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教学计划汇编六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1、化学教研工作围绕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有效教研,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全面促进我县化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展和深化化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基于常规教学,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营造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教学氛围,立足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创新性学习,深入研究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模式。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充分发挥化学教师的教育功能,力求大面积提高我县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努力做到:研究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质量有新提升。
二、教学进度
1、初中三年级 完成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完成相应探究实践活动任务。(期中完成1~3单元内容)。
2、高中一年级 必须完成化学1全部内容的教学任务,并完成相应探究实践活动任务。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化学2(必修)第一章内容的教学。
3、高中二年级 理科倾向班首先完成新课程高中化学课本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任务。文科倾向班讲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主题3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4、高中三年级 尽快完成新授课内容,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并及时转入第一轮全面复习……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1、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研究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实施中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教材处理的关系,;二是实施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三是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四是教学方式与学生素质培养效率的关系;五是实际教学与应对《高考说明》要求的关系。力求在教学改革研究及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有新的突破。
2、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坚持“以学生的发展定教”,狠抓课堂教学效益,研究高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新课标为主导,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特点,理解编写意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授课方案。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3、发挥教研网络职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⑴充分发挥各校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的统领导向作用,改进工作作风,强调全局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带头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⑵充分发挥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评优获奖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县中心组成员的教研能力和作用。强调教学骨干的“三必须,一认可”,即:必须有深厚的新课程教育理论水平;必须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研究能力;必须有大局意识,勇挑重担,甘愿奉献;实际工作业绩、学术引领作用要被广大教师认可。
⑶搞好教学、教研的相互结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搞好新分配教师的上岗培训工作。
4、组织开展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⑴全面开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⑵组织全县化学教师参加研讨课观摩课,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
5、进一步加强化学教学业务管理,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研究。
⑴加强新课程教材的统研备课,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⑵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深人课堂听课调研,检查教学教研工作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指导。
6、要教研活动:
(1)总结上半年工作,制定并布置本学期教研工作。组织全县化学教师业务考试。(8、9月份)
(2)组织部分高中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的复赛。
(3)深入学校进行教学视导与调查研究(9、10、11月份)。
(4)组织做好全县各年级校际间新教材交流研讨课活动。(10月份、11月份)
(5)组织好高、初中化学教师参加市里举行的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6)组织参加全市高、初中化学教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交稿时间截止到12月31日前,具体内容要求另见通知)。
(7)组织做好“09年全国高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报名等各项准备工作。(12月份)
(8)做好市、县教研室整体布置的教学教研工作及其它机动性工作。
化学教学计划 篇2
指导思想
教学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过程,教学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我们要以“三个面向”为政治导向,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争取将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的学生状况
本期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中,112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113却是全校里较差的一个班,有的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有的是因为在生理上有一定的不足,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对寄宿班和普通班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
适应较园生活,做到真以人为本。
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
教学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领域内的探索成果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初中化学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变化规律,加强学习化学深层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与理解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一行,精一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走进化学世界 5小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 6小时
自然界的水 7小时
物质构成的奥秘 8小时
化学方程式 6小时
碳和碳和氧化物 6小时
燃料及其利用 5小时
化学教学计划 篇3
第三轮复习一般在5月初至6月初,纵观近几年理科综合中的化学试题,会发现试题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考查,特别注重实验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针对这些特点,要求第三轮复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在全面复习中突出重点,在解题规范中讲究策略,在强化训练中提高效率。因此,第三轮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挖掘精品题,以点带面,做好三方面工作:综合训练,查漏补缺;整理和归纳错点、疑点、盲点;进行应试技巧、答题规范训练。
一、依“纲”扣“本”
“纲”是指《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本”是指课本或教材。xxxx年的《考试大纲》在内容、题型、分值等方面与去年基本一样,仍然强调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现在的高考非常重视基础。特别是考纲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从中了解命题趋势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因此三轮复习中要对课本再进行一次梳理,一定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原理、性质、实验等内容仔细阅读,对大纲和教材共同要求的部分加以重视,真正做到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据,克服复习的随意性。另外,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超过课本随意拓宽和挖深知识,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势,杜绝盲目做题。在学习中要先“死”后“活”。《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要对《考试大纲》中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挖掘出知识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扩展。“依纲扣本”就是要驾驭教材、活用教材。
二、建立知识网络,突出主干知识
只有网络化的知识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使混乱的思维条理化、强化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综观全局,全面考虑问题。高考临近,强化基础是重中之重,高考考查基础及基础的升华,提升基础才是得分的关键。在冲刺阶段,应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知识网络,便于做题时提取。即做到①知识点的完善化:教材把某些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如氧化还原反应),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识(如燃烧概念),以后再去完善,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是不全面的。在复习中,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②知识点的深化:复习要做到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和理解基础知识。例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从定性到定量。③知识的集成化:将教材的知识集成化。特别在做物质推断题时,要用到集成化知识。
三、重视课本实验复习,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试题都有课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的学生实验的影子。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从化学知识的组成看,化学六大块知识都不能离开实验。因此,在化学高考复习时,不能将化学实验单独割裂开来,应注重平时的.渗透,使化学实验融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学的复习之中。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在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不够重视,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在实验操作中不细心观察。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实验能力不足。在复习中可以按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及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将实验复习有针对性地编排成若干个专题,如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存放、基本实验操作、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等设置成几个常规专题;将一些特殊的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如制气装置、除杂、尾气处理、量气装置等设计成有针对性的特殊专题;不同的实验题型,如实验操作型、实验原理型、信息迁移型、设计性实验、开放型实验等等设计成针对题型的特殊专题;每个实验专题的内容应做到少而精,突出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往往有许多途径,为了适应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中学课本中的某些实验可能不是最优的方案,所以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从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引入枚举讨论法,训练发散思维,探究实验的多种可能性,然后开展互评,更深入掌握化学实验设计思路。另外,高考试题具有“回归基础,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特点,为总复习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必须重做中学阶段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若干课本实验,并且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
四、纠错反思,提高复习效益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重点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在冲刺阶段,要注意纠错反思。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常见纠错的几种方法:①摘抄法:将错误内容分类摘抄,在附近加以注释,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是印象会很深;②剪贴法:将错误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错题本上,并在附近加上注释,在临考试前复习时比较方便、高效;③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按时间段、或按科目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④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相应知识点处,用不同符号标记错点,同时在其附近标出该点错题的位置、出处,错误缘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应用好这些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复习的成效。另外,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五、规范答题,减少无谓失误
在冲刺阶段,还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题能力的培养。做题需要的一是知识贮备,二是解题策略,三是解题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以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知识性失误和心理性失误经常交错在一起,为了消除高考答卷时的隐患,要各个击破、综合治理,具体来说就是:
1、答题顺序原则上应该按照顺序从前往后做
2、认真审题,分析题意
3、答题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①异中求同——碰到未见过的题型,应采取生题熟做的原则,即将新的信息通过知识迁移找出自己熟悉的解题途径。
②同中求异——遇见训练过的题型,要熟题生做,注意分析题给信息,是否设有“陷阱”。
③化抽象为具体,可举例解决;似曾相识,但未相见,字字看清;遇熟勿喜,遇难勿馁。
④注意潜在失分、注意不要漏写、不要错写、注意各量的单位。
4、培养解题时充分利用给分原则,尽可能多得分
①简答题的要点式给分原则:高考简答题的评分,一般是采取要点式给分。每个要点(通过关键词句来体现)均赋予一定的分值,答全要点给满分,有时其中至关重在的关键词句不答出,不给分。
②顺序题的整体给分原则:比较pH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并列出大小顺序;将题中所给的凌乱的实验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将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连接等。评分标准采用整体给分原则。只有所列大小先后顺序全部正确方能得分,哪怕只有个别地方排错也不能得分。应注意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在逐项比较、逐项排列的基础上,对排列结果还应认真细致地加以检验,防止出现大部分顺序正确,只有个别顺序排列错误而导致不得分的现象。
③综合题的分段独立给分原则:对于复杂的或综合程度较大的试题,重视解答过程,注意分段、分步骤给分,结果分比例一般都不大。计算题尤其如此。在解答综合题时,应注意规范解题步骤,尽可能地分多个步骤进行解答,尽量不列或少列企图一步到位的总计算式,这对避免错误、增加得分机会是很有益处的。
在第三轮复习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相信自己的付出,注重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纲”扣“本”,抓好学科主干知识,重视实验复习,纠错反思、规范答题。做好了这些,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教学计划 篇4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学习方式: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设备:多媒体课室、化学实验室。
仪器药品:
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教学过程:【ppt展示】图片:绚丽多彩的金属世界。我们初中已经介绍过哪几种金属单质?(学生:铝,铁,铜)你能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吗?请完成P38“思考与交流”。
【学生活动】完成P38“思考与交流”。
【学生汇报】金属可发生的反应有:①相互置换反应②与氧气反应③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
【过渡】展示图片:镁能存放在空气中、镁点燃时与空气剧烈反应。提出问题:要使金属与氧气反应是否一定要加热或点燃?
【安排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完成实验3-1,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观察提示:注意观察新切开有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的表化。实验步骤:参阅课本P39
实验3-1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实验3-11保存在煤油中,在煤油下层。密度比煤油大,不与煤油反应2切开外皮,看到银白色光泽。和大多数金属单质一样3切口很快变暗。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Na + O2 =2 Na2O4钠很软硬度较小5…………
【总结】从本实验中你了解到金属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讲解】第一印象:物理性质:硬度较小、密度比煤油大、有金属光泽。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思维拓展】如果金属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最后会生成什么物质?
【ppt展示】CO2H2OO2NaNa2ONaOHNa2CO3
【过渡】金属钠在常温下就被氧化,那么加热会如何呢?
【安排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完成实验3-2,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实验步骤:用小刀切下黄豆大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观察提示:金属钠受热后的变化,火焰颜色,产物颜色。
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实验3-21受热融化成银色金属球熔点较低2剧烈燃烧,火焰黄色。加热与氧气剧烈反应3生成淡黄色固体,与常温下被氧化的2Na + O2 Na2O2产物颜色不同。4一会有溶液生成……
【总结】根据第二个实验,请谈谈你对金属钠的第二印象。
【讲解】第二印象:钠的熔点低。受热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Na2O2。
【讲解】Na2O2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金属氧化物,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它的性质。
【阅读课文】P40的“科学视野”
【ppt展示】潜艇呼吸面具2Na2O2 + 2H2O == 4NaOH +O22Na2O2+ 2CO2 == 2Na2CO3 +O2
【过渡】人们通常用金属器皿盛水,也用铁、铜制水壶烧水。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当金属钠遇上水,会是怎么样呢?
【动画模拟】钠起火用水救火。
【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完成实验3-3,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实验步骤:参阅课本P41 实验3-3。
观察提示:1、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
2、有没有气体产生。3、有没听到声音。
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C1](你看到了什么?)
结论(小组讨论)
实验3-31浮于水面密度比水小
2熔成小球熔点低,反应放热
3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
4嘶嘶响声反应剧烈,反应放热
5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6钠逐渐变小,消失。
7可能有火花等……………………
【总结】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谈谈你对金属钠的第三印象。
【讲解】第三印象: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非常活泼,容易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生成氢气。2Na +2H2O == 2NaOH +H2
【提问】同学们还有疑问吗?我有疑问1[e2]:从微观的角度钠跟水反应究竟是怎样进行的.昵?为什么会哪么剧烈?【动画展示】1、钠的微观结构 2、钠与水反应的微观原理
【结论】钠与水反应实质是钠与水中的H+反应,H+得到电子被还原成H,两个H原子结合成H2分子,形成氢气,而钠失去电子,而被氧化为Na+,进入溶液中,与OH-结合生成NaOH。我有疑问2[e3]:放出的一定是氢气吗?如何证明?【演示实验】用[C4]用试管收集一试管的氢气,放在火焰上,听到爆鸣声。
【知识拓展】:根据金属钠的以上性质,思考下面的问题1、 如果金属钠着火,能用水扑救吗?最好用什么灭火?2、 金属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吗?说出你的猜测,并用实验验证。
【讲解】1、用沙子;2、不能,钠先与水反应。
【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实验步骤:取约30ml的硫酸铜稀溶液注入烧杯中,切下黄豆大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投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钠与硫酸铜有钠与水反应的一切现象2Na +2H2O = 2NaOH + H2溶液反应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CuSO4+2NaOH = Cu(OH)2↓+Na2SO4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
【总结】结合以上的实验现象和总结,我们来归纳一下,钠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
【学生】物理性质: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金属光泽。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比镁铝铁活泼;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
【补充实验】[C5]将一小块钠投入盐酸中,观察现象,说明金属钠还有很多性质,有待于将来继续探讨,激起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的愿望.
【课堂练习】:请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网上信息摘录: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20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问题:1、推测以上的爆炸物是啥金属?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
【课后思考】:1、将金属钠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会有何现象?2、上网搜索,了解金属钠的工业生产和用途。[C1]不一定要求全部答完整,抓住主要的现象就行.[e2][e2]如学生无疑问则不讲。[e3]如学生无疑问则不讲。待课后让学生思考交流解决[C4]如果没有时间,也可由学生回答即可。[C5]如有时间可补充做演示实验
化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根据学情,确立目标
基本学情:本届高三共有12个理科班。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高一课时少,导致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掌握得差,对物质的性质基本上没有什么记忆了,而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例。高二基本已完成教学内容,高三一开学就进入第一轮复习。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使学生更扎实、更系统地掌握知识。要做到这些,一是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二是要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及出题特点及归律,三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复习目标:帮*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
二、复习策略
1、加强高考信息的收集、分析、交流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重视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比较;定期查阅各种专业杂志,还可上网查阅;加强与专业科、其他年级及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积极参加备科小组和课组教研活动,认真研习,并结合学校实际贯彻执行。
2、紧握课本,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最终落脚点还是课本,所以切不可舍本求末,重教辅轻教材。
高考备考复习一定要依托于课本,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建立知识网络,脚踏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考纲中每个知识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16条):
(1)化学计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
(2)电解质溶液(pH、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
(3)氧化还原原理及其应用(电化学)
(4)典型的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钠、铝、铁)
(5)典型的非金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氯、硫、氮、硅)
(6)原子结构
(7)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键
(8)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
(9)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0)同分异构
(11)烃及其衍生物
(12)糖类、蛋白质、油酯
(13)有机合成材料
(1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
(15)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制备
(16)化学实验设计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
3、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注重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规范性、科学性、完整性,确保基础知识不丢分。
4、优化复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直以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复习阶段如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5、开展“三清”运动,要求学生人人有纠错本,搞好知识落实。
“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现“三清”的先决条件是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内容,适量作业题量和一定的完成时间;“三清”运动的关键是学生要及时自觉地进行归纳、提升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教师要在诊断学生学情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教研组要督促检查评价。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反复运用“错误”纠错,直到由不会变会。高三化学组要继续搞好章节过关练习题,要把知识落实做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
化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
二、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化学学科共有2个班,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少数同学基础较牢,成绩较好,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方法不对,再加上化学学科,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学起来难,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材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
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金属材料、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方法措施
1、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讲究"巧练",跟踪检查。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6、学会反思,每上完一节课,要从中找出成功的、不成功的地方。
7、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四模块教学,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六、内容安排:
1、结束新课( 2月24日-3月13 日,大约两周半时间)
2、第一轮复习(3月14日-4月17日大约五周时间)
采用的方式是按章节顺序进行,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章节的知识内容,着眼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教材"放大",将教材中隐含的内容挖掘出来,全面、深入、系统地完成课本上所有知识内容的复习。
3、第二轮复习(4月18日-5月22日),大约五周时间)
专题复习是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也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通过专题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为依托,把知识点分为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教学中,通过对本专题中的重要考点进行归纳讲解,以及学习指导等方面的点拨,并剖析适当数量的与生活、社会、环保、科技等实际问题相联系的例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本专题不仅是知识点的专题复习,还包括各种题型的专题训练。
4、第三轮复习(5.23-6.10,大约2周半时间)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阶段及回扣课本):这一阶段是中考的冲剌阶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因此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摸拟训练,有针对性地把历年中考的热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有效训练。最后回扣课本。
【化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计划07-08
化学教学计划09-06
化学教学计划09-06
化学教学计划04-18
化学教学计划09-18
化学教学计划(优秀)04-28
高二有机化学化学教学计划06-01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09-05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05-24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