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数学教学计划合集4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课本,本学期介绍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和数据的分析五章内容。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其中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安排了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要求。这5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第十六章、十九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第十七章、十八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最后一章是“统计与概率”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学情分析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数学教学,培养学习好习惯
每次数学考试,基础知识的考察占大比重。但即使是平时比较好的同学,也经常在基础题上失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夯实基础,做到每个学生都把握好基础题不失分。培养好的解题习惯,勤于思考,多学善问。
2.增强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能力。比如,在化简二次根式时,就极大地运用了数感,无形中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其次,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做题目的感性检验,增加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到选择题“快,准,好”。
3. 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考等基本的数学能力
部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学习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今后高中学好空间几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数学就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做好证明题和大体步骤的完整解答。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难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运算。
2、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平行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4、一次函数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5、数据的分析
四、教学常规落实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认真批改作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有效,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五、深入业务学习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分备好每个教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学讲练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补充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扩充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3、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目标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做好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师生共同提高。
6、实行分层教学。关注各类学生,作业分类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各类学生。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打牢基础知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 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现共有学生67人,五、一班有学生34人,五、二班有学生33人。上学期接手这两个班级,总体成绩还是很好的,经过了一学期对学生的基本状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对于(二)班来说(一)班的孩子课上比较活跃,思维跟进的很快也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但这个班上有几个学困生,每次考试数学成绩都是一位数,其它科的成绩也是如此,因为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这学期努力抓住所有的孩子的潜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从而弥补与(二)班的平均成绩差。二班的孩子们总体水平与平均成绩都很好,因此这学期还是要稳住优等生鼓励差等生,让孩子们都有新的收获。
二、本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一)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比
第六单元 百分数
(二) 图形与几何方面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五单元 圆
(三)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四)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结合分数段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特点: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基础。
2、主抓常规教学,巩固学生学习习惯。分好小组,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及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自助学习能力。
3、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5、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6、重视学生后续学习动力的储存,加强数学阅读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为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分数乘法………………………… 12课时左右
二、位置与方向……………………… 3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1课时)
1、倒数的认识………………………… 1课时左右
2、分数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四、比(4课时)
五、圆(12课时)
1、圆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 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 5课时左右
4、扇形…………………………………. 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确定起跑线……………………………1
六、百分数(一)(9课时)
七、扇形统计图(2课时)
节约用水……………………………1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课题影子和投影
1.认识生活中的投影现象,知道投影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感受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下几何体与其投影的关系。2.经过操作、观察、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房屋、树木、石凳、身影、手影的丰富的、鲜活的生活实例,引出投影现象的概念。2.教科书通过幻灯机投影引出投影面、投射线和中心投影的'概念,以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引出平行投影的概念。中心投影的特征是投射线是由一点发出的,也就是说投射线是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而平行投影的特征是光源发出的光线是平行的。
3.教科书通过实验与谈究探究平面图形的中心投影。以点光源下三角形纸板为例,将其抽象为数学问题,如果投影中心在三角形外,大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是,其投影是与之相似的三角形;当投影中心在三角形所在平面上时,投影是一条线段;当投影中心不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且该平面不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是不与其相似的三角形。
4.。教科书又以阳光下正方形窗子的影子为例,探究了平行投影下正方形的投影。这时只有两种情况,即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后者只在正方形所在平面平行于投射线时发生。正方形的内角与其投影的内角可能不相等,即平行投影不保持角度的大小,但保持共线性,即共线的点的投影也共线,这两点与中心投影相同。此时平行投影保持平行性和线段的分割比,即平行线的投影仍然平行(或重合),但不会相交;当线段的投影仍是一条线段时,线段的内分点的投影分线段的投影的比不改变。这些性质中心投影不具备。在中心投影下,正方形的投影可能是任意四边形或线段。
教学重点:1、了解中心投影的概念以及中心投影下线段、平面图形与其投影的关系。2、认识平行投影的概念和投影规律,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在水平投影面和竖直投影面上的投影。
教学难点:1、几何体与其投影的关系。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影子和投影》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10-06
数学教学计划(经典)01-09
数学教学计划07-27
数学的教学计划08-28
数学教学计划05-18
数学教学计划10-16
数学教学计划07-05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07-06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07-06
《趣味数学》教学计划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