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6 17:39: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练习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课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练习课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反思1

  昨天上了一节练习课,让我感觉自己课堂中存在不少问题。不仅对课本没研究透,还没有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好相关的教学内容。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赶紧措施。

  这节课由于做练习,讲练习,我并没有提前预习思考该怎么讲,所以课堂中出现失误,学生们也听得云里雾里。第一个问题是数学用语不专业,有一题目上出现“和”这个词,我在前面的讲课中从未讲过,所以突然出现我有些措手不及,导致给学生讲的时候含糊其辞的一笔带过。第二个问题是对“总数”这一词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没有用学生们能听得懂得话语来解释它的意思。第三个问题是讲练习题时没有注重关注全体学生,只给不懂的人单讲并反复练习。第四个问题是没有分层分方法进行教学,课堂反应较慢。今后改进的方向是:

  1、多向优秀老教师请教数学课堂中专业术语的讲解,要勤加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2、对课文出现的重要数学词汇要引起重视,多揣摩意思,再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话语,提前做好准备。

  3、以后不管是新课也好,练习也好,我都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个也不能落下。

  4、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我将会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找到符合自身认知能力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加强学习,多去听课,也邀请别人来听,在错误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更好的带领学生学习。

练习课教学反思2

  一、注重有关知识、方法的复习,为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复习引入环节,让学生会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感受梯形面积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系,为学生计算梯形的.面积做好认知准备,有利于他们利用已有知识推动新知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自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在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具的割补、拼摆,共同探索将梯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各种办法。在展示汇报中,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全班**流,使学生感受到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不同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各种的方法中,发现相同的地方,从而熟练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尝试运用与练习反馈相结合,促使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的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出示梯形面积公式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梯形面积计算在现实生活的实用性,通过情境促使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才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在反馈练习中,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独立练习结合起来,既提高了练习的有效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计算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粗心,出现了一些错误。还有个别学生出现漏算、多算的现象。今后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课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之后一节练习课,既是对9的乘法口诀的一次练习、巩固,也是对乘法知识一次比较综合的梳理。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分了若干个有针对性的小环节,串成本节练习课。

  为了避免学生机械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口诀大王”评比:以自荐的形式进行比赛,谁在最短的时间里正确快速的背出7——9的乘法口诀谁就被评为本班“口诀大王”;“口算大王”评比: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快速的完成口算题的为本班“口算大王”。通过这个比赛环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然后进入评星环节。首先是画图,如有3颗星星,圆形的个数是星星个数的4倍,画出圆形,画对一题奖一颗星。然后是解决简单问题,解答对一题也奖一颗星。比比最后谁得的星最多,评为数学之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给2道难易不同的'拓展题,每答对一题奖励5颗星,谁得到10颗星就是本班的聪明之星。通过这样的调动,学生整节课学习气氛较好。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学生过于积极,课堂秩序有点乱:站着举手、边举手边喊“我”,看上去好像挺好,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有些环节耽误了一些时间,如评选过程中时间浪费过多等。在今后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习课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练习口算除法,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法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错例订正,正反强化,突破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审题、计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我创设游数学乐园的教学情景,以活动为载体,共创设六个教学活动,分别是《开火车》、《猜猜我是谁》、《火眼金睛》、《我选择我喜欢》、《逛欢乐岛》和《总结收获》。

  这六个环节以游数学乐园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情景的创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铺垫,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活动一《开火车》即口算,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题和平时学生在口算时常见的错例,如56+7,检验学生除法口算的'熟练程度和避免学生养成思维定势;

  活动二《猜猜我是谁》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与利于提高笔算除法的正确率。其中2×()<103很多学生会填成2×(50)<103;

  活动三《火眼金睛》即错例改例,呈现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最常见的错例,集中体现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计算,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下一个环节笔算除法做铺垫。

  活动四《我选择我喜欢》即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是希望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判断商的位数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熟练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通过验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活动五《逛欢乐岛》即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饿有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能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课改理念。

练习课教学反思5

  数学练习课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同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练习课?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起数学计算课,大部分老师的脑海中出现的模式总是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老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讲的是口干舌燥,而孩子们总是懒洋洋的,兴趣不浓,错误率还较高,怎样改变这种局面,让孩子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计算准确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是由于电子信息时代,孩子们心态都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认真观察,每一次考试或是做作业,都是题都没有认真读完,根本就没有思考,就急着下笔,做完也不检查,成绩可想而知。所以培养孩子们学会观察,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老师首先要做的。因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目的不是非要教会孩子们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培养一种能力,让孩子们拿到题后,要先观察、在认真思考、再准确计算,养成一种好习惯,从而提高计算准确率,继而提高数学成绩。

  本节课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积的规律为线索,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计算,得出新的结论。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举多得,达到了多个教学目标。

  一、引人入胜的“起调”

  (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介绍算式也可以对称)

  【设计目的:课始,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习。

  在探究积是否相等时,首先让孩子估算,看成整十数估、都估小,当多种估算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时,自然而然进行了笔算的练习。此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为不是老师硬性的简单要求,而是学生内心自然产生的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学生计算的很主动、很积极,很认真。这时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评价:“看到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在认真的计算,老师非常感动,是啊,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习惯的养成“润物细无声”。

  在学生计算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乘积相等时,老师又引导学生质疑: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学生主动计算。“真的是这样吗?”学生自己举例进行笔算、估算、巧算。

  【设计目的: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余音绕梁的“终曲”

  师:对于这个结论,你感到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设计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

  整堂课,老师以两位数乘法的练习为引子,引领学生在充分体会对称之美的同时,经历了一次体验深刻的探索之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他们在享受着过程之趣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思想之神奇、数学学习之乐趣,增长了智慧。

练习课教学反思6

  本课时主要是对分数除法应用题部分知识的一个复习巩固。分数除法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和倍问题”和“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说这四类问题涵盖了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情况。本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应对更多更复杂的.情况。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练习中,我放手让学生自想、自做、互评。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如有疑问,则与同桌或在组内自由进行交流,最后集体订正。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就连学习稍弱的学生也很主动地参与进来。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练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一直处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同时还注意用积极的语言来对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给予评价,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练习课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数级,数位名称,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等知识。

  2、进一步巩固“十进制计数法”熟练读写。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重视估计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十进制计数法”的熟练读写。以及近似数的改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你知道微米吗?

  微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是1微米的一千倍。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100微米,细菌的大小约是1~2微米,烟尘的微粒直径还不到1微米,而病毒的直径有0.25微米左右。算算看,1米等于多少微米?

  二共同探究

  1、填空题

  ⑴68725463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8在()位上,表示8个()。这个数是由()个万和()个一组成。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⑵由8个千亿和8个千万组成的数是(),这是个()位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⑶62070000000里有()个亿和()个万。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⑴20xx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是五千一百一十亿平方米。

  ⑵20xx年我国进口的部分油料数量为:大豆是二千零七十四万吨,豆油是一百八十万吨,菜籽十七万吨。

  3、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

  ⑴20xx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为455000000吨。

  ⑵联合国预测20xx年的世界总人数为10000000000人。

  ⑶人的脑细胞大约有12000000000个至14000000000个。

  4、用“万”和“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50498≈326500≈2798000≈7650000000≈2045890000≈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0□000≈60万47□000≈47万100□000≈100万。

  三共同小结,说说又有哪些收获

  ⑴让学生上网查一查有关大数木的资料。

  ⑵思考:用4个“9”和4个“0”按下面要求写数,能写多少个?

  ①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②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

  ③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④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反思:

  本次练习是学生在认识了整万数,整亿数以及近似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故事引入微米,通过举例如:一根头发的直径细菌的大小,烟尘的直径,病毒的直径让学生了解微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

  2、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练习中设计了三道填充题,两道写数题。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以及数的大小写的转换。并且突破写数和读数中关于“0”的读写难点,为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大下基础。

  3、重视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练习中按排了改数和写近似数,意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的实际大小的直觉,感受近似数,理解近似数。

  4、真正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练习中安排了上网查资料,以及编写数,意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对社会、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为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帮助。

练习课教学反思8

  1、“温故而知新”这个词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以往的复习课我们都是让学生做题,然后针对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利用这种方法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少了系统性。

  以往在复习计算时,总是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计算,然后交流如何计算,紧接着便是大量的练习,整个过程学生一直是在进行机械的计算,可以说动脑思考的成分很少。而复习课的基本含义之一是“重新学习,根据这一基本含义,我进行了如下设计: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这两天老师正在退饭钱,已经退了一部分,但还是有4元钱要退给班中的5位同学。请同学们算一算老师应退给他们平均每人几元钱?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竖式计算的过程说一说。体会生活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只不过,在这个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列竖式计算、按要求求近似值、按生活实际求近似值”,而是通过学习,让其体会到“小数除法计算;按要求求近似值与根据生活实际求近似值”之间的区别。

  充分解决”0”的问题,不够商1“0”占位,末尾补“0”,中间“0”占位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再次得以体现和补充学习。

  2、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你对你们组的作品满意吗?认为它好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学生坦诚的说“我做这样类型题目的特别容易在这里弄错”“我认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从自身学会反思,学会从他人处获取经验,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分析学生的错例后,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一条暗线,并未直接写在教材上,教学中又要予以渗透。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一个人一生中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可能并不多,但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会终生受益。学生只有把数学知识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修养,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

练习课教学反思9

  似乎也没有刻意地加快进度,却在不知不觉间,感觉课本越来越薄。于是我们组内商量着,最近不进行新课了,适当再增加些练习课。

  今天,继续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主要以创编题为主。

  其实补充一节练习课,是一件头疼的事,至少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要经历一番挑选适合的习题的过程,往往,我会没有了方向!

  需要时才觉得有多可贵!这话一点不假。“海教在线”这一资源平台,平时也会经常去浏览并上传各类资料,但很少直接去复制着借鉴,昨天我试图为孩子们寻找一些有价值的习题,正巧“海教在线”的窗口开着,于是不假思索地点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帖子,在仔细浏览了几遍后,发觉还真是满载而归。一会儿时间我便收集到了6道令我满意的习题,然后我又增加了一些创编题,这下,课堂上的资源显然丰富了许多。看来,孤军奋战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练习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只注重习题的类型,而忽略孩子们的思维训练,也会造成孩子思路的闭塞。所以在选择创编题时,最根本的,我还是以孩子昨天作业中出现差错多的习题入手,进行一些小改动,尽可能使这道题呈现的形式有所变化,这样可以避免模式化的偏向和思维的僵化。我个人的想法是:改变条件和问题的搭配、补充条件或问题、变换叙述的`方式等手段均可以让孩子们从习题中得到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另外,我还尝试了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创编习题,我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在经历创编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分析、综合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这项作业,我允许他们放在课后完成,目的是默许一些相对能力差的孩子在遇到困难后,能得到同伴或家长的帮助。

  和前一堂课相比较,我感觉孩子们对于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熟练了许多。他们不再盲目地去收集条件,愿意静下心来默读、观察题目,然后再进行收集、整理信息,或许这只是孩子们迈出的第一步,却也是进步的标志。

练习课教学反思10

  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数量关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能用比表示。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把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区分教学,不但教学过程更清晰,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比的认识。比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采用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识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比的意义。

  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采用小组讨论学习、自学的方法,让他们交流、汇报,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感悟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过程。最后把三者联系填在表格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表格的出现使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显而可见。

  思维拓展题的出现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辨析能力,使学生感到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练习课教学反思11

  今天这节写字练习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生字词语的写字练习指导。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写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这堂课我就从左右结构的字入手,从坐姿、执笔姿势、观察、评改、找规律等方面来进一步巩固书写习惯。以下是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1、欣赏名作,学习名家:

  首先我用课件播放田英章先生的书法视频,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激起了学生写好汉字的欲望。引用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写好字的关键是结构’让学生感受汉字间架结构在书写中的重要性。在指导学生写字后我又让学生阅读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故事,学生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把汉字练好。

  2、指导写字,渗透做人品质

  学会观察是写好汉字的第一步,在学生认读生字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找到本课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在学生找到了结构上的共同点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共同点当中的不同点即左右两部分的占位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字有的是左窄右宽,有的是左右等宽,有的是左宽右窄。在引导学生掌握左右结构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习规律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团结合作、互相谦让的做人品质。

  3、培养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姿势在学生动笔写字之前我先通过写字歌让学生回顾并做好写字的姿势和准备。学生做得很到位,但是学生在写字的时候我虽然经常纠正姿势也有个别同学没有保持住正确的写字姿势,提醒的时候能够注意,不提醒的时候就忽视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了。在今后的写字教学中我会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作为每节课最基本的一个指导环节,常抓不懈。不仅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体味汉字的笔画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多角度评价

  在学生的书写评价活动中,首先学生自评即在自己认为满意的字下面画颗五角星,在自评后组织学生同桌互评取长补短,在小组评价后我对写字好的同学奖励了小粘贴,这时如果把优秀成的学生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效果会更好。

  总之这节写字练习课有成功也有不足,在今后的写字教学中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指导学生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让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练习课教学反思12

  《十几减5、4、3、2》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练习课教学反思13

  今天的教学任务是练习十的第1-5题。这是一堂练习课,我课前认真地看教科书和教参,心里直发愁:怎么上呢?我最怕上练习课了,每次练习课都是做一题讲一题,十分单调枯燥,我没有激情,更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新课程要求练习形式要多样化,练习的程度要延伸化,但只有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才能得心应手,不同程度的学生是不能适应等同的练习的。那如何才能上好计算练习课呢?我上网阅读了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在第二天的练习课中做了点尝试:

  一、激发兴趣,突出主体

  在课堂上我通过竞赛、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进位加计算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积极地思考、大胆的想象、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堂练习课不那么枯燥无味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突出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查漏补缺,巧用错例

  学生计算错误叫他一改了之,当然他们当中有人可能是由于粗心或不认真造成的,但大多数应该是由于不理解算法或理解出错造成的。例如我这堂课中45+9=?有学生这样算:先算5+9=14,再算4+14=54.在评析学生的错误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怎么再算的4+14会等于54的'?学生恍然大悟,别的孩子也大声说:“不是4是40,4在十位上埃”所以我觉得在平时练习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集学生的典型错例,以后复习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三、精心设计,多样练习

  练习应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现在每节计算练习课中都有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今后我将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上好每节练习课。

练习课教学反思14

  本节课以回顾整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重点,针对练习课的教学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有以下优点:

  1、本单元的知识点太多,也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中,所以,在课的开始,我以问题回顾,再现新知。接着,我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比一比看谁算的快,计算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必不可少的,学生争先恐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数学味,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情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都应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去。带着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使原本平淡的一节课变得丰满,富有情趣和哲理。

  2、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使课堂充满生机。设计一要求学生先在小组中自由发挥,再进行分类解答。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设计二让学生解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绪飞扬,得到了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本课的练习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几个知识点来展开,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避免了为练习而练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通过有效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练习课比新授更难把握,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练习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练习的目的,避免为练习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

练习课教学反思15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的笔算加减法(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解决问题。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10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进位,不退位和退位,个别孩子的计算不是把加法看成减法,就是不该进位的进位,不该退位的退位,怎么办?我思考再三,设计了一节这样的练习课,效果不错。

  首先,我设计了任务一:让学生整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会很快的回答如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退位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知识。但是缺乏逻辑性与顺序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学习顺序去回忆和复习,在此基础上学会了整理学习的方法。

  其次,我设计了任务二:分别列出一道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由本单元最基础的计算让学生去分辨什么情况下进位,什么情况下退位,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任务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解决问题。让学生计算以后总结笔算顺序,带小括

  号的式子的计算法则。任务三中的解决问题是个难点,由于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高,在做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因此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是加法,什么情况下是减法。因此,我指导学生,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要在题中去找跟这个题有关的条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对,弱势学生我要求加强练习,多区别题中的多和少来补充不足。

  为了提高做题的效率,我设计了达标检测,包括本单元的各种题型,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竞争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区别不同的题型适用不同的做题方法。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是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配合整理已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归纳总结等能力。教学时突出知识的整理,让学生经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希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分类整理能力。

【练习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练习课教学反思04-09

语文练习课教学反思02-26

练习六教学反思12-12

《练习二》教学反思04-04

《练习2》教学反思04-15

练习7教学反思04-20

《练习5》教学反思04-20

《练习3》教学反思04-04

练习三教学反思12-31

课教学反思12-28