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04 23:22:5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八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八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导语:通过教学计划可以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为此为大家提供了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男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女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 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所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58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班级情况简析

  我班有学生53名。一年级学生由于进校时间短,且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我将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改思路

  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以游玩花果山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 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的

  学情预测 :学生能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张,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课件1)

  小朋友,这是唐僧师徒四人,你们都熟悉他们吗?老师猜你们最喜欢孙悟空,对吧?老师告诉你,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们连云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区的专车,那就先抢答老师的问题。

  二、互动探究,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课件2)

  谈话:我们排好队,过了检票口,大约走5分钟,就会看到平坦的大路左边有个“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锦鲤。这是老师请得小导游,正在等我们呢!

  2.认识加法(课件3)

  提问:小导游手里的鱼食吸引了好多鱼来到岸边。大家仔细看,有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生说。

  提问:瞧,又来了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学生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多找学生说。

  刚才2句话都是你们说,现在听老师说一句,一共有几条鱼?跟着老师说一遍。谁能把你们说的2句,和老师说的1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试试看!多找人说,可以同桌互相说。

  教师检查学生说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题,我们所要求的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条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学生答案估计有:一个一个数,看图的,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的,当学生回答是从合的角度考虑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告之学生,可以从学过的合成来解释,并用手势表示合,让学生多说。

  教师讲解:“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就是5条鱼,”这句话可以用一种算式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3 + 2 = 5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其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意义是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谁再来说说,计算3+2=5时,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条的?

  让学生结合图意,再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课件4)

  谁来说一说,这2张图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仿例题说3句话,鼓励说完整话,让学生多说。

  先来了1条鱼,又来了2条鱼,现在有几条鱼?

  提问:要算现有几条鱼,就是把1条鱼和2条鱼怎么样呢?(教师手势表示合)

  追问:1条和2条合起来,可以写什么算式?

  互相说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 计算,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成几?“1+2”呢?可以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

  我们在鱼池边待的太久了,别忘了我们是来游玩花果山的,还是请小导游带路吧

  三、纠正反馈,迁移巩固

  (课件5)谈话:我们经过山门,往上走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绍《西游记》作者,并借用小导游的话“想见美猴王吗?那就接受我的`挑战吧!”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会用完整话表达,可以写什么算式?为什么可以写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从合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多说。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7)

  以前我们学过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认识数的分与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画圆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数)

  指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教师示范第一小题,要求学生说说老师先画了几个圆,再画几个圆,最后算出得数。其余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学生板书。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3(课件8-信若干封)

  过渡:小导游竖起大拇指直夸我们了不起哦,真是太聪明了!很乐意做我们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三元宫,来到水帘洞口,她先进去跟美猴王打声招呼,出来后:“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请我们稍等片刻,他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新鲜的草莓呢。而且也给我们留了信,我们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信封里装有习题,要求算出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突出用“几和几合起来是几”来口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答对奖励。

  四、全课总结(课件9)

  这个客人是谁呢?哦,原来是猪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们问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话,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准备课;2)位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7)认识钟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总复习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二、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时安排

  1、准备课2课时 第一周

  2、位置 3课时 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3课时 第六至七周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第八至十三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十四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第十五周

  7、认识钟表 2课时 第十六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 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9、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师:小朋友们在课间都十分喜欢玩游戏, 什么石头、剪刀、布,什么过家家 都很有趣,接写来我们去看看淘气、笑笑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师介绍套圈游戏

  2、估算

  师:不计算结果你能估计一下到底谁会赢,说说你的'理由。

  二、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

  师:大家都说淘气赢得这次比赛是不是这样,我们算一算就明白了

  在练习本上计算24+29+41=?

  2、小组交流合作

  你是怎么算的,说给组里的同学听。

  3、全班交流

  各组汇报,体现算法多样化

  4、选择算法

  这么多种算法,你喜欢用哪一种?为什么?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笑笑得了几分

  汇报:你是怎么算的?

  三、练习提高

  1、想一想,猜一猜。

  1)小丽套两次得70分,,她可能套到哪两种小动物?

  2)老师也来 套一套,套三次,你猜我可能得多少分?那最多能得多少分?最少呢?

  四、小结:

  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

  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孝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

  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

  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孝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

  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意参透教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数学目标要求

  1、理解集合及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的解法,掌握函数的概念及指数函数,对函数和幕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2、理解角的概念的推广和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基本的三角函数公式和三角函数巅峰性质、图像,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3、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并会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4、掌握平面向量时有关概念和运算,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求法。

  5、掌握空间几何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6、掌握概率与统计初步里的计数原理,理解三种抽样方法,会求简单问题的概率。

  二、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掌握知识和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吧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 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参透。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材,以学生为账户提,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亲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材料个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三、教学进度(略)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跟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跟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跟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跟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跟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跟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跟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跟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跟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跟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跟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跟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跟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跟圆。

  6、通过直观演示跟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跟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跟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跟知识设计活动内容跟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跟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跟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跟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跟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跟学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9-12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06

一年级春季数学教学计划07-24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1-19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09-03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8-02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11-11

2019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04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8-12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