例题的处理,进一步完善对配方法基本思路的把握,是对配方法的学习由探求迈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最后利用两个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得出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亲身感受,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内容4、应用提高
例3:如图,在一块长和宽分别是16米和12米的长方形耕地上挖两条宽度相等的水渠,使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试求水渠的宽度。(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通过例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图形很快列出了方程,在交流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设水渠的宽为x米,则1?12?16;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设水渠的宽为x21米,则方程应该是16?12?12x?16x?x2??12?16,并且给出了合理的解2方程应该是(16?x)(12?x)?
释;有的同学则认为,如果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的一半则意味着水渠的面积也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方程可以列为:12x?16x?x2?1?12?16。面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解他们2所列出的几个方程,然后再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三种方法都正确,并且指出第一种方法可以利用平移水渠,把分割成的四部分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矩形(如下图),然后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此种方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最简单。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辩论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达到了资源共享。
第四环节:练习与提高
活动内容:解下列方程
(1)x2?10x?25?7;(2)x2?6x?1;(3)x(x?14)?0(4)x2?8x?9
活动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实际效果: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基本都能用配方法解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用配方法解简单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以及在应用配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
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掌握了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50页习题2.3 1题、2题
四、教学反思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初一、初二已经学过完全平方公式和如何对一个正数进行开方运算,而且普遍掌握较好,所以本节课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引入配方法。教学中将难点放在探索如何配方上,重点放在配方法的应用上。本节课老师安排了三个例题,通过前两个例题规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同时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配方法(3)中的一个是设计方案问题改编成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本节课多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这样使得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3、注意改进的方面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会利用这些定理计算和证明一些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体会数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理的证明,体会证明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难点:如何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等腰梯形的性质1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CD
∴∠B=∠C
∠A=∠D(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平移腰,可以把梯形化归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点2:等腰梯形的性质2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DC
∴AC=BD(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以及平移其中一条对角线化梯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解决有关线段的相等和垂直。
知识点3:等腰梯形的判定
(1)文字语言: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添加辅助线——补全三角形把原来的梯形化为两个三角形
(4)说明:
①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通常有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定理法。
②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一般步骤:先判定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判定“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典型例题】
例1. 我们在研究等腰梯形时,常常通过作辅助线将等腰梯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等腰梯形的问题。
(1)在下面4个等腰梯形中,分别作出常用的4种辅助线(作图工具不限)
(2)在(1)的条件下,若AC⊥BD,DE⊥BC于点E,试确定线段DE与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略。
(2)DE=(AD+BC)
过D作DF∥AC交BC延长线于点F
∵AD∥BC,∴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
∴AD=CF, AC=DF
∵AC=BD
∴BD=DF
又∵AC⊥BD,∴BD⊥DF即△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BF,则DE=BF,
∴DE=(BC+CF)=(BC+AD)
例2. 如图,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已知路基AB长6m, 斜坡BC与下底CD的夹角为60°,路基高AE为,求下底CD的宽。
解:过点B作BF⊥CD于F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C=AD
∵BF=AE,BF⊥CD,AE⊥CD
∵Rt△BCF≌Rt△ADE
在Rt△BCF中,∠C=60°
∴∠CBF=30°
∴CF=BC即BC=2CF
∴BC2=CF2+BF2
即∴CF=2
∵AB∥CD,BF⊥CD,AE⊥CD
∴四边形ABFE是矩形
∴EF=AB=6m
∴CD=DE+EF+CF=AB+2CF=6+2×2=10(m)
例3.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
(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
解:(1)DG=CG,DE=BF,CF=CE,AF=AE,AG=BG
(2)证明AG=BG,因为在梯形ABCD中,
AB∥DC,AD=BC,所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GAB=∠GBA
∴AG=BG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要注意转化的思想方法,有关等腰梯形的问题往往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更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常见办法是平移腰,延长腰,作高分割,平移对角线等方法。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3
【学习目标】
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整式方程?_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指出下列方程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3x十2=5x-3
(2) x2=4
(3) (x十3)(3xo4)=(x十2)2;
(4) (x-1)(x-2)=x2十8;
以上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___________ 以上是 一元一次方程的为________
二、
探究新知[一]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 0 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各是什么?
3).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探究新知(二)
1.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 2十3x十2=O ___________
(2)x 2-3x十4=0; __________
(3)3x 2-5=0 ____________
(4)4x 2十3x-2=0; _________
(5)3x 2-5=0; ________
(6)6x 2-x=0. _______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 -2=3-7x; (2)3x(x-1)=2(x十2)-4;
(3) (3x十2) 2=4(x-3) 2
[学以致用:]
强化概念:
1. 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 ______
(2)x2-3x十4=0;_______
(3) 3x2-5=0 _____________
(4)4x2十3x-2=0;____________
(5)3x2-5=0______________
(6)6x2-x=0________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
(2)3x(x-1)=2(x十2)-4
(3)(3x十2)2=4(x-3)2
[知识总结:]
(1)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满足哪几个条件?
(2) 要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几项、其中( )可以不出现、但( )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 );
(3) 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如:(3x十2) 2=4(x-3)____________
诊断检测题一: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其中_____是二次项,____是一次项,_______是常数项.
2.方程(3x-7)(2x+4)=4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
3.方程mx2+5x+n=0一定是( ).
A.一元二次方程 B.一元一次方程
C.整式方程 D.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4.关于x的方程(m+1)x2+2mx-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任意实数 B. m≠-1 C. m>1 D. m>0
5.方程:3X-1=0;3X2-1=0;2X2-1=(X-1)(X-2);
3X2+Y=2X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6.把下列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且指出其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
(1)2x(x-5)=3-x (2) (2x-1)(x+5)=6x
诊断检测题二:
1.方程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把一元二次方程 化成二次项系数大于零的一般式是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
3.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3,则 ;
4. 是实数,且 ,则 的值是 .
5.关于 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6.方程:① ② ③ ④ 中一元二次程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4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建立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根长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2的矩形?
(2)能否围成面积是32 cm2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二、探索活动
分析情境问题可知:如果设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的长是xcm,那么矩形的宽是
____________。根据相等关系:矩形的长×矩形的宽=矩形的面积,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是多少?
三、例题教学
例 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P从
点A沿AB向点B 以1/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
向点C以2/s的速度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2?
分析:题中含有等量关系:S△PBQ =82,只要用点P运动的时间
来表示三角形各边的长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相应的方程。
例 2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
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
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2?
四、课堂练习
1、P98 练习
2、思维拓展:
如图,有100m长的篱笆材料,要围成一矩形仓库,
要求面积不小于600m2,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50m的旧墙,
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40m,宽10m的仓库,但面积
只有40×10m2,不合要求,问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五、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六、作业
后进生:P98 练习 P99 习题4.3 6 优生:P99 习题4.3 6、7、8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5
新的学期又已开始,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制定一下计划。
一整册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3、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4、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5、初步掌握“图形的相似有关的知识。
6、能灵活应用有关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7、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二单元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
2、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除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3、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进行化简。
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配方的意义,会用直接开平方发、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接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6、会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7、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相似,知道相似、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
8、知道图形相似的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了解黄金分割。
9、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及其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0、了解图形的位似,能用位似的方法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以及有关应用。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1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锐角三角函数,知道30度45度60度的三角函数值,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12、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3、回顾实验结果,发现预测概率的可行性,体会概率值的含义。会利用分析的方法(画树状图和列表),预测简单的情景下的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一个概率问题,能从分析和实验 两个角度加以解决,体会概率的含义。
三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1、二次根式的概念在数的开方上展开的,同时又为下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运算法则,应给于学生留下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机会。
2、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置于实际情景之中,感受和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解释、检验和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观。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3、从实际问题引入数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测量、画图、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探索得出结论,强调发现过程,加强合情推理。
4、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各种应用尽量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的解直角三角形。对实际问题的选取,主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5、教与学的形式以学生的合作探索活动为主。选取的问题力求贴近学生,重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意识的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教材重难点
1、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实际问题应用。
3、相似三角形的判别、及其应用,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位似图形的变化。
4、锐角三角函数、和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5、画树状图和列表求概率。
课时安排
1、二次根式8课时
2、一元二次方程14课时
3、图形相似14课时
4、解三角形14课时
5、随机事件的概率16课时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2.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教学进度: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3 解决问题…………………………………………………1课时
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化归思想,领悟配方法,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
知识层面: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层面:以求根公式的发现和探究为载体,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求根公式的推导.
总体设计思路:
以旧知识为起点,问题为主线,以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为基本方式,突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探究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提出问题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学生选两题做)
(1)x2+4x+2=0 ; (2)3x2-6x+1=0;
(3)4x2-16x+17=0 ; (4)3x2+4x+7=0.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四题的解答过程,由此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接着再改变上面每题的其中的一个系数,得到新的四个方程:(学生不做,思考其解题过程)
(1)3x2+4x+2=0; (2)3x2-2x+1=0;
(3)4x2-16x-3=0 ; (4)3x2+x+7=0.
思考:新的四题与原题的.解题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 1.复习巩固旧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扫除障碍;
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用配方法解题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两题,这样做能保证运算的正确和继续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分析问题,探究本质
由学生的观察讨论得到:用配方法解不同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配方的过程----程序化的操作,不同之处是方程的根的情况及其方程的根.
进而提出下面的问题:
既然过程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出现根的不同?方程的根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探究?
让学生讨论得出: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去探究根与系数的关系.
ax2+bx+c=0(a≠0) 注: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可
ax2+bx=-c 以采用学生独立尝试配方, 合
x2+ x=- 作尝试配方或教师引导下进行
x2+ x+ =- + 配方等各种教学形式.
(x+ )2=
然后再议开方过程(让学生结合前面四题方程来加以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b2 -4ac”的重要性.
当b2-4ac≥0时,
(x+ )2= 注:这样变形可以避免对a正、负的讨论,
x+ = 便于学生的理解.
x=- 即x=
x1= , x2=
当b2-4ac<0时,
方程无实数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理性思维.
(三)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 当b2-4ac≥0时,
x=;
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这个式子对解题有什么帮助?通过讨论加深对式子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
进而阐述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设计意图: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公式才能烂熟于心,才能在题目中熟练应用,不会因记不清公式造成运算的错误。
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前两道教师示范,后两道学生练习)
(1)2x2-x-1=0; (2)4x2-3x+2=0 ;
(3)x2+15x=-3x; (4)x2- x+ =0.
注:( 教师在示范时多强调注意点、易错点,会减少学生做题的错误,让学生在做题中获得成功感。)
设计意图:进一步阐述求根公式,归纳总结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时总结简化运算,节约时间又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1)x2+x-6=0; (2)x2- x- =0;
(3)3x2-6x-2=0;(4)4x2-6x=0;
设计意图:能够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通过大量练习,熟悉公式法的步骤,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
(四)拓展运用,升华提高
[想一想]
清清和楚楚刚学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看到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1)=0, 清清说:“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而楚楚反驳说:“不一定,根的情况跟m的值有关”.那你们认为呢?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基础较好,因此对求根公式作进一步深化,并综合运用了配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提高.比较配方法在不同题型中的用法,
避免以后出现运算错误。
归纳小结, 结合上面想一想,让学生尝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对方法进行提炼,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更具系统化和网络化,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过程.
(五) 布置作业
㈠必做题
㈡选做题:P46第12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分层布置。 适合的练习既巩固了所学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又保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8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
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体验1千米的长度
2、如何更好的认识及感受1吨的重量
修订意见
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
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1吨。
解决措施
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
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
反思总结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9
初三学年上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年毕业班工作实际,对初三复习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完成九年级上册新授课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本章的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作好准备。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在本章得到进一步渗透和巩固。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12课时)
本章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第二十三章 旋转(9课时)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第二十四章 圆(16课时)
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12课时)
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注意从知识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向(原发性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或不断地修正,丰富个人的直接经验,它将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持系统。背景经验越丰富,知识的解释力也越强,适用范围也更广,有利于灵活的支配和运用,利于广泛迁移。
四、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等差数列的函数特征;能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逐步扩大到一般”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1)对等差数列中“等差”两字的把握;(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1、 小时候妈妈教我们数数,怎么数的呢?得到什么数列?(同学们:1,2,3,4,5,……)
2、 如果我们从0开始,每隔5记录一次得到什么样的数列呢?(同学们:0,5,10,15,20,……)
3、 爸爸到银行存了10000万元钱,年利率为0.36%,那么按照单利计算,5年内各年末的利息各是多少?本利和各分别是多少呢?(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同学们:利息分别为:36,72,108,144,180
本利和分别为:10036,10072,10108,10144,10180)
用多媒体给下列生活实例让学生轻松状态下接受新知识
二、 新课探究:
用多媒体给出下面的数列,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性
数列①: 1,2,3,4,5,……
数列②: 0,5,10,15,20,……
数列③: 48,53,58,63
数列④: 18,15.5,15,10.5,8,5.5
数列⑤: 36,72,108,144,180
数列⑥: 10036,10072,10108,10144,10180
学生经过讨论得到如下表格
对于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____1___;
对于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____5___;
对于数列③:,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___5____;
对于数列④:,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__-2.5____;
对于数列⑤:,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___36_____;
对于数列⑥:,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___36_____;
引导学生得到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数列的第一项叫首项
如果让我们给上述6个数列下个定义,我们给它一个什么称谓最恰当呢?
用多媒体给出给出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公差的特点 大家再回过来看上面的六个数列,他们的公差分别是多少 ?
公差为正时数列有什么变化趋势?是递增的还是递减的呢?公差为负时呢?公差是不是可以为0呢?此时数列又如何变化呢?
三、现在我们一起来探寻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
a2-a1=d,a3-a2=d,a4-a3=d,……。
所以a2=a1+d,a3=a2+d=a1+2d,a4=a3+d=a1+3d……,我们可以探寻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我们可以猜测an=a1+(n-1)d 叫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引导学生推导出通项公式 这个公式大家通过前几项类推出来了,但这是我们的猜想,我们是否能给出这个公式严格证明呢?
学生经过讨论:a2-a1=d,a3-a2=d,a4-a3=d,……,an-an-1=d 我们把上述n-1个式子累加起来,得到an=a1+(n-1)d.
这是我们通过迭加法得到的,这种证法是严格的。这种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
引导学生认识等差中项,要构成等差数列至少有几项组成呢?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在通项公式中变量有哪些?我们可以求哪些量?大家可以从正向看,也可以逆向去看这个公式。
讨论后得到 an,a1,d,n中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第四个量。
三、我们来应用我们学习的等差数列知识,求解一些问题吧!
用多媒体给出例题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2)由a1=-5,d=-9-(-5)=-4,得到an=-5+(n-1)*(-4)=-4n-1,-400=-4n-1,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
1.算法的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几种?
2.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如何?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两个终端框.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来表示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并且形式类似.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步骤n+1
步骤n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分别与程序框图中的输入、输出框对应.
在每个程序框图中,输入框与输出框是两个必要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例1(课本P21例1):已知函数 ,求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
第二步,计算
第三步,输出y.
程序框图: 程序:
INPUT “x=”;x
y=x^3+3*x^2-24*x+30
PRINT “y=”;y
END
开始
输入x
结束
输出y
y=x3+3x2-24x+30
这个程序由4个语句行组成,计算机按语句行排列的顺序依次执行程序中的语句,最后一行的END语句表示程序到此结束.
①在该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它可以用字母、符号、文字等来表述. 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 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提示内容加引号,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
其格式为:
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3,…
练习:尝试把输入框转化为输入语句
输入a,b,c
解:INPUT “a,b,c=”;a,b,c
②在该程序中,第3行中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本课教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4章:圆周角(第1课时),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的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在圆的有关证明、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研究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心理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能准确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运用,有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主动地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再实验、证明圆周角定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其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数学。
三、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及应对预案:
学习困难之一: 圆周角定义与辨析。圆周角的两个特征,特别是圆周角的两边要和圆相交,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应对预案:采用对比教学,对比圆心角的定义,知识迁移得到圆周角的`定义,但应强调圆周角的两边要和圆相交。接下来通过一组概念辨析练习题,学生能准确、深入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明确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学习困难之二:圆周角定理的证明。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难点有三处:
①圆心与圆周角具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
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数量关系的结论;
③圆周角定理中三种情形的证明。
教学应对预案:
难点①的分散:在学生明确圆周角的概念后,让学生在事先所发学案中动手画圆周角,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圆周角,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圆心与圆周角具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为后面证明中的分类讨论作好铺垫。
难点②的分散:学生合作交流,通过测量事先所发学案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探究并猜想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教师再利用电脑测量来验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命题: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3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年级数学,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七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笫27章:二次函数;笫28章:圆。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4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正弦定理
2.解析: 《正弦定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中第一章《解三角形》的学习内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解三角形这个课题。《正弦定理》紧跟必修4(包括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之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所学知识,运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连同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其他知识作为工具,推导出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求解任意三角形的基础,又是学生了解向量的工具性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的的开端,对进一步学习任意三角形的求解、体会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1)正弦定理的发现;
(2)证明正弦定理的几何法和向量法;
(3)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解析:先通过直角三角形找出三边与三角的关系,再依次对锐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进行探讨,归纳总结出正弦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正弦定理是三角形边角关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两个定理之一,它准确反映了三角形中各边与它所对角的正弦的关系,对于它的形式、内容、证明方法和应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弦定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正弦定理和内角和定理等众多基础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一向为数学教育所重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和有关任意三角形的一些知识, 学生在高中已学过必修4(包括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会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完成教学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①在Rt△ABC中,各边、角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 学生容易想到三角函数式子:(可能还有余弦、正
a切的式子) bc sinC?1sinA?sinB?c b c
②这三个式子中都含有哪个边长? c学生马上看到,是c边,因为 sinC?1?B C a c③那么通过这三个式子,边长c有几种表示方法?
abcsinAsinBsinC
④得到的这个等式,说明了在Rt△中,各边、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⑥此关系式能不能推广到任意三角形?
设计意图: 以旧引新, 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刺激学生认知结构根据问题情境进行自我组织, 促进认知发展. 从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切入, 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二)探究正弦定理 abc?
?猜想:在任意的△ABC中,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即: sinAsinBsinC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模拟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大胆拓广, 主动投入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前面已经推导出这个关系式是成立的,那么我们现在是否需要分情况来证明此关系式?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使方向更明确,并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①那么能否把锐角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求证? ——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②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
——作高线(例如:作CD⊥AB,则出现两个直角三角形) ab?③将欲证的连等式分成两个等式证明,若先证明, sinAsinB那么如何将A、B、a、b联系起来?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Rt△BCD与Rt△ACD中,CD是公共边:
在Rt△BCD中,CD= a sin B , 在Rt△ACD中,CD= bsinA
ab ??asinB?bsinA? sinAsinBbcsinB ? sinC?
——作高线AE⊥BC,同理可证.
设计意图: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四)目标检测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59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48人,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 解直角三角形,第四章 相似形,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 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通过讲授证明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
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解直角三角形和相似图形这两章时,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概率的计算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时,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解直角三角形》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似图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政治初三上册教学计划04-02
高三上学期教学计划12-10
高三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4-04
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02-16
高三上册历史教学计划范例模板12-24
初三上学期教学计划汇编六篇11-21
高三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03-05
高三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经典(4篇)12-05
数学教学计划11-11
数学教学计划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