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30 07:36: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新时代》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时代》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教学反思

《新时代》教学反思1

  一、关于设计理念和思路

  这次公开课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发展作出一些尝试,因此在设计理念上我力图向新课改靠近。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创设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应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升华、认识上深化、知识上强化。根据这个理念,我首先给自己这堂课定下了一个基本思路,那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连贯的几个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另一方面采用“学案”和及时点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准确系统的掌握本课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二、关于教材加工与整合

  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教材本身来看,知识零散且容量很大,要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内容有很大困难。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教材我发现,虽然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但是劳动才是真正的主线。因此我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开始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立法和监管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同时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这样的整合,整个课堂便具有了其内在的逻辑性,不过这种逻辑应该是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是下面一个环节的任务。

  三、关于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编写突出生活逻辑为主线、理论逻辑为支撑,因此在整合教材内容之后,我开始了将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进行有机结合的尝试,这个过程即是设计具体教学环节。

  根据整合过后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职业排序、模拟招聘会和挑战加班潜规则,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创造冲突性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思考、探究理论知识,以求把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等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并通过设计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的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思考、探究所得到的理论知识准确、全面的掌握住,从而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达成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课堂实施过程

  在课前做了相应准备的情况下,本堂课顺利上完,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我在教材加工、整合和体现新课改精神这两个方面给予了肯定。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和听课的各位老师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职业排序的目的不明确,且职业排序环节耗费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的教学时间被压缩甚至有抢时间的嫌疑;再如现场模拟招聘会的组织活动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设问方式和时机、及时的点评和鼓励、深入的引导和总结等方面有待改进。

  五、本堂课的反思小结

  经过这堂课的摸索和探究,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小结如下:

  1.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决定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案例的选择要尽量做到三个字——新、紧、活。“新”即内容尽量新,最好选择一些刚刚发生的事件,或者是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这样可以将时政教育很好的融入政治课堂教学。“紧”即所选案例必须紧扣课题,与要讲述的课题内容或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活”即选用案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本节课主要讲述有关劳动就业的知识,所以采用的是职业排序、模拟招聘会和国庆加班的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职业选择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案例中所出现的都是最新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还包括一些新出台的就业政策,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而且关于就业这个话题学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利于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

  2.设问技巧

  案例的呈现实际上是情境创设的前奏,而问题的提出是创设情境的核心要素。提问的角度、深度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设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提出的问题具有思考性,思考性是提问的价值所在。要让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让学生探究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从职业排序考虑的因素分析劳动和就业的意义;二是从模拟招聘会中体会到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面对和解决就业问题;三是根据“国庆加班”案例探讨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三个问题中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究;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性,需要学生经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开展探究,要使探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

  3.教师引导

  在案例探究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中介人的角色,具体的探究过程要靠学生一步步来完成。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探究资料、设计好问题、创设好情境,为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铺路”;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探究、如何安排探究时间、如何形成组内意见,为学生“引路”;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为学生“开路”。总结起来,教师只不过是学生与开展有效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之间的一座“桥梁”。

  4.适当点评

  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学生看成是探究后的“回报”,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因而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以肯定为主的正面评价。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不单单注重最终的结果,更应该注重整个过程,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和能力的提高予以充分的肯定。

  思想政治课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思想之花开遍整个政治课堂!

《新时代》教学反思2

  本文阐述了课堂活动、课堂效率的含义,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高的表现,优化课堂活动的要求,并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了如何优化课堂活动,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进而得出了要优化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做到整合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活动的经验。

  [关键词]:课堂 优化活动 提高效率

  课堂活动是指在课堂内,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的过程。从活动的主体看,有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从活动的组织看,有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从活动的形式看,有问答、讨论、演讲、汇报、辩论、竞赛等等。

  课堂效率是指在课堂内,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所达成的能力与水平程度的反映。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不仅表现为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程度,包括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为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所谓优化课堂活动,就是根据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科学地选择和组织课堂活动,以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做法和过程。

  怎样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以高一第五课第二框题《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关注,成为不少教师公开课的首选内容。本人也曾听过几位老师关于这一内容的公开课,这些老师在上课时都注意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式上,或分组讨论、或问题辩论、或知识抢答,或师生对话、或欣赏歌曲等等,课堂的气氛是热闹的。但一节课下来,本来课程标准要求用一课时完成的内容,往往要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甚至出现教师为活动而编导,学生为活动而表演,看似热闹,实则空洞,看似学生主体得到发挥,实则少数尖子垄断课堂。这样的课堂好看不好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率。

  怎样才能解决好课堂活动与课堂效率的关系?本人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是整合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活动。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的信息,经过加工精选教材内容,使它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起联系,使它成为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变成师生对话的中介。如:《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内容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知识,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在教学实践中,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并设计和提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

  如在课堂的引入时。我提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生答: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的主体是什么?(生答:是劳动者。)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应做些什么准备?

  接着我在不同的环节又相继提出了:劳动和劳动者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生答: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光荣属于劳动者。)劳动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答:就业)劳动就业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生答: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该怎么办?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国家应该怎么样?(生答: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立法和执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生答:依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

  以劳动作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既使课堂活动收放自如,又克服了课堂活动的盲目性。

  二是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活动。高一学生再过几年就是劳动者,他们关心自己的前途,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彷徨、无奈和沉默,渴望得到为将来的发展指点迷津的秘诀。教学实践中,我抓住这一突破口,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择业、就业观的教育和维权法制意识教育,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如:当讲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劳动者应当怎么办”时,我进行了以下课堂小调查:

  如果你对自己目前工作不满意,你会怎么做?(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并说明理由。)

  □继续做下去

  □辞职不做寻找新的工作

  □自主创业

  当时不少学生选了“自主创业”这一项,我顺着学生的意向,让学生讲自己身边自主创业者的故事。(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创业者的故事)学生讲述的故事感人、真实、可信,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接着,我根据故事的情节,提出 “听了自主创业的故事,你认为自主创业应具备哪些素质”的问题,让学生协作探究,并自然得出结论。

  接着我又设计两侧招聘启事以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

  招聘启事Ⅰ

  中山市高薪招聘海外营销业务专员(20xx-05-12 ) (工作地点:中山市南头镇 ) 薪金水平:8000至12000  提供住宿

  职责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26-38岁,英语四级以上,口语流利;

  2.四年以上外贸或海外营销工作经验,熟悉新客户开发、市场开拓;

  3.熟悉北美市场运营和操作,了解通风、照明产品;

  4.交际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佳,管理经验丰富。

  我问:“谁来应聘?请举手?”

  等了片刻,只有小刘一人举手。

  我又问:“小刘为什么来应聘?”

  小刘摸了摸脑袋说:“我是本着试试看的。”

  接着,我又问那些没有应聘的同学。“你们为什么不应聘?”

  小陈大声说:“我不够年龄!”

  我接着说:“现在放宽年龄了。”

  但他们还不敢应聘。

  “难道你们都不愿意去这个单位?”我说。“愿意啊!”不少学生大声说。

  “哪为什么不去应聘呀?”我继续问。

  小张说:“我的英语水平不行,口语不够流利。”

  敏仪说“我的交际能力不够强。”

  小梁说:“我没有工作经验。”

  回答问题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

  我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符合竞聘条件呢?”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说:“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招聘启事Ⅱ

  某餐厅招聘清洁工多名。(条件不限)

  应聘的人寥寥无几。

  我问:“为什么清洁工招这么多人,却只有几个同学愿意竞聘呢?”

  问及原因,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工作脏、工作辛苦。只有小梁愿意应聘,说是现在工作难找,边干边找合适自己的岗位。

  接着,我展示了我市来自湖南的清洁工苏玉清和刘三桃夫妇的图片,并说:“在我市有500多名环卫工人和他们一样,起早贪黑、日复一日,打扫着城市的街道。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会有我们‘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城市吗?”

  我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座同学的心,使他们懂得了“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尊重,劳动者应树立职业平等观”的道理。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有助于深化课文相关道理的认识,使学生知其言,明其理,导其行,很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的目的。

  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才能获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如:在分析“我国就业形势”时我选用了学生课前收集的反映中山就业形势严峻的材料,让学生分析和得出结论;在学习“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时,我用学生课前收集的材料作案例,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在研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时,我让学生围绕着“靠政府”和“靠自己”展开辩论和讨论,让学生介绍当地政府解决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在学习“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时,让学生观看《东莞民工躺在马路讨薪》的录像片段,并提出“如果你的工资被拖欠,你会怎么办”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维权的正确途径。

  由于教学中所选择材料都是学生自己收集的或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这对被选上材料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对强化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有重要作用。对其他学生来说,感觉材料真实可信,有说服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课堂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形式更有效。本人认为,开展课堂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际,依据学生实际(包括学生认知情况、思想误区、生活经历等等),以及当前的社会实际。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使课堂活动更有针对性,才能保证活动效果。开展课堂活动必须易于参与,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没有大量学生参与,活动就失去存在意义。故在选择课堂活动时要考虑,是否能吸引多数人参与。对参与者有较高要求,或只限于少数人参与的活动设计是不可取的。开展课堂活动还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营造互动课堂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新时代》教学反思3

  作为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来更新自己的观念呢?

  其一,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

  其二,形式须“改“、理念须”变”。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语文这个工具也只有自学才能真正掌握。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自己进行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过程。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法中渗透学法,用教法指导学法。

  2、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忌讳面面俱到。教语文课,一般无须逐段地分析,更不应该逐句逐句地讲解,只要抓住重点、难点、疑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3、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文教学的过程,本来应该是一个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并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发展思维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文字训练指的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其中重点是读和写的训练。

  第二,语言文字训练包括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和训练语言。要让学生自己掌握那些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的句子、段落、篇章。积累的主要手段是朗读、熟读、背诵、抄写、默写等。

  第三,语言文字训练是凭借课文进行的。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缺乏超越于功利之上的人文关怀,缺乏站高望远的知识视野,缺乏对教育作为必要的乌托邦的切身理解,而只能成为一个对应试教育服服帖帖,对教学大纲亦步亦趋,惟技术论的`、匠气十足的语文教师”。总之,21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语文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重新型的教育。

《新时代》教学反思4

  《新时代》这一课下来,收获颇多,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意识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和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以下便是我的教学思路及反思:

  经过考虑,我把欣赏顺序作了一下调整,即先欣赏《祖国颂》,然后欣赏《你是这样的人》,最后欣赏《走进新时代》,我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组织的:首先怀着满腔热情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颂》,喝水不忘挖井人,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过渡到《你是这样的人》,最后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和力量鼓舞着我们《走进新时代》,结尾让学生根据这课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

  有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后,我便以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作为文化背景,贯穿三个教学层次:第一乐章“江山如此多娇-----《祖国颂》”、第二乐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你是这样的人》、第三乐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走进新时代》。

  我以艺术歌曲《沁园春·雪》导入,之后让学生齐诵诗词第二段,进一步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雄韬伟略及革命壮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音乐与文学相互结合,让学生感受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紧密联系,拓展文化视野。

  接着进入第一乐章江山如此多娇-----《祖国颂》,由于《祖国颂》在初一阶段学生已经欣赏分析过,这里我不做重点欣赏,只是让学生分段欣赏感受思考每段风格情绪、演唱形式。作为略讲。

  《你是这样的人》是作为本课的重点来欣赏的。有两个版本的演唱:一个是戴玉强版的;一个是刘欢版的。经过考虑,我选择了刘欢演唱的版本,原因有二:一是这首歌曲的首唱就是刘欢;二是刘欢是学生心中的实力派歌星,尤其他的通俗唱法很是贴近学生的心理。欣赏后让学生重点挖掘歌曲中音乐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说说最令他们感动的歌词,以及其中蕴涵的丰富情感,而后唱一唱,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那些为新中国鞠躬尽瘁的老一辈革命家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从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我觉得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美,能唤起学生主动欣赏注意和兴趣。

  《走进新时代》是首民歌风格的歌曲。我想,如果教师独唱的话,无论是现场气氛还是与学生的交流方面效果都会比欣赏好,况且唱民歌也比较适合我的嗓音条件。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欣赏前思考问题,并要求高潮部分学生与我齐唱,学生都欣然接受。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很重要,好的语言诱导,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是我以后上课需要加强改进的一方面。因为我平时上课语言稍不注意就会很不严谨,尤其对于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更不能随意。在这节课中讲到合唱的概念时,虽然自己是理解的,但语言组织就很松散,学生听来很费解。

  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学生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内容给了你怎样的人生感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观?”本想让学生各抒己见,趁此机会让学生受点教育,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由于时间关系,只得让学生课后思考。由于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尺度,以致于时间前紧后松,虽然最后有一首诗与大家共勉,给学生指明前进目标和方向,但终究没让学生畅所欲言,主动性没能淋漓尽致地发挥。

  通过这堂课,我深切感受到上一堂好课,让学生喜欢的课并非易事,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学会研究,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我也会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进的!

《新时代》教学反思5

  1.加工与整合——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知识看似零散。在教学实践中,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立法和执法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以劳动作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课堂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通过设计招聘启事的情境,把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有机结合,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2.赞赏与鼓励——对学生内心需求的关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调研的结果五花八门,也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了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在教学中,没有简单的对这些学生的愿望做出否定的判断,生硬的说教学生选择清洁工的工作。而是肯定每位同学选择中的积极方面(说明所有的同学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可以不选择,但必须要尊重,这是我们对劳动的态度,更是我们对人的态度,学生在此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价值观上的升华。在就业环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尊重,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学生表现出能较好的处理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性面对选择。

  3.感性与理性——实施中的两难取舍

  情感体验可以自主获得,价值观的升华则需要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本课采取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冲突性的情境,学生共同讨论,在冲突、判断、思考中深化认识,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具体实施中,我也在想,是不是劳动环节学生的活动参与可以更多一些,因为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课堂所不可或缺的,学生会在这种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整个课堂也会显得更生动,然而,多彩的形式可能会使高一的学生难以对劳动这一问题有深入地思考,理性的震撼力就可能被削弱了。什么是新?形式灵魂不能兼顾时孰重孰轻?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简单追求形式创新,就可能会忽视本质的东西。对于学生活动的理解,是不是既应该包括显性的可见的活动(语言、动作、表情等等),也应该包括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后者虽然不易直接观察到,但对学生是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

《新时代》教学反思6

  时代在变化,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这个特殊暑假期间,每位教师都应该给自己制定自我提升计划,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良好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新课程改革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背景下提出来的,教师应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思想上彻底去除应试教育的各种不良思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比如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让学生会做题,同时也是以考高分为目的的。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兼任训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知识来改变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以外,教师还应知道现在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的仅仅是辅导作用。

  二、加强自身的学习

  古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读书。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来源非常广泛,教师要争取多了解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必须把终身教育理念推到自己的实践中,要把新课改的理念拿来指导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1、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带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寒暑假的教师培训、教育机构组织的讲座等都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凡是我们有条件参加的培训或者相关活动,我们都应该积极参加,认真学习。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因此我更加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比如参加市里的教师培训活动,可以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无形中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提高了,这也是一种成长。

  2、在信息知识爆炸的今天,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自身学习。在网上不仅有实用的素材,也有很多优质课件,优秀教案,我们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有效的去利用资源。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都可以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校本教研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对教师而言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是保持和创新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校本校验活动,例如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案例研究。

  四、听名师讲课

  教师是在听公开课,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听公开课使其他教师有机会听优秀教师的课,有利于他们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上公开课前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这样能使教师认真专心的备课,教师为了备一堂优质课得查找相关资料,请教其他教师,这个精心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的好机会,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磨砺中能使教师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五、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突破口。反思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反思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习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更具有自主性。反思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教师可以做的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新时代》教学反思7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形式,从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依据教材内容,在学生认可的、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内,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发现问题,并在质疑问题中进行思考,最终实现学生有所获得,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以便让学生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学有所得。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以便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二、新时代良好教学氛围的构建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正襟危坐,“师动生不动”。时至今日,学生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爱好探究,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绪的波动和认真学习时间短暂,对于此种情形的出现,笔者觉得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这些特点,与学生进行情感、情绪上的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动向,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高质。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笔者用多媒体投影一个多边形,然后逐渐用黑色把多边形的“大部分”挡住,这时只露出一个有三个角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根据剩余部分说明三角形的定义。于是,学生的好奇心来了,开始先是窃窃私语,随后开始大声讨论:用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句话是否正确呢?笔者随后利用多媒体随意地用三个线段组成图形,但不见得是三角形。于是,多媒体显示出:看一个图形是否是三角形,要把握了两个要素:首先,是三条线段;其次,要看能否围成封闭图形,笔者重复了这句话。然后,告诉学生三角形有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型之分。随后,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分别予以显示有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型。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且气氛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成为新时代的优质高效课堂。

  三、数学课堂的学法指导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建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由于学生对数格子缺乏适当的'方法,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数格子存在误区,数不清楚,致使学生不能准确计算的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鉴于这种问题的出现,笔者不失时机地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学习方法的点拨、指导:同学们,请你们想一下能否把我们学过的图形和现在的三角形一并结合起来考虑,也就是说,将三角形细化成多个原先学过的图形,然后用已知的图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呢?笔者的提示,学生好像猛然明白了什么,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学生之间开始了互动交流和相互切磋。不一会,学生就发现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也有的学生提出而且还可以把三角形从中画一条线就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把这两部分再旋转180°的话,是不是就会成为平行四边形呢。经过如此三番的提示、引导和学生的努力探究,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很快发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同时也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

  四、新时代数学课堂的引导探究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和谐互动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实现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可能性》这节课时,笔者从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作为课堂导入的开始:在一个纸袋内装有一红二白3个乒乓球,先后让5名学生分别从中随意的取出一个球,并且连续摸3次。随后,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了分析:学生摸球结果无外乎3种可能,一是全是红球,二是两白一红,三是全是白球。学生认可了笔者的分析,随后笔者又提出问题:你认为上述哪3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最大?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和激情,此时,同学们互动交流的氛围起来了,学生积极交流的课堂气氛活跃,并在交流中逐步进行探究,最终让学生在交流创新中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以上教学氛围的创建,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新时代》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11-18

《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教学的反思04-15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教学教学反思11-12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

经典教学反思10-19

教学反思04-03

《》教学反思05-16

比的教学反思01-30

精选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