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15篇(通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学反思1
1. 探究自然:我们在小班中组织了一次“春天采风”活动,带领孩子们去花园里探索春天的美景。在活动后,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细节规划,包括如何安排时间、如何确保每个孩子都参与了活动、如何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观察和探究自然。
2. 艺术创作:我在小班中组织了一次画画活动,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在画纸上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但在活动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启发和引导,让他们的作品显得有些散乱。下次活动中,我会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方向,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创作。
3. 科学实验: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和探究不同材料的浮力。但活动结束后,我意识到我没有充分考虑孩子们的理解水平,因此他们只是机械地跟随我的指示,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实验的意义。下次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们的理解和思考,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实验。
4. 儿歌唱跳:我们在小班中组织了一次儿歌唱跳活动,让孩子们跟着节奏跳舞、唱歌。但在活动结束后,我发现一些孩子并没有完全跟上节奏,有些孩子甚至因为跳得太激烈而摔倒。下次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安全和跟上节奏的能力,让活动更加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发展。
5. 游戏活动:我们进行了一次团体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但在活动后,我发现一些孩子的参与度很低,他们似乎并不理解游戏的规则。下次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参与、理解和协作能力,更好地实现团队合作的目标。
幼儿园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散文中太阳“调皮”的表现。
2.体会散文的幽默、诙谐意味。
活动准备:
1.挂图。2.太阳头饰,红色圆形纸板若干(同幼儿脸大小),自制乌云图片一张(同脸大小)。
3.故事磁带。
4.活动前带领幼儿感受太阳升起、落山的方位变化。
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
——这些图片讲了些什么事情
——幼儿独自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看后可小声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
——太阳在干什么
——这个太阳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帮忙幼儿理解:调皮)
2.欣赏散
——散文里讲了谁的事情
——听了散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3.再次欣赏散文。
——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要说它是个调皮的太阳
——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吗
4.游戏:调皮的太阳。
——幼儿分成五组,在五个不同的地方站好,分别扮演小朋友、庄稼、苹果、草莓、小朋友、雨点儿。
——跟着录音,幼儿与教师一齐游戏。教师扮太阳,跟着散文的情节发展,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中班后期幼儿已经能够完全欣赏理解短小的散文诗的涵义和意境。在看到幼儿对欣赏活动充满兴趣的时候,我觉得,停留在让幼儿感受意境,创编几句还是不够的,还能够进行第二次欣赏教学活动,教幼儿朗读诗歌及再次创编。因为幼儿对诗歌已经产生兴趣了,他们爱听,想念,教师就能够在帮忙幼儿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熟记诗歌资料,并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更是对散文诗意境的深入。同时,教学时,除了让幼儿说一说外,还能够启发模仿,并把幼儿模仿的诗句编成一篇散文诗。并可用身体动作表演,体验调皮的情绪。我想用不同艺术形式的同构活动,会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
5
语言活动中学习材料的选取是第一关键——《耷拉耳朵的小兔》也是选材于幼儿画报,来源于幼儿中间。我用电脑放大情节,根据目标需要改编并制作了部分情节,色彩明快,动作表情明显,直接刺激幼儿的感官。一出示这样的图书孩子们立即有了兴趣,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气氛。《耷拉耳朵的小兔》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而且大班孩子在交往中会出现被嘲笑时和生气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他们在故事中会找到相同的感受,我想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清楚地表达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孩子的表现力。
有了适宜的材料以后,我感觉提问的技巧是展开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表达自己的第二个关键。每一个画面我都抓住了关键点去提问,每一幅图都让孩子学会怎样观察,“世界上有很多的兔子,有胖的、瘦的还有---但他们都有一对竖着的耳朵,看这只小兔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孩子们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出示的小兔子身上,发现小兔的耳朵不一样。我觉得开放性的问题会让孩子们更仔细地观察、思考、再表达,所以每一幅图片我都不会给孩子直接地讲述,让孩子自己猜测下一个情节,“你们看小伙伴们见到这只个性的兔子会怎样说?”“它是怎样对待小兔子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小兔子情绪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小兔子十分难过一心想把耳朵竖起来,怎样办呢?你快来想一想。”老师最后再引导孩子简单地整理或巩固幼儿的回答,到达分享的目的,我也发现孩子们由只能续编结尾的潜力发展到猜测高潮以至于续编开始部分。《耷拉耳朵的小兔》使孩子们沉浸在续编的快乐中。孩子们为帮小兔子把耳朵竖起来及怎样救小兔子想出了十余种办法,在这次创编中我没有把孩子想象的整个画面画出来,因为在以前的创编中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耗费时间太长,使注意力差的孩子精神涣散,因此我用简单的图谱来表示,孩子们一看就明白是什么,如:用绳子帮忙,用曲线表示,请大象则画出他长长的鼻子,用老虎的尾巴则画一个粗粗的尾巴。对孩子来说我想这是一个肯定,既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又丰富了幼儿对续编想象的理解,他也记录了我们班不同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及想象水平,为后面的绘画结尾及制作成完整的图书带给了依据。
在创编结尾小兔看病的过程中,孩子们猜测小兔肯定有病,这是医生的话需要老师点明中心“小兔没有病,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只耳朵。”,这种间接地讲道理,让孩子心理更容易理解,所以后面的讨论更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如果小朋友有了错你会怎样办?如果你遭到了嘲笑,你生气了怎样办?你遇到了小兔这样的困难怎样办?”那里融入社会性领域的问题,既发展了语言表达潜力,又解决了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幼儿园教学反思3
在幼儿园教学中,小班教学活动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以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成效。
在小班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小班教学的目标应该具有可实现性和可达性,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前,应该认真制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教学过程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教学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幼儿能够通过互动交流,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教学成果是否有效,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小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学习成效,因此,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对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用于调整教学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
小班教学的反思是小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和完善,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得到更好的成长。
幼儿园教学反思4
上课时,我就跟孩子们说今天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的小手最能干,这时我一边敲小铃铛一边说谁的小手最能干,大家都说我的小手最能干,这样一说效果还真不错都拍起了小手,注意力也集中了,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有的说我的小手能穿衣服,有的说我会做飞机,有的说我还会跳舞等等,都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加重了语气,你们知道吗老师的手也很能干,“看,我变了什么”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经常会回答的问题,所以孩子的热情很好,都很积极的回应老师。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来到老师这里时,老师就加重语气,使得孩子要关注接下来老师要问的问题中了。老师告诉孩子,她的手会变魔术的时候,孩子的`兴趣给吸引了。学念儿歌这一环节,并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小朋友内容,而是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自己根据理解把儿歌的内容编出来了。学会儿歌以后,孩子对手影游戏还是很感兴趣,教师马上满足孩子这一愿望,请小朋友自己学做魔术师,边玩边说。教师就在旁边适当的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仿编成完整的儿歌。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有话愿意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比如让小孩子围成一个圈子,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给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畅想、表演,老师改变以往的身份以魔术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重重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说,不怕说错,只要把自己喜欢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幼儿园教学反思5
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是小班上学期刚开学时的一节活动课,这首歌曲旋律欢快简洁,朗朗上口,歌词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浅显易懂,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对幼儿园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我将《我爱我的幼儿园》作为本周的音乐活动。
在活动中,我首先将幼儿在园时唱歌、玩耍等各种照片呈现给他们看,通过这些他们亲身经受的照片来关怀他们理解歌词内容,孩子们很情愿很主动地去接受,很快生疏了歌词。接着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让幼儿倾听,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这时有很多幼儿已经有很多幼儿忍不住跟着唱起来,趁着他们的热忱,开头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时主要以让幼儿听老师演唱歌曲和跟随老师一起演唱,一起表演动作为主,幼儿通过动作的`参与和身体节奏的表演,来体验音乐活动的快活,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同时通过老师和同伴的鼓舞,表扬,体验到了在集体活动中的成功感,从而增加了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与乐趣。真正体验到了“大家一起真欢快”的奇特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缺乏之处,孩子们还不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对唱曲的节奏的把握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课余时间我将播放一些美丽的音乐给幼儿观赏,期望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并从教具室借来各种音乐器械,稳固歌曲节奏。
幼儿园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愉快地阅读绘本,感受蕴含其中的夸张幽默。
2、愿意介绍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大胆想象故事内容。
3、一起快乐地合作制作连环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4、理解绘本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理解绘本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难点:
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并能展开想象制作连环画
知道故事的结构:前面是想象世界,后面是现实世界
活动准备:
1、大书
2、小书若干
3、空白连环画纸,笔
4、PPT
活动过程:
1、PPT播放“玩游戏”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他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我们来看看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他想和谁玩什么游戏?
幼:和狐狸玩娃娃家。
幼:和袋鼠下棋。
幼:给大蟒蛇讲故事。
幼:用蚂蚁搭积木。
师:你想玩这样的游戏吗?你想和谁玩什么样的游戏?
幼:和小兔子玩娃娃家。
幼:和长颈鹿捉迷藏。
2、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讲述自己的理解
师:小男孩还有奇特的想法,我们来看看吧!
师:啊呀!发生什么事了?(起床)
师:瞧!小男孩又想做什么?
幼:大吊车把他拎起来。
幼:老虎给他穿衣服。
师:海豚帮他洗脸。
3、幼儿自主阅读绘本
(1)自主阅读猜测故事内容
师:书里还有很多奇特的想法,请你们找一找。
师::你最喜欢小男孩的哪种想法?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其实小男孩的这些奇特想法都藏在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里,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啊哈!幼儿园》,我们来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个故事里除了小男孩奇特的想法,还有些什么呢?
4、创编故事
师:再过几天,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你们和小男孩一样想过吗?在小学里谁是你的老师吗?你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小学在哪里?谁是你的新朋友?(每组一个创编内容)
师:和你一组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我们来比比哪组的想法最奇特?
师:你们的想法真有趣,我们来把它画下来吧!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空白的连环画纸,把你们刚刚编的故事画在小纸片上,然后帖在连环画纸上。
师: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5、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的想法很奇特,我们把它也做成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吧!书的名字叫《啊哈,小学》
师:我们回到教师继续把这本书完成吧!
活动反思:
由于故事的想象奇特,所以引起了孩子浓浓的阅读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幼儿能够大胆想象幼儿园里各种神奇的生活情境,并且能够认真投入到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每个孩子在自己阅读小书的时候,都能仔细地观察画面,并且准确的把想象部分内容描述出来,很好的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
分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语言组织方面有所欠缺,既然是早期阅读,那么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就应该运用一些故事中优美的语言来贯穿整个活动,而这个故事的句式就是:你想过……,其实呢…….。
在突破活动的难点时,教师运用通过集体阅读故事大书,自主观察的方法,幼儿很难发现故事的结构:前面是想象世界,后面是现实世界。因为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用白纸把现实部分挡住了,幼儿没有充分接触到完整的故事内容,应该让幼儿接触到完整的故事内容,突破难点。
既然是大班幼儿,那么在创编连环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创编的内容,教师不需要给每组指定好创编内容。
幼儿园教学反思7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我组织女孩子玩拍球接力的游戏,做游戏前,我给她们讲解了游戏的玩法和拍球的姿势,孩子们表现的跃跃欲试。
游戏开始了,女孩子分成了两队进行边跑边拍球的接力赛。轮到亦菲拍球了,只见她把球抱在怀里,抬头看着我,从她的眼中我看到了犹豫,于是我鼓励她说:“到你了,加油!”“我不会拍……”“你还没拍呢,怎么知道不会呢?其他小朋友以前也没有这么拍过球啊,没关系的。”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的说到:“就是,就是,练练就会了。”经过我们这一番的“游说”,亦菲终于决定试试看了。她拍着球想往前走,但是由于紧张,用劲儿太大,把球拍跑了。她把球追回来后带着一丝哭腔对我说:“我不想玩儿这个了,我不会。”
亦菲是个好面子而且有主意的孩子,看到她这么说,我想,如果再一味的要求她和大家一起玩儿这个游戏,不但不会给她带来快乐,还会增加她的心里负担,适得其反,于是我答应了她的要求,让她坐在旁边看着大家玩儿。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并有意的说:“我们今天第一次拍着球走,拍不好没关系,慢慢练,会越来越好的……”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坐在一旁的亦菲,她看到大家玩儿的这么高兴,开始有些坐不住了,这时我问她:“怎么样,要不要试试啊?”果然,她说:“那我试试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哈哈,目的达到了。
看着孩子们那专注的眼神,开心的笑脸,我也不由的被她们这种气氛感动着,虽然她们的动作并不熟练,但是在她们的心中有着一份宝贵的信心,这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条件。
通过这件事儿,说明让孩子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件坏事;重要的是面对挫折时怎么去面对和处理,孩子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不同孩子的反应与孩子的个性和脾气有一定的关系。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孩子心理素质进行培养,有必要鼓励和帮助孩子增强韧性和对挫折的抵抗力。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信,更好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
幼儿园教学反思8
紧张而繁忙的一个月过去了,主题《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有关活动也在繁忙的生活中逐步结束了。本主题我们主要进行了稳定幼儿情绪、认识幼儿园的活动设施,认识教师和小朋友、认识自己的标志,以及一日生活的常规培养等活动。
孩子刚入园,有哭有闹,我们想尽办法,利用各种有趣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见缝插针的进行主题活动,让幼儿有事做,不让幼儿闲着让他们没有时间想妈妈,就会被幼儿园活动所吸引,这样稳定幼儿情绪的效果很好。
我们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一刻不停的与幼儿交谈着,看似闲聊,其实我们的目的是向幼儿慢慢渗透主题的有关活动,让幼儿在无意之中认识了幼儿园的设施,认识了自己的好朋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常规。我们有利用一日常规的培养,以及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标志,自己的班级,班内的活动区域。利用各种有趣的活动培养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好朋友的名称、特点,相对较差。这些能力将在我们以后的活动 逐步培养 。作为教师更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和经验,深入主题,领会意图,设计有趣的活动方案和幼儿一起进入下一个主题。 虽然大部分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但是还有一些年龄偏小的幼儿,适应能力慢的幼儿,体质较弱的经常有病的幼儿还有苦恼的迹象,有些内容掌握的不好。有待于我们给于关爱。由于孩子的记忆能力强,健忘性强,因此有些内容还要经常性地复习巩固。
通过这一主题的实施,我发现幼儿在无意识中学习,掌握知识较好,作为教师由于小班新学期入园,本学期我担任了小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更是幼儿从家庭环境过渡到幼儿园环境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很少,面对陌生的环境,便会产生一种焦虑。为了尽快缩短孩子们的入园焦虑期,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以幼儿为主体的第一个主题活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展。它带领着幼儿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让幼儿信任我们老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一、认识了自己的毛巾、杯子及各种标志。
在上适应班第一天,我们为孩子准备了特殊的见面(标记牌),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认识了自己的毛巾、杯子及各种标志。在认识标志中,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是一些小动物图案标记,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标记图案作为自己杯子、毛巾的标志,由于标记是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加上是自己选择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很快就找到自己的杯子、毛巾的位置,初步萌发了“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等等”的生活常规意识。
二、安抚孩子的情绪
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暂时忘却家庭的亲子之情,融入集体的`快乐,又开展了好多有趣的活动内容:黑猫警长、小苗苗、开火车等,还带领孩子参观美丽的园舍、各个班级、厨房、玩大型玩具,童趣的环境、宽松的氛围,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到集体活动的愉快,很快投入了集体活动,爱上了幼儿园。
三、妈妈般的温暖
对于哭闹厉害、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的一些孩子,这时我们就像妈妈一样,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摸摸他们的头,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微笑,亲切热情地直呼孩子的名字和家中的小名,哄哄他,搀扶他,给他喜欢的玩具,给以抚慰和鼓励,使初入园的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并当着孩子的面要家长下午早些来园接领,使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满足,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还通过让孩子唱唱“找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念念儿歌“xx”;“这是我的幼儿园”;游戏“找朋友”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老师像妈妈,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
主题结束了,孩子们有了很大变化:
1、孩子们情绪逐渐稳定,开始喜欢上幼儿园,并逐渐学会与人交往。
2、有了初步的集体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新入园的幼儿没有集体活动的概念。现在他们能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建立了初步的集体规则意识。
3、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了: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了自己吃饭、睡觉、洗手、擦手及喝水、上厕所时不拥挤等一系列生活自理能能力。
4、能大胆讲述,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会说简单普通话,并初步学会倾听,愿意说,喜欢说。当然小班幼儿吐字、发音还不太清楚口语表达还需要不断地培养。
但是,在活动中,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贫乏,部分幼儿还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比较固执、任性,有时喜欢争抢玩具,社会性发展还很弱,缺少与同龄人分享的经验,幼儿的规则意识教薄弱等。家长很关心幼儿,但是缺乏家庭教育和生活引导的科学方法。教师有必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与家长交流育儿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加强谦让、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幼儿园教学反思9
从群视频中看到石教练训练学生后手翻,觉得进步很大,学生是从暑假开始跟他练起,有兴趣坚持并且有很大进步,这说明石教练的教育训练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回想自己所带的武术队,学生以零基础学的武术,教习了基本功、长拳和拳击基础拳法。2个月的学习长进还是有的,从不会到会一点,而且还保持着一定兴趣,个别人的腿法有一点提高,这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学生们对空翻是有兴趣的,但由于我从小没有系统学过空翻,因而空翻就练得很少。另外武术基本功的提高是需要长期多练和体会的,也不是一蹴而就,我对基本功系统训练的经验和方法还是存在不足的',因而还不能更高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水平,基本功练习多了,还是会觉得有枯燥感,渐渐会失去兴趣,因而怎样更专业、高效、严谨、科学帮助学生进步,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
12月学校会举办元旦晚会,要考虑给学生编排节目,武术表演是培养学生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宣传武术队品牌的平台。如何又快又好做这件事,值得思考和商榷,以此为准备,是下阶段的重心之一。
以上引发的问题,要不断出去交流学习,请教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工作者,自己要不断充实、学习,才好带给学生新的体验,培养好兴趣,发展好才能。
有的学生课后讲,教练训练方法不够清晰,也不够严格,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但不是我不想如此,而是自身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局限性,导致训练不够专业、严谨和科学高效,只停留在一般教学训练化,这也是我要逐渐加强学习的方面。
幼儿园教学反思10
作为一位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教育者,我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在中班阶段全面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认识到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它们。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关于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思考。
我意识到个性化教学在中班阶段的重要性。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因此,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我通常会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例如,对于对数字感兴趣的幼儿,我会设计一些数学探索活动,如在室内或室外寻找和计数物体的游戏。对于喜欢艺术的幼儿,我会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手工制作和雕塑活动。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我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意识到参与式学习对幼儿的积极影响。在中班阶段,幼儿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他们喜欢通过亲身参与来学习和探索。因此,我尽量减少讲座式教学,而是设计一些互动式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动物的时候,我会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我会带领幼儿参与实验和观察,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科学概念。通过参与式学习,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我也注意到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跨学科性对于幼儿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学习各种学科的基础阶段,他们需要建立起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尽量将各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设置明显的连接点。例如,在学习昆虫时,我会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特征,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同时通过数学活动来计数和分类不同的昆虫。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幼儿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
我也重视评估和反馈的重要性。通过对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观察和评估,我能够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用肯定的方式给予他们反馈和鼓励。我还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并与他们分享幼儿的学习成果和进展。这样可以建立起家园合作的桥梁,促进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学习连贯性。
幼儿园教学反思11
一、问题的提出
20xx年6月至9月,笔者选取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宣汉等地区的21所民办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自编调查问卷“达州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问卷”230份,回收224份,有效回收率为97.39%。通过前期研究发现:达州市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新手型教师偏多、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存在着严重缺陷、教师具有较强教学反思意识但教学反思能力不强等问题。民办幼儿园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特殊性,如大多数被调查幼儿园都是实行的“一教一保”制。教师和保育员两个人承担一日活动的全部保教工作,较少有休息和学习时间,工作量较大;相较于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培训机会较少。结合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来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需要通过各种职后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另外,学前教育研究者应该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以及怎样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幼儿教师真正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把教育知识和观念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智慧。而行动研究恰好能将教师的知识和教学实践完美结合,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关于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较少,主要从教师的观察能力、实践智慧等维度探讨行动研究前后教师能力发生的变化,对今后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一定启示。蒲月娟通过对40名来自不同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游戏观察记录的分析和访谈,发现幼儿教师角色游戏观察中存在观察意识弱、观察随意性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榜样激励法、参与式培训、世界咖啡馆分享法、案例对比法、手册推进法等方法,帮助幼儿教师有计划地在反复观察实践中养成观察的习惯,获得观察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能力。对于教学反思的界定和结构,很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申继亮认为,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监控:二是指教师对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加以自我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吴卫东认为,教学反思能力主要由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两大部分构成。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达州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较强,但教学反思能力不足。因此,应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以达州市小红帽幼儿园6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
2.研究程序
首先,通过被试已有的反思日记和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其教学反思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其次,对现有问题提出行动研究方案,引入专家讲座,明白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对比法,以反思日记的记录和分享作为载体.反复训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教学过程及结果反思的能力,并制定反思能力提升机会,让教师进行反复实践和调整。一方面,训练她们反思日记记录的框架,包括讨论反思日记记录的原因、记录事件的选择、分析的几个层次、改进的措施。另一方面,引入优质课观摩,让两位教师同时对其他教师的某一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等进行观察并写下反思日记,比较即时记录与回忆记录、授课者和听课者在教学反思中的差异,帮助幼儿教师找到自身的原因,提高教学反思的水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停留在有语境的表面内容。缺乏自我觉察和深刻分析的交叉
对16位教师的16篇日常教学反思日记进行分析。主要借鉴Joplin.L等人提出的“2×2表:日记陈述一反思层次”,以日记陈述作为横轴(包括内容和过程),反思层次作为纵轴(包括表面反思和分析反思),把教学反思分为4个象限:A象限(表面内容,没有情绪语境)、B象限(表面内容,包括情绪语境)、C象限(对内容的复杂理解)、D象限(自我觉察和深刻分析的交叉),见表1。
对16位幼儿教师反思日记记录的层次进行分析,87.5%的教师都存在着记录停留在表面内容,缺乏深层次的反思和分析的现象,这可能与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教龄分布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前期调查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仅占47.8%,毕业于学前教育R档挠锥教师还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而其他的专业所占比例多达52.2%,这影响了教师在职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获得。另外,民办幼儿园中,新手型教师居多,他们的职业发展尚处于经验累积阶段,而教学反思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形成。
2.反思日记的结构上.缺乏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
16篇反思日记中有9篇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有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教学设计的修改、关注幼儿的个别化需要等,其分布频率见表2。
在16位幼儿教师的反思日记中。仍有43.75%的教师的反思日记在结构上缺乏改进措施这一环节,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虽然反思日记写作没有统一的规范结构,但笔者认为,从反思的层次上看,应该有原因的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的提出。
在有改进措施的9篇反思日记中,有的出现了教师所预设的反思措施名称,但是对于“具体的做法”提及甚少。例如,一位教师提到“讲故事的时候表情和动作很丰富”,这个点的反思只是笼统的描述,就像生活中我们要求孩子“要做个好孩子”一样,对于好孩子应该有哪些行为却没有具体标准。从这点看,也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专业培训有所更新,但却没有操作性强的实施步骤,往往使反思的效果落不到实处,停留在表面上。
3.幼儿教师即时记录与回忆记录的`差异分析
选择两位教师,对同一个教学活动“野猫的城市”进行观摩,教师1在活动过程中边观察、边记录并完成反思日记,教师2在活动结束之后。对活动进行反思并撰写反思日记,探讨反思日记的记录时机对反思效果的影响。
案例1:不同时机教师的反思
教师1:即时记录
“这位教师出示封面中的野猫,提问画面中有谁?可能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孩子们大多数说出了答案――野猫。有的孩子说野猫想找小朋友玩,有的说野猫在树林里散步……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第二部分讲述故事的时候,让孩子用动作表示城市的美,很形象生动……第四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城市时,一个孩子说自己的城市很美丽,有的说自己的城市有很多垃圾箱,有的说自己的城市有凤凰山……应该让孩子两个一组,互相介绍,这样就能让大多数孩子有机会说话。”
教师2:回忆记录
“活动开始时,老师采用了图片导人的方式,这种方式很普通,但是孩子们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图片上。老师的语言很生动,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回忆故事的内容。我认为这位老师的优点是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很多。”
这两位教师针对同一活动的反思记录,应该说体现了记录时机存在的差异,教师1(即时记录)能更多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幼儿的行为反应甚至是幼儿差异性的回答进行思考,并延伸出一些孩子想象力相关的分析。当然,这位老师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哪些行为促成了幼儿有想象力的回答,以及教师提问的开放性、教师提问时鼓励的语气、教师给予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对幼儿回答的肯定等,通过这些分析.对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行为的专业化有更大的帮助。
教师2(回忆记录)则是概览性的记录,像记日记一样概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分析其优缺点,细节性的描述和反思较少,可能会丧失对一个教学活动价值的挖掘和反思。回忆记录会受到记忆力的影响。容易遗漏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4.授课者与听课者反思日记的差异分析
选择两位老师,教师1是授课者,组织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教师2是听课者,对教师1的活动进行观摩和评价,探讨授课和听课两种角色的教学反思特点和角色对反思效果产生的影响。
案例2:不同角色教师的反思
教师1:授课者的反思
“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开始听得很认真,但坚持不了多久就开始东张西望了。他们很喜欢故事中的斑马,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河马说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教师2:听课者的反思
“这位老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孩子们很专注:讲故事的时候表情和动作很丰富,我喜欢她的这种方式,我要向她学习。”
以上两位老师,针对同一活动的教学,站在授课者和听课者的角度进行反思,从反思的文字进行分析,有情境的分析,如故事讲述的方式、幼儿的兴趣点、教师的语言等。但是,两位老师的关注点有很大的不同,教师1(授课者)更关注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状况,因为这是影响评课者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位教师对于幼儿注意力分散原因的分析,以及根据这些原因怎样调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位置安排等缺乏深刻分析,教学反思仍然停留在表面。
幼儿园教学反思12
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反思:跳皮筋每个幼儿园都应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自大班开学以来,我将跳皮筋引入了体育活动中,通过游戏,让孩子探索皮筋的多种玩法。因为跳皮筋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以下诸多好处:跳皮筋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皮筋的玩法多种多样,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合作跳。跳皮筋器械简单,场地到处都是,简单易行,是一项适合大众的体育健身运动。可是就这么个简单的游戏,有的孩子却为什么玩不起来呢?首先我形象地向幼儿介绍了游戏的主要规则:游戏中两人扯皮筋,两人跳皮筋。
游戏开始了,幼儿跳的一方,玩得很兴奋。可仔细一看,却有很多问题:扯皮筋的幼儿有的将皮筋子抬得很高,跳皮筋的幼儿就会被绊倒;有的幼儿将皮筋子扯着乱跑,跳皮筋的看到同伴扯着皮筋跑,不知道制止而是追着跑;有的则毫无危机感地站在场地中间,局外人似地看着他们跑;有的干脆躲到了场地的尽头处,等到皮筋抡过来,常常来不及转身就打在身上了。很快,幼儿在游戏开始时的兴奋劲就消失了,最后干脆放弃游戏自己玩了起来。
从幼儿的表现看,他们似乎不太明白游戏的规则,可一问,他们却讲得头头是道。
师:为什么你们不喜欢游戏了?
师:那怎么样就不会绊倒呢?
师:嗯,我们按规则要求进行游戏,那么游戏才能变的好玩。
渐渐地,有一名幼儿突然说:“我不玩了。”四人一组的游戏因他放弃又无法继续了。
由于游戏的.方法都是幼儿自己提出的,这使他们在游戏中更有主人翁感,玩起来也更加兴致勃勃。
幼儿都愿意成为游戏的中心人物,在他们眼里做这件事的人越少这件事就越重要,而且他们也愿意轮换角色进行游戏。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则,游戏将无法正常进行。
反思: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调整游戏方法的权利交给他们。
幼儿园教学反思13
别小看了孩子数学活动时,幼儿在进行操作练习――采蘑菇。说“采蘑菇”,其实也就是要求幼儿把书上的不干胶蘑菇撕下来,然后再按小兔篮子上的数字进行粘贴。幼儿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先把书翻到中缝,撕下不干胶蘑菇,然后再翻到书的前页贴上,操作时,幼儿需要来回翻书,这样不仅仅操作速度慢而且显得个性麻烦。
该教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呢我正在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见诗函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后,全部贴在她的五个小手指上,然后再翻到书的前页一个一个贴起来。咦,这样还真省事多了。我向小朋友介绍了诗函的方法,并鼓励他们也能够想出别的又快又好的方法。这样可好了,幼儿想出了很多方法,他们做起练习来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们的举动,又让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班上新添置了一种软塑料玩具,这种玩具能拼插出许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范图,看孩子们能拼插出多少种。说真的,当时我还以为孩子们没有我的示范指导,根本就不会拼插出什么,所以,当我眼前出现一件件造型别致的手提包、彩链、头饰等作品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我的眼睛。我兴奋地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鼓励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这样一来,孩子们玩得更投入了,普通的软塑料玩具因为有了孩子的创造和想象而变得格外生动、搞笑。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应对幼儿独特的、有创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略了。细想起来,在他们大胆、童真、稚气的想法背后,又会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为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孩子,而是要善于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发现他们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并适时地给予用心有效的评价和支持;此外,教师还要给孩子带给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发挥同伴群体的相互模仿、激励作用,促进幼儿群体共同发展。
幼儿园教学反思14
进入小班已经一个月了,谁实话当时我是有压力的,因为教小班要比教大班孩子付出更多的艰辛。小班是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的一个过渡阶段。昨天他们还是家里众心捧月的宝贝,今天却要独自面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短暂的适应期过后,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缺失、家庭过多包揽已使幼儿丧失了自理的主动性。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生活到有规律的集体生活,适应期伴随着眼泪和鼻涕,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的身上已经悄悄发生着变化…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早早的来的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玩具,活动的材料,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音乐、充足的开水等等,孩子们陆续来园了,孩子们哭着闹着不让家长走,我左手抱一个,右手抱一个,后面还要拉一个,顿时教室里乱作一团,我和同班的老师及其他班的几位老师又是给他们分玩具又是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才渐渐平息了哭声。可过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又哭了起来,她这一哭不要紧引得别的小朋友也哭了起来,顿时活动室里又哭声一片,我们只好请一位老师领着张文博到外面去玩,给孩子们放上好看的动画片教室里才又渐渐安静下来。午休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上了床有的拿着枕头,有的拿着被子,他们根本就不想睡,有个孩子干脆就不上床上去。我只好给她搬把椅子坐在床边。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然后放了一段轻音乐,孩子们慢慢进入了梦乡,坐在椅子上的那个小朋友也困得睁不开眼了,我刚想抱她上床上去睡,她却怎么也不愿意,张嘴就哭,我怕把别的孩子吵醒于是就说:“别哭,来老师抱着你睡吧。”她躺在我怀里不一会儿就进了入了梦乡。下午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被接走我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大小便经常解在衣裤上,刚开学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有几个孩子要哭,每天早上我也会条件反射地情绪紧张,但还是要耐心地处理每件事情。我想我不仅仅要做他们的老师同时还要学会做他们的妈妈,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结束一天的工作,倒在床上不想动了,还真觉得累。可是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辛勤和爱心使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时,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孩子们入园已经一个月了,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孩子们大都学会了上厕所。我班的许心怡小朋友是个身体瘦弱的小女孩,她的小手很小,胳膊很细,好象用力一拉会把她拉坏似的,去厕所小便,她望着便池不感迈步,我递上一只手,她扶着迈了过去。她小便完,我又递上一只手,她又拉着我的手下来,就在这牵牵拉拉中,小心怡能自己入厕了,她的妈妈说:“心怡上幼儿园进步真大,谢谢您老师。”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家长负责。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责任有多重!我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我又要做妈妈无法做到的——教师的责任,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明白道理,帮他探索世界奥秘。家长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要对家长负责,还家长一个健康,快乐。活泼聪明的宝贝。
我班有个小男孩叫张浩,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平时就是对爸爸有点“黏糊”。由于年龄小,每天入园时总是眼泪涟涟、嘟着嘴巴,一脸的不高兴。为此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怎么样才能让张浩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开学第二周的礼拜一,张浩还是红着眼睛来上幼儿园了,他奶奶悄悄告诉我,中午吃午饭能否不吃蔬菜,能否在幼儿园不睡午觉的事而闹得不开心。于是便拉着奶奶的手,非要奶奶在坐位上陪他一小会才罢休。奶奶走后,我微笑着对张浩说:“快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我悄悄观察张浩的反应,他忍着不让眼泪“冒出来”,嘟着嘴巴很不情愿的参加到我们的表演游戏中,慢慢地融入了我们的活动里。见此情景,我又对其他小朋友说:“张浩真棒,你们想看他画的小手画吗?”
这么一说,小朋友们都很快坐端正了 ------ 良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点心。吃点心时,我又一次鼓励张浩,结果张浩非常快乐的吃完了点心。点心后我把张浩叫了过来,“你今天吃点心可真快,第二名呢!回家把这好消息告诉爷爷、奶奶好吗?”张浩情绪高昂地说:“好!”第二天,张浩带着可爱的笑容,早早的来上幼儿园了。我怕张浩会再一次带着不好的情绪来园时,于是我就利用他喜欢听故事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先以微笑迎接他,故意忽略他的消极情绪。让欣赏故事来感染他,使他不自觉地融入我们的活动中,忘掉不高兴的事情。()接着我又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他,并请大家都来欣赏以此来愉悦情绪。当良好的情绪围绕着他的时候,我适时地对他进行了疏导,并用点心第二名的事实鼓励他,和他约定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在帮助胡正傲的过程中,我对幼儿的情绪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送幼儿园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有种拘束感,不如在家里放松,所以他就不喜欢去幼儿园,但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坚持送他去,帮助孩子渡过这个时期。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孩子知道送他去幼儿园并不是不要他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很爱他的,并且要及时去接他回家,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如果孩子生病了,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请假,可以给孩子带着药去幼儿园,请保健老师帮助按时吃药就可以了。另外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幼儿园有趣的小故事,在无意间给孩子讲讲幼儿园的好处,比如: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有很多新鲜艳的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好看故事书等,引导孩子向往幼儿园。
家长也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家园配合,多表扬、多鼓励和多关注,慢慢的他就会重新爱上幼儿园的。爱和安全感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这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幼儿是否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由此可见,爱和安全感这个前提非常关键,可以说,不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就等于不给幼儿做好孩子的机会。幼儿将来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对他的态度,以及教师能否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对于像张浩这样的孩子,教师不应该认为孩子事多,而应意识到他是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比较强烈,所以我们要以更为宽大的耐心,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自己对他的爱,正确的引导他爱上幼儿园这个大集体。
有人说“咖啡的味道又苦又甜,幼儿教育也是这样,因创新而苦,因创新而甜。”的确,“创新”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灵魂,因循守旧、毫无创意只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停滞不前。“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我认为创新型教师需要有一份责任感,需要有一颗“童心”,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幼儿的“慧眼”,需要有不必精但一定要广的知识面。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智慧放射出光芒。小学英语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学反思野荷塘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15
一、主题内涵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留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分享与谦让的教育思想的儿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生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做不到将大苹果留给他人,也许经过一定教育问幼儿选哪个时,幼儿嘴上会说选小的,但是实际去拿是一般都会拿大的(除非不喜欢)。幼儿能否理解分享与谦让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动自发的与他人分享谦让的行为呢?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分享对于幼儿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然而在人们对知识、对学习、对教育重新进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却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
幼儿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说话,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看见争争抢抢的场面总是后退一步。有一天刚从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兴地玩着。突然幼儿B走过来说也要玩。成成不想给,两人争夺起来。老师看见了说:“我看谁是谦让的好孩子!”幼儿A极不情愿地把玩具推给了,幼儿B以胜利者的姿态玩去了。幼儿A则无可奈何去玩别的'玩具。
分析:看这幼儿A无聊的玩着其他的玩具,我不仅思考刚才的做法: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应当发自内心呢?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但像幼儿A这样的谦让究竟叫不叫谦让?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案例二:
饭后休息时,幼儿C拿了一包QQ糖开始向同伴炫耀。幼儿们纷纷围在她身旁等待她分发。幼儿C开始高兴的分给自己的亲信好友。由于包装并不透明,当分到最后几颗时,幼儿C在分发时没看清楚,不小心把所有的糖都分完了。当她发现自己没有了时,开始大哭起来跑到一旁的老师身边说:最后一个拿到糖的小朋友把她的糖拿去了。
分析:刚开始分发时幼儿C是很开心的。当分到最后一颗时不小心也给了别人,这时才开始大哭,她的哭声说明什么?是委屈还是不甘心?一开始时分给其他小朋友时她还是表现出了很大方的样子。为什么给了这么多都不难过?而对最后一颗这么舍不得?是不是可以说要让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谦让则难呢?因为从物质上讲,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虽然给你了,我也还有;而谦让却等于如果给你了,我就没有了,因此很难让幼儿接受。
案例三:
下午点心吃黄瓜,幼儿D不喜欢吃黄瓜,又不能扔掉,他看到幼儿E正吃的很快,便转头和他说了什么便把手里的黄瓜塞给了他。幼儿E吃第二根黄瓜吃不下了时就向老师求救。老师去了解情况时幼儿D说:我是谦让给她吃。让我哭笑不得。
分析:像这种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并称之为“谦让”的行为,并不少见,午饭时常有孩子把自己不爱吃的菜放到他人的碗中,他们为什么会称自己的行为是谦让?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谦让的含义,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的谦让行为?
案例四
晨间活动时玩橡皮泥,幼儿自己去选择工具。幼儿F的奶奶陪同下去拿橡皮泥。幼儿F拿了一盒较旧的橡皮泥,她奶奶在一旁马上就说:“你这小孩真笨。这盒好拿这盒去玩。”说着就快速拿起一盒比较新的橡皮泥给孩子。而旁边一个来不及伸手的孩子只能拿了幼儿F原来的那盒。
分析:这可能算是家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问题,在幼儿园里我们教育孩子分享合作、团结友爱,可是有的家长教育却是与幼儿园背道而驰,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家长的观念、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上述案例中,幼儿F有了谦让的表现,家长不但没有表扬孩子的行为,反而说孩子笨。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分享与谦让的观念也得不到培养。
三、案例反思和体会:
1、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
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分享行为包括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案例一即属于被动分享。被动分享行为产生最初,在老师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儿强迫下进行的“分享行为”幼儿不懂得同伴间玩玩具得规则:大家一起玩。在老师得被迫下,被动地与其他幼儿产生分享行为。有的幼儿过于胆小,如:幼儿A,被别人拿去玩具后,只是稍微作出反应,却也只能被迫地产生“分享”。这样“分享”使一方愉快,一方愁。
而诱发分享行为使在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却又在道德认识水平低的情况下,产生利他行为。在平时的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为争抢玩具而大大出手,在建立了“不许随便拿别人的玩具”这一规则下,幼儿的争抢行为得已制止,教师进一步主导幼儿向其他幼儿“借玩具”产生另一种规则:在别人同意下,拿走玩具。因此,这样诱发,使得幼儿都愿意与别人来分享他的积木,这时也抓住时机进行礼貌教育。
教师在发挥幼儿的主导性。积极性,能动性,注意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为的过程中,幼儿的分享慷慨程度会不断提高。这时自发分享就会产生其中、当幼儿发现某一幼儿正在为一玩具而苦苦另一幼儿借时,他会主动拿出来说:我给你玩,在尝试分享图书时,幼儿会主动的提出;我要和xx一起看;或者幼儿间相互商量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此时的自发的分享就以成为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
2、其次,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案例二说明要使幼儿达到能够自觉谦让,实非易事,因为不但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还要有这种品德形成的情感态度,即要乐意去做。所以这是一个涉及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笼而统之地把分享、谦让混作一团去处理,使本来易于解决且对幼儿十分有利的教育机会就失去了。如两个幼儿争夺一本图书,我认为,如果以两人一起看的解决方式处理,就更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与品质的培养,因为既解决了矛盾冲突,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共享的情感。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对于较小的幼儿可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图书,幼儿都想玩、看,教师可引导幼儿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轮流玩的办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3、再次教师在教育幼儿谦让的同时,也应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考虑。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仅仅是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好问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一中幼儿A行为就说明过分的谦让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懦弱,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而象案例三中的幼儿D,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其对谦让的认识与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帮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么要让其明白,自己不喜欢的,别人可能也不喜欢,对别人施“恩”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不要使谦让过了“界”。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还美名其曰“谦让”,岂不是扭曲谦让?要让其懂得,真正的谦让是双方都高兴、都情愿、都为这件事而感到高兴,而不是强加于别人。
4、最后我们经常谈教育的一致性问题,从案例四中幼儿F和她的奶奶身上便表现出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长关心幼儿,担心幼儿在幼儿园会吃亏,希望帮助幼儿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与幼儿园里的教育产生一定抵触,成人是幼儿的镜子,成人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会直接对幼儿产生影响。或许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以分果果为例:
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四、相关问题思考
我们还要把分享和谦让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为分享和谦让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质的分享谦让可以亲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谦让虽然看不到,却可体会到,两者是一种巧妙的融合。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
【幼儿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教学反思02-02
幼儿园教学反思03-07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09-30
[精选]幼儿园教学反思07-05
幼儿园教学反思08-20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05-28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反思06-13
幼儿园活动的教学反思06-27
【精】幼儿园教学反思06-12
【荐】幼儿园教学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