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计划

时间:2021-12-03 15:22:3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初中教学计划范文汇编8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教学计划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初中教学计划范文汇编8篇

初中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

  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二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

  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实数 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把有理数扩展到实数。教学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平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教学关键

  提示: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学关键

  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

  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116分,不及格的学生仅有7人。总体来看,成绩还算不错。七年级尚未出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学设想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六、培优辅差计划

  优生辅导计划:加大难度,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班级取前10人,每周开展活动一次。

  差生辅导计划:狠抓基础,立足课本,提高信心,激发兴趣。班级取最后10名,每周辅导一次(或二次,视章节难度)。

初中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的情况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及开展的各种类别的篮球比赛中已日益显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时间就能立足于NBA,并令世界上那些篮球专家们为之震惊和感叹!让我们这些球迷们为他的成功而骄傲、欢呼!他的成功不仅仅来之于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那扎实的篮球基本功技术,这也得于他有好的启蒙教练的培养。所以基本功的教学将贯穿于我们青少年篮球教学及篮球比赛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以及基本战术),是《体育与保健》(水平四)的内容。球类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项目篮球课时8

  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2、参在篮球的游戏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3、通过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4、在从事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课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点、难点

  1熟悉球性练习1.双手抛接球练习2.单手抛接球练习3.抛球击掌练习4.水平指拨球练习1、重点:手随球上下按拍2、难点:人球一体,眼看前方

  2篮球基本步法练习1.基本站立姿势2.起动3.侧身跑4.后退跑5.跟我做6.辨认手指7.数抓"尾巴"游戏8.素质练习:⑴俯卧撑(男)立卧撑(女),⑵篮球掷远1、重点:各种移动方式的动作要点。2、难点:全身协调配合

  3原地和行进间左右手运球1.运球与叫数游戏2.运球与问好游戏3.直线慢速跑动中左右手运球4.运球接力赛1、重点:手接触球的部位与球的落地点。2、难点:人球一体,眼看前方。

  4双手胸前传接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徒手模仿练习2.迎面传球3.四角形传球练习4.跑动中运球—传球接力5.素质练习:传接实心球1、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伸臂迎球、接球后引缓冲。2、难点:传球力量的大小与时机

  5双手胸前投篮1.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2.模仿练习3.近距离定点投篮4.接球、运球与投篮5.投篮比赛6.素质练习内容:⑴立定跳远⑵立定三级跳⑶30米加速跑⑷立位体前屈1、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2、难点:投篮力量的大小与角度

  6三步上篮1.学习三步上篮技术2.模仿练习3.原地三步上篮4.行进中三步上篮1、重点:动作连贯性、协调性2、难点:投篮力量的大小与角度

  7篮球游戏和配合1、“三人一抢”游戏2、掩护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和等1、重点:动作协调2、难点:要有积极地配合意识

  8篮球游戏和比赛一、复习1、双手胸前传接球2、双手胸前投篮二、组合练习、游戏比赛1、运球——传接球——投篮练习2、运球——投篮练习3、传接球投篮练习4、传接球投靶游戏5、角篮球比赛三、柔韧性练习1、立位体前屈2、下桥3、辟腿1、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2、难点:传球力量的大小与时机;.投篮力量的大小与角度

初中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原则

  1、遵循《初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课程编排应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课程编排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等。

  4、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5、课程编排应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爱好、兴趣和需要所选择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具体目标: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与发现,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养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4、养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社区服务:

  1、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时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2、在社区服务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感受到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认识到社会发展对个人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3、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自觉地为他人服务,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三)社会实践:

  1、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在社会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与社会机构进行交往的技能,学会社会活动的规则,提高社会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直接感受,积累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树立劳动观念,形成相关的劳动技能。

  三、课程管理

  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置、协调、管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专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设立家长委员会,本着家校联系的思路,拟聘请学生家长、社区中知名度较高的人为校外辅导员。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师辅助管理人员同时参加。

  1.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校长

  成员:教导处正副主任、团支部书记

  职责如下: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师资配备和教学(或活动)场所。

  (3)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

  (4)建立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课学习档案袋。

  (5)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考核。

  (6)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题成果进行评价。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成员:组长:学年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课程教师、课题指导教师职责如下: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

  (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3)协助教导处建立“综合活动实践活动档案管理”。

  (4)审定课题或活动计划。

  (5)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6)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四、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

  1.课程安排

  按照学校的要求,三年内学生须完成3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完成1个课题。

  2.组织形式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程的实施,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每组5—10人组成每班组成5—6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2)根据实情小组确定课题,选择合适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3)每位指导老师一般指导1—2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4)小组推荐小组长一名,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任务。

  3、实施步骤(1)理论指导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刚开始我们并不急于让学生直接研究,而给他们提供一些当前学科知识的背景和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研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初始阶段先上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基础):研究性学习意义和如何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开题报告、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结题与展示。

  (2)发动全校教师为“研究性学习”出课题,以学科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根据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教师提出的课题,也可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指导教师及时指出研究方案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展板,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软件,录像,实物,照片)来阐述自己研究设想和方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思维方向引导,鼓励学生多突破,多创新。

  (4)学生实施研究,教师指导研究。对于研究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从事研究,教师角色必须转变,不再是学生研究的指挥者,而是学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务者,指引者。学生实施研究过程中,学生每次活动都必须认真填写《记录表》,并定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老师通过学生介绍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并相应提出针对性指导。对于学生外出调查,指导教师还要做好道德品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5)成果展示,综合评价

  学生完成研究成果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对过程性的材料要及时存档,将学生的成果在班内或校内进行展示,以此增强学生的荣誉成就感,也以此鼓励其他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二)社区服务1.课程安排

  社区服务学习活动分别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学年进行,每个学年分别完成5个工作日活动时间,社区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如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等。

  2.组织形式

  (1)采取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

  (2)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向班主任提交“社区服务活动设计方案”,经班主任审核后,上报政教处,批准后,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服务活动。

  (3)在学生进入社区服务之前,学校政教必须与学生参与服务的社区管理机构,通过不同方式取得联系,以便争取社区的支持。为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4)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社区服务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加深体验与感受。

  3.成果评定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不少于5个工作日,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有关参加社区服务的方案、活动记录、社区管理机构评价、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评价、小组成员或同学评价等材料,进行评定。

  (三)社会实践1.课程安排

  社会实践的形式可多样化,学生三年中至少要有两周时间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至少要有一周时间(合计)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或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2.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课由学校组织,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不少于4人,同时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1)活动前的相关培训与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要求、学习要求、活动方案的设计、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的一般步骤等。同时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开放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2)选择活动内容与制定活动计划。除军训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外,其他活动都要由各社会实践小组根据本组共同意愿,先选择活动内容,并根据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交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审查后再进行实施。

  (3)活动的实施。各社会实践小组围绕选择的活动内容,按照活动计划认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服从实践单位的管理和领导;二是服从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小组内搞好协作;四是认真作好活动记录。

  (4)参与交流。当一项活动圆满结束后,各小组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报告。同时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提交一份活动

  小结或体会文章。小组成果报告在班级或年级交流,个人的活动小结或体会文章在组内交流。

  3.成果评定

  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根据小组成果报告和个人的活动小结,进行评定,然后由学校进行评定,教导处做好登记。

初中教学计划 篇4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附有十首课外古诗词和两部名著导读(高尔基的《童年》、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既包括结果性目标,如了解、理解、应用,以及模仿、独立操作、迁移等,还包括经历、反应、领悟等体验性目标。语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七年级1个班的语文,这个班共有学生24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堂活动情况:班中课堂活动非常积极的较少,大多学生处于被动心态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同时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也不稳定,这与当天当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相关联。

  2、学生作业情况:由于学生基础不一,因而学生表现出作业速度与质量有差别,整体女生优于男生,粗心的学生较多,作业整洁度不太好,语文写作缺乏新意。

  3、主动学习状况: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足,预习课文需老师反复叮嘱,主动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课堂自主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个别消极的同学对课堂分组活动和全班集体交流有影响。

  4、早读与自习状况:由于本地小学阶段大多没有早读课,所以上学期开始早读情况相当不好,学生没有大声读书习惯,经过一学期的辅导,这方面明显好转。自习课学生还是习惯处理书面作业,对于讨论与语文活动还是不能有序有效进行,需进一步指导。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本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

  (3)了解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

  (4)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

  (5)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7)读文言文课文,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9)了解文章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按要求写作文。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册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其中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

  四、努力方向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主要从语气、语调、语速、停顿、轻重音等方面训练,可通过朗读竞赛或古诗文背诵竞赛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2、实行分层次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解。如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题,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可以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使知识牢固。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严格遵守上级减负工作要求,坚持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认真及时地批改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4、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充分照顾到后进生,课堂上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厌学的同学,应首先做好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综合活动课使其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赏,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课下辅导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5、提高写作水平,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要渗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写作技巧要及时练笔,教师及时批改反馈,普遍写得不好时,要进行二次作文,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6、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继续深入开展“书香伴我成长”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六、自我提高方面

  1、业务方面: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定期听师傅的课和相关学科教师的课以学习好的经验。在本学期将继续做到认真听课、评课,并在本学期上一节汇报课,及时参加听评课。本学期并打算每个星期设计一个美观合理的板书;每周写一页认真工整的小字;每月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下水文。

  2、读书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自我充电,更新教学观念,树立课堂效率意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研读一本教育刊物;本学期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本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体会或论文;保证读书的效果,并学以致用。

初中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九年级一班学生英语还算不错,优生较多,但后进生也较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由于这个班是我一直带出来的,所以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性格都比较理解,这样更容易调整教学方法,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所以,上课课堂纪律很好,学生学习也较积极主动,基本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一部分男生比较懒散,学习不太主动,书写很差,希望在这最后一年初中生活中,有所改变。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英语采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是改版后的第一次使用。九年级共安排有十五个单元,上学期完成十个单元。各单元话题灵活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定语从句,短语动词,过去完成时等。同时每个单元都增加了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分与语篇输入,提供了一篇具有跨文化内容的阅读文章及相关的练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九年级英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目标英语,本册书依然是分为SectionA、SectionB、Self-check,其中A部分为新课呈现,B部分为拓展延伸,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四、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教材为载体,密切结合教材,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各种情景夯实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及想象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设想: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力争人人都有进步;

  2、对学生因材实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力争让不同学生全面发展;

  3、采用“任务型”活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与交流,力争让学生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严格要求学生抓好落实,强化所学,力争让每位学生皆有所获。

  七、渗透德育的总体构想: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精心备课,明确每堂课的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上好每一堂课。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利于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在课堂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句子接龙比赛、唱英文歌曲等。

  5、课后加强个别辅导与答疑,做好培优补差。

  6、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初中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工作的计划:

  1、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研究教学方法,继续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一直不好,两级分化较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但个别优生缺乏进

  取心,在听力、写作和阅读的部分题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上学期班平均及格率基本达到学校的要求,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面还有待大力加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依然是本学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3、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传授:

  围绕任务型教学,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进行教学.

  2)能力培养:

  在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自主学习.

  3)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认真学习的态度.

  4.教学内容

  1)500个左右生词及200多个短语.

  2)学习下列话题:

  ①北京奥运②世界人口③希望工程④社会环境⑤英美语言⑥科学天地

  3)语法:①现在完成时②动词不定式③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与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④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⑤宾定从句

  4)教材重难点:

  a)教学重点:各单元语言目标、话题和语法.

  b)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和被动语态,词汇教学.

  5.教学方法形式

  交际法、迁移法、讲授法、启发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法.

  6.教学措施

  1.加强单词检测.

  2.培养学生听力.

  3.注重课堂教学.

  4.扩大学生阅读量.

  5.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6.进一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1.如何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A类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

  B类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英语,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

  C类学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另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

  2.如何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1)呈现形象教具.(实物、自我演示等)

  2)使用可视资料.(图片、单词卡片、教学挂图等)

  3)精选适用教材.(录音材料、教学教案、课件、配套练习等)

  3.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1)培优补差.(分层教学)工作计划

  2)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英语报刊杂志.(《英语周报》《学英语》等.)

  3)收看有关英语学习的电视节目.(CCTV-10希望英语栏目等.)

  4)开展多项英语活动.(譬如:设英语角、唱英文歌、看英文影片等.)

  此外,本人将积极编写适合各层次学生的练习;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本学期内发表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每周利用教研和备课活动一起研究一个课题.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

  三、继续教育的计划:

  博览群书,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多关注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自订杂志,多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等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同时,面对新课改,积极进取,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新课改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只要有校外或远程教育培训的机会,本人一定积极参与,并做到学习、实践、反思、提高,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具专业化、系统化.

初中教学计划 篇7

  一、课程介绍

  羽毛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以其娱乐性、简便性、锻炼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初中学生的喜爱。参加羽毛球运动可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与提高,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沉着果断等良好品质。

  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战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等内容,并结合羽毛球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理论、体育健身方法、体育保健常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第一学期

  课时教学内容:

  1,认识羽毛球运动基本知识

  2,羽毛球基本握拍法、认识羽毛球运动

  3,发球:发高远球1

  4,发球:发高远球2

  5,上手击高远球1

  6,上手击高远球2

  第二学期

  课时教学内容

  1,正手挑球

  2,反手挑球

  3,上手击高远球3

  4,上手击高远球4

  5,羽毛球的`战术:发球战术

  6,教学比赛

  第三学期

  课时教学内容

  1,基本步法:正手侧身并步后退

  2,基本步法:跨步上网

  3,正手侧身并步后退步法结合上手击高远球

  4,跨步上网步法结合正反手挑球

  5,羽毛球战术:攻后场战术

  6,教学比赛

  第四学期

  课时教学内容

  国内外羽毛球的重大赛事介绍

  正手放网

  基本步法:两侧移动步法1

  基本步法:两侧移动步伐2

  羽毛球战术:逼反手战术

  教学比赛

  第五学期

  课时教学内容

  1,学习欣赏羽毛球比赛

  2,反手放网

  3,前交叉跨步上网步法

  4,正手侧身并步后退步法结合跨步上网步法

  5,羽毛球战术:拉吊结合战术

  6,教学比赛

  三,课程目的

  1.培养初中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学习中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使学生基本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并能持之以恒地加以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帮助学生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会必要的健身手段与方法,养成自觉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

  4.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协同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初中教学计划 篇8

  课程目标

  1、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建教学新模式新情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2、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了解羽毛球运动相关知识及发展概况。

  3、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活动过程,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乐于助人、相互帮助的学习习惯。

  课程计划(总计15课时)

  第一周

  1、学习握拍法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

  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徒手架拍技术)

  4、跳绳。心肺功能锻炼

  第二周

  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2、复习正手高远球(徒手架拍结合击打固定球)

  3、折返跑(游戏)

  第三周

  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正手高球;

  2、学习正手网前挑球、勾球技术

  3、羽毛球综合步法。(杀上网)

  4、身体素质练习(折返跑)

  第四周

  理论知识课(多媒体)结合步伐练习

  第五周

  架拍结合挥拍技术、网前步伐练习

  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正手高球;

  2、学习正手吊球、杀球技术

  3、俯卧撑。步伐训练(网前)

  4、心肺功能锻炼

  第六周

  1、复习正手吊球、杀球,学习放网技术、网前搓球、扑球、勾对角技术。

  2、学习正手杀球、接杀球。

  3、跳绳。

  4、体能锻炼

  第七周

  1、复习正手杀球、接杀球。

  2、网前球技术结合步伐(前后场移动)。

  3、游戏(X战警)。

  4、身体素质训练。

  第八周

  1、介绍规则简介、单打战术与教学比赛

  2、体能锻练

  第九周

  1、复习单打战术与教学比赛。

  2、俯卧撑。

  3、心肺功能锻炼。

  第十周

  1、介绍反手发网前球、双打接发球、平抽挡。

  2、跳绳。

  3、各种体能锻炼。

  第十一周

  1、双打规则简介、双打战术与教学比赛。

  2、裁判实习;

  3、折返跑。心肺体能锻炼。

  第十二周

  1、复习考试内容与双打教学比赛。

  2、羽毛球综合步法。

  3、各种体能锻炼。

  第十三周

  1、正手击高远球技能测试。

  第十四周

  体能测试。

  第十五周

  综合评价。

【初中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中教学计划11-21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12-06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02-14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08-18

初中教学计划总结08-19

初中篮球教学计划03-10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02-07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11-23

初中政治教学计划07-02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