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3 06:57: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1

  无可非议,《纸奶奶的生日》是一堂上得很成功的课。下面我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一、抓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一堂课中,时时可看到吕老师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痕迹。比如:在发现学生读课文时没有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时,吕老师没有进行批评,而是委婉地指出:“我发现这个同学的读书习惯很好。边读边用笔划,这叫作‘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于是,学生听了都拿起了笔,边读边划。再如:指名一位同学读课文时,其他同学没有认真在听,吕老师又说:“一个同学在读时,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们又不约而同地拿起了书。如果我们老师能像吕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怎愁学生不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

  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中,吕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他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新知。而且吕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头戴头饰,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表演,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也真实地感悟到了纸的诞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进行课前课后延伸

  课前吕老师就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纸的知识。学生通过上网或阅读课外书籍,收集到了大量的有关纸的资料。这其中对纸知识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对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亲自接触学习材料,除了可以扩大阅读量,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接受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外,学生利用信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以培养。并且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进行了课外延伸。如出示《庞大的纸家族》、《蔡伦造纸》录象等资料。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讨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还能造出什么纸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虽然这只是点滴之举,但如果我们同他那样有这种开放的意识,日久天长,积沙成塔,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获得发展。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2

  走下讲台,课堂上的每一幕仍时时在脑海里闪现。教学中,有成功的喜悦,有不足的惋惜……都有待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得到改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纸奶奶的生日》一课,内容易懂,结构相似,富有童趣。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自主参与式教学法",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亲身体验,获得新知,从而达到长文短教、重点突出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自主读文。

  为了能激起学生的自主读文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以课件出现一卡通人物提问题的形式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可以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找好伙伴商量,还可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这样,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读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有了认知的激情,就会自主参与,寻求新知,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

  二、环顾全文,自主探究。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能借助于"阅读提示"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已想学的内容,多读多想;自主地讨论、交流,自觉地练习运用在精读课上学会的一些读书方法探究课文,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自读自悟,主动发展。

  三、扮演角色,自主评价。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如"扮演角色"环节,我让学生自找伙伴、自组小组、自选角色表演。先在小组里演一演,然后挑选演得好的.小组登台表演,让其他学生当观众和评委。评一评成功之处,不足在哪里,并说出为什么。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审美情趣,使纸面上的静态内容跃出教材,转化为符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动态表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四、创新思维,激发想象。

  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能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讨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还能造出什么纸来?学生兴趣盎然,经过分组讨论后,向大家介绍了未来的纸,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上设计的教学内容显得太多了,结尾部分有点草草走过场。学生的评价还显得不够到。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3

  今天,我通过网络观看了吕茂杰老师执教的《纸奶奶的生日》,受益匪浅。《纸奶奶的生日》是人教版义务教材第六册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内容浅显,富有情趣。吕老师在执教时,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生命主体,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开放课堂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这堂课给我的几点启发:

  一、学习方式上的突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吕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的读书实践中,感知和理解内容。如在探究纸的特点和作用时,吕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让各小组以自己的喜好选择要探究的内容和方式,然后让学生在自主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最后集思广益,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情感与知识的体验,又满足了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学生的生命个体就在这儿得到了鲜活的绽放。从而为发现自我、发现世界、发现相互提供了契机。

  二、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吕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头戴头饰,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通过表演使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读、说、议、演相结合,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善于整合教学资源

  当今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如工具书、各种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等,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广阔的利用空间。因此,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根据教学需要,善于打破课堂内外、校内外及学科间的壁垒,有选择地多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吕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课一开始,吕老师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展示课前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亲自接触学习材料,获得了直接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接受了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增强了学生利用信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课堂延伸时,吕老师又补充了  《庞大的纸家族》知识、《蔡伦造纸》的录像和5个供学生查阅的有关纸的网站,还开展了展开想象,“争当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这些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提供了学用结合的舞台。

  以上都是我的点滴感悟,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4

  观看了吕老师所执教的《纸奶奶的生日》后,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吕老师在让学生了解纸的发展史时运用了多媒体代替了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更感兴趣,也更能理解。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二、自主、合作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纸奶奶的生日》一课,内容易懂,结构相似,富有童趣。根据这一特点,吕老师设计了"自主参与式教学法",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亲身体验,获得新知,从而达到长文短教、重点突出的`目的。他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教学夸夸各种纸的本领这一环节时,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学,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小组学习,先在小组里演一演,然后挑选演得好的小组登台表演,让其他学生当观众和评委。这样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三、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快乐的学习,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而在吕老师的这堂课中,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整个学习氛围轻松活跃。如一位男生在朗读课文时,很不流利,吕老师没有批评更没有生气,而是说:“你啊只读了三遍,就读正确了,真了不起。”吕老师亲切的话语,尊重性的语言让整堂课变得更富有生气了。

  以上几点是吕老师课堂上最亮的闪光点,其实,何只这些,要学的实在太多。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5

  看了《纸奶奶的生日》,觉得那是一堂传统型的好课。没有过大的引人之处也没有惊鸿之处。看后,但给我的感触有几点:

  1、教学法似乎无法也不必纳入课程,反而应当重视张扬自我、超越传统、锐意改革。就作为教学者应该学会聆听着孩子的心声,体验他们的情感,不可以强加给孩子你自己的思想。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都清楚,对儿童的思维和行为应该尽量减少限制,为他们充分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不要随便批评或挑剔他们的独特想法,这样才能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使他们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机智。教室和校园每个角落可能都存在一定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学会运用,象纸,可以展示各种纸的样子和功能。对于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采用灵活的应变方法,捕捉到全新的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巧妙地纠正了错误,创造性地驾驭了课堂。

  3、一个具有挑战性、激励性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的精彩回答拉开了帷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示自我的欲望,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真正的兴趣。

  4、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师教学中必须屏除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变单一为多元,变程式化为全面突破,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来尝试获取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一个条件、给学生一点时间、给学生一个问题、给学生一个机遇、给学生一个空间,大胆地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个性的空间,将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自由的空间,创新的火花时时被点燃,阅读课的教学因此会充满活力。

  但愿本人的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课,相信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学得更轻松,教师教得越发得心应手。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我还需要脚踏实地努力。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6

  在周一的中午,语文教研组进行了网络学习,听了吕老师的一堂课《纸奶奶的生日》后,我感觉很朴实,很实在。给我有了以下的几点感动:

  1、分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吕老师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自学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新型纸。(分角色读一读,配上表情和动作演一演;甚至还把自己想象成就是这种奇妙的新型纸,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教师只在学生不懂处点拨,不明处启发。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了充分的建立自信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因此兴趣盎然,思维活跃。通过这种表演形式的汇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了各种新型纸的特点和作用,加深了记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加自主实践活动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吕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头戴头饰,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表演,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也真实地感悟到了纸的诞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7

  今天观看了吕茂杰老师执教的《纸奶奶的生日》课堂教学录象,感受颇深。这堂课虽说朴实无华,但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值得我和我校的语文教师学习和思考:

  学习思考一:课前课后延伸——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课本中知识的学习。虽然,我们曾不断地研讨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所研讨的内容总局限于对书本知识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本堂课中,教师将学习的时空延伸到了课前课后,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学生丰富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学习的外延,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学习思考二:实践活动——体现了能力的培养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

  1、课前布置了关于收集纸的内容,体现了对学生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

  2、课中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学生通过表演,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体现了对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

  3、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的需要,争做小小设计师,设计出其他神奇的纸,体现了对学生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

  正因为在本文的学习中,有丰富的内容可学,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所以学生乐学、爱学。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8

  教育最基本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以及情感等因素发展。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有赖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下面我以《纸奶奶的生日》这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这堂课的看法。

  1、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课前延伸就是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实行课内外双轨运行,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增加学生对纸的感性认识,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纸的知识。学生通过上网或阅读课外书籍,收集到了大量的有关纸的资料。这其中对纸知识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对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亲自接触学习材料,除了可以扩大阅读量,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接受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外,学生利用信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以培养。虽然这只是点滴之举,但只要有这种开放的意识,日久天长,积沙成塔,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获得发展。

  2、角色扮演实践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头戴头饰,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表演,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也真实地感悟到了纸的诞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纸奶奶的生日教案07-12

《纸奶奶的生日》教案11-12

《半张纸》教学反思02-19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03-14

生活中的纸教学反思02-04

科学《纸》教学反思范文10-17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精选20篇)05-18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12篇03-30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优选(14篇)01-29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